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帝理政之大明智妃 第093章 遼邊起風雲 驚擾君臣心

作者 ︰ 文苑新兵

第093章遼邊起風雲驚擾君臣心

第093章遼邊起風雲驚擾君臣心

(125)

那還是在先帝天啟三年(公元1623年)春月某日。作為地方政府首腦的信親王,朱由檢這日按時進京入宮,向皇上和內閣述職。按既往習慣,述職結束之後,他又被皇兄邀到乾清宮同其促膝談心。

「皇兄,臣弟見您面露憂色,浮現愁雲;且听臣工們述職時,還一副心不在焉的樣子;難道有什麼心事?」剛在皇兄天啟帝迎面坐下,信親王便關心地問道。「古語講‘主憂臣辱,主辱臣死’。皇兄有何心事和難言之隱,能否對臣弟講講,亦好讓俺給您分點憂,解點難?」「唉,五弟呀,還不是為遼東邊境,遭對面金兵不斷騷擾的事?」天啟緊皺眉頭嘆口氣如實道。「打從父皇開始到如今,才不足四年時間,遼邊已從楊鎬、熊廷弼,再到袁應泰、孫承宗,守將一連換了四任,可誰都不能善始善終。也不知是因朝廷或內閣對邊關事干涉太多,惹人心煩,抑或是被小小游牧部落的騎兵打怕了?這次孫承宗遞辭呈後,朝廷上那麼多武官,再沒人主動請纓將其換回。」

「是嗎?古語講‘養兵千日用在一時’。吾朝五年一開‘武考’,遍選天下文韜武略有為之士;朝廷上每年又開支那麼多軍費,各省養那麼多兵,不就是要應付突發戰事嗎?何以爾今可到用兵遣將時,卻又都變了縮頭烏龜?」信親王激憤地道。「難道吾泱泱大明王朝,就真的再無人可用了嗎?」

「那倒不是。」天啟帝搖著頭,猶豫不決道。「前日早朝,魏忠賢倒是引薦一位主動請纓的穆戎,只因人太年輕,才三十多歲;級別亦顯太低,僅是個錦衣衛的千總,所以此前朕還在猶豫——」

「年輕倒不怕,史上三十多歲武官,掛帥出征者多了去了;級別低亦不算問題,古代還有從軍士中直提將軍的呢。」信親王沉思著道。「問題的關鍵,是否有謀略武功,文能運籌帷幄,武能上陣殺敵?」

「這點倒沒疑問。據魏忠賢介紹,此人在錦衣衛曾被派出率兵剿過土匪。」天啟帝介紹道。「見朕將信將疑,那老魏專門將朕請去在錦衣衛演武廳,讓錦衣衛都指揮,和兵部推薦的九門提督,當場測試他的戰略戰術,深得一致好評。」

「既然聯評合格,皇兄就該欽命讓其盡快赴任才對嘛,干麼還在猶豫彷徨?」信親王先催促說,後卻又遲疑地道︰「只是——」

「只是什麼?」天啟帝鼓勵道。「五弟還有啥疑問但講無妨。」

「依臣弟想,既是年輕有為軍事干才,他魏忠賢何不留身邊自用,咋舍得遠派戎邊?」信親王又不無疑懷道。「他老魏是否有啥想法?」

「嗨,俗話說‘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嘛。」天啟帝當即搖頭道。「既然您說年令和級別都不是問題,那明天朕就任命委派。」

這是在明軍駐遼邊重鎮寧遠城內,元帥府邸。時間應是大明天啟三年春月,剛從一師級的錦衣衛千總,坐直升飛機般,一下子晉升為兵團級的三軍主帥,如此天上掉餡餅似地大好事,連受惠者本人穆戎,之前睡覺時做夢亦無從敢想。

當然他也十分清醒,盡管自己也粗曉戰略戰術,也有一定武功,但己身若非魏忠賢入宮前,同自己母親胡氏的「私生子」,他老魏頭怎舍得將一系列大好事︰如讓養父穆鳴及養母胡氏進宮干上御廚;將成年後的他,引進宮做某皇子的伴讀等。當然自己亦沒辜負親父的用心良苦,懂得欲出人頭地,除了有硬實後台,還須有出色能力。

所以借給皇子伴讀機會,就暗中刻苦剽學文化,當隨又被送去親父管轄下的錦衣衛供職時,更發奮習藝練武。這才憑既管錦衣衛,又管兵部的親父硬實關系,五年間從普通一兵升上千總,第一次坐上直升飛機;隨又選準因親父,在供應前方軍需給養上所動手腳,讓常勝將軍孫承宗兵敗辭職,從而為自己創造了,再次坐直升機,直升遼邊駐軍主帥的機遇。

但這世上的事啊,從來都是佛家所勸誡世人的︰只能取其命運中該得的,不能超越命運中不該得的。「命中只有八合米,走遍天下不滿升」嘛。這穆戎連坐兩次直升飛機,原本來路不正,加上他功利思想嚴重,急欲求成,剛上任便欲出兵收復失地,從而建一奇功,好做為向朝廷邀功請賞的籌碼;但因自不量力,結果連吃敗仗——

