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團子網的財務統計結果,刨除各種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不提,在9月初,整個團子網可以動用的現金規模大約是1700萬元人民幣規模的樣子。在不影響公司的正常運營的情況下,其中1500萬元的現金,是可以抽調出來的。
而團子網的財務上穩到了極點,沒有產生負債。其實,銀行倒是願意借錢,但是陳非覺得不是那麼差錢,公司能自己不斷產生現金流,何必去借?
由于團子網非常健康的盈利狀況,是可以支持其對影視、動漫方面的投資。而關旭《重生傳說》的電影和《刀劍神域》的動漫方面的投資,陳非決定來一點大的氣魄,投資計劃為l500萬元人民幣。
電影準備投資l000萬元,動漫準備先制作一季l3集500萬元投資。這個投資規模,在04年而言並不算太少。
拿電影而言,04年國內電影總票房市場才有l6億的規模。比如,04年電影中,票房過億的也只有《十面埋伏》、《功夫》、《天下無賊》三部。
這三部電影,其制作成本皆是三四千萬元人民幣之間。這里面,劉德華、周星馳之類的超級大牌明星們,千萬級的片酬,至少已經佔據了電影投資的半數以上。
如果沒有大牌巨星、大導演,那麼此時國產電影投資1000萬元人民幣的投資,已經算得上大手筆。
至于動漫的一季13集,每集25分鐘,除去片頭曲、片尾曲,其實,每集只有20分鐘。其成本為38萬多元一集,l。92萬元人民幣一分鐘。成本價不亞于張紀中拍《天龍八部》每集的成本。
渣滓李明確的告訴陳非︰「其實,這樣的投資,如果不是在制作過程中被貪污掉了,完全可以算是精品制作了。」
很多的國產動漫的問題,除了投資比較少之外,關鍵是很多的投資,也根本沒有用到內容制作方面。而是被層層環節浪費掉了。比如,a公司轉包給b公司代工,b公司轉包給c公司代工,經過多次的轉包,錢已經被拿掉了一大半,只剩下一小半落實到了制作中,怎麼可能制作出精良水平?別說了l。9萬元一分鐘,就是9000元一分鐘,全部砸在制作經費中,也能制作成精品。
a時空的一直到2012年左右,國內的動漫代工業,每分鐘代工費也不過是l萬元的價格。中國的動漫代工廠用不到一萬元一分鐘的價格給日漫代工,也是能獲得利潤。
而以04年的物價水平和人工成本,l。9萬元人民幣一分鐘,至少相當于a時空的4萬元人民幣,投資成本相當的到位了。
商定好了電影和動漫的投資,渣滓李開始電話聯系上海那邊的熟人。
經過了一段時間的溝通後,9月6號,上影集團表示,對于團子網的合作,表示熱烈的歡飲。
實際上,04年國內無論是電影還是動漫產業,其實都是很低迷。上影集團這麼一個國內影視行業領軍企業,03年的院線票房的1。4億元,04年的院線收入是2億元。而院線收入佔據上影集團的40%的營收,也是利潤最大的一塊。
此時的上影集團偌大的公司,賺錢能力還不如團子網這個成立不足一年時間的互聯網企業。
實質上,這也不是上影集團不給力,而是因為04年國內電影產業,還是非常弱小的,整個中國國內的電影票房市場,主要是靠北上廣等等少數的「票倉」城市支持,全國的票房總額,比同期香港一個城市的電影票房高不到哪里去。
這除了是因為國內經濟規模較低,平均20元一張的電影票,很多人舍不得消費。更主要因素是,院線主要是集中在少數消費能力搞的大城市,二線、三線城市,甚至都沒有正規院線、影院覆蓋,別說是普通縣城了。
計劃經濟時代,全國有上萬個國營電影放映單位,人均觀影次數規模相當驚人。但是市場經濟,再加上電視普及,小城市對于電影消費越來越少,很多電影院處于虧損,需要國家補貼。
而90年代國企大刀闊斧改革,就是減少行政補貼,采取市場經濟,優勝劣汰。不能自己養活自己的電影院,失去補貼,基本全面的破產。
現在的電影行業,本質上是一個過去計劃經濟體制下的電影放映單位全面破產重建的新格局。
實行了市場競爭為主的院線制,骨干的國營電影企業在一線城市擁有大量的電影院,成為院線的龍頭。而民營、合資的院線,發展的也非常強勁。
