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帝理政之大明智妃 第062章 宦官收門生 探花偏不從

作者 ︰ 文苑新兵

卷五︰權奸困猶斗帝妃追窮寇

第062章宦官收門生探花偏不從

(093)

在崇禎帝早已成竹在胸,挺直身子,淡定若靜,悠然穩坐于龍椅上,側目而視御座前強裝鎮靜的魏忠賢,咀角浮上一個,令人不易察覺的冷笑的同時;沒想到緊站御座前的老對手魏忠賢,亦在故做輕松地偷覷著御座上的崇禎帝,可能欲揣度一下這太年輕沒經驗,又缺城府的新皇帝,今日還會耍出什麼新花樣?沒料到卻正遇對方,直視自己的冷峻譏諷目光,心髒當即打個激靈,目光亦迅即避開,雖暫將頭低下,一顆心卻還在「咚咚咚」地直敲小鼓不停︰猜不透今日早朝,還會有什麼三災八難,降臨自己頭上?

但這閹人畢竟久經沙場,意志力強,大難臨頭,仍能裝出沒事人樣;而此時挺立朝班中的楊所修、陸澄源、言官甲、乙等,卻仍在翹首以望,不知史躬盛所策劃的「倒魏」之計,謎底啥樣?一切都是在不經意間;一切又都是在猝不及防。

當按往常慣例,早朝一應禮儀,有條不紊,全部進行完畢;當近侍太監徐應元,最後一句「內閣臣僚,文武百官,有事奏事,無事退朝」,而「退朝」二字尚未出口的千鈞一發之際,突听從太極殿門口,猛然傳來一聲「請勿散朝,臣有本奏」的喊聲。一時之間可以說,包括御座上的崇禎帝在內,滿朝堂人眾的目光,及乎全被吸引過去。有只見一位身高不足五尺,形象委瑣,貌不出眾,身著八品官衣官帽的年輕男子,匆匆來至大殿門外,因被侍衛相攔,正在盡力交涉。崇禎帝立命身邊侍衛前去引領。朝班隊伍中的史躬盛,亦轉臉投去凝視的目光。

于是,一段頗富傳奇色彩的往事,重又踅回到他的眼前︰那還是先熹宗帝天啟五年,秋八月間的事。正是某日上午時分,京城某背街陋巷,一處下等旅店門外,突然響起銅鑼聲,數名內廷執事,正在向守門的店家打听道︰「請問店家,貴旅館可住有一位錢嘉征舉人老爺?」「有啊。請問官爺找錢爺何事?」店家好奇問道。「錢老爺科考高中,吾等代表禮部,一來向錢老爺報喜,二來討賞。」執事甲鄭重其事道。「還不快快請出錢老爺來相見。」

「恭喜錢老爺,賀喜錢老爺,科考高中!」店家聞信一路跑著,邊上樓邊喊道。「這都是敝店帶給老爺的吉慶。發賞錢可別漏了敝店呀。」

「忘不了。」身材不高,形象委瑣,貌不出眾的青年舉子,隨店家下樓時,邊喜悅的將一枚銀錠交對方手中邊道。「這就是錢嘉征錢老爺吧?恭喜您老高中本科甲三名,探花及第。」執事甲邊說邊將一份喜報交對方手上道。「下官等特奉命前來報喜,同時討賞。」

「謝謝,謝謝各位執事前來報喜。」新科探花錢嘉征,邊雙手抱拳說著感謝的話,邊順手從身邊錢袋里,掏出幾枚銀錠,分賞幾位報喜執事道。「同喜同喜!幾兩散碎銀子不成敬意,分賞幾位喝席薄酒。」

次日白天。又是幾位內廷執事敲鑼前引開道;新科狀元、榜眼和探花錢嘉征,身披彩帶,帽插釣翎,各人騎著同樣披紅的高頭大馬御街夸官。

次晚。大內總管、司禮監御前秉筆太監魏忠賢,在東安街魏家胡同豪宅。有過年節般的喜氣︰大門上貼著喜聯,門廊下懸掛宮燈;連客廳里亦燃亮著兩只高腳紅蠟燭。魏忠賢、客氏均換上一身新衣,端坐主位似在等待著什麼?傾刻間便見崔呈秀、楊維垣、李養德、潘汝楨等,早期投靠魏忠賢的前科「三魁元」,邊談笑風生,邊相互吹捧著相繼前來為魏客賀喜。「恭喜干爹,賀喜恩師!」崔呈秀亦新衣新帽,前領諸同僚,雙手抱拳邊向內走邊吹捧道。「從今日開始,您老便又多了幾位高足;兒等亦多了幾位志同道合同窗。」

「同喜,同喜!」魏忠賢客氏亦表歡迎道,「客隨主便,各自選座位坐下。」

「是呀,干爹恩師,為慶賀你老新增門徒,孩兒特不遠數千里外,派人給您運來這壇陳年好酒。」潘汝楨搶先一步進屋,邊令隨從將酒壇抬進屋邊獻媚道。「為慶賀咱魏黨又增新鮮血液,今晚咱新老師生,定要喝個一醉方休。」

