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舊事 馬邑之謀2

作者 ︰ 墨如楓

鄉紳聶翁壹是個生意人,來往于漢匈邊境做生意,時間長了,在匈奴獲得了很不錯的口碑,不但在邊境能自由出入,而且經常接觸到匈奴單于和他們的貴族。

身為漢人,即便一邊賺取匈奴人的錢財,聶翁壹從骨子里仍然非常痛恨匈奴人,他也期盼著朝廷有朝一日能狠狠地打擊一下這個虎狼民族,為死在匈奴人鐵蹄和馬刀的百姓們討個公道。

新一輪的和親開始之後,聶翁壹在漢匈邊境出入更加頻繁,他敏銳地發現匈奴人對待往來邊境貿易的邊民態度有所轉變,不再是敵對仇視的心態,而是有了一種依賴感。

精明的他馬上意識到這里大有文章可作,他迅速地擬定了一個計劃,並以最快速度把他的計劃帶給了故人王恢。

沒想到,王恢與他一拍即合,當即上奏劉徹,定下了詳細縝密的馬邑之謀。

在這個驚天的謀略中,聶翁壹再一次成為關鍵先生。在朝廷三十萬大軍部署到位之後,聶翁壹必須再一次前往匈奴王廷充當「放長線」的關鍵先生。

聶翁壹像往常一樣,用幾車騾馬駝著匈奴人最為缺乏的東西,順利地通過了層層關卡,到達匈奴王廷駐扎的草場。匈奴百姓見到這位熟悉馬邑客商,竟然一哄而上,其中不乏一些熟悉的匈奴貴族,貨物很快被搶得精光。

聶翁壹顯然不關心貨物的收益,他找到熟悉的匈奴軍官,希望能面見軍臣單于,說話的同時隱蔽地將早已準備好的財物塞到軍官的手中。

匈奴軍官自然懂得拿人錢財,替人消災的道理,況且說不定這個客商有什麼寶物獻給單于。

在匈奴軍官的引見下,聶翁壹很快獲準進入了王帳。

王帳的左右兩邊,已經坐滿了匈奴的貴族大臣們,大帳中間矗立著高約一尺的火炭盆,發紅的火炭不時竄起火苗,把整個大帳燻烤的格外暖和,火盆後面,一個雄壯的漢子正斜坐在虎皮王椅上,他就是軍臣單于。

帳中的大部分人,聶翁壹都打過交道,所以也不生疏。

聶翁壹向單于行禮畢,軍臣單于便迫不及待地問道︰「聶大官人,今日可給本汗帶來什麼寶物?」

聶翁壹笑道,「恐怕寶物不及萬分之一!」

軍臣單于眼楮一亮,問道,「哦?天下竟還有此等好東西,連寶物不及萬分之一。」

帳中所有人的好奇心都被吊了起來,他們目不轉楮地盯著聶翁壹,看他能從身上掏出什麼好東西來。

聶翁壹並沒有從懷中取出什麼,而是高聲道,「在下給大汗帶來的這樣東西,乃無價之寶」,他故意頓了頓,眼見軍臣單于已經正襟危坐,急切地想一探究竟,他才說道,「馬邑城!」

軍臣單于一听,他早已听說馬邑城財貨充足,如果能拿到手里,的確是賺大發了。他隨後一陣爽朗的大笑,厲聲說道,「聶大官人帶來的果然是好東西!只不過,該如何取之?又為何要送與本汗?」

「不瞞大汗,馬邑縣令與在下多有瓜葛,此人心術不正,盤剝縣里,魚肉百姓,馬邑百姓對他敢怒不敢言,在下有很多貨物扣在縣衙,差人去討,不想竟被他打了回來,我等帶人去理論,竟也挨了打!」

