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帝理政之大明智妃 第063章 不附遭報復 倒魏上真疏

作者 ︰ 文苑新兵

第063章不附遭報復倒魏上真疏

(094)

仍為當晚。東城街魏家胡同魏閹豪宅。寬大客廳內煙霧燎繞,酒氣四溢。雖然新老門生崔呈秀、高學魏等,多已燻燻欲醉;但做為主人,尤其頭目兼恩師的魏忠賢,卻仍保持著幾分清醒和矜持。這一為不失權威,二要清醒地思慮一些事情。剛剛被新門生、本科狀元高學魏,提供的新情況,當即中了心︰科考探花不先來拜訪自己,投師門下;卻先去拜投內閣首輔葉向高那個東林老朽,這可是個極壞的征兆和開頭;也不管他是探花,榜眼,一個人倒無足道,關鍵是不能有如此個壞的開頭,若不加以懲治的話,今後那些個缺乏政治頭腦,不識門面高低的文人學士,進士閣僚,會否上行下效?逐步投向東林麾下?

也正為此點,自三年前天啟朝首次科考,他就向已開始事事听自己的天啟帝,婉轉表達了,「廠臣亦想效歷代內閣明相,在科考後收一些魁元進士為門生」的意向,自然仍似既往歷次奏事一樣,只喜木工,厭惡朝政的天啟帝,二話不說,在其奏折上朱筆隨即一批「準奏照辦」。于是,魏忠賢如獲至寶,當即吩咐下去,幾位重要魏黨骨干,采取「責任到人」「分片包干」的辦法,分別去做通當年科考,狀元、榜眼、探花所謂「三魁」及十名以前進士,動員其投拜在魏忠賢門下。

于是乎,「三魁元」及十名前進士,當即起了階級分化︰部份官癮十足,正欲投個靠山,以助自己嗣後飛黃騰達的上述對像,正瞌睡哩有人給送來了枕頭,心中暗喜之際,便順水推舟投其名下。如崔呈秀、楊維垣、李養德之流,便是那次收攏的產物。當然亦有政治觀點中立者,本心不願靠幫投派,但抗不住魏閹軟硬兼施,最終亦只得違心地成為魏黨門生;至于部份正派者,軟硬不吃,最終卻落得個不是被安個「莫須有」罪名,取消功名;便是被降級使用︰發配到邊遠蠻荒地方任個小官。

爾今憶及此段,魏忠賢還大有一番成就感呢!哼,可那些東林腐儒竟在私底下嘲笑咱家,‘目不識丁的閹人,竟也附庸風雅的收什麼門生’?豈不知這正是咱家較爾等高明之處。咱家正是通過此手段同爾等擴大勢力,爭奪接班人呢!

但爾今這個錢嘉征什麼狗屁探花,竟吃了豹子膽般不把咱家放在眼里,卻要去投奔東林的葉向高老朽?真是可忍孰不可忍!若不治酷你不知咱家厲害。

于是當即做出一果斷決定,立命魏黨骨干、吏部尚書周應秋,以「錢嘉征等新科進士,曾參與當年‘黨爭’,充當罪臣楊漣等馬前卒」的罪名,即從「新科進士擬任官員」名單中剔除;並明令「上述錢嘉征等,取消嗣後科考資格,永不錄用」。

這道嚴令,無疑于給錢嘉征等,宣判了仕途的「死刑」。頗具諷刺和悲壯意味的是︰僅僅在三天前,內廷執事還大張聲勢,敲鑼打鼓到背街小旅館中,去給探花老爺去送高中喜報;次天上午亦同新科狀元、榜眼身披紅綾,帽插雕翎,騎著披紅大馬,御街上去夸官呢!但三日後的今天,同是那幾個內廷執事,卻高仰著驕傲的頭顱,乜斜著不屑的狗眼,再次來到錢嘉征住的小旅館門外,聲嘶力竭地喊道︰「海鹽縣舉子錢嘉征哩?吏部通知︰因汝當年曾經充當,擾亂朝綱,罪臣楊漣‘大搞黨爭馬前卒’,犯下叛逆之罪,今特明令取消進士探花資格,永不錄用!」

因之前早有予料和心理準備,所以錢嘉征听報後並不頹喪意外,只是覺得那權奸魏忠賢報負的未免太快了些吧?但惡運既然遲早要來,早來倒也早安心。

于是,毫不氣餒畏縮,反而高仰著頭顱,傲然挺立于樓梯口,拿出對方前送的喜報,突兀「哈哈」一笑道︰「回去報于爾等主子︰嘉征原本恥于同其為伍,更不稀罕他送的什麼狗屁‘門生’官員頭餃。注意收好了,這是爾等前日送的喜報。」

邊說邊將喜報拋扔下去。丟掉了這暫時的功名,錢嘉征並未覺得有什麼遺憾和婉惜。在那個時代里,雖然它對于一個文人學士來說,是身份和社會地位的象征,但對比于文人傲骨氣節來說,它畢竟還算小節。前輩學人陶淵明能「不為五斗米折腰」,吾錢某亦不會為一官半職低下清高的頭顱。何況深信這極不正常的政治氣侯,決計不會曠日持久。

只既尷尬又可悲可嘆的是︰自進京趕考,至今業已月余,原所帶銀兩盤纏,除去近一月住店食宿開支,大部份用于內廷執事那天送喜報時的賞賜。今已囊中羞澀。但勢力店家狗眼看人低,幾日前听說錢嘉征高中探花,便極盡巴結奉迎之能事;爾今見他倒霉遭貶,便當即變臉。不僅上趕著催要住店錢,還竟欺負人般說什麼「一個被貶進士住店霉氣」,立逼錢嘉征清賬走人。

