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人又是欣喜又是煩憂。欣喜的是商家能與李家攀親,那簡直是在家門外貼了一層金;但那李公子看上的怎麼就是商婉華,而不是她的心頭肉商宛容呢?
一番折騰、一番游說,原本老夫人想將商婉華換掉,換成自個兒的寶貝女兒與李公子定親,卻得來那頭的一個答復——那就兩個女兒一同嫁過來吧。
商家里里外外炸開了鍋,但即便如此,對一個商賈之家來說,還是賺了。
于是便有了十幾年前的那一幕,兩頂八人抬花轎一前一後從李家大門檻入了門。
初時,李季的確更寵愛商婉華一些,只因她性子柔弱、平日里也不鬧騰,因此過門一年,便有了身孕。
王氏嘆了口氣,又瞧了一眼阮小ど,「若當時姑娘是個男兒,想必後來也無那許多事了。」
她只道生下了玲瓏後,李季心中有所不滿,便又將十分的寵愛轉向了商宛容。
商宛容在李家的地位越來越高,而商婉華的地位卻日漸走低,但時至那時,一湖池水仍是波瀾未起,直至那人到來。
李季的庶子已長到了五歲,開始延師教習,請來了一人——荀簡。
那時的荀簡,已是名滿天下的飽學之士,雖身無功名,但真所謂「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自此便在李家做了個西席。
幼時青梅竹馬,而今檀郎陌路。荀簡雖是心有憤懣,商婉華卻不然。
她早忘了少年時心中涌動的情愫,如今的她,一心只想著怎樣奪回夫婿的寵愛,再為李家添丁,穩固自己的地位。
說到此處,王氏終于停了下來。
「怎麼了?」阮小ど問道。
接下來的事是她豬油蒙了心,說起來自己都臊得慌。
李季曾送過一個瓖寶石蝶面兒金簪給商婉華。她平日里甚是喜愛,只有一日竟不小心丟了,在院兒里找了半天,也沒找回來。
她雖惱火。但過不上幾日,便也忘了。
然而事發卻只在一念之間。李家有個丫鬟與小僕私相授受,被上頭人發現,揪到了李季跟前,任憑發落。
那丫鬟年歲不大,氣性不小,听聞自己要被發賣了,恁地不管不顧了,嚷嚷道︰「當家的主母都能偷人,奴婢如今還未出閣。為何不能!」
李季當時面色就變了。
事情一查到底,結果查到了商婉華的頭上。
商婉華與西席荀先生暗中私通,早已往來了數封書信,還行了苟且之事,有金簪為證。
李季大怒。當下便想殺了這對狗男女,幸得商宛容求情,這才留了他們一條性命,各自趕出家門。
商婉華被休,帶著年僅八歲的幼女回了商家;荀簡被亂棒趕走,自此聲明狼藉,無顏見家中老父。落魄異鄉,後听聞自盡而死。
一場昔日姻緣,落得個如今慘淡結束,本該珠聯璧合的一對佳人,卻因一個嫌貧愛富、一個痴心不改而終得了勞燕飛分、雙赴黃泉。
王氏說完了,也從頭至尾將爛在心底的事都翻了出來。捂心嚎哭。
「如此說來,那金簪是被你偷偷拿了去?」阮小ど問道。
她一听,愣了住,又是悔又是羞,「你怎知曉?」
「你是她的乳母。若要做什麼,自然方便的很。」阮小ど道︰「我還有一些事不大明了。你拿了金簪,又給了誰?那徐三在這場鬧劇里又是個什麼玩意兒?我那姨母又為何會向李季求情?」
王氏道︰「金簪……自然是給了容夫人。她先前只說,老爺都不愛華夫人了,她再留著那金簪也是徒勞,自個兒又看著礙眼,便讓我把金簪偷出來給她。當時我雖隱隱覺著不對勁,但又說不上哪里不妥,容夫人又是主母,我哪敢說一個不字?便將金簪偷了出來,給過她便了事了……
徐三原本也說不上話的,他只是外院的一個看護,然而那日在老爺跟前,不知為何,他突然說,在花園中,曾見過華娘與那荀簡苟且,當時心中害怕,也不敢說,事發了,這才敢說出口。
那容夫人……是我連夜叫人向商老太爺報了信,他素來疼長女,想是他與容夫人說了什麼吧……」
阮小ど一一听完,輕嘆出聲。這王氏瞧著像個母老虎,張牙舞爪,實則也只是個愛貪小便宜、趨利避害之人,好歹還有些良心。
她皺眉道︰「你都說我娘原本與荀簡有些私情,難保他們……」
