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帝理政之大明智妃 第096章 君王視知己 賢臣明心跡

作者 ︰ 文苑新兵

第096章君王視知己賢臣明心跡

第096章君王視知己賢臣明心跡

(128)

為落實先熹宗皇兄「臨終授意」,和圓朕躬重用名將賢臣之夢,這日上午早朝之後,趁這會兒閑空兒,崇禎帝特將已被在宮外某公寓「閑置」很久的袁崇煥宣召進宮。當君臣二人談興正高時候,突兀間從遙遠的遼東邊防,傳來「六百里加急戰報」,迅即一掃二人正高的談興。崇禎帝御覽戰報後,不禁仰天長嘆道︰「啊,上蒼不佑吾崇禎!為什麼想做個中興皇帝就這麼難。這邊朝內禍患剛處置完,政局剛穩,中興大業方興未艾;那里邊關禍事卻又頻頻傳來,要再次攪得朕寢食難安。」

「臣啟吾皇,古語雲‘主憂臣辱,主辱臣死’。臣崇煥自幼苦讀經書,深曉人臣忠孝之義。」見此情況,袁崇煥當即跪地叩首道。「今天正巧臣在這里,皇上遭遇何難,有啥煩心之事,能否告于臣知,亦讓臣為皇上分憂解難。」

「袁愛卿快快起身坐下,拿去認真看看吧。」崇禎鄭重地將三封遼邊「加急奏報」遞到袁崇煥手中道。「朕突兀而來的愁悶煩心事,全在這前後三封‘加急邊報’里了。」

袁崇煥雙手接過後,慌忙站起,又在一旁坐下,滿面嚴肅地立將三封「加急邊報」逐一看過。于是,在他眼前立即浮現出以下情景︰陽春三月某日上午,在逶迤的長白山下,高低不平的土路上,正行進著一支三十幾人,穿著五顏六色,寬窄大小很不合身,顯然為搶來的百姓衣服,操著內地不同省份的口音的青壯男人,一個個步履蹣跚地向前蛙行。在暖洋洋的陽光映照下,長白山的積雪早已融化,山道泥濘難行。

「穆帥,看來離大營已很遠了,讓大夥停下歇歇再走吧?」副官甲緩行一步,等著穆戎建議道。「這泥濘的山路的確太難走了。」

「不行。也許軍中人尚未發覺咱們離明投金,若發覺的話,派出的馬隊早將咱追上了。」穆戎清醒而武斷道。「再苦再累也沒生命重要。轉告大夥再堅持一下,等到金營才能放心。」于是,叛逃的小隊在泥濘的山路上繼續艱難行進——

金軍大營。金帥皇太極以較高規格的禮儀,接待並接納了這伙降勇。作為投誠獻禮,穆戎不僅將貪污的明軍兵餉貢獻給金軍,且同金帥皇太極密謀如何計勝明軍。

當日夜晚,得到謊報的明軍主帥徐世文,乘夜色帶十幾人小隊,出關堪查敵陣。結果誤中敵計受傷,在眾戰友護衛下逃回本營。因中敵毒箭傷勢很重,不得不回京治療,暫離帥府;且在醫院里,緊握遼東巡撫畢自肅手,請其代管軍務——

主帥徐世文離職不久,卻恰值月初,各防區前來帥府領取兵餉,但卻被告知︰兵餉已被叛賊穆戎暗中貪污帶走投敵,徐元帥進京療傷,特奏兵部另撥兵餉。但因已欠前幾月兵餉,餓急了兵士們,只得結夥去寧遠巡撫衙門跪地請願,要巡撫畢自肅當即發錢。因畢自肅亦有難處,回答的話不好听,故引起欠餉士兵即時嘩變。

本來,自老帥定國王徐遲調回京師,改任兵部尚書後,因多年在邊關軍營心力交粹積勞成疾,近遞辭呈告老歸家;又思遼邊新帥徐世文勢單力薄,近又受傷離職回京治療。那邊金帥皇太極在降將穆戎鼓噪下,欲乘明營帥府空虛,正好偷襲;這邊又因欠兵餉士兵嘩變。爾今是箭在弦上一觸即發。你說這形勢嚴峻不嚴峻?現實冷不冷酷?做為一國之主的崇禎帝,能不心煩愁悶嗎?

「皇上,臣不過一區區儒生,靠苦讀考取進士,為朝廷愛才重用。遼邊前線,為江山社稷考慮,及報徐帥知遇之恩,戰場偶勝,挫敗金人,亦算盡點人臣本份。」袁崇煥在看罷三封「加急邊報」後,按捺不住心中激憤情緒,當即離座,又向崇禎再次跪拜道。「皇上卻將微臣視為知己,特召進宮,促膝談心,商討戎邊大事。這是多麼高的禮儀,多麼大的信任,多麼深的恩惠!即便石人亦會動心,況吾熱血男兒,大明臣工?皇上有何需要,盡管頒旨,指向哪里,微臣即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真是知朕者袁愛卿矣!快快請起坐下。」崇禎當即離座,親將袁崇煥扶起,按座位上道。「朕正要听你這句話哩。」

