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說三國 第十四章 曹呂之戰

作者 ︰ 時間的齒輪

第二年(興平元年,公元194年)曹*再次親征徐州,他委派司馬荀彧與壽張縣令程昱留守鄄城,一路又是大肆殺掠,一直打到瑯邪、東海等地,等他大軍返回時,又在郯城以東擊敗了劉備的軍隊。陶謙震恐,打算逃回丹楊(今安徽宣城,不是江蘇丹陽)老家。正在這時,陳留太守張邈背叛曹*,迎接呂布入兗州,于是曹*只好撤軍,回救兗州。(陶謙運氣夠好,不過後來他病死了,可能也是因為被曹*嚇的!運氣最好的當然是劉備,投機成功)

張邈字孟卓,曹*對他那可是真當兄弟看待的。張邈起先與曹*和袁紹都有交往,董卓之亂時,他與曹*首先帶兵進攻董卓,後來他帶兵追隨曹*。袁紹擔任盟主後驕傲、自大,張邈以正義之詞勸言袁紹,袁紹大怒,指使曹*殺掉張邈,曹*拒絕,張邈甚為感激。在曹*第一次親征陶謙前,曾對家里人說︰「我如果不回來,你們就去投靠張邈!」曹*回來後,去見張邈,大哭了一場。(我估計曹*認為他對張邈有大恩,張邈一定不會背叛他)但誰知道,就是這個受曹*大恩的人幾乎把曹*入絕境!

關于張邈為什麼要背叛曹*,《三國志》的說法是︰「紹聞呂布之拾袁紹從張楊也,過邈臨別,把手共誓。紹聞之,大恨。邈畏太祖終為紹擊己也,心不自安。」我覺得這個說法有些牽強,當時雖然袁紹與曹*的關系還很好,但只是建立在利益之上,我想張邈能做到陳留太守,頭腦也不會太壞,不至于看不出吧。難道說張邈真認為曹*能為了袁紹的一句話就殺他?我認為真正的原因是呂布太猛,張邈估計自己不會是呂布的對手,為求自保,與呂布聯手!

張邈的背叛,與一個人的勸說不無關系,那就是曹*早期的智囊——陳宮。陳宮這個人大家肯定很熟悉了,我以前也提到過,但我想大多數人熟悉的是《三國演義》里的陳宮,而歷史上的陳宮與《三國演義》中的陳宮可以說完全是兩個人(輔佐呂布之前)!

《三國演義》中的中牟縣令陳宮與歷史上的陳宮根本不是一個人,只不過是羅貫中為了更好地說明陳宮後來為什麼會背叛曹*而把中牟縣令與陳宮合並成了一個人!(歷史上是中牟縣中的功曹放了曹*,至于這功曹姓甚名誰、跟沒跟曹*亡命天涯就沒記載了)

說實話,個人認為,《三國演義》中陳宮背叛曹*的理由要比歷史上陳宮背叛曹*的理由充分,也更讓人信服!但事實就是事實,誰也不能改變!《三國演義》中陳宮背叛曹*的理由是曹*殺了呂伯奢一家與說了「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這句話!我們前面也分析過殺呂伯奢一家的可靠程度;而歷史上陳宮背叛曹*的理由據《資治通鑒》說是因為曹*殺了聲望頗高又譏諷過他的前九江太守邊讓!

