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王座 第三百四十七章 “雪中送炭”攻...

作者 ︰ 香港大亨

第三百四十七章「雪中送炭」攻略(一)2005年9月21日,秋高氣爽。

陳非興致勃發,準備巡視北京市內的分公司情況。貌似,北京市的分公司,主要有《新干線》漫畫雜志、團子誠品網的物流基地和‘門’店。

以員工規模而論,北京市雖然沒有團子網最核心的機構,但也不容忽視。

當然,這一趟來北京,巡視這些團子網的分支機構,僅是順帶的。

真正目的,是陳非計劃抓住一次千載難逢的機遇,對華誼兄弟公司,進行一次「雪中送炭」的入股投資和建立戰略合作關系。

陳非、秋子從北京機場下機,寧浩帥著他在影視圈結識的一些小伙伴們,在機場接機。

「老板,您來的可不巧,華誼兄弟的老板王中軍現在可能正忙的焦頭爛額,談電影合作之類的,估計他們也沒有這個時間。」寧浩解釋說道。

「為了橙天娛樂挖牆腳的事焦頭爛額?」陳非笑了笑。

寧浩點頭說道︰「應該是的,原本我們的《鄉村教師》計劃拉上華誼一道,其中發行方面計劃方華誼來做。當然,現在華誼內部都‘亂’成一團,之前和我有過聯系的,有些都跳懵了。」陳非感慨說道︰「王京‘花’真厲害啊!」「為什麼不是橙天娛樂的總經理伍克‘波’厲害?」寧浩笑了笑。

「伍克‘波’?也許吧!」陳非不置可否。

雖然,很多人覺得伍克‘波’長袖善舞,人脈驚人,並且‘精’通娛樂經營之道,一股子王霸之氣。但是,陳非還是華誼兄弟公司的老板,其能力遠遠超過橙天娛樂的。

目前,華誼兄弟的‘混’‘亂’,僅是被橙天娛樂偷襲了一次。看起來,絕大多數的明星都跳槽了。但是,華誼兄弟的老板的經驗和人脈還在,並且在資金上也沒有遭遇損失。可能華誼兄弟會在影視行業雌伏一段時間,但是,估計用不了幾年,就重新回歸高速發展!橙天娛樂是老板伍克‘波’,無疑是2005年的風雲人物。早年伍克‘波’在日冇本闖‘蕩’,結識了許多商業界和影視行業的名流,這是他後來最大的人脈和能量。之後,幾年前回國創業,一開始並沒有創出什麼大成就。

一直到2005年3月,伍克‘波’出資1000萬元成立橙天娛樂。並且,從日冇本拉到了nec公司的巨額風險投資。nec給了伍克‘波’4億元人民幣風投,佔據橙天娛樂25%股權。這讓橙天娛樂一躍成為娛樂圈的土豪級玩家。

當然,未來幾年內,伍克‘波’又陸續利用在日冇本的人脈,讓包括艾回唱片公司在內的巨頭,也成為了橙天娛樂的股東

之後,財大氣粗的橙天娛樂以極其凌厲的手段砸國內娛樂圈跑馬圈地。其巔峰之戰,是收購香港老牌娛樂公司嘉禾,不但獲得了嘉禾寶貴的殼資源,掌握了嘉禾的國內外的眾多院線發行資源。

但是,橙天娛樂得意的太早了,冇不久後也遭遇了王京‘花’的第二次跳槽,依然足把旗下大多數的明星給帶走了,‘弄’得橙天娛樂也開始元氣大傷。而且,橙天娛樂太急于上市,通過兼並嘉禾公司在香港借殼上市,並不是明智之舉。

因為,香港資本市場比較成熟,而且由于香港等地影視行業已經過了黃金時期,多年的蕭條,讓在香港股市上市的各種影視娛樂公司很少被投資者看好,因此,很多的港股娛樂類型公司,股價一般都是比淨資產價格還要低的。橙天娛樂選擇在香港上市,幾乎很難圈到大筆資金,而在香港上市對于其品牌知名度的提升非常有限,後來其發展速度就慢了下來。

