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九回論天下
本以為賈詡此番做出的決定不過是離開眾人,另謀救國之路,沒想到他所謂的決定,竟然是加入太平道,借機打擊、瓦解太平道的力量!
震驚于賈詡這個有些瘋狂、而又令人欽佩的決定,一時間,張祺三人除了欽佩,實在找不出更適合的話語來應答。
「先生之意…」良久,張祺開口打破了沉默。
「為師之意,便是欲借助太平道徒之間的分歧,分別予以分化,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進而削弱、甚至瓦解太平道的勢力;最不濟的是引導其中一部分人月兌離太平道,或許,他們便是今後為師中興大漢的憑借!」賈詡既然開了頭,也毫不隱瞞自己的想法,向張祺三人和盤托出!
「詡年後便會隨元義離山,之後先去拜見張角,進而與元義一道負責太平道雒陽地區一切事宜,待吾在雒陽立足後便會與汝等聯系;或許,詡今後還有借助各位之時,希望汝等能夠助吾一臂之力!」
「台本有心與文和兄一道教導眾小,祝他們早日成才遷居夷州島;不過文和兄既然決定如此,台唯有預祝文和兄日後隨心所願!」雖然心中敬佩賈詡這等舍身成仁的忠君之志,然而想到一旦答應他的要求,只怕將眾小置于刀鋒之上,因此委婉的拒絕了賈詡的請求。
「祺兒,吾等師徒一場,為師亦舍不得汝等弟子身處險境,只是如今大漢風雨飄搖,為師不得不未雨綢繆;可惜為師如今勢單力孤,雖有元義相助卻不足以在短期內實現既定目標,因此為師懇請汝等,能在為師需要時援手相助!」听出張台的拒絕之意,再看朱平默然不語,賈詡心知二人態度,然而想到今後急需助力,隨拉下面子向張祺開口求援。
此時的張祺,算是徹底明白了賈詡的心思,然而面對賈詡的請求,他一時間難以決斷!同張台和朱平一般,他亦明白答應這個請求會為眾小帶來什麼後果;然而想到一旦幫助賈詡在太平道立足,那麼,就可以借助賈詡的勢力…
「我等蒙先生教導,此等恩情無異再造;既然先生今日開口,祺向先生承諾︰只要先生開口,祺必全力以赴!只是,不知先生在離開之前有何打算?」想到史書對賈詡的評價,張祺對他能在太平道獲得一席之地絕不懷疑;想到幫助他可能帶來的益處,他毅然答應了賈詡的請求,接著開口詢問賈詡離開之前的打算。
「呵呵,祺兒可是舍不得為師?」得到張祺答復的賈詡頓時心花怒放,竟然破天荒的開起了張祺的玩笑。
「弟子等人本以為能長期跟隨先生,熟料先生為了大漢王朝孤身涉險,弟子在欽佩之余,實在覺得遺憾!」面對賈詡的玩笑,張祺正色答道。也難怪,好不容易遇到一代漢末名士賈詡,就這樣失之交臂,怎不令他感到遺憾?
「祺兒,俗語說得好,先生領進門,修行在個人!」看得出張祺的不舍,縱使是賈詡這等大才,也不由得頗有些不舍,由衷的言道。
「祺兒,吾等雖相處時日不多,然而為師平生所學已經在平時傾囊相授;以汝之資質,今後只要處處留心、勤思多慮,為師有朝一日會以汝為榮!」
「如此,若是文和兄沒有其他事情,我等先行離開!」知道賈詡今日已經達到目的,再待下去也無甚意義,遂起身向賈詡告辭!
「既然念祖兄等有事在身,詡也不便強留,諸位請便吧!」或許是看出張台、朱平對自己的不滿,賈詡起身一禮送客。
「文和兄留步!」見賈詡毫無挽留之意,朱平亦是心中不滿,輕輕說出這麼一句,便拉著張祺隨張台離開賈詡住處。
張台、朱平二人離開賈詡住處,壓抑敘舊的怒氣沖天而起。張祺看到二人表情,無奈之余不由也是憂心忡忡!隨著張台和朱平二人漫無目的的一陣疾馳,一直跑到眾小平時練功的地方方才停下。
「兩位師傅,可曾發覺先生今日的不妥?」看到二人依然怒不可遏,張祺忽然開口問道。
「賈文和今日全不念往日之情…等等,公子之意可是說他今日乃是刻意為之?」聞听張祺之言,張台憤聲言道。不過話一出口,立即意識到賈詡今日的反常,就連稱呼也變了!