對于邊讓之死,歷來有很多爭論,爭論的不是他的死因,而是他死的時間及他的死為什麼會引起陳宮、張超、張邈等人的背叛!關于他死的時間《後漢書》記載是在他「去官還家後,建安中」而《三國志》、裴注、《資治通鑒》都認為是在張邈聯呂反曹之前,所以這里極有可能是範曄作《後漢書》時的一個失誤!至于陳宮等的背叛,一般認為是與邊讓有關。邊讓是名望很高的士族大夫,而當時的曹*雖然是割據一方的軍閥,但勢力還很弱小,再加上他宦官之家的身世一向被那些自視甚高的士族大夫們看不起,所以邊讓譏諷曹*估計戳到了曹*的痛處(宦官之家)而被殺。邊讓是陳留人,與陳留太守張邈、東郡人陳宮等估計早已相識並為好友,所以邊讓之死引起陳宮等兔死狐悲加上呂布的外在壓力導致陳宮等背叛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曹*征徐州前派陳宮率兵留守東郡,這時陳宮就率軍秘密迎接呂布來擔任兗州牧。張邈則派人去鄄城騙時任司馬的荀彧說呂布是來幫曹*打陶謙的,要荀彧提供糧草。荀彧何等聰明,哪能上這當,一眼就看出張邈要反叛,就立即部署軍隊進行防守,並急速征召在濮陽的東郡太守夏侯惇前來救援,結果呂布趁機佔據濮陽。當時曹*把所有的軍隊都帶去進攻陶謙,留守的兵很少,而且大部分將領和主要官吏都參與了張邈、陳宮的陰謀。夏侯惇趕到以後,當天夜里,就誅殺了幾十個參與叛變陰謀的官員,情勢才穩定下來。

這時豫州刺史郭貢率領數萬人的大軍來到鄄城城下,有謠言說他與呂布合謀,城中眾人十分恐懼。郭貢要求會見荀彧。荀彧準備出城會面,夏侯惇等勸阻他說︰「你是一州的主持人,出城必定有危險,不能去。」荀彧說︰「郭貢與張邈等人並不是老交情,如今來得這樣迅速,必是還未定好策略,趁他尚未定好策略時說服他,即便他不能幫助我們,也可使他保持中立。如果先疑心他,將使他在一怒之下打定主意,投到敵人那邊」郭貢看到荀彧並無恐懼之心,認為鄄城不易攻破,于是率軍離去。(很熟悉的情節吧。對了,「空城計」!可嘆那,真正實施空城計的荀彧,到現在名頭卻遠遠低于諸葛亮)

當時,整個兗州基本都是呂布的了,只有鄄城、範城、東阿三個地方還在曹*手里。荀彧和程昱都在鄄城鎮守,荀彧知道程昱在東阿聲望高(程昱是東阿人),就派程昱去東阿安撫民心。于是程昱離開鄄城去東阿。他途經範城,當時範城令靳允的一家都被呂布抓了,程昱就去勸說靳允,讓他堅定守城的決心。這時陳宮派來進攻範城的汜嶷正好帶兵到了,靳允為了表決心,設伏兵殺了汜嶷!

對于這件事,裴注引徐眾評說︰「靳允與曹*之間並沒有確立君臣關系,而母親是至親,依照道義,靳允應該辭官去跟隨母親。春秋時期,衛國公子開方到齊國當官,多年沒有返回家鄉,官仲認為,不惦念自己父母的人,又怎麼能愛君主!所以,訪求忠臣一定要到孝子之門。靳允應該首先去營救自己的至親骨肉。徐庶的母親被曹*俘虜,劉備就送徐庶返回北方,以便營救他的母親。想要掌握天下的人,應當體恤作兒子的孝順之情。而曹*也應該讓靳允離開。」

這個什麼「徐眾評」,我找了一下,是東晉的一個叫徐眾的黃門侍郎撰著的一本叫《三國志評》的書,沒什麼名氣,治學也算不上嚴謹,所以只能歸入野史流。你說如果按照徐眾的說法,當時曹*讓靳允離開(曹*遠在千里,我估計他都不知道有這事),範城失去主心骨,那就難保了,範城一丟,鄄城、東阿估計也差不多了,曹*沒了根據地,估計他也要完了!而靳允的離去也不能保證呂布就會放了他家人,而他堅持下去,曹*以後一定會對他另眼相看!這麼一推算,你說靳允是走還是不走?徐眾腐儒之見不足為道啊!

