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火1906 第四百一十六章 航空母艦

作者 ︰ 費虛

程璧光在離開廣州的時候,孫中山曾經秘密的上艦與他見面,話里話外,無不都在拉攏他.76zw

孫中山並不想看到南洋艦隊炮轟廣州的局面出現,但是,程璧光又何嘗想要這樣?

程璧光很清楚李安生的命令,那就是堅決不允許炮擊廣州,內戰,決不能以這種方式升級。

炮擊廣州城,將會給無辜的百姓帶來災難,戰爭與他們無關。

孫中山這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月復。

連續幾天,全國各地的報紙,都在批判著孫中山在廣東等地的所作所為,無不是在割據獨裁,陰謀叛國。

更有幾家報紙直接指出,孫中山之前與日本達成了多項秘密合作,出賣了大量的國家主權,希望能得到日本的支援,從而成為日本在華勢力的代言人。

這幾家報紙更是有板有眼的提出了證據,那就是孫中山所簽署的一系列的賣國條約,甚至大踏步的向日本讓步,將廣東作為了日本的勢力範圍。

輿論嘩然,民眾嘩然,無數政治人物嘩然。

有些人的驚詫,不是為了這些賣國條約,而是孫中山的這些作為,居然給探知的一清二楚。

你賣國就算了,能不能隱蔽點,不要給人發現?

等你上台了,可以任意的編寫篡改歷史,說日本是義務支援革命,也是功德無量之好事,為什麼就泄密了呢?

孫中山也很惱火,他的身邊居然出了內鬼,而且級別還不低,這讓他不寒而栗。

一連數天,他都神情抑郁,無比的緊張,總是暴躁易怒,對于輿論的指責甚至是謾罵很是痛苦。

接下來幾天的報紙,則無一例外的指出,全國各地都在實行分稅制,以及將軍隊統一交給國家,他在廣東的所作所為,簡直就是個軍閥。

以前他說李安生是中國最大的軍閥,現在,李安生的東北軍已經成為了中央軍,他李安生雖然掛著東北邊防司令的名頭,背地里仍然在影響東北軍,但是明面上卻已經洗干淨。

相反,他孫中山才是軍閥,在廣東訓練了五個師的日械師,圖謀不軌。

不肯實行分稅制,國稅與地稅分離,這是在公然對抗中央。

東北以及兩江等地都出現了國稅與地稅分離的動作,只有廣東、湖南與湖北仍然在特立獨行。

這也使得,國民黨控制的這三省地盤,成為了眾矢之的。

忽然之間,孫中山等國民黨人發現,他們成為了絕對的少數實力,過去他們扛著大旗,還能夠借著打擊李安生這樣的大軍閥,袁世凱這樣的革命果實竊取者的名義,聚攏了一大批在權力分配中失意的政治家們。

