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舊事 貫高事件

作者 ︰ 墨如楓

劉邦死里逃生,命令夏侯嬰斷後,防止匈奴偷襲。

到達平城的時候,援軍趕到了。冒頓見漢軍人數越來越多,知道已經撈不到什麼油水,于是率軍退回大草原中。

見匈奴人退走,劉邦也班師回撤,到達廣武的時候,馬上釋放被羈押的劉敬。劉邦親自為劉敬解開套在身上沉重的枷鎖,看著劉敬蓬頭垢面,劉邦心中一陣歉意︰要是我早听這老頭的話,不至于受敗軍之辱!

為了安撫劉敬,劉邦說道︰朕不听公言,招此大敗,朕已經將謊報軍情的使者全殺了!為了彌補朕的過失,朕賜愛卿關內侯爵,增兩千戶,封為建信侯,愛卿可不要怪朕啊!

臣不敢,臣不敢!劉敬匍匐在地上,忙謝恩不迭。

劉敬由郎中一躍成為關內侯,不到一年時間,而且不靠政績,只憑兩次諫言就平步青雲,如果做官有神話,無疑應該算劉敬一份,要知道,很多人苦干狠干流血流汗,混一輩子也不一定能混到這個位置。

劉敬趁熱打鐵,給劉邦獻上了三個對付匈奴的策略,供其挑選。其實,說是三條供選擇,有兩條是廢話,只是為了照顧領導的面子,故意整出來讓他裁奪,這樣才顯得領導水平高啊!

劉敬深諳為官之道,像他這樣獲得官職的人,目前為止,只此一家,別無分店,自然要更加小心翼翼。他給劉邦的三條策略中,一為發兵端了匈奴老巢,這條計策,當然毫不猶豫地被劉邦否決,以漢朝目前的實力,冒頓不來端自己的老巢那就謝天謝地了,還發兵征討,怎麼可能?二是向匈奴稱臣。說實話,這一條也不是不能考慮,泱泱華夏向夷狄稱臣,確實有人這麼干過,比如後晉的石敬瑭就向契丹稱兒皇帝。但劉邦那時代,這幾乎不可能發生,雖然打了敗仗,但也沒到這麼賤的地步!

前兩條被否決後,只剩下第三條可以選了,這也是劉敬真實的計策,它也是漢朝的第一大基本外交政策—和親,打個比方的話,和親政策就相當于現在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那麼,采用和親政策的好處在什麼地方呢?

對于這個問題,劉敬是這樣解釋的︰把公主嫁給匈奴單于,匈奴單于礙于漢朝的面子,將以公主為閼氏,如果公主生了兒子,單于又會礙于漢朝的面子,將兒子立為單于,那麼以後的兒子就是皇帝陛下您的外孫之類的親戚,陛下再派遣道學家教他好好學習文化禮儀知識,他就能認清搶劫可恥,孝敬光榮的道理。以後漢匈再互通有無,便再也不會有戰事了。

劉敬的話,咋听下去,理確實是這麼一個理兒!可仔細分析下來又不對勁。誰說公主就一定能被立為閼氏?誰說她就一定能生兒子?生了兒子能立為單于嗎?當了單于就一定會規規矩矩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孝敬長輩嗎?

劉邦也不是傻子,他知道劉敬盡挑好的說,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和親政策上,也不靠譜,但目前來講,這也算是一個比較現實有效的政策。

采用這個策略,一則向匈奴說明我是不想打的,你看,我都來找你聯姻來了。二則也表示真要打,也好,我奉陪,不就是嫁你個女人嗎?

至于方子究竟對不對,還得看療效。

劉邦采納了和親的策略,劉敬馬上說道︰臣請出使匈奴,訂立和親之約!

