重生之大總統 第三章 朝廷內斗

作者 ︰ 羽落凡心

光緒二年,宋驍飛趕回京城後,慈禧太後和恭親王奕欣的權力斗爭再次白熱化,李鴻章再次面臨站隊問題。

這一次,宋驍飛的想法,是將恭親王和清流都連根拔起,全部扳倒。

當然,這需要爭取慈禧太後的支持,幸運的是,這時候,慈禧太後扳倒恭親王和清流的願望,明顯比宋驍飛要強烈得多。

慈禧和恭親王這對反目的「情侶」,也沒有什麼深仇大恨,說到底,還是權力的斗爭。

光緒皇帝即位後,清廷的政治權力格局發生了變化︰兩宮太後依舊垂簾听政,慈安太後還是名義上的一號人物,慈禧只能算「女二號」,恭親王繼續主管總理衙門和軍機處,權力依然很大,尤其是軍機處,基本沒變化,還是恭親王的地盤。慈禧公開說,軍機處是「針插不進,水潑不進」的「閻王殿」,而「鬼子六」恭親王就是「閻王爺」。

而軍機處在清朝地位特殊,從雍正年間開始,軍機處雖然都是兼職,但總攬軍政大權,凌駕于六部之上,地位相當于現在的國務.院加中.央軍.委,所以軍機大臣地位相當于現在的中.央政.治.局常.委,加上兩宮太後,就是大清的最高決策機關。

慈禧一直都想染指軍機處,但沒什麼效果。李鴻章雖然深得慈禧的信任,官居一品,但在軍機處也是靠邊站的人物。光緒元年的軍機處由五人組成,即恭親王奕欣、武英殿大學士文祥、協辦大學士寶鋆、協辦大學士沈桂芬、工部尚書李鴻藻,其中只有李鴻藻一人還是慈禧太後以「帝師」的名義安插進去的,其他四人都是恭親王的「死黨」。

慈禧太後拉攏慈安太後,在光緒皇帝即位的問題上獨斷專行,繞過了軍機處,對固守正統的清流大臣也是極大的刺激,他們認為慈禧違背了清朝祖制。光緒登基,恭親王雖措手不及,但很快穩住了腳跟,聯合「清流」大臣開始反擊。

就在光緒登基不久,內閣侍讀學士廣安就受恭親王的指使,上奏了一折子,請求把光緒皇帝即位的事立個「鐵券」,永不變更,言下之意,是防止慈禧再生花樣,廢了光緒皇帝再立新君。更讓慈禧不可接受的是,廣安要求召開王公、六部、九卿擴大會議,進行討論,慈禧大怒,將廣安流放,發配邊疆。

不過,「清流」有一點讓恭親王和世人都很看重,就是「不怕死」,敢于「死諫」。

慈禧好不容易把廣安制造的輿論壓制下去,吏部主事吳可跳出來,他更為激進,當時阿魯特皇後沒有死,還懷著身孕,他要求光緒皇帝死後,必須立同治皇帝的子嗣為皇位繼承人,為了制造轟動效應,他義無反顧地選擇到同治帝陵墓附近服毒自盡。

幾千年來,大臣死節是中國人最欣賞的,不管他的要求合不合理,慈禧太後馬上變得很被動。

吳可死後,朝野震驚,恭親王不但沒有壓制輿論,還在軍機處里討論此事,這次連李鴻藻都覺得自己身為臣子,應該站在恭親王的那一邊。慈禧很孤立,地位也岌岌可危,她強烈地意識到,如果掌控不了軍機處,她就難以成為大清名副其實的「一號人物」。

慈禧下決心對付恭親王奕欣和清流大臣,還有另一個重要原因,她目光長遠,看到了「十年」之後。她眼看光緒皇帝一天天長大,如果不把強勢的奕欣和不要命的清流大臣扳倒,一旦等到光緒皇帝到了親政的年紀,慈安絕對會表態退出垂簾听政,她到時候孤掌難鳴,絕不可能再像對待同治皇帝那樣,對光緒皇帝的親政一拖再拖。

而打擊恭親王的機會,很快來了。

光緒二年,武英殿大學士、軍機大臣文祥病故。文祥是1861年燕京政變的老臣,他和寶鋆多年來一直是恭親王的左膀右臂,他一死,軍機大臣的位置就空出來一個,慈禧太後最先想到了帥叔李鴻章。

晚上,李鴻章和幕僚在庭院商議此事時,盛宣懷、李鳳苞、張樹聲都建議他入軍機,畢竟漢臣當軍機大臣是難得的榮耀和機遇。

宋驍飛抬頭望著一輪昏月,沒有說話。李鴻章問他的意見,宋驍飛說︰「上次恩師批評我沒有搞清朝廷的情況,我特意補了一下功課。現在朝廷的局勢,就像這夜幕一樣漆黑一團,軍機大臣這位置,像頭頂的一輪昏月,看上去有一種朦朧美。實際上,到時候恩師會很尷尬。」