可是他們忽然發現,他們聚攏的勢力忽然間鳥獸散,留下的全部是不中用的投機倒把之徒。

全國站出來為他們聲援的,幾乎沒有多少。

就連之前對廣東保持友好的岑春 ,也因為底下軍隊的反對,而對國民黨的行徑采取了批判。

毫無疑問,這是在分裂國家,這是在叛國。

賣國已經不被允許,叛國更加可恥。

而正在這個時候,陳炯明遇刺,更加的在紛亂的局勢上頭澆了把火。

有許多報紙迫不及待的發問譴責國民黨人,陳炯明在廣東政績斐然,就因為不同的政見,反對內戰,而遭到國民黨自身的暗殺,實在是太過卑劣。

幸好陳炯明安然無事,否則的話,孫中山等人真的是百口莫辯。

而陳炯明也緊接著宣布辭職,前往上海治病養傷。

11月1日,蔣方震第十二軍從江西直撲湖南,徐紹楨帶著第十一軍出福建。

內戰忽然間就爆發,全國為之嘩然。

孫中山這才明白,為什麼之前李安生與段祺瑞內閣會反復的與陳炯明探討聯省自治這個根本就不可能實現的政治架構,原來,這不過是在麻痹他而已。

這是在麻痹他們的正常思維,他們以為,對方會同樣使用政治手段來解決糾紛,沒有想到對方訴諸武力,發動內戰的決心會這麼的強烈。

兩江的首輪攻勢就很激烈,湖南有三個師的兵力,但是似乎並不能頂得住蔣方震第十二軍的攻勢。

而徐紹楨親自帶領第十一軍從福建方向對廣東發起進攻,受限于地形,進展沒有蔣方震那麼大。

就連段祺瑞內閣都為兩江方面的強勢感到震驚,不惜發動內戰,也要堅決的杜絕國民黨這種公然割據的行為。

段祺瑞隨即宣布,中央軍三個軍的兵力將南調,向湖北發起進攻。

這個時候,是最為關鍵的時候,一舉拿下國民黨的地盤,徹底的杜絕隱患,中央的政令才能夠徹底的行遍全國。

只要槍打出頭鳥,才能有效的打消地方上無數野心家的貪念。

這個時代,造就了大量的土匪惡霸,許多甚至扭成了一團,與地方政治人物、軍隊勾結在了一起。

這些勢力的清洗將會曠日持久,剿匪也不是那麼容易,但是只有先清除國民黨反動軍隊,才能夠盡最大可能的實現政治清明。

中國拖不得,必須要盡快集中全國的力量走發展道路,誰都不允許成為絆腳石。

袁世凱選擇了合作,那麼李安生加快了步伐,不想再拖下去。

之前他對國民黨的行徑反復忍耐,就是想要將越來越多的勢力認清他們的真面目,從而離開他們,讓國民黨所能造成的麻煩降低到最小。

現在國民黨鬧騰起來,造成的危害也很有限,憑借著前期的努力,無數的隱患已經給消除。

進行內戰的時機已經到來,而準備已久的許多手段都一股腦的使將出來,確實讓孫中山與黃興等人有些難以招架。

黃興對于孫中山在廣東的作為是不認同的,他無法接受孫中山與日本簽署秘密條約的事實,過去廣州與武漢之間的關系並不融洽,只是因為大義名分,才牽扯在了一起,加上譚延這個八面玲瓏之人居中調解,反復勸導,才有了武漢與廣州的這次攜手抗敵。

但是,黃興卻對這次內戰並不看好,他更多的還是希望武漢的大好局面不要給破壞掉,戰爭永遠都只能傷害國民,而助長一些野心家的。

11月4日,蔣方震率軍攻克湘潭,徐紹楨軍分兵從江西進入廣東北部。

徐紹楨部所作的最多的工作,是在這些行軍一般攻佔的土地上宣傳,宣傳中華民國的各項政策。

老百姓可不來管你許多,他們只知道能不能讓他們過上好日子。

而國民黨拼命擴編軍隊,又沒有治政良方,反而坑害了這些百姓,要不是陳炯明對廣東的一系列治理都很成功,只怕國民黨人的風評更差。

11月6日,《上海晨報》、《新民晚報》、《南昌日報》等十余家報紙居然刊登了這樣一則新聞,孫中山寓所遇襲案襲擊者已經被抓獲,經過審訊,這完全是日本人制造的陰謀,想要刻意挑起中國的內戰。

