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帝理政之大明智妃 第098章 安閹圖上攀 處心牽紅線

作者 ︰ 文苑新兵

第098章安閹圖上攀處心牽紅線

第098章安閹圖上攀處心牽紅線

(130)

眼前這位袁將便是一例。雖僅身為文進士軍中副將些微小官,但不僅深懂民族大義,忠君愛國;且滿月復戰術韜論。就是這位身不足七尺的小個子廣東人,泰昌朝的文進士,卻能在主副帥離位時,突得敵軍夜襲情報後,能當機立斷挺身而出指揮三軍。最終靠他的精超戰術武略和大智大勇,不僅連挫敵軍,且讓敵酉努爾哈赤兵敗羞憤而死;隨又戰勝欲雪恥復仇的金兵新酉皇太極。由于連敗金兵,使一個此前名不見經傳的文進士些微副將,從此在軍內外名聲大震;不僅被金酉父子驚奇稱其為「明軍黑馬」;更被當地百姓盛贊為「軍神」。

亦就是這位「黑馬」和「軍神」,卻被庸碌的木匠皇上天啟帝听信魏客讒言,一道詔書削去軍職調回京師,從此閑置。但之所以說皇朝政事變幻莫測,同一位勝金副將;同一個「黑馬」「軍神」,一年後的今天,卻又要奉旨進宮,同當今皇上共商討金撫遼大計——

安曉元佇立民宅大門前,不由心中暗喜︰也該是咱家有福氣,若真能靠上這棵大樹——當今皇上面前的大紅人袁崇煥,又何愁不能說得皇上心動,盡快將兼管東廠和錦衣衛大權交予咱家之手?但當其面龐笑容尚未消褪哩,又一片愁雲浮上眉際︰雖然自己計劃得精細,但能否最終實現尚為難題。他早了解對方是位寧折不彎的硬漢、謙謙君子;且知其向來就對宦官沒好感。爾今他會買咱家賬嗎?唉,看起來亦只能走一步說一步了。

可正當這新御前掌印太監安曉元,雖機關算盡,卻無計可使聯絡上袁大紅人而滿月復憂慮時,而稍傾在袁崇煥住宅,一眼看到那位俏佳人,又听說她是袁將舍妹時,便頓時眉際間愁雲盡散——

一想到時下崇禎帝,心目中的抗金保國棟梁、「大紅人」袁崇煥,寓所里竟還藏著個待字閨中的舍妹;平躺在木板床上剛剛有點睡意的安曉元,意外之喜中差點「呲」的嘻笑出聲,大腦亦再次清醒。

「嘿,嘿,這才是‘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呢。正瞌睡哩,有人給送來了枕頭;這無疑是個絕大的喜訊。也許這位俏佳人,會成為咱家人生命運再次大轉折時的貴人。」

當時安曉元雖隨意瞟那麼一眼,但憑他老道的眼力判斷︰這絕對是個天姿國色的俏佳人;且從眉宇間的氣質,及言談舉止看,又完全可以斷定,對方亦定是個知書達理的大家閨秀。是嘛,作為文進士的舍妹,又怎能是不知禮數,不通文墨的女子呢?亦正為此,原本受命前來宣旨,通知送到任務完成,本該立馬走人。無論作為大內總管、御前掌印太監,職位三品文官的尊貴身份;抑或是從身負緊急任務角度出發;或從踏進普通民宅自己安全角度考慮;自己均不應在此多所逗留。

但當看到屋里的俏佳人,家主人袁崇煥又當即介紹「這是下官舍妹」,且隨命舍妹上前「給總管安大人見禮」並倒茶水拿點心後,安曉元當即眼前一亮,對方的美貌端莊,和同客人大膽直視的目光,讓他早將臨進門前所有的顧慮遺忘;于是再次調整了坐姿,給人以平心靜氣開懷暢聊的印象。

在閑聊中終于讓他有了收獲。不僅終于驗證了袁大小姐書香門第的出身,知書達理的素質;更了解到起碼止目前,對方仍「待字閨中」的事實。但有一個更敏感的事實,和另一更深層次的問題。那就是袁崇煥僅系袁家養子,兄妹倆原本沒有血緣關系;而更深層次,卻是兄妹倆盡都心照不宣的一個問題︰義妹已交20,錯過許多好姻緣,雖聲抱獨身,堅持不嫁,實為暗戀義兄,矢志不逾。此事在封建倫理高度束縛的當時社會,自是一大難題,亦為思想傳統的袁將所不取。

通過了解所得,不能不讓安曉元既意外又驚喜。于是就在尚未離地兒的當場,一個大膽而獨創的想法,即時在他心中孕育而成;且擔心夜長夢多另生枝節——如似袁小姐如此優越的條件,和上佳的文才容貌,若哪位青年才俊、科考新人,本人未曾婚配;哪府閣僚高官,家有公子尚未婚配?一旦知曉對方至今仍待字閨中,能不趨之若鶩,抓緊納聘禮送「八字」隨即迎娶?若到那時豈非悔之晚矣?

