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權將 第五十六章 揚州慢(2)

作者 ︰ 蝶蘭

()第五十六章揚州慢(2)

揚州城其實是由三個互不相屬而又關系密切的城圈組成,自南而北分別為大城、夾城和堡城,自唐相承,變化不大。~南北全長約一百二里,總體布局略呈「呂」字形。

大城即州城,約當唐代羅城東南部分,為南北向長形,建于五代,城內主要大街、河道都沿襲了唐城的規劃。大城又是主城,城中集中了揚州城全部百姓。

堡城是由唐代的子城改築而成,西、南城牆和北城牆的大部分都沿用了唐代城牆。四垣各設一門,其中南門沿用了唐代子城南門。夾城則位于堡城和大城之間,為南北向長形。

揚州三城城內均開十字形大道並與四面城門相連。大城南北大街西側並行一條市河,與南北水門通。大城內的東西向街皆互相平行,其間又平行分布三條東西小巷,巷口通往南北街道上。

三城相呼應,極大的分散了韃子的兵力,其中堡城和夾城僅駐兵之用,城牆全部用石頭加固,城內多被弓弩、擂石滾木守城武器。

董家軍雖言三十萬大軍,其實也不過是十五萬左右,堡城和夾城分散了一部分,最後分到大城的兵力不過十萬而已。

梁雅今天起了一個大早,先是點燃了爐子,給爹爹梁安平燒了一壺熱水,然後裝了一小杯水,仔細洗漱了一下,最後也不舍得倒掉,先是存起來,晚上還可以再用一次?。

城內的水還是非常充裕,又有內河水流不息,韃子想截斷水流倒也不容易,不過就算是截斷內河之水也不擔心,城內各處分布了大量的水井由專門看守,並不擔心沒有水用。就是糧食要開始配給,其實從韃子圍城的那天開始,糧食就開始按需補給,就連李庭芝李大人也不例外。

「某,李庭芝,獻出全部家產,誓以揚州城共存亡,凡有言獻城投降者,殺全家,凡有甘願充當韃子細作者,殺全家。」

有了李庭芝帶頭,城內大戶,有一小部分也緊跟李庭芝步伐,獻出家中所有的糧食、金銀財寶,搬進了朝廷專門修建的房子。

「小丫頭,你又要出去了嗎?」梁雅躡手躡腳準備離開時,卻發現爹爹已坐在門口,他們住的是官府附近的一家商鋪,自從韃子圍城之後,為了防止城內有韃子的細作接應,城池周圍的房屋都被拆除,石頭、大梁都收集起來,堆放在離城牆不遠的地方,李大人說過,這總會有用到的一天。而百姓則搬到了城內以前的商鋪、酒館甚至是李庭芝的家。

商鋪,自然暫時停止營業,商鋪所有的物質都由官府征集,按照市場價格的一倍付給他們損失,然而現在命都快沒了,錢財又能起什麼作用呢?

「不配合官府,死得更快,若是配合官府,說不定還有轉機。」朱娘子說出的話特別有說服力︰「諸位知道我們江陵的商戶,為什麼來到江陵?」

「因為我們的背後有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荊湖置大使張貴張大人,張大人是李大人一力提拔出來,難道重情義的張大人會看著揚州被韃子折騰嗎?」

「不會,當然不會,就算是陌生人,我們也要相信,張大人會率領他百戰雄兵來到揚州,或許張大人此刻就已潛伏在揚州附近,只要韃子一個不擦,揚州就是韃子的末日。」

「再說,揚州難道就真是被他們欺凌的羊羔嗎?揚州城內數十萬百姓,難道都是羔羊不成?奴家雖是女子之身,但卻知道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道理,只要官府一句話,奴家也願意上戰場,就算是戰死沙場,奴家也不甘示弱。~」

朱娘子的話,不比李庭芝李大人毀家紓難來得效果更低,據說很多人家都把那一期的江陵日報貼著家里最顯眼的地方,若干年後,那一份普普通通的江陵日報,竟然拍賣出三千兩銀子的高價,因為朱娘子的那一席話,一直被當成是民眾覺醒的起點。

「爹爹,時候不早了。」梁雅低著頭不敢說話,要不是自己的任性,自己和爹爹至少能夠在韃子圍困揚州前逃離,這樣爹爹就不會被困在揚州城︰「女兒要到官府里幫忙了,女兒早點過去,鄉親們就能早點分到今天的食物。」