這則消息出來,更加的讓國民黨顏面掃地,之前他們可是進行了大規模的宣傳與謾罵,惡毒的攻擊李安生與袁世凱。

不過,李安生可沒有過多的心思去關注南邊的戰事,其實也不能說是戰事,根本就是很輕松的實戰演習。

湖北、湖南以及廣東各自為戰,尤其是在湖南中線給突破的情況下,湖南已經亂成了一團,廣東與湖北的聯系給切斷,整個格局已經明朗。

湖北就是個死地,長江給封鎖之後,武漢無法得到任何的補給,對外的通道徹底給關閉,而且湖北如今就是個夾擊的悲劇貨色。

湖北方面的抵抗意志也不強烈,而且已經有許多人士出來呼吁,要求湖北盡快履行職責,接受中央的政令。

黃興很是頭痛,他治軍無大能,治政無大才,都是憑著一干革命黨人的支持,以及一腔的勇于任事之心。

可是,他現在很疲憊,根本就無法控制局面。

11月九日,譚延宣布退出國民黨,加入共和黨。

這個新聞就更加的火爆了,誰都沒有想到,這廝會來上這麼一出。

譚延之前就利用了湖北與廣東作為屏障,悶頭大發財,有什麼都有孫中山跟黃興出頭頂著,他只用縮著腦袋自得其樂。

可是現在不行了,蔣方震直接就從中線突入,迅速的掌控了粵漢鐵路,並且集中全力對付他辛辛苦苦打造出來的地方軍隊。

這些地方軍隊也吸收了過去的大部分舊軍,其實戰斗力並不強,又有之前的湖南衛出來唱反調,使得湖南的局勢頓時為之一變,譚延想要翻盤也是不能得了。

李安生致電袁世凱與段祺瑞,許了個湖南省長的職位給譚延,由不得他不答應,畢竟譚延這個八面玲瓏之輩治政能力還是有的,也是個干才。

只要不讓他掌握兵權,根本就不足為患。

湖南的形勢急轉直下,使得湖北與廣東面臨著無比危險的局面。

蔣方震第十二軍並沒有北上,而是選擇了南下,集中力量解決廣東才是最為只要的。

一個廣東已經成不了事,這場內戰激烈程度也很有限。

李安生並不想過多的關注,閑極無聊,他來到了位于錦州的飛機制造工廠,視察工廠研發進度。

隨著技術的越來越先進,越來越強悍的飛機出現也成為了現實,錦州飛機廠正在研制最新型的飛機,尤其是能夠在航空母艦上搭載的飛機。

1903年12月17日,自行車修理工萊特兄弟乘著他們發明的世界上第一架可以稱為真正的飛機的飛機作了史詩般的飛行表演,完成了美國的首次飛行器載人成功的飛行。1908年,在羅斯福總統的敦促下,陸軍部開始對萊特式飛機進行改進,以使它盡快成為軍用設備。

盡管當時的飛機各方面的性能均較差,但由于它能很好地完成偵察、校正火炮射擊方位和空中掃射等不凡的軍事任務,從而改變了許多人早先的觀點。大多數人開始意識到,飛機作為一種陸戰武器是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遠大的發展前途的。但是由于這時的飛機航程相對而言還比較短,只能在海岸附近飛行,因此,人們認為其不能用于海戰。

正當大多數人認為飛機是陸戰兵器的時候,一個獨具慧眼的法國人克萊門特?艾德爾于1909年在他的一部名為《軍事飛行》的著作中提到了在軍艦上駕駛飛機的必要條件。他認為,飛機在軍艦上起降需要一個寬敞平坦的起降甲板、甲板升降機、島式上層建築、機庫。同時,他還認為在軍艦上降落飛機就要求軍艦本身具備一定的高速度。盡管整部《軍事飛行》中有很多分析不符合後來的情況,但以上幾點卻指明了未來航空母艦的發展方向。不過,克萊門特?艾德爾的理論在其祖國卻沒有受到重視。正因為此,法國人的艦上飛行比對飛行有極大興趣的美國人及擁有世界上第一流海軍的英國人整整落後了10年!

