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帝理政之大明智妃 第056章 魏黨怨躥跳 言官坐不穩

作者 ︰ 文苑新兵

第056章魏黨怨躥跳言官坐不穩

(082)

想到此的葉老爺當即命門官開門,放幾位門生進來——

與此同時,在皇宮外東安街,魏家胡同魏忠賢的豪宅客廳內。雖然夜色已深,卻仍燈光通明。客氏侯國興母子,及魏黨幾位親信骨干,正在向其頭目魏忠賢,做著「策反」工作。「干爹呀,剛才俺干娘說的很對︰眼下顯然已到該攤牌時候了,此時不行動,將置自己于被動。」河道總督薛茂相首先發言表態道。「孩兒雖沒在京城公干,但朝廷上的事亦略知一、二。若說其前亦有‘東林余孽’言官,如左都御史楊所修等,也上疏彈劾過吾黨成員,但畢竟只是從外圍下手,且參的均為雞毛蒜皮小事;什麼‘幾大臣父母過世不回家丁憂’等,純屬吹毛求疵,傷不著誰啥脾氣。但這次顯然不同,不僅為來者不善,且顯然是直沖干爹您老來的。先由欽差皇貴妃直奔江浙,以出巡訪問社風民情為名,行暗查生祠之實。這就不能不認真對付了。干爹呀,要及早動手,可不能再當東郭先生了。」

「好俺個菩薩心腸的干爹九千歲呀!您老倒真是肚大量寬好脾氣。」身矮粗胖腆著個啤酒肚的浙江巡撫潘汝楨,氣憤站起抱打不平道。「哼,不是俺老潘吹大話,這事若放在俺管轄的江浙地面,誰敢公開參俺試試看?立即將其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腳,讓他小子永世不得翻身。干爹呀,虧您老至今仍是大內總管、司禮監掌印太監、東廠和錦衣衛的都督,尚能決定他內閣中不少人的人生命運,怎能听任幾個‘東林余孽’跳梁小丑,騎脖上拉屎拉尿,胡亂彈劾?」

自魏忠賢遭閣臣連連上疏彈劾後幾天來,聞訊後先後趕來既表關心,又探消息的地方上魏客黨羽親信,除潘、薛外,還有在京供職,曾為魏忠賢建過生祠的工部郎中曾國楨,巡視五城御史黃憲卿,順天府尹李春茂,孝陵指揮李之才等;因得信息,早幾天皇上曾欽派皇貴妃暗查生祠,事涉自己做賊心虛;近又听說幾個「東林余孽」部衙重臣,先後連連上疏,彈劾主子魏忠賢,他們頓生狐死兔悲之慨,不能不對此事和主子態度深表關心。此刻先听了客侯母子對老魏的牢騷不滿話;後又听了薛、潘兩位「建設性」發言,覺得句句說在自己心中,因此,紛紛發言表示附和。眾人七嘴八舌鼓噪得原本為連遭彈劾事心煩的老魏,更加心煩意亂,愈發沒了主見。

于是,思慮半天方才沉吟道︰「出于對團體前途和各人利益考慮,你們各自所說,不是沒有道理;但亦是否多慮?關于皇貴妃奉旨出巡,明巡社風民情,暗查生祠之事,不過道听途說而已,誰也沒有掌握真憑實據。至于幾閣臣上疏彈劾之事,的確讓人惱入心肺,也確實不可小覷。若按咱家既往脾氣,當場就將其果斷處理︰給他們隨意安個‘以下犯上,圖謀不軌’或‘東林死灰復燃’等的罪名,輕者發配充軍勞役;重則當即下獄——」

「還是干爹英明,對此伙圖謀不軌之徒,正該如此處理!」潘汝楨、李春茂等,迫不及待當即拍手擁護道。「亦讓他們似在先熹宗朝,整治‘黨爭’事件時那樣;再次將斗爭矛頭指向他們東林黨,這次就干脆來個完全徹底,再不留殘渣余孽,讓他們氣侯一適迎就東山再起。」「對矣對嘛。當年僅給他們制造了‘六君子’‘七君子’事件;這次就重給他們來個‘八、九、十’‘君子’事件。」薛茂相、黃憲卿等,亦躍躍欲試的自作聰明道。「俺才都說嘛,就干爹那剛正不阿脾氣,怎忍眼里飛入沙子?」

「只要干爹決心下定,兒等保證——」曾國楨等亦躍躍欲試,不甘落後爭著表態道,但話未說完,卻被魏忠賢當即搖手打斷。

「哎,哎,你們這幾個孩子,咋愈來愈自作聰明了?咱家話還沒說完哩。剛說那樣處理,那是就前朝形勢而言。」魏忠賢趕緊解釋道。「但是今非昔比︰那時的先帝吾倆是‘心靈知己’,關于朝政大事多數听咱家的。但現時是崇禎皇帝,咱得一切听人家的。不是咱家變膽小了,亦不單為委曲求全。是形勢還沒到那一步嘛。你們有人亦參加早朝,應親眼所見;別看那幾個‘東林余孽’,在那兒歇斯底里胡亂攀咬,當今皇上不一直沉默不言,置之不理嗎?快別太監不急干兒急了。放心回去各干己事,咱家在時刻觀察著哩,我會審時度勢,根據形勢發展,采取相應措施。」

