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帝理政之大明智妃 第094章 金酉計偷襲 身陷滑鐵轆

作者 ︰ 文苑新兵

第094章金酉計偷襲身陷滑鐵轆

第094章金酉計偷襲身陷滑鐵轆

(126)

由于,穆戎分管工作落實不力,朝中魏忠賢又故意拖延,向遼邊運送防疫藥品時間,結果在夏季疫情將到時,藥品還遙遙無期。在此千鈞一發之際,作為主帥的定國王徐遲,明知這是牽涉全軍命運,和王朝安危的通天大事,那還顧得追查責任處罰當事人?只回頭恨恨瞪一眼穆戎,並冷冷地撂過去一句威嚴地話道︰「哼,大膽穆戎!還不趕快去想辦法戴罪立功,爭取寬大處理?還愣在這兒干啥?回頭再同爾算賬!」邊說邊同另副帥的兒子世文一起去采取補救措施了。

話說多年來,駐札在遼邊關外的後金駐軍帥帳內,近天來亦不平靜,從對面明營中不斷傳來的各種信息,攪亂著本營將帥和官兵們的心情。此刻,番裝的金帥努爾哈赤背抄手在大帳內煩燥地來回走動,心潮一直起伏難平︰夏季即將到來,隨時可能發生的疫情,雖也威脅本軍部隊的安寧,但游牧民族士兵,畢竟較對面旱鴨子明軍多有抗疫能力;且軍中早備有防疫藥品。

而真正讓他頗費心思的,是隨著夏季的到來,隨時可能發生並蔓延的疫情,極可能威脅對面敵軍的戰斗力。這將給我軍偷襲敵方軍營,消耗甚至殲滅敵軍,提供最佳時機。正為等侯這一良機,近天來他同指揮部眾同僚,白天堅守陣地,夜不卸甲解帶,輪流帥帳值班,隨時侯听派出去的探子,反饋回來的各種信息,一旦打探到對面發生了疫情,便當即派出突擊隊偷襲敵營,並視其前鋒偷襲情況,再令大部隊圍剿過去,便能一鼓作氣全殲敵軍;既報自徐遲守邊後,自己屢騷擾屢敗歸的恥辱,還可為可汗嗣後進攻中原打好前戰——

剛剛想到這里,便听帳外有探子來報。只見帳門口明光一閃,中軍領一探子進帳跪地報告道︰「啟稟元帥閣下,末將派去明營探子已獲重要情報回報。」

「什麼,已發現對面軍營染了疫情?」努爾哈赤聞听當即一喜站起問道。「難道真是蒼天佑吾大金,終等來了偷襲明營時機?校尉們,那還不快去準備?戰斗勝負靠的是時間和機遇——馬弁,快牽本帥赤兔馬來!」

「回元帥大人話︰對面明營尚未發生疫情。」探子當即如實稟道。「小兵探到的是︰明營中主副帥發生內訌︰分工防疫藥品組織的副帥穆戎,因不滿定國王徐遲取代他主帥之位,同朝中魏忠賢狼狽為奸,故意拖延藥品運到時間。徐遲擔心遠水難解近渴,一旦疫情發生措手不及。于是,便親自去當地府縣交涉組織藥品去了;另副帥又正在各防區檢查疫情,此時刻明軍帥帳毅然空虛,元帥正可派突擊隊前去偷襲。」

「真的嗎?即便明營內尚未發生疫情,削弱了他的戰斗力,給吾大金戰勝他們以可乘之機;但主副帥之間發生內訌,亦正是軍中之大忌;更是從勝利轉向失敗的開始。這可是天助我也!」努爾哈赤當即以手加額興奮道。「中軍,立命突擊隊連夜偷襲明軍帥帳;命大部隊原地待命,听號令隨時準備包抄過去。」

「是。」中軍當即答道。「末將這就立去安排。」隨站起離帳,探子亦緊隨而去。

正因那穆戎私心發作,同他親父朝中權奸魏忠賢相勾結,置國家民族利益而不顧,狼狽為奸,故意拖延前線防疫藥品運輸時間,主帥徐遲為籌藥品暫時離崗,從而為年輕的文進士袁崇煥,實現報國之志,建功立業創造了機遇。

就在穆戎別有用心,勾結其親父魏忠賢,實施一系列陰謀時,立即惱壞了當初返鄉探親,此時正巧趕回的一位年輕人,他就是明代著名軍事家、萬歷年間進士、天啟二年(1622年)遷兵部職方主事的廣東人袁崇煥!

早在穆戎主持軍務,被後金番軍攻陷遼邊廣寧時,這位從小立志,長大報效國家的年輕人,頗就氣憤不平道︰「哼,吾堂堂大明王朝,于萬歷年間,曾強大得讓歐洲人刮目相看,讓周邊國家腑首稱臣。曾幾何時,卻讓一弱小游牧部族欺負到頭上,這都是魏客之流奸臣賊子把持朝權,嫉賢妒能種下的惡果,俺袁崇煥現今還就不信不服了哩!」

于是,剛在兵部官衙上班不久的他,便毅然單騎離京,出山海關考察形勢;還京後上奏疏自請守遼。他的這一行動,在當時的同窗和同僚中,曾被很不理解和不以為然。因當時地方官員都在花大價錢找人通融,千方百計往京城和內閣拱;而他好不容易從地方調來京城,又直接進了要害部門兵部,且還任了職方主事;這在當時是許多人求而不得的大好事;且按時下朝中形勢,多數聰明人不是忙著要升官,便是爭著給權奸魏忠賢建生祠;許多武官都盡力躲著不去前線,而他袁崇煥還是個文官,卻帶著八股學問,甘心情願,從京城趕到了荒涼的寧遠?