「是呀恩師,魏黨廣進人才,是該好好慶祝慶祝。」後來者李春茂亦雙手抱拳道。當前來祝賀者剛各自找座位坐下,突听大門外有響動。客氏一喜道︰「肯定是幾位新貴人到了!」

「楊、李二位學兄。」崔呈秀當即站起,並招呼楊維垣、李養德道。「做為前科‘三魁元’,和干爹的老門生,新人的學長,咱該出門迎迎。」

于是三人出門,隨將高狀元、常榜眼及為他們抬禮品的跟班書童迎進院里。「不才學生、新科狀元高學魏,新科榜眼常習忠,給恩師及師娘叩頭,並認師門。」高學魏常習忠同時跪拜行認師禮道。「同時拜見諸位學兄。」

「哎,爾等且慢。」魏忠賢卻突兀站起,分別指著仍跪著的兩位新人問道︰「你是新科狀元高學魏?你是新科解元常習忠?那還有一位呢?」

「是嘛,那新科探花哩?」客氏亦大惑不解道。「總管,諸位愛生,俗話說‘盡善盡美’;原本三位前科新貴,三位今科新貴,現今少了一位,總為缺憾,要不咱再等等?」

「你倆說說看。」魏忠賢凌厲問道。「都是同科新貴,你倆來了,卻少一位,到底怎麼回事?」

「恩師,師娘,以學生看,別再等了。」高學魏囁嚅地道。「人各有志嘛,何須強求?」

與此同時,在某胡同葉向高寬敞舊宅客廳里。楊所修、史躬盛、陸澄源等,幾位既系東林同黨,又為前科進士的閣臣,正引領幾位新科進士前來拜見恩師,新科探花錢嘉征亦忝居其中。

「哎,據說那新科狀元高學魏,新科榜眼常習忠,都被崔呈秀、楊維垣、李養德之流收買引薦,去投拜在權奸魏忠賢門下了。」陸澄源看一眼錢嘉征,不無擔心地問道。「錢學弟,你們本系同科三魁元,唯你不去投奔,不怕那二人孤立,魏忠賢嗣後報負于你嗎?」

「吾等十年寒窗苦讀,原為報效國家朝廷,都系天子門生,豈能為他人左右?」錢嘉征發自內心道。「早在鄉下為秀才舉人時,愚弟便仰幕東林仁人志士,並想早入其中,在諸前輩引領下,忝為朝廷效力;無奈當時學業未成,沒資格與諸前輩為伍。爾今學業初成,可有機緣同諸前輩接觸,恰又相遇德高望重葉大人,既能投師門下,豈肯再錯過良機?至于那二位同科,人各有志,自選道路,不須強求,有這麼多東林同志為伴,又何孤立的有?再說那個魏忠賢,早知是個竊國奸賊,為伍尚嫌恥辱,又怎願投師門下?既想與其為敵,豈還怕其報負?」

「錢學弟這般年輕,尚能有如此亮節高風,的確令吾等欣慰感動。」史躬盛在感動之余當即表態道。「您放心錢學弟。大概听過‘十只筷子捆一起折不斷’的故事?你既不怕位高權重魏忠賢報負,心甘情願加吾東林,並自願拜葉大人為師,你就絕不會孤立。吾等定會同您患難與共風雨同舟。愚兄不才,忝在刑部行走,地方上還有些做官的同窗好友;萬一遭魏逆報負丟了飯碗,愚兄定會幫弟另謀生路。」

「是呀,錢學弟,吾等言官雖無能力為弟另謀生路;但若有需要可憑一支禿筆,三寸不爛之舌,為錢弟奔走呼號。」楊所修亦當即表態道。「對嘛。吾東林多的是仁人志士,雖少權勢,但輿論上還是有潛力的。」葉向高亦寬慰道。「需要時老朽亦會從輿論道義上大力支持。」

「有恩師和眾學兄精神支持,有史兄如此仗義無私相助,愚弟從此將無後顧之憂矣。」錢嘉征當即信心頓增道。「為表達學生拜師及入東林誠心,今當著恩師和諸學兄面鄭重表態︰此生不僅絕不與魏黨為伍,且發誓同其勢不兩立。實不相瞞,愚弟‘倒魏’早有予謀,其在鄉下為秀才舉人時,便與幾位知厚學友,暗中默默察訪落實魏逆及黨羽,擅權誤國罪證,及殘害同僚,魚肉百姓,諸多貪腐劣跡。期盼他日得遇聖君,就將察訪材料寫成奏疏上達天廷。」

第063章不附遭除名倒魏上真疏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輔帝理政之大明智妃最新章節 | 輔帝理政之大明智妃全文閱讀 | 輔帝理政之大明智妃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