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權將 第一百三十八章兵臨城下(18)

作者 ︰ 蝶蘭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dukankan.請記住我們的網址)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于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于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當牛富率領援兵來到于成身邊時,看到四人攙扶在一起,他們身上沾滿了血跡,無論是身手敏捷的于成、身體高大的董棨、以勇猛著稱的朝歌、甚至是較為柔弱的羅布頭,他們全身像是被血浸泡一般,縱使如此,他們卻是手執武器,冷冷的看著對面的元軍,他們的眼里看不到任何害怕,更多的是決絕。

一眼可以看得出的是羅子這倒霉的孩子傷得最終,他的臉上像是被對方砍了一刀,深可見骨,血不停的從臉上往下流,端得可怕,然而羅子像是沒有感覺到疼痛,任憑血「咕嚕」的往下流,緩緩的向元軍走去。

以高鬧兒為首的元軍,像是失去了抵擋的意志,他們身上也有多處傷痕,雙眼卻黯然無神,他們人數還要多,但他們在于成四人的步步緊逼下竟然緩緩後退,是的,後退,因為他們眼里看不到任何抵擋的念頭。

在于成四人的腳下,至少有超過二十具的蒙古兵尸體,他們死的慘象,即使牛富他久經沙場也是少見,斷頭斷臂、體內的各種零件混合猩紅的血、潔白的腦漿,與其說這只是戰場,不如說這是屠場。

于成四人,用他們的凶狠,用他們的殘忍,征服了元軍,也征服了自己,對自己夠狠才叫真的狠,可怕的是,從他們身上的多處傷痕看來,他們用的就是這種方法,誰傷我一處,我取誰性命。

「牛大人,你來了,這里就交給大人了。」于成淡淡的說道,像是跟一個熟悉的人打一個輕飄飄的招呼,然而于成說完,四人卻是同時倒在地上。

看到四人的慘象,牛富深吸了一口氣,卻也覺得不可思議,他不認為一個人受這麼重的傷還能堅持下來,這時才知道他們也是強撐最後一口氣而已,怒道︰「把***元軍都抓起來,凡抵抗者殺無赦。」

「軍醫、軍醫在哪,一定要把他們四人全都救回來。」

「當」的一聲,向來自視武力的高鬧兒,看到四人倒地的瞬間,像是被莫名其妙的抽干了身上所有的力氣,竟然丟下了手中的武器,蒙古人的恥辱自此一刻已經全部記錄在他身上,他竟然被四個已經是毫無抵抗能力的宋兵嚇得連連後退,甚至不敢進攻。

他失去了抵抗之心,他身邊數十名親兵,皆是軍中好手,然而竟然被他們四人拼殺一半,他們用的都是近乎同歸于盡的打法,然而每次以為他們要死的時候,他們卻活了下來,而且活得更加殘忍。

向來勇敢的草原的兒郎,竟然被他們四人拼死的打法嚇退,血、肉、心肝脾肺,這里簡直就是蒙古人的屠場,高鬧兒看著蜂擁而至的宋軍,知道這一刻是他們的末日。

除了一部分親兵之外,其余元軍束手就擒,牛富看了看天色,夕陽西下,一道暗紅模糊的掛在天上,城牆上的元軍已全部退下,或是被殺,或是被俘,但城牆不遠處還有不少元軍蠢蠢欲動,但看到前線主將高鬧兒的將旗倒下的瞬間,他們已做出了退軍的準備。

牛富大手一揮,緊接著一陣擂鼓聲響徹了整個獨松關,城牆之上突然涌出了無數手執強弩的宋軍,弩箭向飛蝗一般向來不及退軍的元軍飛過去,城牆被宋軍重新奪回,主帥被俘,元軍的士氣受挫,如今再遇到比平素還要多幾分的弩箭攻擊,元軍終于開始混亂,有秩序的退軍向著逃跑演變。

特別是幸存下來的蒙古漢軍,他們看到將旗倒下的瞬間已計算好逃跑的路線。受到宋軍強弩突襲,他們更是撒開兩條腿飛快的逃開,他們拼命的往後擠,然而誰也不願意等著宋軍的赤luo果的殺戮,明知道死亡就在眼前,誰也不能鎮定下來。