而眾多選擇在國內上市的影視娛樂公司,三五百億市值,是很容易實現。一家國內上市的影視公司,往往其規模比香港上市的十多家影視公司的市值加起來還要龐大的多。

這是因為國內資本市場認為影視的朝陽產業,不像香港那邊認為影視屬于夕陽產業。

華誼後來能夠在國內創業板實現上市,不但獲得巨額融資。並且,借助了國內股市的上市,讓其品牌知名度,達到了空前的程度。

而現在國內還沒有創業板呢,更沒有人會想到,華誼會成為後來創業板影視第一股,從而實現了市值膨脹到驚人的程度。

「對了,住宿酒店,有沒有安排?」陳非問道。

寧浩笑道︰「我給您訂了一家五星級酒店!」

陳非點頭說道︰「好!對了,這段時間,娛樂圈大‘亂’,我們不能‘亂’。而且,還是看看能不能在‘亂’中謀取一些利益!比如……恩,寧浩啊,你和華誼的王中軍老板,有沒有什麼‘交’情?」寧浩說道︰「沒什麼深‘交’!但是,踫上面,能在一桌上喝酒!當然,我也有王中軍先生的聯系電話!」

「這就好,你給我聯系王老板,誠懇的表示。團子網希望與華誼展開戰略合作,各種方面的合作都可以。比如。華誼不是有廣告業務嗎?我們的視頻網站,可以做貼片廣告。他們培養新導演,可以拍一些廉價的網絡劇,上傳到團子視頻網。之後,廣告費可以讓華誼收取,我們團子網分文不取!」陳非想了想說道,「基本上,我們和華誼有很多可以互補的,大家共同商議,對彼此都有好處的,可以合作。總之,我們是雪中送炭的!」寧浩點頭說道︰「老板,我會找機會試著溝通,爭氣讓華誼的王先生與您見面談!」

陳非點頭說道︰「好了!這件事談成了皆大歡喜,談不成的話也不勉強!我們自己也有影視公司和經紀部‘門’!我對影視行業未來的看好程度,不下于對網絡游戲行業!」

在陳非與寧浩談話時,秋子在旁笑‘吟’‘吟’的拎著箱子。

而黃渤、徐崢兩者有點拘謹,這兩位現在可並沒有後來那麼牛‘逼’。

黃渤也是北影畢業的高材生,但是畢業這麼多年來其境遇卻是聞著傷心听者流淚,93年至2000年之間,黃渤搞搖滾樂隊,在酒吧唱歌賺冇錢,基本是瞎‘混’,沒有給他事業帶來任何的好處。從2000年開始,才開始進入影視行業——跑龍套!

總之,到了現在,一個三十多歲的老男人了,還在跑龍套!黃渤做夢也想要把握住一次機會,大的成就不敢想,他只敢想要小有名氣即可。

而徐崢比黃渤稍微‘混’的好一些,畢業于上海戲劇學院,從94年開始‘混’話劇,拿過話劇的獎項。而在1998年時,幸冇運的參演《‘春’光燦爛豬八戒》、《李衛當官》等等電視劇,而在影視行業創出了一定名氣。當然,此時電影和電視劇還是有一些區別的,能演電影的演員,似乎就比電視劇的牛‘逼’,身價更高。因此,徐崢也有趕時髦的心思,想要‘混’電影行業

歷史上,徐崢、黃渤、寧浩是在2006年的《瘋狂的石頭》這部電影中聚首,完成了首次的影視合作,之後成為了長期合作的鐵三角,各自都獲得了巨冇大的成功。現在這三人,在2005年9月,在《鄉村教師》中會師。陳非心中感慨,尼瑪的將這三人都給簽下長期合約,未來這得創造多少成績啊!

當然,如果現在抄底入股,投資華誼兄弟的原始股,那麼,貌似這個收益會更大!冇華誼兄弟雖然遇到了危機,但是本質上他們並不缺錢。想要入股,僅僅給錢的話,華誼兄弟金司的老板王中軍肯定是不稀罕的。

現在,華誼兄弟需要的各種方面的戰略合作,幫助華誼旗下的員工恢復信心!

