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在世時,烏桓人乘天下大亂,擄掠漢人十余萬戶。袁紹把各部落的酋長都封為單于,並以平民家的姑娘做自己的女兒,嫁給那些單于做妻子。遼西烏桓酋長蹋頓的勢力尤其強盛,受到袁紹的厚待,因此此時袁尚兄弟落難就去投奔蹋頓。蹋頓屢次派兵入塞搶掠,想幫助袁尚恢復舊有的疆土。曹*準備出軍討伐,開鑿平虜渠、泉州渠,以便運輸大軍所需的糧草。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準備出兵征討烏桓,將領們都說︰「袁尚只不過是個逃亡罪犯,烏桓人貪得無厭而不念舊情,豈能受袁尚利用。如今大軍深入塞外征烏桓,劉備必然勸說劉表乘虛襲擊許都,萬一發生變化,事情就後悔不及了。」郭嘉說︰「您雖然威震天下,但烏桓人倚仗距離遙遠,一定不會預先防備,乘其不備,突然襲擊,可以一戰告捷。況且,袁紹對這一地區的百姓以及塞外的異族有恩德,而袁尚兄弟現在還活在世上。如今冀、青、幽、並四州的百姓,只是因畏懼而服從我們,並沒有受過我們的恩德。如果我們離開這里而率軍南征,袁尚利用烏桓的武力作資本,招集願為恩主效死的部屬,烏桓人一動,四州的百姓及異族都會紛紛響應,這會使蹋頓動心,生出非分的打算,恐怕青州與冀州就不會再在您的控制下了。劉表不過是個只會坐在那里發議論的人,他自知才干不能駕御住劉備,重用劉備則害怕控制不住,輕用則劉備不會為他所用。因此,即使我們調走全國兵力遠征,您也不必擔擾。」曹*听從了郭嘉的意見。大軍進發到易縣,郭嘉提議說︰「兵貴神速,如今遠涉千里進行奇襲,輜重太多,難以掌握先機。而且假如烏桓人得到消息,必然加強戒備;不如留下輜重,軍隊輕裝以加倍的速度急進,出其不意地進攻。」
我們以前講過「北四友」中的田疇。起初,袁紹幾次派使者到無終縣去召田疇,又派人授予田疇將軍的印信,讓田疇召撫所統部眾,田疇都拒絕了。到曹*平定冀州後,河間人邢對田疇說︰「黃巾軍起事以來,已二十多年,天下動蕩不定,百姓流離失所。如今,听說曹公法令嚴明,百姓對戰亂已經厭惡,亂到極點,就會歸于平靜,請讓我先去試探一下。」于是,邢收拾行裝,返回家鄉。田疇說︰「邢是個先知先覺的人。」曹*委任邢為冀州從事。田疇忿恨烏桓人經常殺害本郡著名的士大夫,想討伐烏桓而力量不夠。曹*派使者來征召田疇,田疇要他的部屬趕快為他治理行裝,部屬說︰「以前,袁紹仰慕您的名聲,曾五次禮聘,您一直拒絕;如今,曹*的使者一來,您就好像迫不及待,這是什麼原因?」田疇笑著說︰「這就不是你們所能知道的了。」他隨同使者一起到曹*軍中,被任命為令,隨大軍進駐無終縣。
當時正趕上夏季,大雨不止,沿海一帶泥濘難行,而且烏桓人還在交通要道派兵把守,曹軍受阻無法前進。曹*十分憂慮,向田疇詢問對策。田疇說︰「這條道路每逢夏秋兩季常常積水,淺不能通車馬,深不能載舟船,是長期不能解決的難題。原來右北平郡府設在平岡,道路通過盧龍塞,到達柳城。自從光武帝建武以來,道路陷壞,無人行走,已將近二百年,但仍留有道路的殘跡可循。現在烏桓人以為無終是我們大軍的必經之路,大軍不能前進,只好撤退,因此他們放松以了戒備。如果我們默默地回軍,卻從盧龍塞口越過白檀險阻,進到他們沒有設防的區域,路近而行動方便,攻其不備,可以不戰而捉住蹋頓。」曹*說︰「很好!」于是率軍從無終撤退,在水邊的路旁留下一塊大木牌,上面寫著︰「現在夏季暑熱,道路不通,且等到秋冬,再出兵討伐。」烏桓人的偵察騎兵看到後,當真以為曹軍已經離去。