「你去。」梁安平面露微笑,道︰「官府不是要召集文人嗎?爹爹反正在家里也悶得很,就過去報了名,然來是寫大字說書的活。」

「這個可是爹爹的拿手好戲,再大的字,也沒有爹爹寫不成的,還有爹爹說書的本領,可比街上那些人說得要好多了。」

「爹爹,你,你不怪女兒嗎?」梁雅有點竊喜,這半個月來,自己都不敢和父親說半句話,而且這半個月來,梁安平也是一臉沮喪,自己雖不知道爹爹為何有這樣的變化,不過只要爹爹能夠高興起來,自己也就更加高興。

「傻丫頭,有什麼好怪的。」梁安平模了模梁雅的頭頂,道︰「你我父女兩人相依為命,爹爹現在能夠和你在一起,已經是天大的榮幸。」

「丫頭,好好干,別給爹爹丟臉。」

梁雅告別爹爹梁安平後,心情大好,路上和幾個大媽,幾個大娘打了招呼,滿臉春風,滿懷笑意來到了新搬遷到衛國公廣場的戶曹司,滿以為今天自己最早,給他們一個驚喜。

只是莫道君早行,更有早行人。當梁雅來到戶曹司,天已經微亮,梁雅發現老戶曹就坐在戶曹司的大門口,一臉所思不知道在想什麼?

「閆大人,早。」小丫頭輕聲的打了一個招呼,卻想不到把老戶曹嚇了一跳。

老戶曹故意拍了拍胸口,笑道︰「小丫頭莫不知道,人嚇人嚇死人嗎?今日怎麼這麼早過來了啊?」

「昨晚睡得早,早上起床也沒事做,所以就早點過來了。」梁雅裝了一個鬼臉,笑道︰「大人怎麼也這麼早過來了?」

「呵呵,老夫都一把年紀了,哪里還像你們年輕人這麼渴睡。」老戶曹笑了笑,捋了捋下巴的幾根胡子,道︰「老子昨天想了一件事,正想跟你商量一下。」

「大人,」梁雅搖頭道︰「大人有事盡管吩咐就是,奴家一定照辦。」

「呵呵,現在這個時候,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能夠湊在一起已經算不錯了。」老戶曹對他的部下非常滿意,沒有人逃亡,沒有人缺班,甚至像小丫頭這些年輕的官差,還提前過來︰「我們戶曹也就早上和下午有一段時間要忙,但中午還有一些時間。」

「老夫想趁這段時間,組織同僚拜你為師,學習一下記賬的辦法。」老戶曹笑眯眯的看著梁雅,像是陰謀得逞的樣子。

「啊」梁雅有些手忙腳亂,連忙道︰「不敢,不敢,小女子年紀最小,何德何能為師,萬萬不可。」

「再說記賬又不是難事,大人及其他各位大人想要學,小女子一定盡力,把自己所懂盡力傳授。」

「小丫頭,所謂達者為師,可不是年齡大小的問題哦。~」一個聲音,充滿了笑意。

「姐姐。」梁雅撲了過去︰「姐姐,你也開始笑話奴家了。」

「哈哈。」朱娘子輕輕的抱了一下梁雅,然後向老戶曹拱手行禮,道︰「奴家及葛氏裁縫店七位姐妹都已到來,還請老大人吩咐。」

「來得好,來得好。」老戶曹也頗為高興。

又等了一會,又來了不**人,戶曹的官差也全部到來,老大人看了看時間,又看了看人已經到齊,提高聲音道︰「今天是韃子圍城的第三十七天,昨天是韃子沒有攻城的第九天。」

「直到現在,城內死亡將士是一千七百三十五人,受傷將士是三千六百二十人,正是有了他們的傷亡,才換來了我們揚州的安靜,請諸位為他們默哀一刻鐘。」

「據探子得到,探子傷亡人數是我軍十倍以上,李大人說過,城內的糧食還可以堅守至少兩年,大伙也知道,在韃子圍城之前,由江陵送來大批糧食,再加上揚州原來的糧食,讓韃子慢慢折騰去。」

眾人笑了笑,不過都把老戶曹的話記住,待會還有用到的時候呢?