「不錯,文和兄今日所為實在反常,若說他有所用意的話,只怕是為了…」意識過來的朱平,頓時想到了賈詡今日刻意疏遠三人的用意。
「以祺兒愚見,先生今日所為,無非是為了在馬初面前造成一個假象,那就是他今後與我等分道揚鑣,失去了我等作為他的助力,馬初便是他唯一可以依靠的力量!」看二人明白過來,張祺也說出了自己心中的想法。
「不過話雖如此,吾還是不大相信太平道有如此大的能力,難道彼等就憑唐周那等無恥之徒,以及類似周倉這樣被蒙蔽的百姓,手執鋤頭鐮刀,就妄想將大漢江山取而代之?」想到賈詡提到太平道時,那種悚然的表情,張台頗有些不以為然。
「改朝換代絕不僅僅憑借一腔熱血,更不是靠人數多寡,若是手中沒有強大的武力和雄厚的財力支持,即使爾等人數再多,大漢王朝再沒落,然而僅靠這麼一幫不知戰場為何物,連起碼的鎧甲兵器都沒有的烏合之眾,僅僅經過草率的訓練,就能擊敗大漢數十萬精兵和各地豪強豢養的私兵,一統天下?」
「那無異于自殺!」想到當年鮮卑進犯樂浪郡,自己與一眾鄉親拼死抵御,卻在鮮卑鐵騎面前毫無還手之力,全村鄉親盡皆戰死,就連虎子娘親也死于非命,不由朱平蔑然一笑道。
「不錯,征戰疆場依靠的絕不是血氣之勇,而是紀律嚴明、裝備精良、保障有力的軍隊,彼等雖然人數眾多,然不過是烏合之眾,如此面對官軍,無異自尋死路!」早就見識過戰場殺戮的張台,再次開口冷然說道!
「更何況,大漢政權雖然日薄西山,然而百足之蟲,死而未僵,縱使彼等一時之間可以令大漢統治搖搖欲墜,可畢竟無法在群雄並起、群而攻之的態勢下堅持太久!只是,這一切絕非彼等願意看到和承認的!」張台、朱平二人想到太平道竟將無數生命,置于裝備精良的大漢官軍面前,無不心中憤怒,言語之間已是怒不可遏!
「更何況,不知多少野心之人正在盼望大漢戰亂早起!彼等所為不過為他人做嫁,只是汝所謂的大賢良師為一己之私,竟將眾人推向生死未卜的戰場,實在可悲、可嘆!」想到張角發動的黃巾起義,開啟了亂世之端,致使數十萬農人命斷沙場,近百萬平民卷入戰火,更是由此致使亂世綿延數十年,以至于數十年後全國人口銳減至此時的十分之一,最終導致五胡亂華,不由張祺滿面苦笑、搖頭嘆息!
「公子,那馬元義所言,汝以為如何?」雖然張台、朱平二人並不看好太平道,然而見張祺如此表情,二人仍是不由心中一驚!
「此人所言或許言過其實,不過,想必亦非空穴來風!祺兒只怕這天下當真是要亂了!」心中兀自沉浸在那段血雨腥風的亂世,張祺沒有注意到二人的神情!
「也就是說,馬元義所言倒非妄言,大漢當真無力回天?!」聞听張祺再次提及亂世,再想到賈詡所為,張台、朱平二人心中已經不再懷疑太平道的野心,言語之中,二人已經有些黯然!
「除非天子潘然醒悟,近賢臣遠小人,才可能廣納雅言,提高朝廷的地位;天子強勢,諸侯心中恐懼方會安于現狀,否則,天子暗弱,臣必不臣!何況眼下太平道人暗中圖謀,屆時,天下焉有不亂的道理,而在此情形之下,大漢焉能保存?」見二人如此表情,張祺不由苦笑道。
盡管他知道此後大致的歷史走向,可是想到張遼、典韋和周倉都已經聚集在自己身邊,自然會影響到此後的種種,那麼今後的世態還會如史書加載一般嗎?
「那吾等該如何自處,還請公子教我!」听出張祺言語之中對大漢王朝的絕望,二人不由對賈詡及馬初先前之言深信不疑!
張台二人本就對大漢天子沒有什麼好感,因而二人才有心隨張祺一道遷居夷州島,並盡可能的輔助張祺,依靠自己的力量拯救更多的可憐百姓。想到稱霸天下、征戰之中生靈涂炭,二人心中早已不寒而栗!
「如今漢庭威儀漸微,各地豪強並起,權臣擁兵自重;先生曾眼他離開武威赴雒陽途中,親見各地盜匪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待他至的雒陽,目睹宦官專權、外戚干政,心中已是明白,天下亂世將開;今又有太平道人暗中串聯,並且形成如此龐大的勢力,一旦果如那馬初所言,甲子年太平道人起事,則天下當真要大亂了!」想到亂世之中命如草芥,張祺格外珍惜身邊之人,他可不想成為他人手中的棋子、任人擺布!
「眼見漢室衰微,天下大亂在即,吾等既無經天緯地之才,又無身份功名,既然不能力挽狂瀾,唯有盡本分照顧好身邊的親人!吾等還是依照之前的計劃,趕在太平道起事之前,移居夷州島!至于此後的事情,順其自然吧!」
「不錯,船到橋頭自然直!只要吾等按照先前計劃,籌集足夠的錢糧盡早遷居夷州島,管他何人稱帝、誰人稱王?」張台心中早視張祺為主,聞听張祺之言立即贊同。
「那麼,今日之事可要與眾人說明?」見二人轉身欲走,朱平忽然開口問道。
「師傅,祺兒以為先生尚未離開,此事暫時不必太多人知道,以免影響先生的計劃和眾人的情緒,不知您意下如何?」想到朱平粗中有細,張祺不由心中一喜,遂正色說出自己的想法,並向朱平征求意見。
「既然祺兒已經慮及此事,倒是吾多慮了!」對于張祺的尊重,朱平心中甚是欣慰,想到張祺先前事無巨細均會考慮周全,遂放下心來,隨二人返回石洞。
三人方在洞中坐定,就看到王大叔和劉大爺含笑進洞。見他們滿面笑意,張祺三人心中頓時明白,二人定然有好消息——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