崇禎帝暫從回憶中清醒,端起案上茶盅稍飲一口,咀角微露譏諷,卻再次進入對往事的回憶之中——

也就是在皇上得到邊報,正要下旨處分穆戎的關鍵時刻,經吏部侍郎李辰和兵部侍郎楊召忠,聯合上疏推薦,定國王徐遲和六品校尉徐世文父子,率援軍前赴遼邊前線。

為保朱明王朝江山社稷,為挽救遼邊安危于一線,天啟帝破天荒第一次,沖破大權奸魏忠賢的再三阻攔,毅然決然欽命定國王徐遲為「撫遼大將軍」,徐遲之子徐世文為副將,親率新征兵勇六萬,前赴遼邊御敵。自打徐家父子帶兵前來御敵,駐札下來之後,後金主帥努爾哈赤,懾于定國王父子威名及文韜武略,從此再不敢輕犯遼邊,保證了遼邊數年平安無事。一因邊境安定帝心平和,二因親父魏忠賢在皇上面前再三勸諫,貪功冒進連遭兵敗的前主帥穆戎,並未受任何處罰,僅只由主帥調至副帥,他這亦算因禍得福,本該從內心深處感謝徐家父子,但這世上的某些人哪,之所以一敗再敗,最終難逃覆亡命運,全在于居心不良恩將仇報。像如今這遼邊駐軍副將穆戎,便是一標準忘恩負義之人。

自徐家父子來至遼邊之後,那穆戎不僅不積極協助做好御敵戎邊工作,卻還從暗中處處給徐家父子設障下絆。並同朝中他親父魏忠賢狼狽為奸,既不斷在朝廷上說徐家父子壞話,更在軍需供應上給主帥暗設陷阱層層刁難——

也就是這晚,徐遲在帥府召開各防區主官會議,研究夏季到來時,各防區的防疫問題。「根據既往經驗,夏季疫情是軍營的大敵;若防治不力讓疫情漫延的話,將大大削弱我軍戰斗力。」主帥徐遲一慣那老軍人的雷厲風行作風,會議一開始便直奔主題道。

「為認真落實好這項工作,帥府主官再做次具體分工︰副帥徐世文負責對各防區防疫工作,及疫情的督促檢查;那防區出現因工作落實不力造成失誤的話,本帥便拿你示問;各防區仍采取主官負責制,你們要對徐副帥負責,工作落實不力或出問題,徐副帥有權對責任人當場處理。穆戎副帥仍負責整個防疫工作的藥品、食品、飲品等的後勤供應;各防區副長官在本防區具體負責。」主帥定國王徐遲,首先嚴肅認真發話道。「若因‘三品’,主要是藥品供應問題,影響到防疫治疫問題的話,將視其情節處罰責任軍官。在這里本帥重申︰三年前臨離京,皇上曾賦于本帥臨場決斷權,防區防治疫情,同樣亦是戰斗,誰若視同兒戲玩忽職守出現失誤,休怪本帥翻臉無情。為嚴明軍紀,亦像往常參戰一樣︰各防區主副官分別同兩位副帥簽下‘軍令狀’;你二人亦要同本帥簽下‘軍令狀’。」

于是,兩副帥便當場向主帥徐遲簽下了「軍令狀」。而在散會各自回到住處後,幾個原防區副官,到穆戎官衙簽署「軍令狀」時,便紛紛發起了牢騷。

「哼,徐遲這老兒真是無是生非!」一個因既往訓練不力,被徐遲由主官降為副官的某甲牢騷道。「現無戰事,可該讓老子們好好休養生息,他又出什麼餿主意,搞什麼防疫?豈非多此一舉。哼,俺就不簽這軍令狀了,看他能把俺老余怎麼的?俺就不信,他還能將俺再降一級?」

「嗨,我說余老弟,俺勸你不要不服氣。」另防區副官乙耐心勸道。「共事憑多年,咱都應了解主帥的脾氣,那可真是說到做到。當初正因咱幾個不服氣,想同其頂著干,結果咋樣?還不一個個從主官擼為副官。若這次再出事再降的話,傳到家鄉,恐怕連父母妻兒也臉上無光。唉,俺這次是貴賤不敢了。穆副帥,俺趕緊將‘軍令狀’給您老簽了吧。」

「哼,我說老呂呀,他徐遲一番大話就把你們給嚇著了?」穆戎瞟副官乙一眼,譏諷帶打氣道。「你們可要認清形勢,端正方向。現時皇上給他徐遲臨場專斷權,那是要利用他當炮灰,給大明抗東北風哩。不是有‘狡兔亡,走狗烹’的古語嗎?請看此前楊鎬、熊廷弼、袁應泰、孫承宗等幾人的下場?也虧得本副帥當時能審時度勢,讓他徐遲來接這隨時掉頭的險差使。俺還不想干哩。干夠年限回朝,只要有魏總管撐腰,謀個部衙尚書手到擒拿。

「你們不是惜乎那防區主官之位嗎?請盡管放心,若跟定俺老穆絕沒虧吃。他徐遲有權將你們主官擼成副官;以後回京,我穆某不僅能將你們官復原職,還能為你們選個更好位置。」「既如此說,穆帥,那吾等是跟定您老了。」副官甲當即表態道。「今後吾等還將您視作正帥看,您讓干啥就干啥。至于對他徐遲嘛,咱就給他來個陽奉陰違,他讓上東咱偏上西。」「對,咱就跟定穆帥了。」副官丙亦當場表態道。「咱給他徐帥來個陽奉陰違,現時就兌現︰先把這‘軍令狀’給他簽了,讓他思想麻痹,到跟前再給他來個釜底抽薪,使其措手不及,到時疫情若再蔓延,影響戰情,皇上怪罪下來,到時看誰坐蠟。」

「對,就這麼辦︰咱先將‘軍令狀’給他簽了。」副官丁亦興災樂禍道。「到時咱給他來個‘坐山觀虎斗’。」

「就這麼辦——」「就這麼辦——」余下副官亦紛紛表態道。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輔帝理政之大明智妃最新章節 | 輔帝理政之大明智妃全文閱讀 | 輔帝理政之大明智妃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