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湄傳 第23章 蛻變

作者 ︰ 月出

端陽過後,天氣開始炎熱起來,空氣中隱隱涌動著一股躁動和不安。

早飯罷,劉曜正準備回文淵閣繼續讀書,父皇身邊的安公公匆匆向他奔來,躬身行禮道︰「四皇子,請留步,今兒的太和殿廷議,聖上宣您旁听呢。」

劉曜心中早有所料,自己的努力終于有了回報。他溫和的對安公公說道︰「勞公公告知,我這就過去。」

安公公見劉曜每次對他都是彬彬有禮的,從來不像皇長子劉曦眼神中總帶著一股子輕賤,也不像皇嫡子劉總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

安公公有心維護劉曜,往四周機警的掃了一遍,見來來往往的太監宮女無人留意,向前低聲提醒劉曜︰「今兒個的廷議是關于邊疆的,聖上情緒低沉,四皇子要小心應付,寧可不說也不要多說。」

劉曜投遞給安公公一個明了的眼神,倆人眼神迅速交換了一下。劉曜望著父皇身邊最得力的安公公,心中開始有所頓悟。

太和殿是當今聖上和朝中大臣們商議軍機要密的地方,這里建築威嚴,是皇權的集中象征,掐絲琺瑯雙鶴香爐中終年飄散著裊裊的龍涎香,暈染得整個宮殿都是皇家的味道。

以往的廷議中,只有皇長子劉曦和皇嫡子劉是被允許旁听的,其他皇子一概不許參與,更不許沾染半分。

劉曦和劉是當今太子的最熱門人選,身後各有力量支持,呼聲無外乎是立長或立嫡之說。劉曦和劉原本和睦的關系,也在各方勢力的拉鋸中,陷入水火不容的境地。

劉曦,長子,十五歲,母妃為瓊妃,背後有一批德高望重的老臣們在極力謀劃。

劉,八皇子,也是嫡子,十歲,母後為王皇後,背後有舅父兼大將軍王猛等鼎力扶持。

倆人聯結身後的勢力相互打壓,相互排擠,弄得前朝也跟著雞飛狗跳。久而久之,漸成兩派,朝中文武官員人人忙著站隊,人人都在下著賭注,來賭明天的命運。

聖上劉基對此頭疼不已,有心制衡兩方勢力。恰在此時,四皇子劉曜把握時機,漸漸在眾多皇子中月兌穎而出,用自己的沉穩和聰穎入了父皇的眼。

今日,是劉曜第一次以皇子的身份參加廷議,他清楚的明白這一步是多麼的不易。他雙眼觀察著父皇和大臣們的一舉一動,雙耳過濾著他們說過的每一句話,一張嘴砸模著話中的玄機。

老臣道濟小心翼翼的向父皇劉基稟報著︰「陛下,因著端陽佳節,胡人問題一直秘而不發,近來這幫胡虜竟敢越來越放肆,公然進犯邊境,到處燒殺掠奪,無惡不作。望陛下早作決斷,還我邊疆子民的安寧。」

劉基一把拍在龍椅上,怒道︰「胡虜小兒,蒙昧不化,簡直可惡極了!」

大將軍王猛見狀,出列懇求︰「陛下無優,臣願領旨出征,不破胡虜誓不還朝!請陛下降旨!」

劉基瞧著王猛的氣勢,既沒有同意,也沒有否定,深邃的雙眸仿若一望無際的大海般,看不出一點喜怒。

老臣道濟察言觀色,爭辯說︰「陛下,切不可輕易動兵,胡人重在教化。否則今日打跑了,明日又來了,豈不是成了久治不愈的頑疾?老臣贊同和親,和親是最溫和的方式,既可解決當前的困境,又不損我開源兵力,老百姓也不至于飽受戰亂之苦。」

王猛反擊︰「陛下,此話差矣!堂堂一個大國,竟靠一個女子去維系,傳出去都會讓人笑掉大牙!陛下英明,我朝軍威浩蕩,只需五萬精兵,即可踏破胡虜,讓他們永遠敬畏天朝,再不敢犯!」

道濟︰「匹夫之勇!敢問將軍?出兵是容易的嘛?輜重糧餉有無考慮在內?國家消耗又有多少?」

王猛︰「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只有膽小怕事的人,才會縮著脖子做人,你這樣唯唯諾諾,置天朝的國威何在?」