李鴻章點點頭:「這也正是老夫憂慮的地方。」

宋驍飛說︰「恭親王從咸豐年間就擔任領班軍機大臣,雖然曾被慈禧太後剝奪過議政王的頭餃,但他在軍機處根深蒂固。如若恩師進去了,和他太近,容易遭到慈禧太後的猜忌;和恭親王太遠,恩師主導的洋務和海防必然得不到支持。這次軍機大臣之爭,恭親王和慈禧太後必定誰都不肯相讓,我們不妨保持中立,這樣他們雙方都會來爭取恩師。」

李鴻章捋了捋花白的胡子,說︰「你說得有道理。我一向喜歡實干,我想辦的鐵路和海軍都剛剛起步,不能半途而廢。而且入軍機難免陷入空議,非我所願。但聖母皇太後的意思,老夫也不好違背。」

宋驍飛說︰「恩師不如推薦一個人,慈禧太後也會滿意。」

李鴻章問︰「誰?」

宋驍飛說︰「榮祿。」

李鴻章微笑著點點頭︰「你跟我想到一塊去了。」

第二天早朝,李鴻章以自己還要忙于和英國公使威妥瑪周旋「馬嘉里案」為由,推薦了時任內務府總管的榮祿當軍機大臣。

這當然是慈禧想要的,既提拔榮祿,李鴻章又能在洋務派中繼續發揮頂梁柱的作用。但當時榮祿的資歷不夠,為了把榮祿調進軍機處,慈禧把他官升一級,為左都御史、工部尚書。

慈禧太後以前騎在自己身上也就忍了,但這次,她還要撒尿,到自己的「後院」來安插親信,恭親王當然不同意,雙方僵持不下,恭親王去找慈安太後,慈安建議他去見見醇親王。

當時醇親王雖然成了「閑王」,但他畢竟是光緒皇帝他爹,而且剛退居二線,人脈尚存,便出來當「和事佬」,讓沈桂芬提議湖南巡撫王文韶入軍機,他去說服榮祿主動放棄軍機大臣的位置,這樣慈禧太後也保全了自己的顏面,榮祿還照樣升了官。

恭親王答應了,說這辦法可行。

醇親王覺得自己真是個人才,這麼好的主意居然被自己想出來了,于是興沖沖地去找榮祿,他原以為榮祿是自己提拔的人,多少會給自己一點面子。但榮祿覺得自己也已年近四十,正是干大事的時候,入軍機一輩子可能也就這一次機會,加上有慈禧太後撐腰,態度模稜兩可。

醇親王以為他已經答應自己,便讓沈桂芬去湖南找王文韶,結果,王文昭好不容易答應了,榮祿又跳出來極力爭取軍機大臣的位置。

醇親王和沈桂芬都很憤怒,覺得榮祿這人是反復無常的小人。醇親王咽不下去心中的惡氣,稟明慈安太後,說修同治皇帝的皇陵事事都需要找內務府,自己年紀大了,腿腳不利索,在燕京和河北之間跑不方便,急需榮祿這樣年富力強的內務府大臣作助手,希望榮祿參與修陵這項重大工程,慈安太後恩準,慈禧也不好說什麼。

于是,在恭親王和醇親王的兩面夾擊下,榮祿偷雞不成蝕把米,不僅沒能入軍機,還陪著醇親王去河北修陵墓去了。

這一次斗爭,以恭親王的勝利告終,湖南巡撫王文韶順利入了軍機。恭親王還和慈安太後商量,增加了一名軍機大臣,光緒皇帝的老師翁同龢,翁同龢這個人思想比李鴻藻更「清流」,這更加激怒了倔強的慈禧,覺得恭親王是在為光緒皇帝十年後親政做準備,加大了她要移開恭親王這塊絆腳石的決心。慈禧太後生下來,就是那種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女人。

光緒三年,朝廷內斗的形勢越來越劇烈,連幕後的宋驍飛也聞到了火藥味,李鴻章的鐵路計劃因醇親王的反對無疾而終,理由是破壞風水,中國最早建成的一條鐵路吳淞鐵路,朝廷花了二十八萬兩白銀從英國人手里買來,把鐵軌拆了全扔黃埔江里喂魚去了。整個清廷屁大點事都要吵翻天,就像一個大火藥庫,仿佛只要來點星星之火,就會猛烈爆炸。

而火藥庫的導火索,馬上就要被曰本人和法國人點燃。;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重生之大總統最新章節 | 重生之大總統全文閱讀 | 重生之大總統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