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族 第二十八章 群葬

作者 ︰ 川夜卿

照明漸漸的在我們的視野中熄滅了,可是我們還是依舊的愣在那里,想著自己看到的景象都是久久不能平靜。

我們看到的景象的確令人很驚訝,我想即使是老一輩的人看到這樣宏偉的情景也是非常激動吧。對于盜墓賊的觀念來說,我們見到的情景已經超越了古墓的存在,而看起來倒像一個是一個城邑。

照明熄滅後,看著我們手中的手電光,就覺的有些暗淡。確確實實手電的亮光是不能和照明相比的,何況二伯剛才發射的那一顆還是軍用的。

「這…這是真的麼?」胖子驚訝的連說話聲都結結巴巴的。

我們都是不知道說些什麼,但是我們確確實實的是看到了。過了一段時間,我們大家似乎都是緩了過來。

「看來是沒錯了!我們終于到了。」二伯有些激動的看著我們說道。

我們看著二伯激動的樣子,自己心中也是再次的被帶動了起來。手電光照著前面漆黑的空間,我們都是不知道接下來該怎麼辦。

我們是看到了我們渴望的終極,但是就剛才所看見的情景來說,在我們所看見的城邑周圍是無盡的深淵,這樣一來我們就有些困難了。

「二爺,接下來我們怎麼辦呢?」順子在一旁有些興奮的問道。

二伯也是皺了下眉頭,並沒有立即的回答順子,而是自顧自的說道︰「我要再發射一顆照明,你們都仔細的觀察一下有沒有什麼道路通向城邑。」

二伯說完就又裝上了一顆照明,我們都是期待著再次見到那宏偉的景象,但是這一次我們知道是要觀察地形的,因為我們的目的是要進到那里,然後就是要發掘。

空間又一次被照明彈照射的通明,二伯所發射的照明彈只有四十五秒,所以我們都是睜大眼楮的觀察著。

照明彈在最高的地方開始發光,照亮了很多地方,這一次我們又重新的觀察著里面。只見里面和我們第一次看見的差不多,那座城邑的周圍就是一圈的深淵,說是一圈是因為在更遠的地方我們看不見究竟還是不是深淵,但是本能的還是認為依舊如此。

接著就是是觀察深淵的上面看看有沒有能通過的橋梁,因為如果沒有橋梁的話,我們是很難過去的,畢竟是幾十米的距離呢,總不能飛過去吧。

漸漸的照明彈又一次的熄滅了,就這樣我們的觀察結束了,雖然獲取的信息量不大,但是終究要比第一次好的多,何況僅僅我一個人也是看不完整的,不知道他們看到了什麼有用的東西沒有。

「怎麼樣?」胖子首先發出了疑問。

我們打著手電圍在一起商討著自己所看見的景象或者能過去的方法,但是每個人都是看著對方,都是在想對方能說出一些自己沒有看見的情況。

可是我們幾個人商討來商討去,並且將自己的信息交流出去發現並沒有很多的不一樣,胖子和我看見的一樣。他也就是看見無盡的深淵,並沒有看到上面有沒有能過去的橋梁。

而二伯說他其實並沒有很注意那里,而是看了看我們所處在的方位。他說我們所處的方位很奇怪,就像是在懸崖上。當我們听到二伯這樣說的時候,都是感到一陣無語。這不是明擺著的麼,既然我們的對面是一座城邑,並且我們還是以一種俯視的姿態看見的,腳下就是深淵,我們當然就是在懸崖上的情景了,但是並沒有人敢說二伯的愚蠢,所以我們都是只好不說話。

可是二伯又接著說「這好像是不對的。」

二伯又冒出這麼一句的疑問句,頓時就將我們的興趣提了起來。「什麼不對?」我直接問二伯的疑問。

「是這樣的,既然那邊是一座城邑,中間就不可能是那麼深的深淵啊,你見過古代哪座城邑能將城池的外圍挖的那麼深?」二伯這麼一說我們都是一怔,的確我們並沒有考慮到這麼細微的方面。

關于古代的城池我還是知道一些的,中國早期的城池,絕大多數是土築,到了明代以後,各地的城牆才開始大規模包磚。因此在中國古代歷史的絕大多數時間里,城池都是一副黃禿禿的模樣。早在三千年前的殷商時代,中國的先民已經掌握了版築的技術。所謂版築,就是築牆時用兩塊木板(版)相夾,兩板之間的寬度等于牆的厚度,板外用木柱支撐住,然後在兩板之間填滿泥土,用杵築(搗)緊,築畢拆去木板木柱,即成一堵牆。

到了春秋戰國時代,版築的技術更是大大提高,普遍采用懸版夯築法,即用木棍穿過兩側夾板,以繩索固定取直,中間填土夯實,《詩經》中的「其繩則直,縮版以載」,說的便是這種方法。用這種版築技術築成的城牆,比以往更結實,因此可以取消舊法中兩側的護城坡,從而增加城牆的攀爬難度。當時有的城牆還采用土坯(單塊土坯尺寸約為1米x0.4米x0.2米)壘砌,上下交錯疊壓,以此提高牆體的密度和強度。

