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華歸 第38章 李大風

作者 ︰ 行走的葉子

陳皎兒按小姐的例,每個月本來有八百文的月例銀子,但自從進了陳府的門,就沒有拿全過。

出了蘇媽媽的事,更是好幾個月沒看到一個銅板。昨天老夫人才安排了二夫人掌家,當天晚上,就有管事親自送了之前拖欠的月例,還多了二匹上好的綢鍛。

別人給臉,她自然是接下了好意,一千個銅板合一兩紋銀,拖欠的月例也有十多兩銀子,拿出一百文賞了管事,表示自己毫無芥蒂,也算是皆大歡喜。

連續好幾天,陳皎兒都跟著二夫人旁听,細細觀察管事們做事的風格,和周媽媽所回之事。閑時便會想想,如果自己遇上此事,該如何處理為好。而陳綺珊則是風風火火,大刀闊斧在廚房里實施了自己的新政。

周媽媽今天按例回了事,路上遇到管事報怨道「還是你運氣好,表小姐是個膽子小的,並不敢真管什麼事哩,樂得你輕松。看看廚房現在被折騰成什麼樣子,氣得杜媽媽好幾次都想去老夫人跟前告狀了。」

如果不是老夫人的親孫女,只怕告過好幾回了吧,周媽媽暗笑。也覺得自己運氣不壞,自己的事管得得心應手,如果有人橫插一杠過來,恐怕也要亂得跟杜媽媽一樣了。

正說道,有小丫頭過來道「周媽媽,皎兒小姐讓您去回事院,她有事要請教。」

才說周媽媽運氣好的婆子,咧開嘴笑道「瞧我這烏鴉嘴,好了好了,快去給主子回事吧。」

回事院里,只剩了陳皎兒與櫻桃,見周媽媽回轉,陳皎兒溫言道「櫻桃,給周媽媽看坐。」

櫻桃搬了八仙圓凳過來,周媽媽謝過後,大方坐了。

「周媽媽,我這幾日听您回事,有一事不明,所以想請教媽媽。」

「表小姐請講。」周媽媽開始回想自己這幾日所辦之事,無非是幾個婆子偷懶,被她抓住,然後罰了幾棍子和扣了當月月例的事。

「昨天,洗衣房的婆子洗壞了大少爺身邊一位姐姐的衣裳,罰了五十文;前天,三小姐身邊紅福的衣服被洗壞了,罰了十文;大前天,掃地的小丫頭偷懶罰了三十文;再前天,一個婆子活沒干好罰了十文。不知道,是不是這樣。」陳皎兒看著周媽媽。

「是,小姐所說不差。」周媽媽仍在納悶,這都是再普通不過的事情,而且還有好幾件事,小姐只挑了這四件,不知是個什麼說法。

「府里都說周媽媽處事公正,丫頭婆子十分服氣,不知道這罰月例也好,棍棒也好,可有個章程。」陳皎兒又問道。

周媽媽這才明白小姐的意思,心里只嘆氣,未出閣的小姐哪里懂得這些。她是府里從最低等的粗使丫頭開始做起,一步一步走到今天,府里就沒她不知道的活計,中間的彎彎繞繞也沒有能瞞得過她的。

怎麼處罰,她要權衡是什麼事,造成了多少損失,主子知不知道等等,每次定了罰責,就沒有人說過她不對的。

想通關節,周媽媽道「小姐有所不知,同樣是洗壞了衣服,二件衣服的價格也是不同的。不能光看是什麼樣的事,也要看涉及的賠償。」

「媽媽說的不錯,可大少爺那邊的姐姐一件衣裳所費三十文,紅福的衣裳所費是二十文,不知這處罰是按什麼算的。」無非是逢高踩低,陳皎兒自然清楚這些,卻仍不依不饒的發問。

「這……」周媽媽一時沒了言語,心里卻覺得委屈,她管了數十年的雜役,本就是個吃力不討好的活計,從老夫人到大夫人都沒有挑過她的刺,怎的現在一個小丫頭卻拿她開刀。

「媽媽務惱,皎兒只是覺得凡事都要有個章程的好。按著章程辦事,就算有人想說周媽媽處事不公,也無從說起。也讓下面的人,知道自己辦錯了事,會有什麼後果。」陳皎兒仍是溫言細語,卻讓周媽媽冷汗直流。

「那小姐覺得章程該如何定才好,下面的丫鬟婆子多是不識字的,老婆子也只是識得幾個大字而已。」周媽媽就不信,自己憑著經驗辦了數十年沒出差錯的事,她一個丫頭片子能出什麼好章程。

陳皎兒顯然是有備而來,拿出事先寫好的章程,道「雜役一項,共有粗使丫鬟八十四人,婆子一百零三人,洗衣房二十三人,共計二百一十人。月例銀子分為三等,一等月例三百文,二等月例二百文,三等月例一百文。」