突然,鼓聲一變,元軍攻打了兩個月都沒有打開的城門「咯吱」一聲慢慢打開,元軍還沒有來得及反應過來,一隊隊精銳的騎兵從關內沖了出來,顯然騎兵早已加速,城門打開的瞬間,至少數十騎沖向因為後退而混亂的元軍。

「娘啊……」剛才還因為蒙古士兵壓制勉強能夠保持秩序的元軍,宋軍騎兵就是壓垮他們的最後一根繩索,騎兵就如大風一般卷席過去,鋒利的馬刀、矯健的長槍、再加上如飛蝗一般的弩箭,不停的掠取元軍的性命。

宋軍騎兵越來越多,每次沖出來的騎兵都會毫不猶疑的向元兵沖去,三萬五千元軍,一整天殺戮之後僅剩余不到兩萬人,後軍還稍微好一點,但前軍瞬間被沖破。

「殺,為兄弟們報仇。」年輕的陳大舉,手執鋒利得可以斷發的大刀,高高舉起,他身後的騎兵齊聲吆喝,如一支鋒利的弓箭在元軍中殺戮,不,應該是屠殺,直到後軍才遇到了一些抵抗。

「殺光他們,殺光他們。」陳大舉身邊的騎兵越來越多,他們不斷的加快速度,留在後軍壓陣的蒙古騎兵大概有三千人左右,在一名千戶的帶領下鼓起勇氣迎接上去,然而迎接他們的卻是數以百計的短矛。

「均州軍」千戶目瞪口呆的看著天空飛翔的短矛,仿佛是看到死神在向他招手,將近兩個月的均州軍再次出現,他們死定了。

「沖上去、沖上去、殺光他們。」已經憋了將近兩個月的均州騎兵,他們是均州軍最為精銳的一支騎兵,他們殺敵無數,他們自豪可以戰勝一切。

無數的短矛開路,兵鋒所指,三千蒙古騎兵就像紙一樣破碎,鋒利的馬刀、銳利的長槍和精準的弩箭,所到之處留下一具又一具尸體,將士百戰死,其實戰場上對這些元兵來說或許是上蒼送給他們最好的禮物。

######

「大帥,」一員小將倉皇的逃到一臉嚴肅的張弘範面前,「噗通」一聲跪了下來,驚慌說道︰「高萬戶被俘,宋軍、宋軍殺出來了,均州軍、數不清的均州軍騎兵殺出來了。」

「什麼?」塔出大吃一驚,剛才的殺戮,讓他听到了希望,半個時辰前探子還說高鬧兒已攻上了城牆,以蒙古人的習慣,若是大將攻上城牆,就說明了戰斗將近結束,他剛才還蠢蠢欲動,想率兵前往支援,其實也有搶功勞的意思,如今听到的卻是主將被俘的消息。

「均州軍,數不清的均州軍騎兵殺了出來,我軍抵擋不住,傷亡甚重,如今、如今均州軍騎兵已向這里殺了過來。」小將很慌亂,說話也不知所雲。

但不幸的是無論是塔出還是張弘範,都從他嘴里听到一個消息︰元軍敗了,徹底罷了,宋軍開始了屠殺,而且正向自己沖過來。

「大人,我去接應。」塔出二話不說,領兵出列,大聲道︰「草原的雄鷹,英勇的兒郎,隨我出戰,我們百戰百勝。」

張弘範默不做聲,他心如死灰,知道自己的仕途已經結束,看著塔出遠去,他深吸了一口氣,大聲說道︰「回百丈鎮做好準備,接應大軍。」

然而,這還有用嗎?百丈鎮剩余蒙古漢軍也不過只有數千人,就算還有一萬多騎兵,但這還有用嗎?自己唯有拼命,為大元朝保留下這麼一點血脈而已,讓自己的罪孽少幾分罷了。

他千算萬算,也沒想到張貴的騎兵就埋伏在關內,他不應該為這一次又一次的誘惑沉迷,是啊,明知道這是宋軍的計謀,然而為什麼還默認繼續進攻?難道自己心中還有那麼一絲希望?

