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在喜馬拉雅山 脫胎換骨

作者 ︰ 喇嘛尊者

[生活中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翅膀。]

──ua.

月兌胎換骨

甘果垂、佔諾垂廟、肯達那廟、巴垂那特(gangtri,jantri,kedranath,badrinath)這四座廟宇在喜馬拉雅山頗為著名。每年六月到九月之間,平地村莊、城里的人都會來到這里住上一兩個月,我隨著幾位朋友欲往朝廟,遇到一位五十來歲的出家人。他是烏塔•普拉達(uttarpradesh)省班達地區(banda)的人。他安詳沉默,十分謙虛,便一起結伴上路。我們盡可能抄捷徑而不照一般的路線。夜里我們就待在山洞,升火烤馬鈴薯。這是我們僅有的食物。這位出家人一無所有,所以食物就大家分著吃。我們飯前先禱告。禱詞是這樣的︰「這一切是梵,梵賜下(食物),也是由梵吃下。」(譯案︰brahan梵,至上意識,宇宙的本體)這類肯定的言辭,使我們保持在神的意識狀態,在修持上是極有助益的。談話中,這位出家人述說了一個故事,大要如下。

他十八歲的時候,他父親與同村的另一位地主互相爭奪一塊土地。由于村民的嫉妒,生父遭人謀害喪生。嫉妒心這種罪惡是因「我執」而起,並隨著「私心」「貪執」而滋長。他父親被害的時候,他正在學校上課。回到家中,含憤殺了五個人,算是為父報仇。之後他逃到喜馬拉雅山區,在聖哲與瑜伽行者跟前住了下來。為了設法消除內心的罪惡感,便四處參訪聖哲,並經常與他們交談。他開始苦行。他總是向同住的聖哲懺悔。在靈性上他勇猛精進,盡力要洗掉良心上的污垢,三十六年來,很多次他都想到要向警方自首。這三十六年,他成了家喻戶曉的那加•巴巴(nagababa)。他一無所有,連一條纏腰布也沒有。許多次與人討論的時候,他往往公開的說他是罪犯,還述說了他洗面革心的經過。他常說道︰「我知道我從前是凶手,而我現在整個人都改變了。」印度都、蘇菲教(sufi)、基督教、佛教的許多經典都有這類內心轉變的記錄與描述。

交談之下,我們最後的結論是——他應該向警方自首出庭候審。因此第二天他折返回原路,不再與我們一起。他向警察局自首供出全盤事情。警察依法逮捕,將他送到法官面前。但是法官問道︰「控訴狀在哪里?是要控告他什麼罪呢?」警方就把三十六年前犯罪的情節說了一遍,可是既沒有檔案,也沒有記錄來證明這些事情。在質詢之後,才知道他過去的作為,以及日後的生活情形,最後法官宣靠︰被告無罪,應予開釋。這位出家人才又回到喜馬拉雅山。

犯罪學家認為只有在特殊不平衡的情況下,人才會犯法。我同意犯罪就應受到法律的制裁,但是沒有方法來教育淨化這些犯罪的人呢?是因為他們有病才犯法還是我們逼他們犯罪?這兩種觀點都要徹底的檢討。如果向犯罪的人教導靈性的修煉,會使他們了解到別人的權利,別人的存在。要是把罪犯視作了病,那我們也應該設法治療才對。依我看來,我們應該建立起有利于自新的環境,來幫助這些不幸的人。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師在喜馬拉雅山最新章節 | 大師在喜馬拉雅山全文閱讀 | 大師在喜馬拉雅山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