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說三國 第十三章 徐州之戰

作者 ︰ 時間的齒輪

呂布從長安逃出之後,想去投靠袁術,因為他想,我殺了董卓為袁術報了仇(袁家在京城的老小都被董卓給殺了),袁術一定會感激我,結果沒想到袁術厭惡他反復無常,把他拒之門外!于是他又去投靠袁紹,袁紹接納了他,並與他一起去常山攻打黑山賊張燕,大破黑山軍,呂布認為自己對袁氏有功,對袁紹的將領很看不起,他又放縱部下士兵搶掠,袁紹對此十分不滿。呂布發覺袁紹對自己不滿,就要求袁紹讓自己去洛陽駐守,袁紹害怕呂布去後會加害自己,就派了些精壯人士趁著夜色去殺呂布,沒有成功(呂布多強啊,一般人近不了身),呂布就逃到河內投靠了河內太守張楊。

這上面是《三國志》的記載,與《資治通鑒》、《後漢書》的記載是有出入的。《三國志》說袁術對呂布是「拒而不受」的,就是說袁術根本沒接納呂布,然後呂布無奈去投靠了袁紹。後來袁紹要殺呂布,他才去投靠的張楊。

但《資治通鑒》說︰「呂布自武關奔南陽,袁術待之甚厚。布自恃有功于袁氏,恣兵銷掠。術患之,布不自安,去從張楊于河內。李傕等購求布急,布又逃歸袁紹。」也就是說袁術接納了呂布,後來呂布因為縱兵搶掠,引起袁術不滿,就去投靠張楊,李傕等懸賞捉拿呂布,呂布認為張楊那不安全,就轉頭投靠了袁紹。(這里《後漢書》與《資治通鑒》記載基本相同,應該是《資治通鑒》參考的《後漢書》)

都是史書,那我就不知道了,究竟當時袁術有沒有接納呂布,呂布後來是先投靠的袁紹還是先投靠的張楊,但從《資治通鑒》後面的記載「呂布之舍袁紹從張楊也」和事件發展的合理程度看應該是《資治通鑒》的錯誤。

當時,由于董卓之死,各地軍閥勢力都發生了很大變化。袁紹佔據冀州之後,與幽州的公孫瓚持續作戰,公孫瓚被袁紹打得不敢從幽州出來。袁紹委派自己的兒子袁譚為青州刺史,袁譚與公孫瓚所委派的青州刺史田楷連戰兩年,雙方可說是兩敗俱傷,軍糧吃盡了就去搶老百姓(可憐了老百姓啊),弄得生靈涂炭(當時劉備就在田楷軍中,要是劉備真有《三國演義》說得那麼仁義的話,不知他做何感想)。後來朝廷派趙岐前來調解關東各州、郡的矛盾,于是公孫瓚與袁紹和親,各自率兵退回。

曹*自從做了東郡太守後(前面講過),黑山賊于毒等攻擊東郡郡府東武陽,當時曹*駐軍在頓丘,他不去就東武陽反而去攻打于毒老巢,于毒知道後放棄東武陽,回軍救老巢(曹*版「圍魏救趙」),于是曹*乘勢進軍內黃,打敗了在內黃的黑山賊眭固與南匈奴於扶羅(後來滅西晉的漢趙帝劉淵的祖父)的軍隊。

這時兗州刺史劉岱被青州黃巾軍所殺,兗州無主,于是曹*的部將東郡人陳宮為曹*勸說州中其他要員共推曹*主持州務,于是曹*做了兗州刺史(自封的)。做了刺史之後,曹*帶兵去攻黃巾,起先不勝,後重整旗鼓把黃巾趕出了兗州。在與黃巾的交戰中曹*的革命好友濟北相鮑信英勇犧牲,尸骨無存,曹*命人雕刻了鮑信的木像並親去祭奠,放聲大哭。後來朝廷知道了劉岱的死訊,任命京兆人金尚做兗州刺史。金尚前來赴任,卻遭到曹*迎擊,金尚逃走,投奔了袁術(這金尚跟劉表比,那真是不好比了,也倒霉,讓他踫上曹*)。

這里要說明一下,這青州黃巾軍,中平五年(公元188年)起于青(山東一帶)、徐兩州,他們可能是黃巾余黨,也可能是打著黃巾旗號的其他農民起義。朝廷派陶謙為徐州刺史,鎮壓黃巾軍,陶謙到任後大破黃巾,于是余下的黃巾逃出了徐州。逃出徐州之後在哪,我不太了解,不過估計就在青州一帶徘徊,不然這麼叫青州黃巾軍呢!