勝利,遙遠不可及,但只有不斷的勝利才能換取張家的榮華富貴,百丈鎮,會是自己的墳墓嗎?不,我一定不能死在這里,就算是死,我也要魂歸故里。

這或許便是命?張弘範嘆了一口氣,想起這三年來和張貴的恩恩怨怨,他後悔自己為什麼不能在三年前殺死張貴,然而,有用嗎?

只是可憐的張青青……

張家,會因為自己的死而消亡嗎?張弘範不敢肯定,但他知道,無論自己是生是死,都已經結束,或許,只有這樣自己才會得到片刻的寧靜,不用為家族擔心,不用為國家擔憂,不用為自己的仕途竭盡全力,不用為自己的性命而惋惜。

自己,或許更應該死去。張弘範輕輕的撫模腰間的寶刀,忽必烈欽賜的寶刀,不是用來結束別人的性命,相反,這是用來結束自己的性命嗎?

自己死了,張家的榮耀依然還在,但自己活著,張家就會活在恥辱之中。

不,我還有數萬大軍,或許還有三萬張弘範站在百丈鎮那簡單破舊的城牆之上,借著昏暗的夕陽的余暉,看到遠處一片塵囂,希望塔出能夠多救出一些將士,為他留下幾分資本。

自己該何去何從?死去,萬事空,甚至還能給張家留下榮耀;活著,苟且偷生的活著,但也有可能為張家留下永遠的恥辱。

自己,還有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本領嗎?自己還有轉敗為勝的可能?張弘範已把心中的那份期望降到最低,但他並不是一個容易放棄的人。

伯顏?張弘範眼楮突然亮了起來,不到百里之外,那就是繁華的臨安,那就是大宋的京城,自己牽制了獨松關的將近十萬兵力,牽制了漢人最值得重視的猛將,自己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如今伯顏是否已經南下?是否已經兵臨城下?

臨安是否已經亂成一團,按照張弘範對宋人的理解,若是伯顏兵臨臨安,他不認為宋廷還有抵抗的意志,當然他沒有把不知尊嚴的張貴算上。

他相信大軍一定會兵臨臨安,他相信伯顏能夠做到,對,一定能夠做到。自己應該堅持,至少再堅持下去,這或許是自己的唯一機會。

或許,臨安已經亂成一團。

想到這里,張弘範心中涌起了一股決然的神情,他大聲吩咐留守百丈鎮的蒙古騎兵、漢軍加強防備,然而親自率領五千大軍前往接應。

######

塔出趕到戰場,遠遠看到戰場已成了宋軍的屠場,無數的宋軍追殺每一個可以看到的元軍,不是投降就是死,有些殺得興起的宋軍甚至無論投降以否都殺過去。

塔出大怒,他何嘗見過這樣的情景,不,他是見過的情景,但雙方的身份卻是轉換過來,追殺的應該是宋軍,這是蒙古人的恥辱。

塔出的援兵,陳大舉自然看在眼里,此時他身邊已聚集了不少均州軍騎兵,另一隊禁軍騎兵正在聚集之中,陳大舉雙腳用力一夾,胯下的戰馬昂天長嘯。

陳大舉自然不允許塔出站穩陣法,他手中大刀向著空中迅速飛舞,大聲喊道︰「兄弟們,跟我殺過去。」

「殺,殺,殺。」激勵的吶喊聲充滿了殺意,戰場的氣氛為之肅然,陳大舉身邊所有的均州軍騎兵,無視那比自己還要多不知道多少的蒙古騎兵,狠狠的沖過去,毫不猶疑的沖過去,胯下的騎兵在不斷加速,手中的短矛隨時準備。

「盾牌。」塔出大喝一聲,迅速拿起掛在馬上的圓盾擋在跟前,右手卻是提了一支鋒利的長槍︰「沖過去。」

「殺」陳大舉並不是魯莽之輩,看到元軍也是早已有了準備,眼看就要和元軍撞在一起,他手中短矛化身為一道長虹向元軍飛過去︰「轉」

均州軍騎兵久經沙場,他們雖然沒有蒙古騎兵那出神入化的騎術,但無奈均州軍軍紀森嚴,數百支短矛化作一片飛蝗,向塔出飛去,縱使蒙騎兵有了防御,然而還是不由慢了下來,均州軍騎兵在交錯的瞬間轉身離開。

