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師 班主任李老師

作者 ︰ 付均

班主任李老師的「算了」

初中畢業,大概有三個分配去向。一是本校高中,一是佳木斯中師,一是雞西高職。當時老師是不是做了動員報告,同學們是否申報了志願,沒有一點印象。分配的原則是年齡小的上高中,年齡大的、家庭負擔重的上師範或高職。我沒有听說有誰沒有服從分配。

我被分配到高中。趙福年齡稍大,分配到佳木斯中等師範學校。初中時我在九丁班,四個班的最後一班;高中分在高一三班,也是三個班的最後一班。我們班的同學大部分是原九丁班的,其余的,有雞西、穆稜、富錦、勃利等地初中畢業分來的同學。

第一學期我們年級稱為高中預科。補學了初中沒有學完的課程。

我們班第一任班主任是部隊轉業干部張春老師。此人上中等身材,胖瘦適中,精神抖擻,紅光滿面,從鬢角到下頦總是留有胡須隱藏在肉皮下的青青的刮痕;他那種帥氣凌人的姿態,可能就是現在稱呼的帥哥的儀表。他教我們政治課。可惜,在他任教期間講的政治課,毫無印象。其實我並不是偏科的學生,不知道為什麼,他的課竟然沒有給我留下一絲痕跡。他不像宋老師那樣平易近人,不像趙老師那樣和藹可親。不久,听說由于某種問題出事了。對此,同學們反映平淡;好像似不是我們的班主任出了問題,此後他不再教我們政治課。

第二任班主任是教語的李老師。他有一句操著河南口音的口頭禪︰「算了(le長音)」。每每遇到評比、競賽,我們班處于落後地位,失敗處境;涉及班級利益,或者與外班有點摩擦的時候,同學們往往難以抑制悔恨、激動、不甘的情緒,李老師總是操著河南口音、拉長聲,說道︰「算了!」「算了」,字典解釋︰作罷;不再計較。時間一長,「算了」成了我們班處理事情的口頭禪。

李老師一次講魯迅的《最先與最後》,下課後,一個同學問他,「李老師!你經常跟我們說‘算了’,是不是就是魯迅的‘不為最先,不恥最後’的思想?」李老師︰「不完全是。」

第二天語課的時候,李老師︰「今天不講新課,我們討論魯迅的《最先與最後》和我的‘算了’。」同學們好像接通了電流,立即興奮起來。李老師︰「今天我們討論三個問題︰第一,魯迅描寫的中國國民的弱點是什麼?第二,魯迅的這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麼?第三,魯迅主張什麼?我們先討論第一個問題,中國國民的弱點。誰先說?」

同學們相互看著,沒一舉手,語課代表環顧一圈,站起來,「我先說吧。魯迅說的中國國民的弱點是‘不為戎’,‘不為禍始’,甚至于‘不為福先’,凡事都不容易有改革,怕做前驅和闖將,這就是‘出頭的椽子先爛’,‘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天塌了有大個的頂著’的處世哲學。魯迅說‘所以中國一向就少有失敗的英雄,少有韌性的反抗,少有敢單身鏖戰的武人,少有敢撫哭叛徒的吊客;見勝兆則紛紛聚集,見敗兆則紛紛逃亡。’對吧?」課代表說完,坐下。李老師︰「誰有補充?」同學們︰「沒有!」

李老師︰「誰說第二個問題?」一個同學沒有舉手,站起來急急忙忙地說道︰「魯迅《最先與最後》的中心思想是︰反對自掃門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坐山觀虎斗,明哲保身的思想。反對自私自利,反對一盤散沙,反對半途而廢。反對遇到困難就退怯,不敢面對失敗;敵人來了,土崩瓦解。贊美有始有終,敢于堅持到底,勇往直前的精神。」

第二個同學話音剛落,又一個有點口吃的同學站起來說道︰「魯迅先生主張‘不為最先,不恥最後’。要做凡事遇上危機不怕受害,不肯退轉,鍥而不舍的‘傻子’。(他拿起教科書看了看,接著說)魯迅說‘優勝者固然可敬,但那雖然落後而仍非跑至終點不止的競技者,和見了這樣競技者而肅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國將來的脊梁。’他主張這樣做人。」

李老師︰「三位同學說的很好。現在我來說‘算了’。魯迅先生批判中國人的弱點,這些弱點在我們這個民族中存在幾千年,在人們的頭腦中已經根深蒂固,我們每一個人時時處處無不在做事情、言語交流,甚至開玩笑中表現出來。

「我所說的‘算了’是我自己的處事方法。我贊成‘不為最先,不恥最後’,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更要有這種精神。關于我的‘算了’我講三點。落後了怎麼辦,失敗了怎麼辦,吃虧了怎麼辦。

「同學們知道不知道你們在這個年齡段里的缺點是什麼,思想上最脆弱的方面是什麼?克制不了自己的情緒,容易失常;扛不住他人誘哄,一哄而起,鬧出是非。特別是在落後的時候,失敗的時候,吃虧的時候更容易激奮、躁動。怎麼辦?‘算了!’這就是李老師的處事哲學。落後了,失敗了,回來找自己的原因,原因不外乎兩條,一條,對手比你強,一條是你自己的能力沒有揮出來。怎麼辦,找出薄弱環節,加強訓練,追上去,堅持到底。失敗乃成功之母!吃一塹長一智,總結經驗教訓,從頭再來。至于吃虧麼,吃虧是福!反過來,佔便宜是禍。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這個道理同學們不是早就知道了嗎!我所說的‘算了’就是遇事不要把眼楮盯著別人,把氣出在對手身上。如果那樣,咱們就要永遠落後,永遠失敗,永遠吃虧。

「魯迅先生的章,在高中課本中,還會有,他的革命思想我們要不斷學習、領會。在這里,我應該提醒同學們,學習魯迅先生的作品,也包括其他先人的章,一定要注意作者寫那篇章的時間、背景、環境。他們當時的看法、意見可能是正確的,是真理。時過境遷,事物在變化,人們的認識也在變化,人們認識的真理不是永恆的。你們已經是高中生,學習要動腦筋,多想一想。」

我對于「不為最先不恥最後」印象深刻,終身不忘。每到競賽、評比之時,雖然沒有名落孫山,爭到頭名的時候少得可憐。這時,「不為最先不恥最後」就會在你的背後為你撐腰,自然而然,心平氣和,怡然自樂。一旦雄心騷動,「算了」會輕輕響在耳邊,自然,又恢復了無事般的清淨。如果不是競賽,按部就班地工作,倒是常常小有成績,不落人後,有時竟成為前驅和闖將。

(2009年7月11日15︰57︰58)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統計師最新章節 | 統計師全文閱讀 | 統計師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