李安生也注意到了這個理論,可惜,法國的確是錯過了一個重新成為海軍強國的大好機會。

對于這方面得信息,他是非常在乎的,甚至超過了列強對戰列艦的投入與建造。

在克萊門特?艾德爾的《軍事飛行》發表前的1908年,美國海軍中已有一些喜歡標新立異的人提出讓飛機從一艘戰列艦上飛行的設想,但由于這些人僅僅是說說而已,並沒有準備嘗試,甚至連飛行用的飛機也沒有購買。倒是之後的一篇報道引起了美國人的警覺,促使美國人加快了飛機海戰的試驗。

這篇報道說的是這樣一件事,說德國人正研究試驗,準備讓一架攜帶郵件的飛機從航行在漢堡——美國航線上的一艘德國郵船的前甲板平台起飛,以加快向紐約投遞郵件的速度,美國方面注意到了這種潛在的威脅,于是,開始重視起了這個理論的實踐。

1910年1月9日,起飛試驗小組在美新型輕巡洋艦「伯明翰」號的前甲板上方豎起了一個向前傾斜的平台,其它工作也準備就緒,並決定于11月14日在漢普頓錨地試飛。這一決定公布之後,《世界報》發表了一則令人驚奇的消息。原來,為了敲打美國海軍,加快艦載飛機試驗的進展,《世界報》決定支持一位名叫J?麥克迪的飛行員于11月12日從「賓夕法尼亞」號郵船起飛試驗。非常遺憾的是,麥克迪在起動引擎時,不慎打壞了槳葉,從而使試驗流產了。

盡管《世界報》所組織的試驗未能獲得成功,但它卻刺激起尤金?伊利的好勝心。1910年11月14日,「伯明翰」號按規定停泊在漢普頓錨地,遠遠看去,艦首長寬7.3米的木質飛行跑道惹人注目。這條跑道從巡洋艦的艦橋開始平緩地向前甲板傾斜,在飛行跑道的首端,一架待飛的60馬力的單人雙翼民用飛機正迎風而立。按計劃,應等待軍艦迎風航行時才能起飛,但由于狂風驟起,為了能夠圓滿地完成試驗任務,駕駛員伊利倉促起飛。

飛機順利地發動了,隨著螺旋槳的越轉越快,機身迅速地向前滑去,由于艦上可供飛機滑跑的距離太短,使得飛機在月兌離甲板的一瞬間,仍未達到起飛速度。由于速度不夠,機翼帶來的升力自然不足,只見飛機在滑完26米的跑道後,機頭直往下扎,而且駕駛員同指揮台的通訊聯系也不知因何中斷了。人們驚呆了,以為一場慘劇又將不可避免地發生。眼看就要機毀人亡的時候,沉著的伊利巧妙地操縱起飛機的尾水平舵,終于使飛機在即將闖入海面觸水而機毀人亡的瞬間昂起了機頭,緊貼著水面瞞珊地飛行了幾公里,在海灘旁的一排小木屋附近安全著陸。

這次試飛成功,引起美國海軍部的高度重視。雖然當時有不少艦隊指揮官仍強烈反對繼續進行這種試驗,他們認為在大型戰斗艦艇上安裝飛行甲板,將會妨礙各種艦炮威力的發揮。但是,美國海軍部卻堅持撥出專款作進一步的試驗,錢伯斯工程師甚至提出,所有的巡洋艦都應裝上這種平台。同時,還有人提出了把起飛平台裝在戰列艦炮塔上面的設想等等奇特見解。

在這股熱情的推動下,錢伯斯獲準讓尤金?伊利在重巡洋艦「賓夕法尼亞」號上降落。飛行時間定于1911年1月18日,飛行地點在舊金山海灣。這次飛行是從海岸上起飛,在「賓夕法尼亞」號上降落,其飛行難度更大,危險性也更大,同時,對軍艦本身也相當危險。為此,伊利把自行車的內胎纏在身上作救生衣,在巡洋艦尾部上方安置了一塊長約36米、寬約9.6米的平台,平台從巡洋艦的主桅桿下面一直伸到艦體之外,外伸板是傾斜的。為了使飛機降落滑行時不至于沖出平台而掉入水中,故讓試驗在軍艦航行時進行,以使飛機降落于艦體之上時能利用逆風的風速,從而比較容易控制飛機。同時,他們還在平台上橫向配置了22道鉤索,每道鉤索兩端用50磅重的沙袋系住。當飛機從海岸起飛降落于艦船之後,這種古老的方法迫使降落的飛機在其向前滑行的同時降低速度。考慮到攔阻系統有可能失敗,美國人在飛行甲板的盡頭還設置了一個用巨大的帆布做成的斜坡屏障。

