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車直奔福隆酒樓,衛掌櫃見陌茶來了,當即派上回那個鐘管事領她們去看鋪面。
鋪面離福隆酒樓有兩條街的距離,路上人太多,坐馬車還不如行路快,鐘管事熟門熟路,帶著他們三人穿走小巷,沒一會就到了雀子街。
雀子街是東北與西南走向,街頭在東北,要轉手的鋪子就位于街頭第一條巷道口旁,位置很不錯。
鋪子呈長寬形,深度稍嫌不足,後面帶個小院,面積跟家里的小偏院差不多大小,在陌茶眼里不算得很小。
原本是個大雜鋪,原主人也經營得還好,有些積蓄,但他老父病重,老家無兄弟照料,他是孝子,思慮再三,決定關了鋪子,回老家去悉心照料老父。
百孝為先,這是中國幾千年的傳統美德,可惜到了現代,諸多的美好傳統都被打破並拋棄,而韓馬及台地區,卻依然保留傳承著這些傳統美德,陌茶以前曾為此悲嘆過。
史書上講古人極其注重孝道,陌茶後來對此有自己的見解,古人的孝道,恐怕還是更偏重無後為大這一條,你給我養了孫子延續香火,你就是盡了孝道。
而苛待老人不奉養雙親,是不孝子所為,人們對此不齒,譴責,卻不會因此而跟這樣的不孝子斷絕往來。可是你如果沒香火延續,旁人不免就會看輕你,蔑視你,甚至欺凌你。
在她看來,孝道其實在無形中被推崇它的人們給扭曲了。
眼下鋪子的原主人轉手不做是因為要回去盡孝道,陌茶就對這樣的人特別好感和欣賞,一百八十兩銀子的價格,她只問了一句對方能不能再優惠一點,在對方回答說至多再少十兩銀子,便痛快地成交。
鋪子里還留有一張桌子,一條長凳,一把椅子,後面的小院留有一張簡易小床,一個兩開兩層碗櫥,兩條長凳,院子里有四個空花盆。原主人見陌茶痛快,又是個小姑娘,就說這些都免費送她了。
並細心地告訴她,院里那口井,不知是什麼原因,每年到了九月,水位就會低得沒法打水,過了九月又自動恢復正常,他接手前一個主人時,對方就說是這樣了,到了他經營居住,也一直是這樣不變。
「九月沒法用水,你就去巷子正中間,順我們鋪子這邊方向的一戶人家去打水用,主人是個耳聾婆婆,膝下無兒女,人很好處,你每次去打水,給她幾個銅板,逢年過節給她送些吃的或穿的就行。」鋪子主人如是說道。
陌茶謝過對方,讓他慢慢收拾,不必著急,收拾好了,鑰匙就送交給福隆酒樓的衛掌櫃即可。
鋪子這麼快就賣出去,原主人也很高興,收拾了一天,第二天早上給福隆酒樓的衛掌櫃送去鑰匙,便帶著家眷和家當坐馬車回家鄉了。
年二十八,陌茶去了大浪村,在察看過大棚里的情況後,讓二十名長工中的兩個正副組長陳大勇、甘濤,過年期間帶領及安排好其余長工每日巡看,直到李管事他們過來為止。出了正月十六,會發放他們過年期間的加班費,每天十五文錢。兩人一听過年不過是來巡看也有什麼加班費得,高高興興地點頭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