自春秋以降,中國城池一直采用這種樸素的土築辦法,近兩千年過後,大名鼎鼎的元大都(北京)城牆,依然是由夯土築成。這種土築的城牆,樣子不太好看,而且不太結實,特別是一下雨就會因雨水淋蝕而損壞。當然也有例外,譬如東晉十六國時夏國赫連勃勃大單于(407~425年在位)修建的統萬城,便是土築史上的奇跡。統萬城采用「蒸土築城」法,即把糯米汁、白粉土、沙子和熟石灰摻和在一起夯築而成,雖為土城,但具有石頭一樣堅硬的質地和抗毀力。傳說負責施工的叱干阿利大將軍要求非常嚴格,近乎殘酷,修建好的城牆,他命人以鐵錐檢驗,凡錐入一寸者,便立刻將工匠殺死,填尸于牆內。在這種瘋狂的高壓政策下,歷時六年修建而成的統萬城,建築質量奇好,「其堅可以礪刀斧」,完全可以和現代水泥相媲美。當然,這只是特別的個例,大多數的土城牆,為保證牢固度和強度,只能往高、大、厚上靠攏。譬如兩千多年前齊國的都城臨淄,城牆寬度就達20米,楚國都城郢的牆厚也有14米之多。在冷兵器時代,這樣的厚度,其抗擊打能力,足以令人放心。此外,為保險起見,在高大厚實的城牆外,與城牆平行的還有人工挖掘的寬深壕塹(也可以引注河水,成為護城河)。大的都城,城外環周的護溝壕,通常寬度達到30米,深度也在4~5米。從軍事防御的角度看,中國古代城池的構築,可謂布局精妙,機關重重。在高大的城牆頂部,築于外側的有連續凹凸的齒形矮牆,稱作雉堞,又稱垛牆,上有垛口,可射箭和瞭望,下部有通風孔,用來保護牆體。內側矮牆稱為女牆,又叫「睥睨」,一般比垛口低,起護欄作用,防止士兵往來行走時跌下。此外,城牆內部也都修有環城馬路和登城道。

城牆每座城門的正中央,都建有城樓,這是城牆頂上精致美觀的高層建築,平日登高瞭望,戰時主將坐鎮指揮,是一座城池重要的高空防御設施。而在高大的牆體外側,每隔一定距離,還會有凸出于牆體外側的一段,這就是馬面(又稱敵台、墩台、牆台)。馬面有長方形和半圓形兩種,因外觀狹長如馬面而得名。馬面的使用是為了與城牆互為作用,消除城下死角,自上而下從三面攻擊敵人。它的一般寬度為12∼20米,凸出牆體外表面8∼12米,間距為20∼250米(一般為70米)。這符合宋•陳規《守城錄•守城機要》中的記載︰「馬面,舊制六十步立一座,跳出城外,不減二丈,闊狹隨地利不定,兩邊直覷城角,其上皆有樓子。」在使用冷兵器的時代,這個距離恰好在弓矢投石的有效射程之內。

但是我們如今看到的卻是與這些科學的說法並不是很相似,就拿城池的外圍來說,雖然並沒有城牆,但是護城河竟然是那麼的深,並且還是那麼的寬。在當時如果有一個新生的領主修建這樣的城邑,是需要很長時間和人力的,且不說其他的諸侯或者領主給不給他時間,就勞民這一項,就能使他的城邑很快敗落,因為在古代打仗武器的先進也就是那麼回事,主要還是靠人的多少,人多的時候靠聲勢就能將敵人嚇跑,所以一般的領主是不會這樣做的,因為這簡直就是自尋死路。

一座城池的最薄弱環節,自然是城門。因此城池的設計者自然會對其加大保護力度,強化其防御能力。規模小一點的城池,一般是設置懸門或吊橋,而大一些的城池,則要設置甕城。甕城是建在城門外的小城,又叫月城,是專為保衛城門而設的小城。《武經總要前集•守城》記載︰「其城外甕城,或圓或方。視地形為之,高厚與城等,惟偏開一門,左右各隨其便。」即便敵軍攻破了甕城城門,還有主城門防御,由于甕城內地方狹窄不易于展開大規模兵力進攻,延緩了敵軍的進攻速度,而城牆頂部的守軍則可居高臨下四面射擊,給敵人以致命打擊,正所謂關門打狗、甕中捉鱉。《詩經•鄭風•出其東門》雲︰「出其闉,有女如荼。」「闉」,指的便是甕城。可見早在春秋時期,城池的城防技術已經達到相當完善的地步。由城牆、城樓、護城河、馬面、敵樓、角樓、甕城等組成的立體城防格局,基本在春秋戰國時期即已成熟定型,並一直持續到明清時代。

並且我們都知道,一個城池的城門是必須有的。一來是有一定的防御性能,二來就是那是一座城池的標志,就像自己家如果沒有大門的話實惠被別人嗤笑的,更何況還是一座城池呢,但是我們前面神奇的城池就是偏偏避開了這些每座城池必備的重點。

難道說我們面前的一群建築不是一座城池?我將我的理解說給了二伯听,二伯抽了顆煙靜靜的思考著。

「如果並不是一座城池的話,可是這也不像一座古墓啊,但是古墓就是在那座城池的里面,這究竟是什麼情況呢?」二伯也是捉模不透到底是什麼情況,急的自己豬耳撓腮,看著二伯的表情感到一陣好笑。

「其實這麼來說的話,我們所在的地方就不是一座城池應該出現的地方,也就是說本來就不是一座城池,而是一個群葬的地方。」順子突然說了一句令我們驚訝的話。

「群葬?」順子這麼一說我們都是感到疑惑,難道我們這里就是某個種族的群葬?不然群葬的解釋還有其他的麼?