直到初平二年(公元191年)黃巾軍又去進攻勃海,當時已經發展到三十多萬人了,他們準備與黑山軍會合。這些倒霉蛋遇到克星了「白馬將軍」公孫瓚,公孫瓚率領步、騎兵二萬人在東光縣以南迎擊,大破黃巾軍,斬殺三萬余人。黃巾軍丟棄輜重,奔逃渡過黃河。公孫瓚在黃巾軍流過一半時*近,黃巾軍再次大敗,又死了數萬人,河水被血染成了紅色。被浮虜的有七萬余人,車輛、甲冑和財物不計其數。公孫瓚威名大震。後來「白馬將軍」公孫瓚為什麼兵力那麼強,我想除了他那些胡漢混雜的騎兵外,這七萬被他俘虜的青州黃巾也肯定有許多加入了他的部隊!

被公孫瓚打敗後,余下的青州黃巾就逃到了兗州,沒東西吃自然得搶啊,兗州刺史劉岱準備迎擊黃巾,濟北相鮑信勸他固守,他不听,被黃巾所殺。曹*主持兗州事務,他開始黃巾的大克星,大敗黃巾,黃巾軍退出兗州。曹*追擊黃巾軍到濟北,黃巾軍全體投降。曹*得到兵士三十余萬,男女一百余萬口。曹*從中挑選精銳,稱為「青州兵」(後來曹*又帶著這支生力軍殺向了他們最先的敵人徐州牧陶謙,這就是後話了)。收復青州黃巾後,曹*听取了毛玠「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以畜軍資」的戰略性建議,後來他就是因為這句話的指引,一步步走向了國家的最高權利!

初平三年(公元192年)時,揚州刺史、汝南人陳溫去世了。袁紹委派族兄袁遺兼任揚州刺史(反董聯盟時的山陽太守)。沒想到同是袁門的袁術派軍隊擊敗袁遺,袁遺逃到沛,被亂兵殺死。袁術任命下邳人陳瑀為揚州刺史。後來袁術受荊州刺史劉表軍隊的*迫,率軍移駐封兵,黑山軍的一個分支部隊與南匈奴於扶羅都歸附袁術(被曹*打敗後)。曹*擊敗袁術軍隊,于是包圍封丘。袁術退到襄邑,又退到寧陵,曹*在後面追擊,接連打敗袁術。袁術逃到九江,揚州刺史陳瑀率軍抵御,不許袁術入境(你說袁術這家伙多不識人,能不敗嘛)。袁術退守陰陵,在淮河以北集結部隊,又向壽春進軍。陳瑀大為恐懼,逃回下邳。于是袁術佔領壽春,自稱揚州刺史,兼稱徐州伯(到處樹敵,你稱「徐州伯」,那徐州刺史陶謙能答應嘛)。李傕想拉攏袁術作外援,便任命袁術為左將軍,封陽翟侯,假節。(這是《資治通鑒》的說法。《三國志》說陳溫是被袁術所殺,但裴注說陳溫是病死的,而《資治通鑒》用的是裴注的說法)

袁紹與袁術都用的是遠交近攻的策略,袁紹與曹*、劉表交好共圖袁術,而袁術與公孫瓚、陶謙、黑山、南匈奴交好齊攻袁紹。當然劉表只想守著他那一畝三分地,二袁相爭時是如此,後來曹袁官渡之戰時也是如此,劉表不是缺少能力,只是缺少野心,如果他的野心跟劉備一樣大的話,估計三國歷史得重寫!其實,袁術不該讓孫堅去打劉表,白白斷了孫堅這條臂膀,結果使袁術一蹶不振,以劉表的性格,只要你不是特別弱,劉表是不會來打你的,但你要是去惹他,他會比猛虎(孫堅)還強!