人心散了,隊伍就不好帶了!

現在的華誼兄弟,顯然就是處于人心渙散狀態!

別人在冷眼旁觀,或者看笑話,覺得華誼一蹶不振的時候。陳非卻是看到了投資的機會!

陳非不是要控股,參股即可,成為華誼兄弟的戰略合作伙伴,將來雙方資源互補,實現雙贏合作,這對雙方都是有利的!

如果說,中冇國有那家企業,其老板的知名度遠遠不如旗下的員工,華誼兄弟公司恐怕是一種一個。

華誼無意是中冇國娛樂界的明星夢工廠,其實在2005年的時候,華誼已經是國內民營影視娛樂公司的老大。旗下可謂導演如雲,明星如雨。但是,這家公司的老板王中軍,卻是默默無聞。但實際上,華誼的大發展,很多完全是王中軍個人的決策英明使然

其實早在80年代時,王中軍已經顯‘露’出超出同一時代很多人的眼光。在85年的時候,王中軍放棄了出版社的美術設計和攝影記者的身冇份。

之後,王中軍應聘到中冇國永樂文化發展總公司擔任廣告部經理。在這家公司工作了三年後,王中軍卻又選擇去美國讀書,一直讀到94年,拿著大眾傳媒的碩士學位回到中冇國。

在美國讀書時,王中軍經濟上非常困難,也只能靠著送披薩餅之類的兼職工作來養活自身。由于他留學期間非常的節儉,所以,兼職打工居然積累了10萬美元的積蓄,這也算王中軍後來歸國創業的第一桶金。

拿到理想的學位後,王中軍開始回國,因為,他在海外闖‘蕩’,早就萌生了自己創業當老板的心思。恰好,王中軍原本工作過的永樂文化公司經營出現困境,于是,王中軍出錢將這家公司承包下來,並且,拉自己兄弟入伙,家里的老大對于老二王中軍的創業覺得不靠譜所以拒絕了參加。

而王中磊、王中方兩人則是同意入伙,王中軍給了兩個弟弟各自5%的股份,所以,這也就是華誼兄弟公司的由來。當時,王中磊和別人合伙開貿易公司,並未參加華誼兄弟的管理。主要是王中方給哥哥王中軍打下手。

但是,一次北京的車禍,王中方車禍身亡,打‘亂’了王中軍原本的計劃。

而王中磊與朋友開的貿易公司與1995年破產。之後,王中磊才答應了二哥王中軍的到華誼兄弟公司工作的請求。王中磊以前在國企工作時,每年幾十億的物資,都由他們管理。其管理經驗,得到了充分的鍛煉。這也是王中軍要拉弟弟王中磊入伙的原因。

一開始的華誼兄弟做廣告業務,也是從餐館酒店之類的拉訂單,之後制作廣告傳單、小冊子,到處的在街頭散發。一些餐館酒店在華誼的勸說下,做了廣告後,業績出現了明顯的增長後,開始逐漸給了華誼越來越多的訂單。這種業務給華誼賺了100萬元收入。但是,王中軍覺得這種業務,沒有什麼前途,開始決定想要做大業務——給中冇國銀行設計c!(企業形象)!

由于,當時國內大銀行中,只有中行國際化程度比較高,隱隱覺得自己的c!有問題。于是,王中軍目標鎖定了能夠說服的中行這個大客戶,接受了幾億元大訂單。

甚至,由于接了中行大訂單給華誼創下名氣後,接了一堆巨頭的訂單。讓華誼在97年時,營業收入超過6億,國內廣告業中排行前十!至于「觸電。」再度從廣告業揮軍到影視娛樂行業,是因為王中軍無意遇到以前廣告公司工作的‘女’同事影響,熟人見面不免寒暄一番。

結果,這個‘女’同事向王中軍表示,她現在轉型在影視行業工作,並且與王中軍聊起一些影視行業的話題。

這位‘女’同事劉曉玲勸說下,王中軍猶猶豫豫的投資了5]o萬元,用于拍攝電視劇《心理診所》。

而王中軍的華誼已經是國內著名的廣告公司,和電視台商量,不要電視台付錢。只要用電視劇版權,換取電視台的一些廣告時段。

之後,王中軍又向以前積累的廣告客戶推銷電視廣告,拿到了900多萬元的廣告訂單。相對于電視劇投資的成本,賺了400多萬的利潤!