「開始。」老戶曹一聲令下,一麻袋一麻袋的糧食從倉庫中取出,這些糧食都是昨天宵禁之後,由揚州最精銳的禁軍送過來,沒有任何人知道糧食藏在哪里,但沒有任何人擔心,因為江陵之前送來大批糧食,他們是知道的。

一個個巨大的鐵鍋被架了起來,這些巨大的鐵鍋,都是均州鐵器鋪的揚州分店提供,然後洗米,放米。

「今天有三十斤臘肉。」老戶曹笑道︰「再搞點雜菜,給鄉親們弄一頓好的,黃家酒館的兄弟們,可別給大伙丟臉了。」

「大人英明。」眾人哄然大笑了起來,約莫過了一個時辰,看了看時間,已經是辰時,燒好的臘肉飯,冒出了一陣陣幽香,大伙忍不住咽了一口口水。

「起鍋。」老戶曹大聲喊道,大伙都想不到,一個將近六旬的老人家,竟然能夠煥發出如此精氣。

衛國公廣場瞬間熱鬧起來,煮好的飯,被分到木桶里,然後被抬到一輛人力板車上。

「姐姐,今日妹妹跟你一組。」梁雅拿了一張名單,笑嘻嘻的來到朱娘子身邊︰「今天放假,人肯定會很多,我們要早點過去才行。」

「那還不是,咱們再找幾個幫手,別到時累壞了。」朱娘子笑道。

「不用找,不用找。」梁雅搖了搖頭,道︰「都分好了,都分好了,很快就會有人過來了呢?」

「這麼厲害?」朱娘子有些吃驚,這麼多人這麼多事,竟然安排得妥妥當當,實在是有點不可思議,自從韃子圍城後,揚州城內所有的人仿佛都變成了一個緊密的機關,朱娘子覺得揚州城內肯定有一個高人在指揮著揚州的運轉。

說話間,有三名廂兵前來報道,梁雅是這個小隊的小頭領。

大伙有說有笑,推著板車向目的地走去,其中一個身體板子較好的廂兵忍不住說道︰「朱娘子,大伙都佩服你呢?都說你是揚州的梁將軍。」

「哪里,這位兄弟過獎了。」朱娘子難得尷尬的搖了搖頭,道︰「你們為保護揚州,盡心盡力,才是揚州的英雄。」

「我們哪里算得了什麼英雄,我們餉銀照拿,飯照吃,城牆上的兄弟,他們流血、他們拿命去拼,才是真正的英雄。」

「不,你們也是。」朱娘子肯定說道︰「如今的揚州,就是一個緊密的機關,若不是你們組織百姓,維護秩序,讓韃子細作沒有任何可乘之機,就算是城牆上的兄弟再厲害,也是明槍易躲暗箭難防。」

「堡壘最容易從內部攻破,雞蛋再密也能孵出雞仔,你們是維護揚州城良好運轉的關鍵,所以你們都是英雄。」

「朱娘子,你說得真好。」那個大兵感嘆道︰「兄弟回去,一定把朱娘子的話告訴弟兄們,讓大伙知道,咱們也是英雄兒郎。」

五人不由加快了腳步,等他們來到一個小巷時,小巷內的空地已經排好了隊,因為今天是假日,人特別多,平日的話壯丁和婦人都被征集起來,剩下的就只有老人和孩子。

一個年紀較大的老頭迎上來,拱手道︰「梁大人,早。娘娘熱巷應到三百二十人,實到三百二十人,還請梁大人落實。」

「扈老,奴家還不相信你老人家?奴家年幼不懂事,梁大人的稱呼,萬萬不敢當,萬萬不敢當。」

老頭還是拱了拱手,然後走到最後排隊,梁雅清了清喉嚨,把老戶曹剛才說的話重復一遍,然後道︰「今日是假日,大伙吃飽飯後可以自由玩耍,但有一件事請大家遵守,千萬不要離開娘熱巷,要不然可別怪官府無情了。」

「小梁大人,大伙都知道了,這都是為了預防韃子細作,都是為了大伙好,大伙能活到今天,而且活得有滋有味,為什麼要自己找死呢?」

「就是,就是。」大伙笑嘻嘻。

朱娘子和梁雅一人負責一條隊伍,而三個廂軍的兄弟幫忙維護秩序,其中又有十名鄉兵幫忙,速度不算慢,壯丁、漢子兩勺,老人、小孩一勺就足夠了,還有一些特殊的,比如是大肚子的婦女,他們則另有一個雞蛋。

領了食物的人也不走,三三五五圍在一起,就蹲在路邊或坐在地上吃飯,不少人都驚嘆今天竟然還有臘肉,雖然切得像紙一樣薄的臘肉每人只能分到三五片,但大家都非常滿意,能活下來已經不錯,況且還有肉。