說完,聶翁壹把長衣一月兌,露出不滿棍傷鞭傷的上身。

王帳中的所有人頓時議論紛紛,軍臣單于把手一擺,王帳中復歸安靜,他問道,「本汗該如何取之?」

聶翁壹穿上衣服,躬身道,「小人不日將帶領幾百弟兄沖進縣衙,殺了馬邑縣的官員。不過,大汗應當派兵防範漢軍。」

「太好了,來呀,給聶官人上馬女乃酒,看座!」

幾日之後,聶翁壹跟隨軍臣單于的十萬大軍浩浩蕩蕩地向馬邑城開進。

軍臣單于畢竟是聰明人,他率軍進入武洲塞後,在距馬邑城僅百里之遙的地方停了下來,他示意派使者與聶翁壹先行進入馬邑,等殺死縣令後,他再入城。

在感慨軍臣的精明之余,聶翁壹已經沒有了選擇,看樣子軍臣在沒有看到縣令頭顱之前,是不會再前進一步了。

與匈奴使者進入馬邑之後,安頓了匈奴使者,聶翁壹就連夜趕往縣衙,與縣令商量對策。

馬邑縣令早已接到朝廷密旨,要全力配合此次馬邑之謀。一旦謀劃失敗,城外的三十萬大軍就等于來馬邑打了次醬油,什麼都沒撈著,這對于國家,那是極大的浪費。

商量之下,總算有了辦法,他們找來牢里的死囚,割了他的頭顱懸在城樓上,對外謊稱是縣令頭顱。

匈奴使者見到聶翁壹已經得手,馬上前往百里之外歸報軍臣單于。

很快,匈奴大軍就重新開始向馬邑城挺進。

埋伏在馬邑的漢軍前哨偵察到了匈奴大軍來臨,各軍迅速地進入陣地,作好了最後的準備,只等著匈奴人一腳踏進陷阱,他們便要殺匈奴人一個片甲不留。

按匈奴騎兵的速度,不出一日,他們就能趕到馬邑,換句話說,明日的此時,便是大戰打響的日子。

然而,匈奴大軍的行軍速度卻並不如往常的迅捷,因為軍臣的心里,始終有種不踏實的感覺。天曉得,這會不會是一場陰謀?聶翁壹畢竟是漢人,漢人的話真假難辨?不過,馬邑城的確是塊肥肉,放過了實在可惜。

軍臣單于在下令放慢行軍速度的同時,不斷派出斥候前去打探,希望能得到更加確切的情報。

一路上,有個奇怪的現象引起了軍臣單于的注意,他發現行軍沿途居然沒有人放牧,這要在以往,即便是一路殺過去,也能時常看到成群的牧羊和驚慌失措的老百姓。然而,現在卻大是不同,沿途太安靜了。

軍臣單于嗅到了一絲不同尋常的味道。

正在此時,將士來報,發現漢軍亭堡,堡內只有數百軍士。亭堡是邊境的一種哨所,負責警戒,瞭望敵情。

軍臣單于大喜,馬上命令道,「立即拿下來。」

在匈奴士兵強悍的進攻下,三下五除二,亭堡就被拿下了,漢軍尉史被活捉,在死亡面前,這位尉史作出了投降的選擇,而正是這個選擇,讓馬邑之謀所有的部署功虧一簣。

尉史向軍臣報告說馬邑有數十萬伏兵。

軍臣單于听後大驚,額上冷汗直冒,大呼上當的同時,對投降的尉史道,「吾得尉史,天也!」

軍臣單于命人扶起正嚇得在地上瑟瑟發抖的尉史,宣布了一項讓所有人都目瞪口袋的命令,他任命此人為「天王」,以後可以接受匈奴老百姓的膜拜。

漢奸尉史因禍得福,一時半會兒沒回過神來,心想剛剛還是命懸一線的囚犯,現在成了「天王」,這真是八輩子撿來的。

到此為止,馬邑之謀算是徹底破產了。

匈奴大軍迅速地退回了大草原。

在馬邑城打埋伏的韓安國等人,左等右等,什麼匈奴大軍,連個鬼影都沒看到,後來得知匈奴正在退出武州,連忙派騎兵追擊,不過,一切為時已晚,匈奴人已經出塞了。

大行王恢原想使用騎兵快速追擊,襲擊匈奴輜重,左思右想之下,考慮到手中只有三萬騎兵,也放棄了念頭。

馬邑之謀的結果確實成了一次集體打醬油的軍事行動,匈奴人一個沒見著,大軍的糧草物資卻耗費了不少。

奏折送到長安,劉徹將它摔得粉碎。

這是他第一次打匈奴,這是他的榮譽之戰,是朝廷的翻身之戰,而如今,一切的謀劃都成了笑柄。

對于劉徹來說,這是最壞的結果,哪怕是沒了敗仗,死點弟兄,他也不至于如此震怒。廷議時大臣們一邊倒地反對出兵,而他以一己之力支持了王恢,希望王恢能拿點業績出來給他臉上貼金的時候,王恢居然交了白卷。

劉徹沒有直接下詔斥責王恢,他要將怒火當著王恢的面傾瀉出來。

王恢早就猜到天子會震怒不堪,對此,他早就想好了托詞,他認為馬邑之謀雖然失敗,他也沒有去攻擊匈奴的糧草輜重,雖然一無所獲,但陛下的將士們得到了保全,一旦開打,難免死傷!

王恢的托詞避重就輕,不過劉徹可不怎麼好蒙騙,他一听王恢的話,就明白此人在狡辯,所以也不再廢話,把他交給廷尉府定罪。

廷尉府很快就給出了定論,王恢「逗橈當斬」,也就是做事如兒戲。

嚴格來講,這個判決還是很準確的,雖然謀略失敗,有客觀因素存在,但問題在于他承認錯誤不夠誠懇,自我批評的態度實在讓人失望,所有才有了死刑的判決。

王恢獲得了死刑的判決,但他不想死。

這個時候,他想到了丞相田蚡。

眾所周知,跟田蚡最好的溝通方式沒有別的,用金銀財寶開路就行。王恢湊了數千金送到了丞相府。

田蚡當然很爽快地收下了,不過這麼大的事,他卻不敢直接去找劉徹說情,而是找到了皇太後。

顧念親情的皇太後也不想管弟弟出于什麼目的幫王恢說情,她只是心想既然弟弟開口了,那就要把他的話帶給兒子。

王太後找到兒子,把田蚡的意思婉轉說了一遍,不過,劉徹則當場拒絕了。

結果,也正如大家所料,王恢死了,自殺。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漢朝舊事最新章節 | 漢朝舊事全文閱讀 | 漢朝舊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