而此時在東城某胡同中,葉家私宅客廳內。數日來,先後上奏疏彈劾權奸魏忠賢的「東林」同志、內閣同僚,葉首輔的幾位知交兼得意門生,兵部侍郎楊召忠、工部主事陸澄源、刑部員外郎史躬盛等,已被視為貴客在客廳禮讓上座,書記、侍女業已上過茶水。但幾位門生下屬,仍要按官場和國子監規矩,重新給上司恩師見禮,卻被葉向高當即伸手攔止。

「雖說吾大明是文明禮儀之邦,崇尚儒教,尊奉周禮,亦是吾東林立黨宗旨,不能忘卻荒廢。」葉向高既隨和又親近道。「那是就正常情況,對外場合,普通關系而言。但今晚諸位卻是來到老夫家里。在這私人住宅,沒有上司下屬及老師學生之分;只有東林同志和手足兄弟之情。所以不必再講究什麼俗禮。諸位往常都因公務太忙,又加拘泥于老夫浮位不便多來行走,今晚難得在此一聚。文書記官,即刻交待廚上做幾道拿手好菜送來,再啟封年內老家親戚,從洛邑帶來的地產杜康,今晚老夫也要充次好漢,同吾這幾位知交朋友患難弟兄來個一醉方休。」

「是。老爺!」書記官答一聲即欲出去安排,卻被三人當即站起阻止。「葉老,不可。早聞您老一向有早睡早起良好生活習慣,加之夜光已晚。此刻不約而來,冒然造訪,亦很抱歉。」楊召忠首先解釋道。「但因事情緊急,實屬萬不得已;白天內閣官衙,眾目睽睽之下,人多咀雜,多有不便。不得不夜晚造訪。無非就簡單幾句話,吾等向恩師首輔大人傾訴一下,若再有幸得您老點實底話,便能放心回家睡個好覺。」

「是呀葉老,您老既系吾東林元勛,現又為內閣首輔,當今皇上的肱股重臣。原本是吾等名符其實的上司和老師,卻把吾等視為知交和兄弟,這已使吾等感激涕零,深夜不約而訪已屬缺禮,又怎敢多所討擾哩?」工部主事陸澄源,亦當即深為感動婉辭道。「老師對吾等若不嫌棄,不怕同幾個部衙出名刺頭交往的話,吾等來日方長,何時再選方便時間,合適處所,再專設宴懇請恩師。但今夜已晚,我們還是抓緊時間交談幾句便散,不影響您老休息為妥。」

「是呀葉老,咱還是抓緊時間,談完正事,‘客走主安’最好。」刑部員外郎史躬盛亦客氣相辭道。「既為如此知厚關系,自當熟不拘禮嘛。」

「好,好。既然各位盡都客氣推辭,且時間也的確太晚了。那老夫就不再勉強,恭敬不如從命嘛。」葉向高便先隨和點頭,後又命道︰「葉崇,那就提壺水來後自去休息,不用管吾等了」

「如果老夫沒猜錯的話,諸位深夜造訪敝宅,定有特殊要事同吾相商?」見書記官離去後,葉向高這才嚴肅地試問道。「敢情還是為近幾天早朝,諸君先後連續上疏彈劾權奸魏忠賢之事?各位有啥感想或疑問?不妨說來咱師生共同探討。」

「恩師,您老猜的沒錯,吾等的確是為此事難解心結,故特來向您老請教哩。」楊召忠與同伴相互傳遞一下眼神,便首先站起一躬道。「正如恩師之所了解,吾等東林學士,原本多系孔夫子所指‘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四體不勤,五谷不分’的酸臭文人。根本不是什麼勇俠斗士。之所以敢在文武百官眾目睽睽之下,在偌大的朝堂上挺身而出,毫無隱晦掩飾地,直揭他魏忠賢種種罪行,其有愛國忠君之心支撐,固為主要動因;為吾前東林慘遭魏逆陷害同志,報仇雪恨亦為重要因素。但人都系血肉之軀,家中亦有父母需贍養,子女需哺育;且各人均經受‘十年寒窗苦’,今日來之不易,即便有再崇高思想支撐,亦很難做到舍生取義。但最後之所以終于邁出此步,那是有股重要力量在支撐!」

「楊兄說的沒錯。這股支撐吾等敢于挺身而出的重要力量,便是當今皇上‘撥亂反正,鏟除魏黨,清掃君側,中興大明’的主體戰略思想。」陸澄源隨緊接闡述道。「心想既有皇上的支持庇護,吾等又何怕之有?」

「但讓吾等萬難料到的是,當吾等在朝堂上挺身而出,冒險一參,得到的卻是皇上一再的,沉默無語,未置可否。」史躬盛亦深為感嘆道。「學生知道,當那天俺在太極殿東牆貼‘大字報’時,迎來的是諸多敬佩的目光,贊賞的話語;爾今卻變成了嘲笑的目光,耽憂的心理了,這不是孤立吾等,並將吾等單架火上烤嗎?您說讓人寒心不寒心,後怕不後怕?」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輔帝理政之大明智妃最新章節 | 輔帝理政之大明智妃全文閱讀 | 輔帝理政之大明智妃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