周媽媽忙道「這差別也太多了些,府里多支這些銀子,二夫人是否知曉。」府中粗使丫鬟婆子從一百文到二百文不等,中間差別並不太大,一下子分成三等,周媽媽听到一等月例三百文心里一跳。

陳皎兒拿出算盤,示意周媽媽上前,撥著算盤珠道「我仔細算過,新支的月例比之前還略少一點,媽媽請看,我們只要將最累的活分為一等,稍輕的活分為二等,最輕松的活分為三等。這樣一來,大家看來月例的份上,會有人搶著去做最累的活,而不從媽媽從中調停,怕得罪這個,又怕沒照顧那個。」

「小姐這話,可說到老奴心里去了,每年分配活計是最累人的,都願意去輕松的地兒,給誰安排了重活兒,就以為老奴是針對她,弄得老奴里外不是人。」周媽媽並不傻,陳皎兒略一解釋,她就明白了其中的好處。

如果不用府里多掏錢,這樣安排自然是極好,到時候自有家貧需要錢的,主動去做一等的活計,不用她再去得罪人。

「這第二件事,就是賞罰分明。按平時發生的事情,我分了一下,大概有十二件之多,犯了那一種首先按章程罰月例,如果造成了府里的損失,則按損失的大小再罰。」

「還有第三件事……」

陳皎兒翻動著手里的章程,跟周媽媽一一解釋著。周媽媽也從最開始的不以為然,到點頭,再到最後的欣然接受。

周媽媽既然覺得好,陳皎兒讓她暫時不要聲張,拿了章程直接去了二夫人的怡文居。二夫人看過,有些狐疑道「這些,是你一個人所想。」

「皎兒只是觀察了這些日子以來,雜役上發現的一些事,發現矛盾都出在累活沒人願意干,然後辦砸了差事如何處罰上,也是想了許久才想出來的。

其實,也虧了二夫人這段時間來,讓皎兒跟著您學習,看您在需要拿主意時,所思所想的,皎兒只是將他們具體到了這件事上。要說起來,還是二夫人的本事。」

「瞧這丫頭,嘴不是一般的甜,小小年紀能想到這些,倒是不容易了,得了,這件事我作主,就這麼辦了。」倒不是二夫人真想不到這些方法,只是雜役上的人在府里地位低,只要管事能將事情安排下去,活計有人做,不出亂子。自然,也不會有人去想改變什麼。

新的章程實施下去,自然有個過程,陳皎兒趁機提出在府中到處走走看看,二夫人當然不會反對,笑道「自己家里,皎兒隨便走動就是,只是你畢竟是姑娘家,只在內院走動即可。」

陳皎兒自然稱是,謝過二夫人,開始名正言順的在府中走動,並且讓櫻桃時常與一些老資歷的婆子們打打交道。

今日從回事房回來,陳皎兒拿了水輕輕在桌面上畫著陳府的地圖,內院里能去的地方她都走遍了。老太爺的書房也去了好幾回,可惜什麼有價值的都沒有發現。

櫻桃進屋時,就看到這樣一副景像,小姐坐在桌前對著一攤水跡發呆。拿了抹布,櫻桃道「小姐,桌子髒了喊小丫頭來擦擦就好,怎的坐在這里發呆。」

擦完桌子,櫻桃有些不確定道「小姐,您讓奴婢打听的人,好象在外院看門。」

陳皎兒猛的抬頭,激動的道「真的打听到了,是誰。」原來,陳皎兒一直在暗地里打听林大的二表哥,當年不就是二表哥的一封信讓林大鋌而走險,謀害官家嫡女。

只是,大老爺在府中,無論如何都不能讓人知道她在打听這個人。只能旁敲側擊慢慢尋找,所以一直進展緩慢,沒想到終于還是被找了出來。

櫻桃見小姐高興,也開心道「嗯,今天听婆子們閑聊,說什麼誰一家富貴了,當初帶他進府的親戚,連去討個人情都討不到,如何如何。

奴婢就多嘴去打听了幾句,才知道跟林大有關。說是林大的表哥李大風,以前是大老爺的長隨,也曾風光過。後來不知道怎的被大老爺厭棄了,打發到外院去看門。」

「前幾年老婆死了,兒子和媳婦也都是老實人,混不上好差事,偏偏有個孫子,從小十分聰明。自己偷偷跑去私塾听先生講課,回來就能背出來,李大風就去求林大想讓自己的孫子月兌籍,也能正正經經念個書。」

「可沒想到林大一口就回絕了,氣得李大風回來後病了幾日才好。」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沐華歸最新章節 | 沐華歸全文閱讀 | 沐華歸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