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間商號 第三十九章 修新居

作者 ︰ 夏慕言

且不說,那些晚到的行商們是如何作想的,就連這渲州城中的幾家吃出感覺來的大戶人家,也都是望店心嘆︰「怎麼就不能多做些擺鋪里賣,原本還指望著仲秋那會兒,送些給自家的親戚們嘗嘗,這才沒出一個月的光景,就不見了蹤影,又要往哪里去尋?」

其實,答案倒是肯定的。因為,沒等好上一口的食客們,空出了三、四日功夫,鄰近那座溢州城中,就出現了同樣制法的小食來,只是這回鮮果是一個沒有。

原來,這霞光閣的老掌櫃到底是不肯錯過了一年光陰,直接讓人帶了銀子,去尋了鮮果貨源就此加工後,再往溢州撥了三成回來。至于另外那些,自然是送去了已經在京畿開出了第一家分號的所在,另外租了小鋪面用上一月,單賣這些個桑果小食。只不過,這里的價錢嘛,就不是溢州城中可以比價的咯!

「听說溢州城里,又瞧見那桑果干了?」

「何止,除了這個外,還有那個蜜煎的,就連那甜香適口的桑果餅,也是一樣在鋪子里鮮烙的哪!」

誰知這頭兩個相熟之人,正一臉向往的議論起當日的好吃食,卻被另一旁不請自來的半大小子,嘻皮笑臉地接了一句︰「二叔,回頭你領我們幾個佷兒,也嘗上一回去,瞧瞧還是不是原先那條街上的味道。」說著,還不忘補上一句,自己才剛听來的確切消息︰「就連那得擱在自家冰窖里的桑果膏,也有的賣!」

「真的,這個滋味好,你祖母就愛這一口。」這回無需那旁三個佷兒來勸,已抱拳告別了同窗好友,讓自家把式調轉了車頭,直接出了城門口。

見了這里一行人歡喜離去,隔壁面鋪里才半帶欣然之色的賀勝武,跨出了店門望了一眼那馬車的背影。心中愈佩服起,如今這位東家的好本事來。當初那一步果然走的對!原先只想著能攀上這麼一位,至少往後也能學著二姐栽上一大片桑園,便再無後顧之憂!哪里想到,如今這可不單單是為家里添一份進項的好事。

按自家娘子那日的原話,這回子就是換成大房那份祖產,也是不差半分。原因無他,單看這一月桑果的進項,已經讓園子里的佃戶吃驚不小,就是身為管事的自己也是怔怔半響後,方才回過神來。『**言*情**』

要知道,單自家二姐那片地界上,鮮果並制成後的小食,就換來了十二兩銀子。這才多大點的園子?就算同等大小的水田,一年下來也頂多打千余斤糧食。這還得老天保佑風調雨順,但凡運氣不好遇上個小災小難的,怕是不能夠咯。

不仔細盤算,還真不敢往高了看,就連自己那歷來懂得精打細算的渾家,此前也沒敢有這般的指望。直到,自己這里幫著東家將幾張方子賣了,才將前後一並加減得出最後的數目,也愣是吃了一驚!

東家這頭單這回賣果子,就是百兩之頭的數額,就連佃戶們每家都攢下了十五、六兩之多。看似二姐這個做東家的反倒少了幾兩,卻誰知自家二姐當即抬了抬手,比劃了兩下︰「我這里是半點活計沒做就得了這許多進項,豈是那幾家佃戶能比?」

說得當時一旁的夫妻倆,皆是稍一愣神後,便不由得頷附和。

「再則,別看外頭也有佃了桑園給人養蠶的,可到底不比咱們這位七夫人所想的法子了得。這才是賣果子得來的,倘若再添上兩季蠶繭同年底沽出的皮貨、鮮肉,又是怎麼一番光景!」

要說之前定下栽滿這果葉兼用的桑樹,引那些佃戶們暗暗搖頭嘆息,可如今只怕再無一人,敢說出一句‘不懂農桑’之類的言語來了。

只是他夫妻倆還不知,自從桑果這一項上,將那四家的褡褳都塞得滾圓後,別說先前那些不看好的言語不見所蹤。就連這兩處桑園里的不同尋常之處,也被他們私底下訂了規矩,只要東家沒話,絕不敢在外露了消息。

實則,大家伙心里更是暗暗定了決心,也別管東家點不點頭,這好法子要是自家學著用上一用,倒也無事。只是同外人露了口風,不就等同于壞了東家這獨一份?卻是萬萬不能夠的,要知道東家寬厚不單給了三成半的銀子,還想出了好法子多換了錢回來,這等本事又不曾多問大家伙掏本錢,自家又怎麼能暗地行那下作之事。