*命令田疇率領他的部眾作向導,上徐無山,鑿山填谷,行進五百余里,經過白檀、平岡,又穿過鮮卑部落的王庭,向東直指柳城。距離二百余里時,烏桓人才知道。袁尚、袁熙與蹋頓以及遼西單于樓班、右北平單于能臣抵之等率領數萬名騎兵迎擊曹軍。八月,曹*登上白狼山,突然與烏桓軍相遇,而烏桓軍軍力強盛。曹軍車輛輜重都在後邊,身披鎧甲的將士很少,曹*左右的人都感到畏懼。曹*登高,看到烏桓軍隊不整,就縱兵攻擊,派張遼為先鋒,烏桓軍隊大亂,斬殺蹋頓和各部落王爺及以下的烏桓首領,投降的胡人與漢人共有二十余萬。
遼東單于速僕丸與袁尚、袁熙投奔遼東郡太守公孫康,跟隨他們的還有數千名騎兵。有人勸曹*乘勢追擊,曹*說︰「我將使公孫康送來袁尚、袁熙的人頭,不必再勞師動眾。」九月,曹*率大軍從柳城班師。公孫康想要殺死袁尚、袁熙,作為對朝廷立下的功勞,于是先埋伏精兵在馬廄中,然後請袁尚、袁熙進來,他們還沒來得及入座,公孫康叫出伏兵,把他們捉住。于是斬殺袁尚、袁熙,連同速僕丸的人頭一起送給曹*。將領中有人問曹*︰「您已退軍而公孫康殺死袁尚、袁熙,這是為什麼?」曹*說︰「公孫康一向畏懼袁尚、袁熙,我如果急攻,他們就會合力抵抗;緩和時,他們就會自相殘殺;是形勢使他們這樣做的。」曹*把袁尚的頭顱懸掛起來示眾,號令三軍︰「有敢于哭泣的,處斬!」牽招卻獨自設祭,放聲悲哭,曹*認為他是忠于故主的義士,推薦他為茂才。
當時天寒,又遇上大旱,二百里沒有水,軍隊缺乏糧食,只好殺死幾千匹戰馬作為軍糧,挖地三十余丈才見到水。大軍返回後,曹*調查以前勸阻他出兵征討烏桓的人,眾人不知道是因為什麼,都心懷畏懼。曹*對勸阻者都加以厚賞,對他們說︰「我先前出兵,實在危險,雖然僥幸獲勝,全是靠上天保佑,不能作為常規。你們的意見,才是萬全之計,所以加以賞賜,以後不要害怕提相反的意見。」
十一月,曹*到達易水,烏桓代郡部落單于普富盧、上郡部落單于那樓都來向曹*祝賀。
大軍回到鄴城,論功行賞,封田疇為亭侯,封地有五百戶。田疇說︰「我當初是為劉虞報仇,率眾逃亡,我的志願沒有達到,反而以此獲利,這不是我的本意。」堅決辭讓,不肯接受封爵。曹*知道田疇是出于真心,同意他的辭讓,沒有勉強他接受。
後來曹*追念田疇的功勞,後悔以前允許他辭讓封爵,說︰「這是成全一個人的志願,而破壞國家的法制。」于是,仍用先前要封的爵位來封他。田疇上書,表達自己的誠意,誓死不肯接受。曹*不听,想要拉他來拜封,甚至再三再四地施加壓力,田疇始終不肯。有關部門彈劾田疇說︰「田疇自命清高,違背聖人大道,只顧建立自己的名節,應該免除官職,加以處分。」曹*命令世子曹丕與大臣們共同商議這事,世子曹丕認為︰「田疇的行動,與從前楚國的令尹子文辭讓俸祿,申包胥逃避賞賜的情況相同,不應勉強,以此來褒揚他的節*。」尚書荀、司隸校尉鐘繇也認為可以允許田疇辭讓。曹*仍然想封田疇為亭侯,因田疇一向與夏侯關系親密,曹*就派夏侯自己前去用友情說服田疇。夏侯在田疇的住處進行勸說,田疇知道他的來意,不再說話。夏侯臨走時,還堅持要田疇接受,田疇說︰「我是一個辜負故主恩義,逃避危險的人。蒙受大恩,得以活命,已是大幸了,怎麼能靠出賣盧龍塞而換取封爵呢?即使是朝廷對我特別優待,難道我心中不慚愧嗎?將軍是一向了解我的,還這樣勉強我接受,如果迫不得已,我情願一死,在您的面前自刎。」話還沒有說完,已淚流滿面。夏侯一一向曹*匯報,曹*嘆息,知道不能讓田疇屈服,于是任命田疇為議郎。
曹*出兵北伐烏桓時,劉備勸劉表發兵襲擊許都,劉表不能用他的計策。等听到曹*得勝班師的消息,劉表對劉備說︰「沒有听你的話,結果失掉這個大好機會。」劉備說︰「如今天下分裂,戰爭不斷,機會的到來,難道會有終極嗎?要是能不放過以後的機會,則這次也不足以遺憾。」(充分說明劉表與劉備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