關于我國的喪葬有很多種,由于不同地域自然條件的差異,不同民族的觀念與傳統習俗的差異,故在我國歷史上形成了多種處理已故親屬的喪葬方式。

主要有︰土葬、火葬、水葬、天葬、懸棺葬等。

土葬︰土葬是將已故的人放入木制或石制的棺槨中,埋在已挖掘或建造好的地下洞穴內,以土封蓋的喪葬方式。這種方式無論在地域範圍上還是在人群階層範圍,在中國使用的比較普遍,也是構成今天用于旅游的主要陵墓建築景觀。

火葬︰火葬是用火將已故的人焚燒掉,把不易燃燒的骨骼收集、存放起來的喪葬方式。古代佛教僧人多用火葬,佛教寺院中或外的寶塔建築就是存放修煉到一定果位的僧人骨灰的地方。這種建築是佛教建築群中的一個組成部分。新中國成立以後,為避免有限的耕地不致減少,普遍提倡火葬。目前火葬已成為主要的喪葬方式。

水葬︰水葬是長期生活在水域上的人群普遍采用的喪葬方式。

天葬︰天葬是在固定的地點,由固定的人將已故人的尸體分割,由禿鷲吃掉為葬,吃得越光越好。中國的藏族、門巴族及部分裕固族采用這種方式。

用于天葬的固定地點稱天葬場,是一塊靠近小山坡的平頂巨石,一般多在20平方米左右。巨石上要有若干大坑,以用來搗碎人骨。完成天葬者一般是固定的人,稱為天葬師。為使尸體能全部被禿鷲吃光,天葬有其固定的程序。

懸棺葬︰懸棺葬是把已故人放入船形的棺木中,將棺木懸置于起臨水的懸崖峭壁上,任由尸體自然風干的喪葬方式。古代江南山區里多用此種方式。至今在長江三峽、武夷山等風景區的崖壁上還看到懸棺。

但是順子所說的群葬制度,是只會在我國古代的帝王喪葬制度里面啊。

我國古代帝王的喪葬制度也是有很多種經歷了由單葬制、陪葬制到群葬制的演化過程。

單葬制

所謂單葬制,即一個皇帝一個完整的陵墓區。選點分散,陵園獨立。

漢武帝之前的帝王都是這種葬制。著名的陵墓,有陝西臨潼的秦始皇陵。

陪葬制

所謂陪葬制,即在帝王陵園外圍有生前的愛將、功臣、貴戚的陵墓陪伴,形成以一代帝王陵為中心的陵墓區。

這種葬制始于漢朝,到唐朝,群臣陪葬成了一個固定的制度。著名的陵墓有,位于陝西茂陵縣的漢武帝的茂陵,位于陝西乾縣的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合葬的乾陵等。

群葬制

所謂群葬制,即同一朝代的帝王及其後妃、子女的陵墓集中在一個陵園內的葬制。

這種葬制始于北宋,沿用于明清。這種群葬制還影響到與宋朝同代的黨項羌族的王朝——西夏。

這樣的陵墓群有六個︰位于河南鞏縣的北宋帝王陵墓群;位于浙江紹興的南宋帝王陵墓區;位于河北遵化的清東陵和位于易縣的清西陵;位于寧夏銀川賀蘭山腳下的西夏王陵;位于北京的明十三陵。

「群葬?你也就是說,這里面的建築都是古墓咯?」胖子在一邊奇怪的問道。

順子白了胖子一眼說道︰「並不是這樣的,群葬只是一種制度,這和建築沒有關系。」

「沒有關系?你這是什麼意思啊?能不能說清楚啊。」胖子听不明白順子的話就叫囂著說。

「群葬只是會用到比較大的地方,並且會有位置的高低之分。如此之多的墳墓當然要進行保護,而上面的城池只不過是掩飾罷了,真正的古墓是在那些建築的下面。」順子無奈的解釋道。

順子這麼一說就是我猜想到些事情,那就是這里面的一切很可能是自然形成的,只有那上面的城池是當時人自己修建的,至于深淵很可能不是人們修建的,並且里面有那座城池的小山也許就是地勢或者暗流的緣故形成的。

在四川的地形就是很大程度上受地質構造、板塊運動形成的,所以地底下的情況很是復雜,想想出現我們所見到的情況並不是不可能,但是里面的那些建築肯定不是自然形成的。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墓族最新章節 | 墓族全文閱讀 | 墓族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