其實,早在天啟六年,崇禎仍龍潛海底還為信親王時,早就听說過駕前這位,外表儒雅矜持,內心剛強堅毅,袁僉事的遼防前線傳奇故事。有次進京入宮述職,先就听說有個文進士,在地方官爭走權奸魏忠賢門路,擠破頭要調京城,進內閣的情況下,他已在兵部舒適崗位上任職,卻單騎離京赴山海關外考察,返回便自請守遼;且在軍情危難關頭,挺身而出,以一個從無作戰經驗的文進士,卻能運籌帷幄,頻出妙計;不僅頓解本軍之圍,且連連挫敗敵軍,竟致金帥努爾哈赤兵敗氣恨身亡;還使得其子皇太極,在錦州和寧遠兩城連敗後,自信心大受挫傷,短時內接受教訓再不敢犯明邊境。從而為明金征戰史上創下奇跡,亦為遼境帶來數年安寧和平,從而被當地百姓奉為「戰神」。

就在袁崇煥被奸陷害,奉調回京擱置那段時間,尚為信王的朱由檢,便在心中暗暗發誓︰「他日己為君王,定要重用此將。」毫無疑問,現時的大明朝和他崇禎,都似個缺乏陽剛的病弱男人,若欲再雄起一把、即中興的話,就像一個患陽萎病的男人,就急需服用偉哥;而面前的這位儒將袁崇煥,便是他崇禎帝和大明朝的「偉哥」。如此優秀的軍事人才,怎能被長期閑置不用呢?

這一回,崇禎之所以急著召見袁崇煥,君臣間坦誠討論平遼事宜,就是想讓對方以他自己的洞察力和遠見卓識,給自己和朝廷,對遼邊形勢一個接近正確的判斷;同時期望對方,若讓其擔擋平遼重任的話,能給出一個︰邊患何日能除的準信。因為吾大明中興,急需一個長期相對安定的和平環境。

而恰遇遼邊又連發三封「緊急邊報」,形勢已如箭在弦上一觸即發,刻不容緩。因此上這一刻,崇禎看袁崇煥的眼神,是那樣的熱誠急切,就仿佛把整個大明朝的生死存亡、繁榮昌盛都交付給他了——

而此一刻,在袁崇煥的內心中,亦像崇禎帝一樣,翻騰著洪濤巨浪——

受到一代英主(起碼當時,在袁崇煥內心中是如此認為的)、當今皇上崇禎帝,似對待一位知友那般看重交心,又是如此的贊賞信任;這對于不久前,還在京郊一荒涼的破家陋院里,經受著「冷遇」「擱置」的袁崇煥來說,無疑于正處風雪交加寒冬臘月,衣不蔽體,流浪街頭的乞丐,突兀間被人認了「官親」,被用暖轎接入官家豪宅;山珍海味雞鴨魚肉擺滿桌,恭敬地禮讓首席;親人們輪流把盞,為他壓驚洗塵——他以為自己仍在夢中。但面前的一切明白無誤告訴他︰這不是夢境卻是現實;之所以同其想像不同的是︰面前寬待自己的不是普通的什麼高官大官,而是普天下獨一無二、至高無上「管官」的官——天子皇上!而自己受到的禮遇,亦絕非「官員認親」、「暖轎接回」、「奉為上賓」、「山珍海味招待」等,那樣普通庸俗。也許這亦算作「認親」的話,而是當今皇上將自己認作的皇親國戚。

而事實上崇禎帝對自己這個,曾被他前任皇兄熹宗帝听信權奸魏客,以「所謂‘功高蓋主,其心難測,不得不防’的讒言,不顧江山社稷安危,以‘莫須有’罪名,從重要崗位遼東邊防調回京師閑置冷遇」的「罪臣」,遠比「認親」「善待」規格更高的,視為「朕的心靈知己」;且誠心實意地听取自己「對遼邊戰事的分析認識」——這是多麼崇高的信任!多麼巨大的禮儀!

古語講「士為知己者死」。那僅是指普通人與人之間關系而言,為了報恩,為了講義,尚且能做到如此;而現時自己所面對的卻是當今皇帝;他所代表的不僅僅是他自己,而是代表著天下臣民和整個大明王朝的江山社稷呀!而他崇禎帝,竟還能像普通朋友間那樣,將我袁崇煥視為親人朋友和「心靈知己」。

而當真細究起來,我袁崇煥又有何德何能?值得當今皇上如此看重呢?從遠處講,我的祖先又非定國王徐氏及諸多王侯那樣,曾協助洪武祖皇打下大明江山;或輔佐萬歷帝建設過大明盛景;我袁氏家族僅不過在人家朱氏天下護佑下,做一個安居樂業的小民而已。即便到了吾輩,亦無非是為了報效朝廷,為國家為黎民做出點應有貢獻;故從小立志,發奮讀書,學文習武;並歷經十年寒窗苦讀,終于考取功名,進士及第,這才有了為國為民,報效朝廷的機遇。即便在遼邊從戎征戰,打敗了金酉努爾哈赤,並戰勝了他的繼任者兒子皇太極,被贊為明軍中「黑馬」和「軍神」,那還不是托了大明朝廷和黎民百姓的福?因此說,欲回報當今皇上知遇知恩;回報大明百姓對自己的抬舉厚愛,我袁崇煥就該︰舍得一身剮,敢把金匪徹底打垮;保吾大明遼邊永固,「明知征途有艱險,愈是艱險愈向前」!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輔帝理政之大明智妃最新章節 | 輔帝理政之大明智妃全文閱讀 | 輔帝理政之大明智妃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