道濟︰「你?荒謬,荒謬……」

王猛︰「哼!迂腐老兒,何需多言……」

……

……

于是乎,以道濟為中心的和親派,與以王猛為中心的征戰派開始了一番唇槍舌戰。雙方各自陳辭,互不相讓。

劉基輕輕咳嗽了一聲,嘈雜的議論聲戛然而止,大殿內瞬時一片寂靜,落針可聞。

劉基逡巡了一圈,視線漸漸轉移到皇子們身上,「皇兒們,有何想法?都來說說。」

皇長子劉曦望向了道濟,只見道濟向他微微點了點頭,劉曦便說道︰「父皇,兒臣贊同和親,和親是最好的出路,上順兩國友好交往,下順百姓安居樂業,以避免戰亂糾紛。」

劉曦話剛落音,道濟便恭維說︰「陛下,皇長子親和愛民,有賢君之風範,可喜可賀啊!」

道濟派跟著紛紛附和,贊美著皇長子劉曦的賢德仁厚。

劉基微不可聞的嘆了一息,把目光轉向了皇嫡子劉。

劉昂著頭,挺起了胸,眼中慢慢泛起一股尊貴和傲氣,朗朗開口道︰「父皇,兒臣以為要像快刀斬亂麻般,果斷出兵,古今帝皇,無不是以此威蓋四方,讓周邊小國完全臣服的。」

王猛朗聲笑道︰「陛下,兒小小年紀,竟有如此魄力,真是難得!覺悟比某些大臣還要勇武,此乃陛下洪福也。」

王猛派也跟著紛紛附和,贊美著皇嫡子劉的威武霸氣。

劉基又微不可聞的嘆了一息,把目光轉向了四皇子劉曜。

劉曜自打進了太和殿,一直捕捉著父皇的每一個眼神,以及大臣們的言語行動,此刻他背後沒有任何支持力量,也沒有高人事前進行指點,他只能順著自己的觀察說出自己內心的真正想法。

他字斟句酌︰「父皇,兒臣以為治大國若烹小鮮,飯菜做得咸了不好,淡了也不好,只有恰到好處才好。胡虜進犯邊境,自古常有,是哪朝哪代都不可避免的,既不能操之過急,也不能懈怠松弛,兒臣建議先和親,爭取三到五年的時間,然後一舉征服胡人,讓他們徹底歸降。」

想了想,劉曜又補充道︰「父皇,朝廷還要考慮歸降後的撫慰政策,恩威並施才能讓胡人真正心服口服,只有心服,才會熄了他們再進犯的念頭。」

話音落下好久,都無人響應,沒人贊同,也沒人反對,大殿內死一般的靜。劉曜像是對著毫無知覺的空氣講了一番話,除了吐字時會帶動嘴邊空氣的波動,甚至連這微小的波動也隨著他講話的結束而結束。

劉曜有一陣一陣的挫敗感,他不安的望了望父皇,父皇臉色無甚變化,看不出是喜是怒。

「勢單力薄」——便是此時劉曜最大的感受。

太孤單了,就如同在攀一座高不可及的大山,路上沒有一個同伴,茫茫天地間,只有他一個人不斷的往上攀爬,攀爬……累了,痛了,渴了,餓了,無人會知,也無人在意,而山頂依然那麼的遙不可及。文字首發。

劉曜並不知他的一番話,已經讓在場的所有人刮目相看,有些遠見的老臣和大將們,相互覷視著,開始忌憚起這個突然冒出來的四皇子。

劉基的內心則是沸騰不已,他終于找到了,找到了一個敢于說出自己看法的皇子,再也不是大臣們的傀儡,也不是別人的木偶,而是真正的皇子,有著自己的見地,可以讓臣子圍著皇權轉,而不是皇權被臣子利用,這是多麼的難能可貴。

劉基深望了劉曜幾眼,內心的歡喜漸漸傳遞到臉部,眼角漸漸溢滿了笑容,他擺手讓劉曜近前來,贊許的撫了撫兒子的頭。

劉曜仿佛等了千年之久,終于等來父皇的肯定,挫敗的感覺馬上煙消雲散,內心的渴望又一次鳳凰涅槃般重生起來。盡管山頂高不可攀,但他一定要攀上去,哪怕付出所有代價!

安公公站在龍椅旁,悄悄伸出大拇指,給了劉曜一個鼓勵的眼神,劉曜重重的點了點頭。

開端雖然美好,但過程依然艱難,劉曜就是從第一次的廷議中,悟出一定要培植自己的勢力。有些事,光靠自己是萬萬不行的。

劉曜的內心充滿了新生的希望,如同蝴蝶終于掙月兌了厚厚的壁繭,開始了華美的蛻變。

……

這樣的廷議,幾乎每幾天都會上演一次,而四皇子劉曜也在一輪輪的成長著、蛻變著……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沈湄傳最新章節 | 沈湄傳全文閱讀 | 沈湄傳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