因此,既打听清楚,又思謀定的事,就必須抓緊實施。就在安曉元向袁崇煥宣罷招他進宮面君的旨意,趕回皇宮的路上邊走邊思︰此事關系當今皇上和一將軍之妹,大家閨秀;俗講「事皇帝沒小事」,要想將事辦好起到予期作用,就必須認真斟酌周密計劃;提前制定出每步內容。原本鑒于《大明律》中曾有「內臣不得干政」的嚴格規定,他是不準備親自出馬擔擋「說媒」重任的;但後一想,盡管男方是皇帝一國之君,身份特殊;迎娶新人,影響巨大,甚可攪動朝野。但說到底亦不過雙方家事,人家是愛好聯姻,又不牽扯朝權政事,誰若能從中予以搭橋牽線促其婚成,定算為帝為國立了大功;相信只要稍懂人情事故;和智力不差的皇帝,只能是獎賞從中牽線人;最起碼也不會埋怨降罪。

思考分析到此的安曉元,頓時打消顧慮,且當即增強信心提高勇氣,準備好應對策略,決定次天親自一試——他要將「袁崇煥寓所,竟還有位待字閨中的舍妹;且人品才貌俱佳知書識禮。」的大好信息,全盤奏于帝知;且還要質白指出道︰「皇上身邊現時雖已有一後三妃;但後代尚只有一位公主,剛會‘呀呀’學語;總體看還算子嗣空虛。」更要殷殷相勸道︰「何不趁袁小姐尚未聘婿,派員說合選其進宮封為嬪妃?一夫多妻各朝允許,民間富翁商賈尚有三妻四妾;不少官員還竟妻妾成群,況吾九五之尊皇上乎?古秦始皇就有三宮六院七十二妃。後世的其他皇帝亦不遜色多少。萬歲爺又何必自定清規約束自己?民間尚有‘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俗語;皇上子嗣更牽涉朝政接班人、江山社稷穩固和皇朝長治久安的問題,千萬不可輕視小噓——」

將于次日起身,參予早朝之前,選準時機,規勸、亦算是試探皇上態度的「月復稿」準備好後,當即思想放松,疑慮頓失,隨便睡意來襲。于是安曉元又舒服地翻了個身,便當即「呼呼」睡去——

要不古今哲者常勸世人︰為人在世生存,應學會老實處世,誠摯待人;即便聰明睿智,亦須學會大智若愚;且不可聰明過頭;更不可自作聰明。那將「聰明反被聰明誤」,到最終反落個「搬起石頭砸了自己腳」。即如眼前的崇禎御前掌印太監安曉元,便是如此一個「聰明反被聰明誤」,「搬起石頭砸了自己腳」的反面教員。為促成袁崇煥舍妹,同當今崇禎皇上的婚事,亦即拉袁小姐進宮封妃,從而通過這次牽線搭橋之功,進而聯絡上崇禎心目中的紅人袁崇煥,進而曲線打動皇上,交他兼管東廠和錦衣衛的大權,最終實現像當年的魏忠賢那樣,掌握大明官員升貶榮辱大權;讓萬人擁戴,全天下艷羨。

為達此目的,他可是費盡了心機,勞乏了神思。僅看他昨晚犧牲休息,攪盡腦汁,終于打好規勸崇禎帝,納袁崇煥之妹進宮封妃的一篇絕妙「規勸詞」的月復稿,便足見為了滿足自己權欲,用心何其良苦思慮!但到次日一早起身,他經心地侍候罷崇禎帝起床更衣,整冠梳洗。當這一切抓緊進行完畢,他便趁對方在宮院內閑步時刻,不失時機地追過去,囁嚅地道︰「萬歲爺,俺——」

「哦?還有什麼事嗎?」崇禎一轉身,不解地問道,「是朕龍袍沒有穿好?還是朕的龍冠戴歪了?」

「不,爺。都不是。是奴才——」月復稿打了半時辰,安曉元本想暢快地將自己意思表達出來,但一張咀還是吞吞吐吐。他一時間挺恨自己為什麼這樣笨,原本一件挺簡單的事,卻極可能因自己的吞吐猶豫而變得復雜起來。但有什麼辦法哩?俗話說「為人不做虧心事,夜半敲門心不驚」。也許正因自己欲稟奏此事動機不純,所以才會吞吐囁嚅,而不能慷慨陳詞。「安曉元,你這狗奴才!往常說話不一向靈牙利齒的嗎?干麼這會兒卻打起結了?」崇禎邊踱步邊警惕地問道,你小子是否做下什麼錯事了?」說至此突兀間站下並一轉身,直盯住對方的眼楮驚詫問道︰「你小子眼楮咋這麼紅?難道昨晚沒有睡覺?究竟干什麼去了?你老實告訴朕。」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輔帝理政之大明智妃最新章節 | 輔帝理政之大明智妃全文閱讀 | 輔帝理政之大明智妃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