劉敬敢于主動深入虎穴,決不是一時沖動的,他很清楚僅靠嘴皮子那點兒功夫就封侯封地,不是什麼長久的事,誰知道劉邦是不是一時沖動呢?他要覺得不值或不該的時候,找個茬什麼都可以收回去!所以,該出力的時候還得出力,該冒險的時候還得冒險,最好能挨點板磚出點血讓人家看到物有所值,這才保險。

劉敬隨即被賜予使者符節,帶領數百人的隊伍向匈奴王庭進發。

劉邦則繼續率軍回撤。

在回撤的路上,劉邦惹了一件事,差點釀成了禍端。

劉邦路過趙國,趙王張敖本是承襲父親張耳王爵的,功勞並不大,而且張耳曾與劉邦約為親家,所以他一直把劉邦視作恩人。

那時候,趙王張敖與魯元公主還並未大婚。

雖然還沒有成親,但他早已把劉邦視為岳父,所以準備了一套重大的歡迎儀式並出城三十里迎接他未來的岳父,張敖的態度十分恭敬。

可劉邦被圍了七天七夜,心中窩了一肚子火,早就想找個出氣筒,眼見這位未來女婿唯唯諾諾的樣子,心中暗罵︰這種廢物怎麼還能做我大漢的諸侯王?

在這一刻,連日的郁悶徹底爆發了,怒火直往腦門上撲。

他不但對張敖的恭順視而不見,反倒不斷地找茬!

他喋喋不休的明里暗里罵個不停。

劉邦的罵功那可是相當有水準的,想當年他在道上混的時候,這嘴皮子功夫,可沒少練過,罵起人來,可以不眠不休不打結不短路,被他罵過的人除了心靈上受到極大的創傷後,大都會在心中燃起想找塊豆腐撞死的。

光罵也還難以體現劉邦的水平,據說把他惹毛了,他會一個猛虎跳牆,直接蹦到人家脖子上去,邊罵邊揪人耳朵,狠一點還拿牙齒咬。要是你帶著帽子的話,那就更慘了,帽子一旦被他拽下來,他定然會扔在地上,踩上幾腳,然後腰帶一解,一泡熱乎的黃湯下去,刺啦一聲,你得當場吐血。如果剛好踫到他在洗腳,說不定一盆洗腳水下來,準保你從頭咸到腳,拿著舌頭舌忝舌忝,你還得哭喪著臉奉承他道︰味道好極了!

張敖他知道岳父好,特地把寵姬送給他,但劉邦領了女人卻並沒領情。張敖有苦難言,誰叫他是岳父呢?而且是岳父陛下呢?

嗨,招誰惹誰了!

其實,張敖還是沒想明白,劉邦並不是生氣,他是在故意找茬,他不是要侮辱趙王,他看中的是趙王的王位。

張敖是忍下去了,可趙相貫高,趙午實在看不下去。他們原本是張耳的屬下,性情豪爽,但十分沖動。

要不是劉邦的身邊守備森嚴,他們準提了把斧頭進去把劉邦給大卸八塊了。

劉邦走後,貫高,趙午就找到趙王,說道︰大王,皇帝那麼對你,臣等實在受不了了。依臣之見,干脆反了他娘的!

趙王一听這話,馬上咬破手指,大聲說道︰你們怎麼可以說這樣的話?請你們以後不要再提這件事。

說罷,便拂袖而去。

貫高看著趙王離去的背影,說道︰我王,孱王也!我看我們不如自己動手,事成歸趙王,事敗歸自己。

此後,兩人便一直積極策劃砍殺劉邦的計劃。

第二年(公元前199年),劉邦再次御駕親征到東垣攻打韓王信的殘部。這一次沒有匈奴鐵騎的幫助,很快便將韓王信殘部擊潰,劉邦得勝班師回朝途中再次經過趙國。

貫高,趙午兩人得知這個消息,在柏人縣迎接劉邦,他們事先準備好的行轅廁所里埋伏好了刺客,計劃邀請劉邦在此留宿,等時機一到把劉邦送上西天,然後擁戴趙王為天子。

但計劃總沒有變化快。

劉邦到達柏人縣後,問下屬道︰這是什麼縣?

柏人縣!

劉邦似乎嗅到了空氣中不尋常的味道,並發現了些許詭異,說道︰柏人,迫人也,下令全軍,今晚不在這里留宿了!

貫高,趙午等人辛辛苦苦策劃的陰謀就這樣泡湯了。

不過,貫高,趙午並未放棄,他發誓只要他還有命在,一定要為趙王討回公道!