塔出連續擋住了兩支短矛,宋軍自身的力量加上戰馬的速度,塔出雖是安然無恙,但左手竟然被震得隱隱發麻,縱使有圓盾防御,但還是有上百騎兵被短矛殺死。

塔出剛想下令追上去,然而元軍潰軍看到塔出率軍來救,殘存下來的元軍拼命向塔出靠近,塔出再看一下遠處,剛才那一小隊宋軍騎兵已經和大軍匯合在一起,而且越來越的騎兵正從城門出涌出來。

「快、快。」塔出無奈,只好一邊防御宋軍騎兵,一邊收容殘軍,然後緩緩的向著百丈鎮撤軍,陳大舉整隊雖然又沖鋒了兩次,但無奈元軍已有了防御,而且長弓的射程比短矛還遠幾分,于是只好遠遠的跟在元軍身後。

等張弘範率軍接應,陳大舉完全失去了機會,但他卻沒有立刻返回獨松關,而是在百丈鎮前晃悠,張弘範不知道打得是什麼注意,竟然任憑陳大舉在百丈鎮前叫陣。

「傷亡兩萬多人,殘軍竟然已不足一萬。」張弘範不敢相信的看著張弧,得到了最後的肯定之後,張弘範的臉色變得越發凝重。

如今城內漢軍加在一起只有一萬余人,而騎兵還好一點,不過也只有兩萬五千左右,也就是說十萬大軍,如今只剩下不到四萬人,不,不到三萬五千人。

「高萬戶被俘,估計凶多吉少。」塔出垂頭喪氣,想起宋軍騎兵的精銳,喃喃說道︰「宋軍騎兵、宋軍騎兵更是難纏。」

「塔出將軍,鼓起勇氣。」張弘範深吸一口氣,堅定說道︰「均州軍騎兵的表現我也看在眼里,但我騎兵圓盾足可以抵擋他們的短矛,我軍的長弓射程要比他們的短矛和弩箭都遠,在野戰中縱使宋軍的騎兵再多,如今我們還有將近三萬騎兵,沒有任何人能夠在野戰中消滅我們。」

雖然張弘範也不敢相信自己的話,但卻毫不猶疑堅定的看著塔出,他身為元軍大將,一生所遭遇的困難無數,知道這個時候真是需要自己站出來。

「我軍、我軍還有機會嗎?」塔出看著張弘範,他沒想到流著懦弱的漢人的血統的張弘範,竟然會如此的堅強,若是自己,十萬大軍傷亡無數,自己恐怕早不知所措,或許這就是漢人的優勢所在。

「我們還有機會。」張弘範看著塔出疑惑的表情,故作鎮定︰「伯顏讓我軍牽制臨安兵力,不說獨松關數萬守軍,僅張貴的四萬騎兵被我軍牽制在這里,已是我軍大功一場。」

「宋軍十萬大軍被我軍牽制在獨松關,大宋精銳盡失,如今伯顏丞相恐怕已兵臨臨安,只需要堅持下去,獨松關大軍一定會前往臨安救援。」

「到時便是我軍的機會,所以,我們一定要堅持下去,我相信在野戰中沒有任何人能夠擊敗我們草原上的兒郎。」

「只要我軍困守百丈鎮,應對仔細,我相信宋軍一定會拿我們沒有任何辦法。」張弘範自己仿佛也被自己迷惑一般︰「只要宋軍膽敢進攻百丈鎮,我們就可以尋找機會和宋軍進行野戰,我蒙古兒郎,定然是這一方土地的主人,我們可以把任何一個地方劃為自己的牧場。」

塔出等人,總算是恢復了幾分膽色,強打精神安撫殘軍,安排城防。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宋權將最新章節 | 大宋權將全文閱讀 | 大宋權將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