倒是無需方鄭氏這里給與太多管束,佃戶們那頭就自己定好了規矩。粗略一看,還知道他們怕吃罪了東家,待仔細一想,卻也同各家利益牽扯頗多!畢竟四家合佔了其中的三成半,已經被外頭佃桑園的地主多勻出了半成來,這回子又添了桑果一項,更叫這幾家佃戶打心底里認準了這位東家。

再想到年底之際,已經在賀大管事這里訂下了,兩樣鮮肉的東湘閣更可換來一筆,不小的收益。只是佃戶們都還沉浸在自家的圓鼓鼓的褡褳上,怕是賀管事也還不知,東家居然還有另一樣,要拿去金家霞光閣估價的。

「東家不提,我倒忘了這兩樣皮毛還是能用來制鞋裁衣的。」那旁謝了坐,才剛沾了一口茶的劉氏,不覺點了點頭︰「只可惜,咱們這兩樣牲畜養得少了些,要不然又該叫佃戶們歡喜上好一陣的。」

要說佃戶們歡喜是半點不假,可這賀管事夫妻倆,也沒少得額外的打賞。且說霞光閣里老掌櫃請的兩回,就都挑了城里的大酒樓,雖不是樓上的間,也已讓賀管事將那家的招牌菜,嘗了個遍。

先前就算賀勝武與衙門多半的書吏,都有些交情,可多數都是他套的腰包請人吃酒,哪似如今這般?再加上,采收期才一結算後東家給包的那五兩銀子,足抵得過當家的一個半月的分例銀子。

雖說比不得大戶人家,外院大管事少則三、五兩,多則十余兩月錢,可在這一片地界上,每月三兩半銀子的外管事,卻是不多見。何況,還是這沒有契書捏在主家手里的外聘之人。

無論旁人心里怎麼思量,總之他夫妻二人,還是十分滿意的。好歹這一年下來,就有四十二兩銀子的進項。就是比起衙門里正經請來的師爺,也是差不了多少,那可不是賀勝武這般,只上過幾日私塾之人可以比肩的!

所以,單有了這份穩固的進項,已是讓賀家老三家中的境況漸漸好轉了起來。

而此刻被賞了坐的劉氏,又怎會想到東家這里夏日里,已經規劃好了圖紙,準備在秋後農忙結束時,尋了工匠來修建新居。

「原先那兩家中間的荒地,只留出了一半專作育新苗替換園子里的老桑。另有一片卻早有安排,就是為了修個兩進的大院而留。」听著一旁林媽媽不緊不慢的平實之言,那旁的劉氏已是暗道一聲,真真是方家的正經夫人!

六畝多的地界,就算只留了一半修院子,也足夠起個三進的大宅院了,他們倒好只建個二進的,就圈了這好大一片。自己也算是見識了一回,有錢人的大手筆!

然而她卻不知,林媽媽口中那一半上,卻要將不遠處的那彎清澈的溪水,一並引了過來自用。本來這桑園用水,都是每回靠著牛車拉來澆灌的,多有不便。所以索性借著修建院落之際,將那彎碧綠一同引了過來,往後邊省卻了不少來回的功夫。

再听完林媽媽的細說分明後,不由得連連頷。誰都知道這兩家三十多畝的桑園,由那幾家佃戶聯手看顧著,雖是忙碌了些,但與到手的銀子來看,卻是再無一家會叫苦連天。

就連賀管事夫妻倆,都覺得這每月的三兩半,反倒比大戶人家里有油水可撈的管事,更為安穩。更何況,與之有買賣關系的商戶本就是東家認識的人家。

本來這官宦之家的內宅女眷,多半是借了別人的姓名在外開設店鋪,這個夫妻倆也是再明白不過的。但這般本不是自家開鋪子,又何必如此謹慎,卻讓人實在模不著頭腦。

然而,就在那旁劉氏百思不得其解之時,卻听得東家身邊的表小姐,以是放下茶盅開口道︰「待年內修好了新居後,來年我姑母這里就另外有一樁要緊之事,要差了賀管事去辦。到時候,還請賀嬸幫著看顧幾日桑園,才好!」

猛然聞听,劉氏更是吃驚不已,究竟是何等大事,難不成還要離了渲、溢兩城?面上微露不解,可嘴上到底不曾著急來問,略頓住片刻後,才坐直了身子應到︰「本就是我那當家的份內之事,怎麼敢當小東家這般一說,只是不知需出門幾日,我也好早做準備。」

「如今還沒大致的章程,不過定是要不了幾日,便可回轉。」輕笑著搖了搖頭,這旁的方鄭氏顯現看出了她的不安,難免出言提醒了一句。但具體事項,此刻卻是不便于她提及,倒不如信她不過,而是自家佷女之前所想,還需核實一二。再則,到底要來年開春之際,才要啟程,到底不急于一時。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有間商號最新章節 | 有間商號全文閱讀 | 有間商號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