但不知怎麼的,貫高的仇家得知了貫高等人的陰謀,十分興奮,便馬不停蹄的向朝廷舉報他們謀反的事情。

劉邦且怒且喜,怒的是他們竟敢如此大膽,包藏禍心,喜的是終于有借口可以搞掉趙王了,說起這個平庸的女婿,他就來氣,佔著茅坑不拉那個啥啥的,上次故意去羞辱他,本想激怒他治他個大不敬之罪,沒想到那臭小子還真能忍。劉邦對張敖打心底里不滿意,要不是看著他老爹的份上,他絕不會把王位封給他。

現在好了,張敖撞槍口上了,正中了劉邦的下懷。

好女婿,怪不得岳父,趙國這片土地,朕早就給他物色了新主人!劉邦心里竊喜。

劉邦隨即下詔,逮捕趙王及其同謀者!

一個都別想跑!

趙國官員得知消息,大為驚慌,聚集在一起商量對策。

但思來想去,也沒有力量與朝廷對抗,謀反之罪只要坐實,只有死路一條,而且對于這種罪,是沒有所謂的刑不上大夫的限制,獄卒們逮到這些必死無疑的人,肯定不會放過鍛煉身體的好機會。進了詔獄,就意味著恥辱!

士可殺,不可辱。

絕望之下,大家自然而然想到了最後一種保留尊嚴的方式,自刎。說時遲,那時快,趙午已率先拔劍出鞘,上了路,爾後又有幾個趙王臣屬倒在了血泊中。

貫高眼見這樣下去,趙王府一個人都別想留下來,于是,他大喝道︰趙王根本沒參與謀反,都是我們的錯,我們要死也得去長安講明白,給趙王伸冤!要都死了,誰來還趙王清白?

國相一言,眾人驚醒!

他們頓時安靜了下來,略微思忖道︰對啊,趙王並無過錯,如果連累他,我們做臣子的百死莫能贖身啊!

于是,貫高陪同趙王到達長安。

對于他們的主動,劉邦有點詫異︰見過不怕死的,還真沒見過這麼不怕死的。

其實,劉邦是很了解趙王的為人的,說那傻小子謀反,借給他十個膽都不敢。但這是一個廢除異姓王的絕好機會,怎麼也得撈點口實,給他安個罪名。

趙王和貫高統統被下獄。

魯元公主得知未婚夫被抓,趕忙向呂後求情,呂後心疼女兒,去拜見劉邦,給張敖說情,可是劉邦卻大發雷霆。呂後踫了一鼻子灰,只能偷偷地找來主審官廷尉王恬,只對他說了據實稟報四個字。按理說,據實稟報本就是廷尉的職業操守,也無需皇後親自來訓導才對。表面上,呂後說了句廢話!但仔細想想,這就奇了怪了,呂後什麼身份,怎麼可能大老遠傷筋動骨跑來說廢話?

皇後到底什麼意思呢?王恬是個機靈人,稍微一琢磨,他就明白了,皇後這是話中有話啊。

呂後的意思很明顯是說,趙王張敖上面有人,而她就是上面那個人,這便是據實的那個‘實’啊。

高,呂後真是高啊!她這句貌似廢話的話,真是太高了,就算將來趙王謀反案坐實,呂後也毫無干系。

王恬把趙王帶到了專門的別室中,暗令獄卒,要統一認識,對外宣稱看管趙王,對內則要服務趙王,除了限制外出,要讓他有賓至如歸的感覺。

可是,貫高就沒這麼好的待遇了。漢朝的詔獄雖沒有後來明清的那樣恐怖,但花樣也還真不少,什麼刮的,打的,鞭的,刺的,砍的,可謂十八般刑具,一應俱全。

王恬幾番審訊下來,貫高都一口咬定︰此事跟趙王無關!