「怎會!?華娘從小是我帶大的,一舉一動我都看得清清楚楚,她為人聰明,嫁進李家,又一門心思向著老爺,怎會做出如此勾當!?」王氏大嘆道︰「可恨那商二小姐,對著自個兒的親生姐姐都能下如此毒手,當真是心思狠辣!」
阮小ど不禁出聲嘲笑。
說得好像她是個豐滿的白蓮花一樣。
「好了,我知曉了,」她道︰「那金簪呢?後來那簪子又去哪兒了?」
王氏搖搖頭,「我似乎見是荀簡拿走了,沒大注意。」
阮小ど又問了一些事,這才起身與她告辭。
王氏眼巴巴望著她,仿佛她是尊救人為難的菩薩一般,「你能救我?你確能救我的吧!?」
「你這幾日少出家門,到時我自會派人來接你。」阮小ど道。
她走時,仍能听見後頭如斗敗的公雞一般垂頭喪氣的聲音,「真人都說了你是貴人、貴人……你一定能救我的……都是那白虎星!」
剛一回客棧,隔壁的商澤謹便開了門,問道︰「如何了?」
她關了門,將事情一五一十說了。
「你見過荀簡麼?他是個什麼樣的人?」她問道。
他道︰「小時見過一面,記不大清,只覺是個光明磊落之人,並不會做出如此傷風敗俗之事。」
如今荀簡已死,荀父早已搬離了滄州,如今是生是死也無從尋起。如此看來,似乎活著的關鍵人物只剩了那王氏。
商澤謹當下便修書送至京城,讓人在暗中看緊王氏,一面護著她的周全,也防止她再次逃跑。
差不多查清了原委,兩人也不在溧陽多待,宿了一夜,第二日便起身趕了回去。
商老爺吃了半個月的藥,平心靜養,面色好看了些,也能在下人的攙扶下,下地走動了,合家上下無不歡天喜地,拜佛的拜佛、還願的還願。老夫人當下備了一份禮,送至葉晴湖那處,以表謝恩。
阮小ど又一次驚喜地發現,她在商家的日子似乎又寬裕了不少。
商老爺精神氣兒一日好過一日,時不時會叫她去說說話,問一問近況。于是商家的舅舅舅娘們見著她時,也會招呼一聲了。
只是老夫人回回見著她,仍是只當沒看見,撇了眼,該談談該笑笑去了。
商老爺對此也是心知肚明,每回說起,面上總會透出一絲復雜之色,似乎猶豫掙扎了許久,還是只拿話揭了過去。
阮小ど都郁悶了,她早就知曉了,不就是非親生麼!有什麼難以啟齒的,難不成她的身份很低賤?
開玩笑,一亮身份,北燕那些個頭頭們可都要搶著要的!
安安穩穩舒舒心心的日子沒過多久,李家那處來信了。
信里頭說,玲瓏既然全身回來了,福大命大,安心住下便是,老爺也不忌諱此事了。只是玲瓏如今過了年便十四了,總要開始尋一門親事,否則也要被人笑話的。
老夫人看過,大喜,便找來了兩個媳婦兒,商及了此事。
當阮小ど知曉此事時,尋親事宜都已經進展到一半了。
當年李家出了這等丑事,鬧得紛紛揚揚,朝廷上下哪個不知?如今阮小ど回了商家,自然也是瞞不住的,商家要接親,人家一打探,原本七八分心思立馬煙消雲散。
誰要娶一個娘親如此品行不端的姑娘進門?這不是自個兒打自個兒的臉麼?
門當戶對的不想娶,自然也是有想娶的。
這幾日來商家攀親的媒人也是不少,一看名帖,都是些下頭店鋪的掌事家、常年奔走的商販、落魄的書香寒門之類。
此事大娘子管當,看著一摞摞刺紅的名帖,只皺眉搖頭。然而到底只得挑了幾個稍微中看點的,給了老爺與夫人。
商老爺看了,不喜不怒,神色莫名;老夫人心內竊喜,口中也只道︰「再等等,若是還有好的,結了親不遲。」
眾人也都心知肚明,那選上來的名帖里已是「夠好」了的。
一個年近三十、歿了妻室的舉人;一個正值青春、時病時弱的少年郎;還有幾個身子挺好,只是家業甚貧的人家。
眾人嘴上應著「好、好」,心里頭還不知怎麼嘀咕。
連媒人見了玲瓏的名帖,眼里都掩飾不住的鄙夷,其他如京城的名門大戶,她們是想都不敢想了。
此時的阮小ど也很是郁悶。
她能防的了狼、防的了虎,防不住人家要把她嫁出去!
柳兒在外頭探听到了一些閑言碎語,急匆匆回來報知她,「那些來求親的人家,沒一個好的,不是貧就是病!姑娘你若嫁了過去,往後還不知怎樣呢!這可如何是好啊……」
「頂多去找找師父,要一帖藥,喝下去便弱不禁風便是了!」阮小ど此時也只想得出下下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