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揚剛接到聖旨時愣住了,這不是坑爹嗎,媽的,不知道自己出征之後,能不能在洛陽大亂之前趕回來,否則自己的辛苦不是白費了嗎。
但同時張揚心里也頗有點莫名其妙,因為稍有點軍事常識的人都知道要讓一支剛訓練了不足兩個月的軍隊上戰場跟送死沒什麼區別。
不過隨後他就從盧植還有袁紹甚至是騫碩那里派來的信使口中得知了事情的真相,這讓他憤怒之余又頗為無奈,因為皇帝旨意一下,那是非得遵令而行不可的。
看了看被他緊急召集到府中來的郭嘉眾人,張揚勉強克制住自己的情緒,知道此時一定要給予眾人信心,他笑了笑道︰「沒什麼,仗嘛總是要打的,邊打邊練嘛,只要咱們戰略戰術得當,應該可以彌補士兵訓練上的不足。」
眾人見張揚信心十足,也都精神了起來。下首的曹操眼珠子轉了轉,首先贊同道︰「不錯,現在士兵的隊列已經練得初具規模了,而且因為武器補給充足,只要是正面對陣,無論是叛軍還是盜賊咱們都不怕。」
楊安國點了點頭,隨即又皺眉道︰「只是不知道咱們會被派到哪個方向,若是對上匈奴騎兵,就需要進行靈活的戰陣變換,以現在的訓練水平咱們可沒有勝算。」
郭嘉接口道︰「河東郡有董卓的西涼兵駐扎,而且听說朝庭已經下旨讓丁建陽發兵增援,我料白波軍新敗,于扶羅又是兵力不足,想必成不了什麼大的氣候;至于青徐的黃巾余孽,因為沒有統一的指揮,距離又遠,想來也不會讓朝庭太過重視;倒是張純叛軍自和烏桓人聯手以來,勢力擴張很快,影響巨大,而且幽州既是國家重要的財政來源和糧食產地,離京城又近,雖有中郎將孟益督率騎都尉公孫瓚統兵進剿,形勢卻不能樂觀;依我看,咱們多半是要去增援河北。」
張揚听郭嘉提到白波軍,腦子里不禁又浮起了郭壯嬌美麗倔強的臉龐,「也不知她現在怎麼樣了呢」他心中暗暗惦念道。
至于河北叛軍,他倒是一點也不擔心,因為如果按照歷史,下個月應該就會傳來石門大捷的消息。不過就算歷史已經改變,那也沒什麼,他自信公孫瓚能做到的事自己也應該能做到。
當下張揚搖了搖頭道︰「現在去猜測發兵何處毫無意義,咱們還是想想怎麼應付半個月後陛下的檢閱吧。」眾人听了,都點頭表示同意,隨即開始商議具體的分工安排。
次日一早,張揚親自趕往城外軍營。到了那里一看,手下眾校尉包括素來不參加操練的蹇碩也都已經到了,當然,象趙融馮芳夏牟那樣文官出身,素來養尊處優慣了的幾位臉上自然免不了多少都帶有一些睡眼腥松的模樣了。
見張揚到來,眾人趕緊齊齊抱拳行禮;看見象袁紹曹操那樣的歷史風雲人物都在向自己行禮,張揚心里不由產生了一種將踩在偉人肩膀上的感覺,隨即又不自覺地升起了一股「舍我其誰,一覽眾山小」的豪情壯志,說出來的話也就自然而然地多了幾分威嚴。
「諸位,皇上已經下旨命我軍半月後出征平亂。為上報皇恩,下安黎民,這半個月大家一定要齊心協力,不可有絲毫的懈怠。」
「是!」眾人忙再次躬身行禮。
張揚滿意地點了點頭,開始按昨天商定的內容分派任務,等眾校尉紛紛領命而去,張揚轉頭對蹇碩道︰「蹇大人,咱們還是登台觀看操練吧。」
蹇碩笑著道︰「但憑大人吩咐。」
士兵們的晨練按慣例由曹操總負責;本來,軍中操練都應該由各校尉自行安排,不過西園軍新兵居多,而象趙融馮芳夏牟等人又根本毫無練兵經驗,因此楊安國雖按職餃不過是一小小的司馬,卻不得不擔負起了這個重任。好在因為他是張揚的內兄,能力也是有目共睹,所以眾人倒也不敢有什麼異意。
洛陽地處北方,十二月末冬,已經是寒意十足了,不過有主帥親自督陣,又有曹操制訂的嚴格軍規的約束,眾士兵自然不敢有絲毫懈怠,在楊安國等人的帶領下,人人都是練的滿頭是汗,倒象是六月盛夏的光景一般。
勞累了一天,張揚回到府中,正要回房歇息,忽然見郭嘉匆匆趕了過來,忙停下來道︰「奉孝,是你啊,這麼急有什麼事嗎?」
郭嘉笑著一拱手道︰「恭喜主公,我給您推薦兩位大才到了,這兩位您是非見不可。」
「喔,那真是太好了!卻不知是哪兩位高人?」張揚一听大喜,郭嘉推薦的人才終于到了。
但郭嘉卻不急著揭開迷底,只是神秘地一笑,道︰「此二人現已在內堂等候多時,主公稍後見了就知道了。」
張揚一听,忍不住笑道︰「奉孝賣得好關子!也罷,快快給我引見吧。」說完,當先向內堂急步而行。
進入內堂一看,只見坐榻上兩位年約三十出頭的中年人正在低聲交談著什麼,雖是身在天下聞名的「猛虎將軍府」中,卻並沒有絲毫拘謹的樣子,顯得氣定神閑,從容自若,張揚心中已是先贊了一聲。
那邊的兩位中年士人見一員身材魁梧氣度不凡的年輕武將大步流星地走了進來,後面緊跟著郭嘉,明白自己等的正主兒已經到了,忙起身施禮。