王恬知道這樣的結果自然不會令劉邦滿意,于是給獄卒遞了個眼色。獄卒們心領神會,馬上卷起袖子,往手掌上吐了口唾沫星子,拿出十分的力氣,拽起鞭子一頓狠抽,抽得貫高全身一道道的血肉模糊,但他卻仍不改口。

王恬見貫高骨頭這麼硬,很是惱火,又遞了個眼色給獄卒。獄卒點了點頭,臉色變得一片猙獰,只見其中一人取出約模如小指般長的鐵針,放在碳爐上灼燒,等鐵針燒成炭紅色,拿出來,往貫高的四肢慢慢地刺。品味慢慢這兩個字,真讓人不寒而栗。貫高雖說是硬漢,也經不起這番折磨,昏死過去好幾次。

貫高就這樣一邊被審,一邊被打,但王恬听到的始終都是一句話︰趙王並未同謀!

如此審了三天,結果還是一樣,王恬只能據實向劉邦報告。

沒想到,劉邦听後是贊嘆不已︰好一個壯士!骨頭這麼硬!

劉邦對貫高突然有了憐惜之情。劉邦再派貫高的熟人中大夫泄公去獄中探訪,明為探訪,實則調查。

泄公隨即去了詔獄,與貫高推心置月復,過了不久,就回來向劉邦復命。劉邦听完泄公的稟報,沉默不語,好一會兒才說道︰你去獄中傳旨,就跟他說,趙王馬上釋放,朕敬重他是個義士,也會把他放了。

劉邦做出這樣的決定,全因為貫高的一番話打動了他,他說的入情入理啊!劉邦不是那種為了找茬什麼事都做得出來的人,他雖然陰險,但他還有良知。

生而為人,誰不愛自己的妻子,兒女,貫高頂著嚴刑拷打,冒著三族盡滅的危險,也不污蔑趙王。這種人的話難道不值得相信嗎?都放了吧,即便他有大逆不道罪,我大漢就是需要千千萬萬這樣的忠義之士啊,我劉邦就是需要千萬萬這樣的忠義之士啊!劉邦感慨道。

泄公再次從牢里回來復命的時候,臉上還隱見淚痕,那是因為貫高自殺了。貫高是為了趙王的清白才苟活下來,現在趙王出了獄,他的使命完成了,他要向劉邦謝罪。

劉邦更加感動不已。

死者長已矣,活者要受罪。

雖然查明趙王無罪,但劉邦還是沒有赦免他,他下了一道詔書,降封趙王張敖為宣平侯,將代地並入趙國,愛子代王劉如意改封為趙王,周昌出任趙相,原巨鹿郡守陳豨為代相,就是在這個地方,陳豨開始了心中的秘密計劃。

這位陳豨老兄,在漢軍中也算是個人物,只是因為當時比他出名的名臣戰將很多,他還排不上號,不過他在後來卻出名了,他的出名帶有很大的戲劇性,他跟臧荼一樣,都犯了謀反的大罪,同樣是犯罪,差別卻大不相同。陳豨的水平在于,他去著名景區黃泉旅游的時候,拉上了一堆重量級的人物一起上路。

這讓人不得不感嘆︰同樣是犯罪,怎麼犯罪的差距就那麼大呢?

陳豨仁兄早在出任巨鹿郡守前,去拜訪了一個人,雖然這個人現在無權無勢,但他卻仍把這個人奉若神明。這個人正是一直蝸居府上的韓信。

韓信的府上,如今連鬼都不敢登門,可是陳豨卻敢去拜訪,可見其膽大程度。

韓信見好不容易來了客人,自然倍感親切,他屏退左右,拉著老部下的手道︰你可以跟我說些知心話麼?(憋壞了)

願听將軍號令!陳豨恭敬道。

公所在駐地,天下精兵處也。而公又深得陛下信任,但是如果有人誣告公謀反,陛下一次不信,若是再有人誣告,恐怕陛下不信也得信了,到那時,陛下必定發兵征討。我們若里應外合,天下可圖啊!

陳豨听這話,心中一驚,他知道韓信並不是妄言之人,看來他真的動了反叛的念頭,也好,有韓信這樣的天才統領,分天下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嗎?

陳豨打定主意後,對韓信躬身道︰謹受將軍賜教。

說完,便告辭離開,韓信望著陳豨離去的背影,心中又燃起一團希望之火。

而陳豨則在代國默默地做著準備,而由他掀起的風暴將成為劉邦生命中的謝幕之戰。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漢朝舊事最新章節 | 漢朝舊事全文閱讀 | 漢朝舊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