程昱又派遣一支騎兵部隊,截斷黃河上的倉亭津渡口,陳宮率軍到河邊,無法渡河。程昱來到東阿,東阿縣令、穎川人棗祗已率領吏民在城牆上堅守。由于荀彧、程昱、靳允、棗祗等人的努力,他們終于撐到了曹*大軍的歸來(大約在興平元年四月,194年)。曹*回來後,握著程昱的手說︰「假若不是你盡力,我就無家可歸了。」曹*上表推薦程昱為東平國相,駐在範縣。呂布進攻鄄城,未能攻克,就向西移駐濮陽。曹*說︰「呂布一下子得到一州的地盤,卻不能佔據東平,切斷亢父、泰山的要道,利用險要的地勢來對抗我,反而回駐濮陽,我知道他沒有多大作為。」于是進攻呂布。

濮陽縣的大姓田氏為呂布實行反間計,假意作曹*的內應。曹*得以進入濮陽城後,縱火焚燒所經過的東門,表示自己不再退回。及至與呂布交戰,曹軍大敗,呂布部下的騎士捉到曹*而不認識,問道︰「曹*在哪里?」曹*說︰「騎黃馬逃走的那人,就是曹*。」呂布的騎士就放開曹*,而去追那騎黃馬的人。曹*從大火中突圍而出,回到營中,親自慰問軍士,命令軍中趕快制作攻城用的器械。隨即進軍,再次攻擊濮陽。他與呂布相持一百余天,發生蝗災,百姓饑饉,呂布的存糧也已吃盡,兩軍各自撤退。九月,曹*回到鄄城。呂布率軍到乘氏,被乘氏人李進擊敗,向東退到山陽。(當時,發生嚴重的旱災,谷價一斛值五十萬錢,人相食的慘況比比皆是)

冬季,十月,曹*來到東阿縣。這時,袁紹派人勸說曹*,想讓曹*把家眷送到鄴城居住(就是想讓曹*歸順他)。曹*新近失掉兗州,軍中糧食也已吃盡,無奈之下便準備接受袁紹的建議。程昱激勵勸阻曹*,曹*被程昱的話打醒,于是放棄了原來的打算。他再接再厲終于在興平二年初,在定陶擊敗了呂布,從此曹*佔據了戰場主動權!

呂布的部將薛蘭、李封駐軍巨野,曹*向他們發動進攻、呂布前來援救,被曹*擊敗,退走。于是曹*斬殺薛蘭等人。曹*駐軍乘氏,因徐州牧陶謙已死(大約在興平元年末病死,死前把徐州托付給劉備),便準備先奪取徐州,回來再攻打呂布。幸好他這不智的念頭被荀彧的勸說給澆滅!(不然兩線作戰,曹*完了!)

呂布再次從東緡出發,與陳宮率領萬余人來進攻曹*。曹*部下的士兵全都出去收割麥子,在營中的不到一千人,難以守住營寨。在營寨西邊有一條大堤,南邊有一片茂密深廣的樹林。曹*把一半士兵埋伏在堤後,另一半士兵暴露在堤外布下陣勢。呂布的軍隊*近時,曹*才命輕裝部隊挑戰,等到兩軍廝殺在一起以後,伏兵才登上大堤殺出,步兵與騎兵一齊沖鋒,大破呂布的軍隊,直追到呂布的營寨才返回。呂布當夜撤退。曹*又攻下定陶,分兵平定各縣。呂布向東到徐州投奔劉備。張邈跟隨呂布,讓自己的弟弟張超帶領家屬退守雍丘。

至此,曹呂之戰暫告一段落。我有個想法,就是陶謙那場病生的真是不巧!在曹呂大戰最關鍵的時候,陶謙正好生病!那時曹呂雙方打得難分難解,誰也無暇顧及在徐州的陶謙,如果那時陶謙健康,出兵襲擊曹*,曹*必敗無疑!如果陶謙早半年病亡,把徐州交給劉備,以劉備的才能,不出兩月,肯定能穩定徐州的局勢,那麼等曹呂雙方打得難分難解時,劉備插上一腳,曹呂必定也沒好果子吃!哎,看來是天助曹公啊!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正說三國最新章節 | 正說三國全文閱讀 | 正說三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