于是,當時就有人告誡他道︰「遼邊守軍中可有個魏忠賢的私生子,副帥穆戎,你就不怕上趕著受奸臣之子迫害和抵肘,使你有力使不上,壯志難酬嗎?」可他回答道︰「那里不還有世代鐵骨錚錚忠臣良將,定國王徐遲父子嗎?我怕什麼?」

到了遼邊之後,他任寧前兵備僉事,監關外軍,築寧遠等城,大力加強戰備。

徐遲被欽命「撫遼大將軍」後,對袁崇煥深為賞識。袁崇煥亦同徐家父子合作默契。平時私下場合,徐世文打破級別界限,總同袁稱兄道弟,袁亦稱徐遲為「父帥」。當徐遲開會布置夏季防疫時,袁崇煥因母病回粵探視離營。當他趕回軍營時,于穆戎官衙窗外,正巧听到穆戎同幾個親信黨羽,幸災樂禍的對話。

「穆帥大人此計真高!」像是副官甲豎起拇指吹捧道。「因防疫藥品遲遲沒有送到,他徐元帥可就鞋襪內長草——荒(慌)了腳(覺)了;為應付即將到來的夏季疫情,得趕緊去當地府縣籌藥應急。」

「哼,他徐家父子一去府縣找藥,一下防區查疫;那位好多事的兵備僉事袁崇煥卻又探家未回。帥府目下空虛。」听聲音似是副官丙興災樂禍道。「萬一金軍乘空來襲,真要打我們個措手不及呢!」

「哼,嗨,本副帥正要如此效果哩!」這是主角穆戎冷笑的聲音道。「也得讓他們徐家父子嘗嘗兵敗的滋味。看皇上如何收拾他們父子。」

話听到此的袁崇煥,當即憤怒的一股熱血直往頭上涌。「哼,真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有其父必有其子。一樣的狗奸賊,一樣的狼子野心。」袁崇煥恨恨然地想。「為保大明江山社稷,為報徐帥父子知遇之恩,即便前邊刀山火海也要一拼。既然正副帥都暫不在,就該我袁崇煥領兵上陣!」

于是,這位進士出身,小個子廣東人袁崇煥,當天站在寧遠城頭上,充滿萬丈豪情地,對著城外努爾哈赤的千軍萬馬,大叫一聲道︰「胡兒們,來吧,就當袁爺走出國子監後,上的第一次戰爭實踐課吧!」在午夜來臨之時,當金軍的突擊隊偷襲明軍帥府撲空,心知已經中計,但欲返回報告,時間已來不及,金帥努爾哈赤已帶金軍大部隊包抄上來,正好進了袁崇煥提前布好的埋伏圈。

金軍多系騎兵,擅長于寬闊平原草地縱橫馳騁,揮灑自如;爾今被引山谷,當是英雄無用武之地;山谷中不便戰馬行走,士兵們只得下馬徒步;騎兵習慣了馬上橫刀舞槍,猛一下地行走,腳下似騰雲駕霧,人都迷迷糊糊,那還有精力拼殺迎敵?左沖右突總逃不出明軍層層包圍,少數死于明軍刀槍之下,多數當場被擒。眼瞅大勢已去,主帥努爾哈赤仰天長嘆一聲道︰「上蒼不佑吾大金,原本勝算在握,誰知剛走了個徐遲父子,半道上卻又殺出‘黑馬’袁崇煥!心想大明末世,官僚們都在爭著循私舞弊,還有誰肯為其賣命出力?想不到還真有潑上命的臣子。看起來大明氣數未盡,吾欲征服它卻遙遙無期。」

于是,便在兩軍官護衛下,沖出重重包圍,向本軍駐地方向落荒而逃——

戰勝頑敵之後,聞訊早已回城的徐家父子,出城數里為凱旋的袁將及部下接風洗塵。亦就從此之後,袁崇煥不僅同徐遲父子關系更鐵,且更加受到重用,亦很快由寧前兵備僉事擢升為副帥,代「停職檢查,以觀後效」的穆戎,主抓後勤軍需。

再說努爾哈赤中計兵敗後,鼻子一把淚一把,帶傷重返本軍駐地。身後是他用皮革裹著的,幾千金軍官兵尸體。這次寧遠城外山谷一場惡戰,袁崇煥以一個剛出道,毫無作戰經驗的進士文官,卻打敗了久經沙場、頗富戰爭戰斗經驗的金帥努爾哈赤。這既是勝利者袁崇煥第一次戰斗實踐;亦是戰敗者努爾哈赤,戰斗史上第一次滑鐵盧。

史載︰此後不久,六十歲的努爾哈赤,悲憤交加,病死在沈陽。所以,亦可以這麼說,是袁崇煥打死了努爾哈赤。正為當初戰場上,敗軍之將努爾哈赤一句戲言,袁崇煥由此便成了大明軍界一匹「黑馬」。

又過了不久,努爾哈赤的兒子皇太極,氣急敗壞卷土重來,一路揚言「不殺袁崇煥為父報仇,誓不為人」。但後果是,亦像他亡父一樣,先後在錦州和寧遠,同樣敗在袁崇煥的手下。從此之後,袁崇煥真成了大明軍界的常勝將軍、戰神。亦讓熹宗重新找回了一個帝王的自信。為此,他在給遼邊駐軍嘉獎令中道︰「十年積弱,今日一旦挫其狂鋒」。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輔帝理政之大明智妃最新章節 | 輔帝理政之大明智妃全文閱讀 | 輔帝理政之大明智妃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