電視嘗到了甜頭後,王中軍又開始投資電影。早年王中軍一共投資了三部電影——《鬼子來了》、《荊軻刺秦王》和《沒完沒了》!

王中軍听聞大導演姜文的《鬼子來了》缺乏投資商,王中軍就主動跑去投資。卻因為《鬼子來了》被國內被禁,初次投資電影就遭遇損失!

《荊軻刺秦王》是陳凱歌的作品,華誼兄弟掏出200萬美元的投資,但是,只有區區不到200萬人民幣的票房,經過院線分成後。拿到手只有80萬元人民幣,撲街的一塌糊涂

只有馮小剛的《沒完麼了》投資約為1100萬元人民幣,但是,在1999年的票房已達到3500萬元規模,完全收回了成本。

並且,《沒完沒了》里面華誼兄弟嘗試了在電影片頭加入貼片廣告,獲得了1500萬元廣告收入!

在馮小剛電影的成功,讓華誼兄弟公司在2000年開始與北京太合公司合作,投資了5000萬元人民幣,成立華誼兄弟太合影視公司,正式進軍了影視行業。

其後,華誼兄弟又成立了投資公司、經紀公司、音樂公司、影視發行公司、電視節目公司、文化公司等等一系列的子公司。

原本,華誼兄弟發展到如今這個地步,要人才有人才,有資金有資金,要人脈有人脈。似乎沒有什麼能阻擋華誼發展的步伐。

但是,在2005年時,華誼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動‘蕩’!

被挖走了大批人才,遭遇人才危機了!

《大腕》里面台詞——21世紀最重要的就是人才。

顯然,華誼兄弟公司的人才都集中在經紀公司里面,與大部分明星、導演的經紀合約都是通過相對獨立的經紀公司

而華誼兄弟的經紀公司則幾乎是金牌經紀人王京‘花’一手‘操’辦,絕大多數的明星都是王京‘花’簽約的。哪怕是華誼兄弟的高層,往往也難以‘插’手經紀公司的內部事務。

這其實也給華誼公司留下了空前的隱患。

在2005年8月時,金牌經紀人王京‘花’合約到期,而此前,王京‘花’因為與華誼高層產生了矛盾。並且,接受了剛剛殺入娛樂行業的土豪橙天娛樂的招攬。

于是,在2005年8月時,王京‘花’突然宣布加冇盟橙天娛樂公司,並且,一口氣帶走了幾十名明星和導演,其中包括了如陳道明、夏雨、胡軍、周韻、李冰冰、範冰冰、佟大為、任泉以及楊紫瓊、關之琳、劉嘉玲、吳君如、袁詠儀……

王京‘花’率隊跳槽橙天娛樂,讓橙天娛樂,一躍成為國內影視行業擁有最多明星陣容的娛樂公司!

而華誼兄弟公司在這一段時間內,陷入了持續的動‘蕩’。

除了極少數的大腕,比如馮小剛、範冰冰沒有離開之外,絕大多數的骨干幾乎都_走_光了。媒體在此時,不斷的看衰華誼,認為華誼已經一蹶不振,徹底的完蛋了。但是,陳非卻是少數看好華誼兄弟,認為經歷這次磨難,反而讓華誼浴火重生,不久後,會獲得更大的輝煌!

(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書哈哈閱讀,給作品投推薦票月票。您給予的支持,是我繼續創作的最大動力!)本文字由啟航更新組提供,帶上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娛樂王座最新章節 | 娛樂王座全文閱讀 | 娛樂王座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