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說三國——還三國以本來之面目說起三國,按照史書的可靠性、實用性,當以陳壽的《三國志》為本。為什麼呢?第一,因為陳壽完成《三國志》這部著作的時間距離西晉統一中國只有五年。第二點呢,陳壽這個人治學非常嚴謹,他收集來的材料但凡是他覺得可疑的,他寧肯不用,留下來的應該說是基本可靠。但是正是因為陳壽有這樣一個特點,所以《三國志》這本書非常地簡略,不是太好看。所以過了130年,南北朝時期,南朝宋的尚書祠部郎裴松之為《三國志》做了注。一般人為古書做注主要是進行一些解釋,比方說名詞解釋、動詞解釋、時代背景介紹,怕你看不懂,做一個注。裴松之的注不一樣,裴松之把陳壽棄而不用的材料,以及陳壽寫《三國志》所看不到的材料有選擇地補充了進去。補充的時候裴松之也做了一個甄別工作,就是他認為不可靠的材料,他會在後面加以說明,就是我認為這個東西是靠不住的,我認為這個時不可能的,理由是什麼什麼什麼。那麼如果幾個材料是矛盾的,裴松之就采取並存的方式,羅列在這里,讓後來的讀者自己去甄別。所以裴松之的注也是比較可靠的。
其次,是北宋司馬光主編的《資治通鑒》。《資治通鑒》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本編年體通史,記述了從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到五代後周顯德六年(公元959年),共計一千三百六十二個年頭的歷史。全書共計二百九十四卷,另三十卷,《考異》三十卷。這部書選材廣泛,除了有依據的正史外,還采用了野史雜書三百二十多種,而且對史料的取舍非常嚴格,力求真實。這部書所記述的內容也的確比較詳實可信,歷來為歷史學家所推崇。而且《通鑒》記事簡明扼要,文筆生動流暢,質樸精練,不僅可以作為史學著作閱讀,有些篇章也可以作為文學作品來欣賞。《資治通鑒》書名的意思是「鑒于往事,有資于治道」,是由宋神宗親自賜名的,因為宋神宗看完司馬光起先呈上的《通志》後,覺得它比其他的史書更便于閱讀,也易于借鑒,就親賜此名,還給予繼續編寫此書之方便,司馬光當然高興啊,回去後廢寢忘食日夜編寫,終于在神宗元豐七年(公元1084年)完稿,共歷十九載。但我看了《資治通鑒》後,有個感覺,就是《資治通鑒》太詳細,詳細到讓人感覺不真實,感覺在看小說而不是史書。而且因為《資治通鑒》所借鑒古書太多,其中難免有所錯漏,它的成書時間距三國時又有八九百年,而且寫這麼詳細就難免有所出入。所以它的可靠性自然要比《三國志》差,但實用性卻比之高多了(袁騰飛就說過他把《資治通鑒》當工具書用。說實話,司馬光這砸缸的保守派確實是強)。
再次,是南朝劉宋時範曄所編撰的《後漢書》。《後漢書》是一部記載東漢歷史的紀傳體史,「二十四史」之一。《後漢書》是繼《史記》、《漢書》之後又一部私人撰寫的重要史籍。與《史記》、《漢書》、《三國志》並稱為「前四史」。《後漢書》全書主要記述了上起東漢的漢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下訖漢獻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共196年的史事。所以它記敘的是曹丕篡漢前的歷史,並不涉及整個三國史,故而我把它排在《三國志》與《資治通鑒》之後。