正當錢嘉征因沒錢清賬要丟大人,並顯然因沒錢住店,將不得不街頭露宿的尷尬關鍵時刻,一位人生中的貴人,適時地出現在面前。東林前輩、刑部員外郎史躬盛,听說正被前晚諸同僚分析不幸言中,因錢嘉征沒投靠魏黨而入東林,對方的忌恨報負便接踵而至。且因被貶,禍不單行,爾今竟被生活所迫流落街頭。

于是,出于對仇者的義憤,及對當事者的理解和同情,隨即親帶僕從趕至現場,大義凜然道︰「本官供職刑部,錢大人是吾朋友兄弟,系本期科考名符其實的‘三魁元’之一,現因不與權奸同流合污,故遭陷害被貶;因系冤案,定有被召雪洗刷之日。爾等如此狗眼看人低,豈無良心底線?他日大人冤案平反,重回京都供職,看爾等如何面對?」

親見錢嘉征竟有如此大官朋友兄弟,又聆听了對方一番凜然正氣解釋訓斥;送貶報的內廷執事,和翻臉不認人的店家,隨後悔不已,當即既向刑部官員,亦向錢嘉征連連打躬作揖賠禮道歉道︰「作賤驅趕錢大人,並非出自吾等本意;實是姓魏的派人來,既送賄賂又軟硬兼施;吾等才無奈出此下策。今既見有貴大人申明正義,又明白了錢大人所受冤屈,稍有點正義感的臣民,豈能昧著良心,听信權奸蠱惑,對清官落井下石?為彌補小人過錯,請錢大人無償續住吾店,前欠店費全免」

于是,錢嘉征繼續暫住此店;直到史躬盛介紹他前去學生任縣令的浙江海鹽任職。而在海鹽數年中,公事之余,他將全副精力都用在了,查訪魏忠賢及黨羽,罪行材料貪腐劣跡上。

而前次皇貴妃徐如玉,奉旨在江浙暗查「生祠案」,就大得了錢貢生的協助。玉妃回朝奏報查案結果時,曾提到過錢嘉征的名字,崇禎帝應還有印象。突听太極殿內,文武兩班隊伍中間甬道上,一陣雜踏腳步響,終于拉回史躬盛的神思。他欣喜地看到一位儒雅貢生錢嘉征,正在御前侍衛引領下,雄視闊步,「咚咚咚」進殿,又來至御座前——

侍衛單腿跪地,抱拳一揖回稟道︰「啟奏萬歲,在殿外喊奏本章的人帶到。」

「好,你先站立一旁。」崇禎帝揮揮手道。隨又向仍在地上跪著的錢嘉征緩聲問道︰「剛才是你在殿外高喊,不讓散朝,有本要奏的嗎?你叫什麼?是何身份?從哪里來?」

「臣,錢嘉征。」錢嘉征不卑不亢如實奏稟道。「先帝天啟四年科考‘三魁’探花;因故被取消功名。後經朋友相幫,恢復功名,去至江浙海鹽縣做了一個小小待選貢生。」

「啊?你就是那個當年‘三魁’探花,因得罪了人,卻被一擼到底,去海鹽縣做了個小小待選貢生的錢嘉征?」崇禎帝當即驚訝問道。「朕听說過你的名字和遭遇。按你現時職級,本不夠御前直奏資格;但念你當年曾中‘三魁’探花,和在玉貴妃南巡期間,曾助過一臂之力;故特許你金殿直奏。那你究竟欲奏報什麼呢?」

「啟奏萬歲,臣要揭露大內總管、司禮監秉筆太監兼東廠、錦衣衛都督魏忠賢,篡權謀位,越俎代庖,殘害忠良,制造冤獄等的十大罪狀。」錢嘉征挺直身軀,精神飽滿,侃侃而奏道。「這是臣的文字奏疏,請皇上御覽。」邊奏邊將奏疏舉向頭頂。徐應元趨前取過奏疏轉呈崇禎帝。

「皇上啊,這海鹽貢生錢嘉征,原本就是個瘋子,陛下千萬別被他騙。」因錢嘉征所揭,證據確鑿,魏忠賢眼看惡跡敗露,氣羞交加,心急忘情奏報道。「正因當年他尚為舉子時,便受東林亂黨楊漣等的蠱惑,參與多起犯上作亂活動,故被東廠查獲,上報先帝取消其功名,一擼到底;因而久恨在心,整理編造廠臣‘黑材料’,企圖蒙混皇上視听。恭請皇上警惕。」

「魏總管,爾身為朝廷老臣,難道連朝堂奏事規矩亦忘了嗎?」崇禎帝當即怒責道。「俗話講‘讓人講話,天不會塌下來;阻止人講話,自己難免有天會垮台’,別人上奏疏,你咋老喜中間插話呢?汝講‘錢欲上疏蒙混朕躬視听,要朕警惕’,朕躬清醒得很,用不著你來提醒。俗話說‘無風不起浪’‘沒草不沾布袋’;朕倒建議你魏總管,認真反省反省自己︰既然那麼干板硬正,為啥會有那麼多人彈劾你參你哩?你究竟有多少問題?能否自覺提前梳理梳理?免得別人勞心費力。」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輔帝理政之大明智妃最新章節 | 輔帝理政之大明智妃全文閱讀 | 輔帝理政之大明智妃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