其中一位圓臉黑須神態謙和的中年人首先道︰「在下平原華歆,冒昧前來拜訪,還請大人恕罪。」另一位略顯消瘦眼中卻是神光十足的中年人接著道︰「在下河南鄭泰,見過張大人。」
張揚見兩人一個禮數周到一幅謙謙君子的模樣,另一個一看就是一位精明干練的人物,心中已是一喜,待听說是華歆和鄭泰就更高興了。
要知道歷史上的華歆後來曾官至曹魏的司徒,施政能力有目共睹,鄭泰雖然不如華歆那麼有名,卻也決非無名之輩,在「後漢書」上是和北海孔融,穎川荀彧齊名的人物。
因此張揚連忙恭敬地回了一禮,又笑道︰「我說奉孝兄怎麼那麼神秘,原來竟是兩位先生親自光臨!在下對兩位早已仰慕已久,今日得以相見,實在是三生有幸;兩位先生快快請坐,累你們久等,張揚實在是失禮之至。」
華歆忙道︰「哪里哪里,是我二人來的唐突了。」又再三客氣,方才肯入座。鄭泰素來豪爽,只微微一笑,也不多話,跟著一起落座。
等侍女上來換過茶水退出,張揚笑著道︰「兩位先生比我年長的多,張揚冒昧稱呼一聲‘子魚兄’,‘公業兄’,不知可使得?」
華歆忙道︰「我二人一介布衣,怎敢當大人如此稱呼。」
這時候郭嘉在一旁笑道︰「子魚兄、公業兄,我家主公生性不喜拘禮,兩位就不用客氣了。」他跟張揚時間雖也不短了,深知張揚一向不喜歡繁文縟節,偏偏他也知道好友華歆素來多禮,便趁機先出言點醒他。
鄭泰見華歆還要謙虛,忙搶先回道︰「大人既然不喜拘禮,我等敢不從命?」說完先笑了起來。
一番寒喧過後,鄭泰首先切入正題道︰「我等二人自到了京城就听說皇上下旨讓西園軍準備出征平叛,早听說校尉大人戰功卓著,想必是勝券在握了。」
張揚微微一笑道︰「不瞞兩位,新軍新建,倉促出陣,勝算其實不大;但我輩身為武人,當此國家危難之際,可以說是責無旁貸,義不容辭,自然不敢畏縮不前;此次出征,若不能勝,我是不會回京城的。」語聲雖是平緩,卻透出了強大的自信和決心。
華歆听了點了點頭,隨即又出言道︰「那大人有何平叛良策呢?」
張揚知道對方是想要先考考自己,于是微微沉吟了一下,道︰「良策不敢說,但興邦自思,所謂平叛之策無非是文武並舉,剿撫並濟;既要從軍事上打擊叛軍,擒殺匪首,迅速穩定局勢;又必須采取措施安撫好百姓,穩定住民心,掐斷禍亂的源頭;從‘治病除根’的觀點來看,倒是後者更重要一些。」看了看華鄭二人他又道︰「當然了,這只是我個人的一點愚見,還要請二位指點。」
華歆听了嘆道︰「大人能想到安撫民心為上,武力平叛為次,足見見識深遠,我大漢有大人這樣的能臣良將,實是天下百姓的福氣,‘指點’二字,大人再也休提。」
鄭泰在旁邊听了也點了點頭,微一轉念,忽又道︰「听奉孝言道大人有意扶助天子整頓朝綱,鏟除閹宦佞臣,重振大漢國威,不知是否屬實?」
張揚听了微吃了一驚,這話要是漏出去可是不小的麻煩,因為自己扶助天子是假,獲得利益才是真的。
不過見鄭泰正直直地瞪著自己,心知此時只要稍有猶豫,自己在對方心目中的印象立刻就會打上折扣,因此便鄭重其事地點了點頭道︰「不錯。」
鄭泰接著追問道︰「大人志氣可嘉,只是請恕在下直言,以大人現今的實力,縱然有陛下的賞識,恐怕也遠不是中官外戚的對手吧?」
張揚一听,心里嘀咕道,誰他麼的和中官外戚死啃啊,老子就是想渾水模魚,不過現在還不是告訴他們二人真相的時候,盡管他們是郭嘉推薦的,但畢竟張揚還不知道他們心里想的是什麼。
因此表面上微微一笑道︰「公業兄說得不錯,若單說勝算,在下實在是很少;但有道是‘位卑不敢忘憂國’,張某雖一介武夫,卻不敢只顧及自己一人的得失一家的安危而坐視國家衰微百姓罹難而不顧。」
鄭泰听了,不由眼楮一亮,和華歆對視了一眼,忽揚首大笑道︰「好一個‘位卑不敢忘憂國’!鄭某服了。」說完,和華歆二人一起起身長拜,道︰「鄭泰(華歆)願听從大人吩咐,但有驅使,決不敢辭!」
張揚大喜,慌忙起身攙扶,嘴里連聲道︰「怎敢當兩位大禮,快快請起。」
重新落座後,郭嘉在旁邊笑道︰「子魚兄,公業兄,如何?我言非虛吧;如此英雄人物,豈非正是我輩應該扶佐之人?」
鄭泰笑道︰「奉孝的眼光我自然是佩服的,不過總得讓我心服口服才是吧。」眾人听他說得有趣,都笑了起來。
幾個人正聊得高興,忽听外面李晨高聲道︰「主公,宮中聖旨到。」
張揚一听,忙出去接旨,卻是皇帝急召他進宮見駕。眼看天色已黑了,卻不知皇帝有何急事,張揚不敢耽擱,忙急急上馬,跟著前來宣旨的小黃門向宮內趕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