然後,是西晉時荊州刺史桓溫(北伐的那個)的別駕——習鑿齒所著的《漢晉春秋》。照理說習鑿齒是西晉時人,他的《漢晉春秋》雖然比《三國志》成書晚,但比《資治通鑒》那可是要早很多年了,那《漢晉春秋》的可靠性肯定要比《資治通鑒》高,但我為什麼把它排後面呢,那時因為︰第一點,習鑿齒之所以寫《漢晉春秋》主要是因為當時荊州刺史桓溫企圖稱帝,習鑿齒就通過《漢晉春秋》來制衡桓溫的野心(以史為鑒)。所以為了制衡桓溫,《漢晉春秋》就以被後世大儒們所公認的蜀漢為正統來寫,自然里面說教的成分增多,可靠性就下降了。第二點,習鑿齒是諸葛亮的超級粉絲啊(我想這也是《漢晉春秋》以蜀漢為正統的重要原因),他專程去隆中憑吊孔明故宅,並寫了《諸葛武侯宅銘》,記敘了孔明故宅的情景,論述了孔明志在興復漢室、統一中原大業的抱負,頌揚了公正無私,執法嚴明。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思想作風。在他的著作中,還收錄了孔明的《後出師表》,對考證此文提供了有力的佐證。因此,在四川成都的武侯祠里,後人留下這樣一副對聯︰異代相知習鑿齒,千秋同祀武鄉侯。一個史學家,要是他主觀上對于某個人過于喜好,那麼在他的作品中寫到有關這個人的事或物,多多少少會有些偏頗。第三、《漢晉春秋》我個人不太熟悉,而且在歷史上它的名聲也沒有其他幾部書大。有此三點,所以我把它排在後面。
最後,那就是大大有名的《三國演義》了,《三國演義》是由羅貫中(據說為元末明初人,無定論)所寫的一部曠古奇書,中國四大古典名著之一,具有很高的文學性和藝術性。雖然《三國演義》現在有好幾個版本,但羅貫中的原版據傳已失傳,現在的幾個主流版本中流傳最廣的一個版本是清初由毛綸、毛宗崗父子修改過的《三國演義》。毛氏《三國演義》對原版有較多修改,偏重對儒家正統倫理道德的宣傳,與原版比較而言,加大了對劉備的贊美而貶低了曹*。還有一個版本是嘉靖壬午本《三國志通俗演義》,即通常所說的嘉靖版。嘉靖版被認為是最接近原版的版本,有人認為它就是原版(至于是不是原版,無定論,一般按原版論)!與毛版對比,嘉靖版更公正,但我認為以文學性來說還是毛版更勝一籌,我想這也是毛版廣泛傳播的原因之一吧。
《三國演義》這麼有名,但我為什麼要把它排在最後呢?因為它畢竟是一本小說,自古就有《三國演義》七分實三分虛之說,我認為這是很貼切的。之所以把它排在最後,就是因為它太有名,現在有些人甚至有個別學者,在講到三國史實的時候,居然拿《三國演義》里提到的事來說,這就會讓不明真相的人產生一種誤區,認為《三國演義》里的事,就是真實的三國。我寫這本書的目的,就是要糾正有些人的誤區,還三國以本來之面目。在正文中我會把《三國演義》里著名的故事、情節提出與正史做比較,讓大家對三國有個系統的了解。
至于《魏書》、《蜀記》、《吳書》、《曹瞞傳》、《續漢書》等等,因為裴注中多次提及(我也不熟悉),所以這里就不一一介紹排序了。
一般三國這段歷史,從時間上來區分,一般有以下幾種分發︰一、公元220年∼280年。220年曹丕稱帝篡漢,280年晉滅東吳。
二、公元220年∼265年。265年司馬炎篡魏建晉。
三、公元184年∼280年。184年張角黃巾起義。
四、公元208年∼265年。208年曹孫赤壁之戰。
其實要稱得上三國,那應該是魏蜀吳三帝共存才為之三國,所以我認為從公元229年孫權稱帝建吳(三國中孫權最晚稱帝)開始到公元263年蜀漢滅亡為止,共34年才能稱為真正的三國。
那是不是這前後幾十年就不講了呢?當然不是!雖然這前後幾十年嚴格上來說不能稱為三國時期,但它也是三國時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起到了重要的承上啟下的作用,而且我們看《三國演義》,最喜歡看的就是漢末軍閥混戰的那一段嘛,要是《三國演義》把那段去掉,那還有什麼看頭啊!所以此書我準備編年體與紀傳體並用,對照各部史書及《三國演義》的異同,以評論辨析為主進行敘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