三百多人,說多也不多,說少也不少,等梁雅兩人分好,也過了差不多半個時辰,梁雅揉了揉有點發酸的胳膊,肚子突然咕咕的叫了起來。

再看了看木桶,愣住了,木桶底下一點飯也沒有了。

「姐姐……」梁雅尷尬的看了看朱娘子,今天自己手重了一些,看到可愛活潑的小孩,都忍不住多給了一點,看到步伐蹣跚的老頭,又忍不住多給了一點。

「就知道你手下沒輕沒重。」朱娘子笑了笑,道︰「姐姐倒是留了一些,只不過、只不過……」

三名廂軍也是可憐巴巴的看著朱娘子,忍不住問道︰「只不過什麼?」

「只不過,都是些飯焦。」朱娘子有點不好意思的看了看三名廂軍,尷尬道︰「三位兄弟……」

「飯焦好吃,而且能挨餓。」身材高大的那個廂兵笑了笑,道︰「還是朱娘子有先見之明。」

五人不由笑了笑,梁雅突然覺得,無論再大的苦難,自己都可以熬得過。

「小梁大人,在下飯量大,能不能再要點飯。」五人剛分好飯焦,一個響亮的聲音響起。

梁雅抬頭看去,只見一個身材高大的漢子,一臉期盼的看著自己。」

「這個……」梁雅有點不安說道︰「飯都分完了,就只有一些飯焦了。」

「飯焦也行。」大漢笑道︰「在下肚子大,吃不飽,今天的臘肉飯實在太好吃了,還沒嘗出味道就沒有了。」

梁雅把碗里的飯焦遞給大漢,大漢道了聲謝,然後走開。

一旁的朱娘子見狀,連忙道︰「小丫頭,你現在正是長身體的時候,怎麼可以不吃飯,把姐姐的吃了。」

「姐姐,不行。」梁雅搖了搖頭,道︰「妹妹飯量小,現在不餓呢。」

「什麼不餓。」朱娘子壓住梁雅,道︰「你一大早就起床,又幫忙干了這麼多活,不餓才是怪事,倒是姐姐一把年紀了,少吃一頓也不礙事。」

「你們都還沒吃飯?」不知何時,大漢竟然回到了身邊,在他身邊還有幾個端著腕的壯丁,他們幾個看到大漢又要了一碗飯焦,以為還有些剩飯,也跟著過來。

「當然沒有。」一旁的高大的廂兵實在忍不住,大聲道︰「梁大人和朱娘子一大早就起床,給大伙準備飯菜,做好飯菜之後又怕你們等久了,就趕了過來。」

「其實不僅僅是梁大人和朱娘子,還有其他分派飯菜的大人,他們都沒有提前吃飯,都是等到了地方,分完之後吃剩下來的飯菜。」

「這次若是朱娘子把飯焦挑出來,他們連飯焦也吃不上呢?」

「小梁大人,我,我老高不是人啊。」高大的漢子,連忙把碗里的飯焦遞還給梁雅,其余人見狀,也不禁淚盈滿眼。

「張大人說過,以我心換你心,用心去做,肯定會有回報。」朱娘子自言自語說道︰「然來張大人說的話都是正確的。」

消息傳開,大伙就更不願意離開了,他們非要送一下這個年紀小小的小梁大人,梁雅不安說道︰「鄉親們,奴家給你們講一個故事好不好。」

「好。」大伙都高興起來,反正今天是假日,也不礙時間。

「這是一個關于猴子的故事。」梁雅自小就听他爹爹梁安平說書,所以也不怯場,不過畢竟年紀還小,又沒有實踐,張嘴說了幾遍都沒有說下去。

「這是一個關于從石頭里蹦出來的猴子的故事。」一個平穩的聲音接過梁雅的話︰「鄉親們,在下梁安平,奉官府之命前往為大伙說書,說得好大伙給一個掌聲,說得不好可別往在上吐口水哦。」

大伙不由笑了笑,一些後生忍不住吆喝起來︰「絕不吐口水,絕不罵娘。」

「爹爹,你怎麼過來了。」梁雅大喜,只是在眾人面前又不好意思。

梁安平笑了笑,道︰「小丫頭能夠來,爹爹就不能來了啊?小丫頭要想說書,還得乖乖听爹爹說幾年哦。」

「那是自然,那是自然。」梁雅大喜,道︰「女兒就知道爹爹說書最好,比街上的那些老頭說得更好听。」

眾人哄然大笑,不過也頗感興趣,梁安平雖是書呆子,不過西游記本來就是半白話文,說起來也容易,說了開頭幾章之後,梁安平拱手笑道︰「今日就說到這里了,不過在下知道鄉親們可有不少絕活,大伙不由出來露一手?」

「怎樣?也算是給大伙一個樂趣嘛。」。

全文字無錯txt手打,==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宋權將最新章節 | 大宋權將全文閱讀 | 大宋權將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