1911年1月18日,在「賓夕法尼亞」號重巡洋艦上的飛行試驗再次獲得了成功。

這次試驗的成功,引起了世界各國海軍的普遍關注,各海軍大國紛紛開始了類似的試驗。可以這樣說,這次試驗與首次試驗一起奠定了航空母艦作為一種新艦種的基礎。

當時的飛機還僅僅能夠完成偵察、校正火炮射擊、掃射等簡單的軍事任務,沒有跟地面進行通訊的設備,也沒有殺傷力比手榴彈更大的武器,所以,人們提出了又一種新的設想︰改變飛機的構造,使之能夠在水面起飛和降落。

為了進一步使陸上飛機能夠參加海戰,美國國會總算同意撥出25000美元作為海軍航空事業費。

這筆錢也實在太少了些,相比李安生投入了數百萬元的資金,富裕的美國佬遠遠的落後了。

在這個上頭不能省錢,而是應該要燒錢,現在燒錢,將來將會受益無窮。

反正現在中國每年從飛機外銷上頭賺取的利潤,足夠中國在這上頭進行任何奢侈的揮霍。

美國進行航空母艦試驗的同時,英國皇家海軍也開始了試驗。最初,英國的主要對手德國擁有一支無畏艦隊和世界一流的飛艇設計師孔特?馮?齊柏林。為了趕超德國,英國海軍的主要人力都用于飛艇的設計與試驗中。後來,由于飛艇的升力不夠,加之試驗中事故累累,被解散了。

英國方面開始向中國大量的進口飛艇,中國的飛艇在中俄戰爭中大放光彩,質量可靠,得到世界統一贊譽,也成為了一大出口賺外匯的利器。

同時參加試驗的人員又通過進口中國飛艇的同時順便購買中國飛機進行試驗活動,很快,飛機的優點就顯露出來,英國防務委員會于1912年5月決定成立陸軍飛行隊和海軍飛行隊。(兩年後,海軍飛行隊又改名為皇家海軍航空兵。)

這便是中俄戰爭的好處之一,中國通過這次機會,向世界展示中國陸軍的月兌胎換骨同時,還展示了中國在軍工上頭的特殊成就。

中工後來居上,居然在槍炮制造上頭取得了輝煌成績就不說了,竟然還在飛艇與飛機等技術上領先世界。

只是他們並沒有意識到,中國還有一項技術是領先世界的,而且還沒有在戰爭中應用過,那就是航空母艦以及飛機搭載技術。

在後世,絕大部分國家在加入航母俱樂部的時候,往往都是從舊軍艦、舊貨船改裝或購買國外舊航母來開始的。實際上,各國決定發展航母的原因和技術起點各不相同。在航母的初始階段,試驗色彩強烈,不可能與戰列艦等成熟概念一樣驟然上馬新艦,而只能從改裝大型現役或舊艦艇入手。

中國其實也不例外,第一艘航空母艦是根據中華航運公司提供的,一艘有十余年艦齡的美國貨輪改造的。

無論是起飛,還是著落,試驗都已經成功,這艘名為「飛輪海」的航空母艦,也正式成為了中國的第一艘航空母艦,不過,它的主要功能,將是用于訓練。

中國也很快就會開工建造專門的航空母艦,這對列強來說,是個極大的超越。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炮火1906最新章節 | 炮火1906全文閱讀 | 炮火1906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