從經營模式而言,此時的國內電影市場,與80年代的計劃經濟體制下,已經是完全不同了。
在計劃經濟時代,全國電影院都是國營單位。電影制片廠也是國營的,每年政府給電影制片廠一些制片的指標,拍好之後,給予高于制片成本的采購價。之後,在覆蓋全國各地的電影院同步上映。
但是,在沒有充分的市場競爭下,無論是國營電影放映單位,還是國營的電影制片廠,根本不認真鑽研制作、放映觀眾喜聞樂見的電影。所以,在改革開放後,日本電影、港片、好萊塢電影,先後殺的國產片潰不成軍。也是因為在市場競爭中全面落敗,所以電影制作和發行體制,出現了改革
90年代影視行業稍微松綁後,從計劃經濟體制下的制作影片的指標,變成了公司、個人自己投資去制作,沒有所謂的指標,僅審核影片是否符合政策。
而國營電影院,也逐漸是失去了補貼。基本放棄了小城市的虧損電影院,僅是在大城市重新搞起院線機制。
電影院線執行之初,顯然是陣痛的,因為失去了上萬個計劃經濟體制下的電影放映機構,電影市場隨之驟然減少。
不能盈利的國營電影院失去補貼,被放棄後,大面積的破產。電影院數量驟然減少了95%,像80年代《少林寺》1毛錢一張電影票,也成創造l億票房的奇跡,再也不可能復制
而在21世紀初的十多年時間內,電影票房市場的每年呈現高速增長,其實是院線為主題的電影院,重新向全國各地覆蓋這個過程。
這是一個恢復性的增長,本質上,觀看電影的人次,未必能與80年代計劃經濟時期相提並論。
而也正是因為改革的陣痛,電影行業不再采取行政的統購統銷,國營電影廠日子突然變得非常艱難。也必須學著市場經濟的辦法,進行自救。
與民營、境外企業進行合資拍片,顯然是很多國營電影企業最受歡迎的一種方式。
比如,團子網準備拍攝《重生傳說》,1000萬級別的合拍投資,里面很多是雇佣上影集團的員工,租借上影集團的影視器材和場地。而拍出來後,又在上影的院線公映,大頭其實是上影集團賺到手了。
這對于上影而言,哪怕是沒有上映成功,光是租憑器材、場地,也能賺上一筆租金。
對于陳非計劃投資《重生傳說》,夏花娘也顯得非常高興,說道︰「分鏡頭劇本是我制作的,導演也應該是我!」
陳非搖頭說道︰「不行,別說你l6歲,就是26歲也是太年輕了,大多數導演,年紀30歲才是新人導演。登堂入室的導演,一般都是四五十歲以上。如果是編劇,演員,倒可以放低要求。」
李夏花非常不高興說道︰「為什麼?我的分鏡頭劇本,不是很厲害嗎?」
「分鏡頭劇本是一回事,片場指揮是另外一碼事。導演不光顧是理論知識和藝術能力,更是一名領導。你有過領導指揮人的經驗嗎?能服眾,壓得住片場的各位年齡資歷超過你的人嗎?」陳非說道,「不是打擊你的話,一個16歲的小女孩當導演,首先劇組成員,士氣要泄掉大半,電影也沒法拍好了。」
而關于導演的人員方面,陳非自然是請不起那些已經紅了的大牌導演,只能從未來有潛力,但是現在沒紅的導演中選擇。
趙薇?《致青春》大紅,證明她導演功底?不過,此時她已經是當紅演員,身價很高,可能性比較低。
還有,徐崢?《泰囧》一出,誰與爭鋒,未來國內第一個票房破lo億的大賣電影。
但是,徐崢貌似是電視劇演員,導演夢未必很迫切,而且,徐崢演出的和導演的,基本都是喜劇,而且還是徐崢式的喜劇,不太符合陳非的要求。
最終,陳非又想到寧浩,寧浩走紅是因為06年劉德華計劃對投資支持年輕導演拍片,其中以300萬元投資寧浩拍《瘋狂的石頭》,票房獲得2300萬,算是制作電影的一個奇跡。說來,徐崢從電視劇行業,轉行到拍電影,也是寧浩《瘋狂的石頭》、《瘋狂的賽車》等等電影給予其機會。
不過,寧浩黑色幽默雖然牛逼,但是場面很小,草根味濃了一些。本質上,還是缺少大片氣質。
若是論大片的氣質,陳非覺得張藝謀、馮小剛、徐克等人不錯,但是,貌似那些大導演都有些高不可攀,自己又請不起。
到底請哪個導演,不好說,還等去上海之後,與上影集團簽約協議再說……(未完待續)本文字由啟航更新組提供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創世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