因為董卓亂京,長安劇變等原因,曹*的父親前太尉曹嵩逃到瑯邪避難(不知那根神經不對,偏偏選這地方)。曹*與陶謙因為分屬不同陣營又是鄰居,經常發生摩擦。而瑯邪正是在兩軍對壘的前線,曹*也考慮到了老父親的危險性,就派泰山太守應劭迎接曹嵩到兗州。曹嵩這家伙估計做高官時沒少貪(他的官據說就是用錢買的),他居然帶了一百余車輜重一起走(不要跟我說里面都是書)。這麼個龐大的車隊能不引人注目嘛,這不,被陶謙駐守在陰平縣的部隊發現了,這些士兵看見這麼多大車,能不眼紅嘛,而且還是敵方,自然人人爭先搶財寶去了,結果不但財寶被搶,連曹嵩與他的小兒子曹德也命喪于此(據說死的還有曹*的母親鄒氏,曹嵩的寵姬趙氏)。殺父之仇不共戴天啊,于是曹*親率大軍帶著他的本部人馬與新編組的青州兵向徐州開去,那些青州兵本來就是強盜出身(從188年搶到現在了),加上以前又是被陶謙從徐州趕出來的,估計這次曹*又許以許多好處,于是乎如虎狼向徐州撲去!曹軍先後攻拔十余城,一直打到彭城。彭城一場大戰,陶謙軍大敗,只得逃到郯城據守,曹*哪能放過陶謙,一路追殺過來包圍了郯城,但郯城雖小怎奈城池堅固,曹軍久攻不下!正在這緊急關頭,陶謙在大戰之初向公孫瓚請求的援軍到來了!當時公孫瓚接到陶謙的求救後,派他的青州刺史田楷去救陶謙,于是田楷帶著時任平原相的劉備等救援徐州。當時劉備是依附于公孫瓚的,他的本部人馬只有一千多,附帶還有些歸順他的胡人騎兵,一路上又招募了幾千個饑民,你說這樣一支雜牌軍怎麼會是曹*的虎狼之師的對手,但劉備人馬雖少,但對于陶謙來說卻猶如雪中送炭,陶謙感動地不得了!後來田楷和劉備相繼被曹*打敗,陶謙把他的四千丹楊兵給了劉備(陶謙可是丹楊人,這四千可是他的子弟兵,對他忠心耿耿,可說是陶謙軍隊中精兵中的精兵,從中可看出陶謙對劉備有多重視)。劉備得了這四千人,于是就月兌離了田楷歸順了陶謙(那田楷估計被曹*打得早逃回去了,劉備多精明,那能再跟著這種人)。

當時曹*因為糧草不濟,圍郯城又久攻不下,又逢田楷、劉備的救兵,所以只得退兵。陶謙終于能松一口氣了,但他放眼望去,徐州已遍地白骨。原來曹*為報復仇,竟屠城泄憤!《資治通鑒》的說法是「坑殺男女數十萬口于泗水,水為不流!」「攻取慮、睢陵、夏丘,皆屠之,雞犬亦盡,墟邑無復行人。」(不過也有可能是青州兵自己所為,畢竟那是一伙新近歸附的強盜嘛)

這里我們來講講曹*為什麼會糧草不濟。你想想,投降他的青州黃巾攜家帶口有百萬之眾,兵丁有三十萬,青州兵雖然是精挑細選的精兵吧,估計最少也要五萬以上。有很多人都想知道這青州兵到底有多少?說實話我也不知道(沒看到有記載),《三國志》上只說︰「受降卒三十余萬,男女百余萬口,收其精銳者,號為青州兵。」但我估計五萬肯定是有的。但這五萬僅僅是打仗的兵,當時投降曹*的可是百萬人吶,曹*不可能這百萬人都收,他養不起,但又不能只收身強力壯的(哪個人沒有父母、妻兒啊),所以我認為曹*收的青州兵為五萬左右(不會太多,因為隨後曹*的老窩兗州,除三個城池之外基本被呂布端了,曹*總兵力就剩了一萬多!《資治通鑒》︰「今兗州雖殘,尚有三城,能戰之士,不下萬人。」),而青州兵的眷屬應為八萬到十五萬之間!因為曹*剛收服這些黃巾,還沒來得及讓他們從事生產,就馬不停蹄的來打徐州,一下子多了這麼多人,那自然要糧草不濟了!

以前徐州在陶謙的治理下可是片樂土,四方民眾因為戰亂皆歸附之,但這次遭曹*之禍,瞬間變成地獄!(曹嵩也夠本了,死了都有這麼多人去陪他,後來還做了皇帝)所以後世民間有這麼多罵曹*的作品也是有道理的!

陶謙上表劉備為豫州刺史(空餃,陶謙連他的徐州都保不住了,哪有豫州給劉備?不過劉豫州這個稱號後來到保留了下來),讓劉備帶兵屯小沛。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正說三國最新章節 | 正說三國全文閱讀 | 正說三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