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師 魯迅的課文

作者 ︰ 付均

《狂人日記》

我們班讀過《狂人日記》的同學,不久,幾乎都「瘋」了。

老師講,魯迅先生1902年去日本留學,在仙台醫學院學醫。看了一部中國人被外國侵略者殘酷砍頭殺戮的電影,感悟到當醫生只能醫治人的軀體,無法拯救中國國民的意識,于是棄醫從;決定以筆為刀槍,醫治人們的思想,拯救人的靈魂,救中國。魯迅選擇了化工作,以期改變國民的精神面貌。魯迅以筆為武器,戰斗一生,中共說他是中國偉大的無產階級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是現代學的旗幟,是中華化革命的主將。「橫眉冷對千夫指,俯甘為孺子牛」就是魯迅精神。

《狂人日記》是魯迅創作的第一個白話小說,也是現代中國的新學的第一杰作。魯迅自己說,《狂人日記》「顯示了‘學革命’的實績……頗激動了一部分青年讀者的心」。

的確,《狂人日記》也激動了我們這些高中生的心。狂人說的每一句話都是瘋話,但是狂人說的話里又包含著許多有意義的真言。《狂人日記》的主題,據魯迅說,是「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禮教的弊害」;所謂的「弊害」就是「吃人」。這是魯迅出的震撼環宇的吶喊︰封建主義吃人!

對此,我們好像是理解了,其實未必真的理解了;因為,我們並沒有體驗到「家族制度」和「禮教」是怎麼回事!魯迅寫的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針對的是封建主義。而我們出生在偽滿的這一代人,幼年是生活在殖民地,是亡國奴。解放後,封建主義作為一座大山,已經被推翻;關于封建禮教「吃人」的事情,只是書本上的教條。魯迅不把它寫出來,我們沒有閱讀,還真的不知道。

同學們為什麼會「瘋」?說些《狂人日記》里的狂人的瘋話?這可能是同學們把狂人的狂言作為釋放青年人生命內涵中的另一面︰瘋傻,倒行逆施,放蕩無忌等等反叛的隱蔽的思緒。魯迅恰恰在他的章中,給與我們施用了營養劑,使那些休眠的思想孢子有所萌動。現在回憶起來,魯迅的字實在是太厲害!

在我們班,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狂人的狂言經常出現在同學們的對話之中。班干部開會,就會有同學怪聲怪氣地說道︰「凡事總須研究,才會明白。」有的同學挨了批評,不服氣,牢騷,就會有人說︰「不要亂想,靜靜的養!」某個同學犯了錯誤,就會有人說︰「你們可以改了,從真心改起!」有的同學遇到煩心的事情,就會有人說道︰「去了這心思,放心做事走路吃飯睡覺,何等舒服。」「獅子似的凶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之類的言辭常常成為同學之間相互調侃、譏諷、咒罵的口頭禪。

我們班的班長家住密山街里,不在學校住宿,不在食堂吃飯。一次學校勞動,午飯要求所有同學都在食堂吃飯。按著常規,值日生先把菜分給每一個同學。分罷菜之後,班長端起菜碗,吃了起來。有人問︰「飯還沒有盛呢,怎麼先吃菜了?」班長︰「我在家一直是有菜先吃菜,有飯先吃飯,從來如此!」一個很少說閑話的女同學不緊不慢地說道︰「從來如此,便對麼?」班長撂下菜碗,嘴里含著一口菜,想咽沒咽……另一個同學說道︰「你真會……說笑話。……今天天氣很好。」班長臉憋得通紅,噴出口中的菜來,笑得淌出淚水。說「從來如此,便對麼?」那個女同學笑得蹲在桌子下面,不敢直腰。笑聲蔓延,離我們遠一些的飯桌上的同學們,不知道生了什麼事情,也像得了傳染病似的,跟著笑了起來。孟慶之又加了一句︰「救救孩子!」起到了火上加油的作用。

有兩個精神病患者,是我終生難忘的。

黑台的汪瘋子,偽滿時,因為我們幾個同學跟他一起在圍子的水溝里玩,第二天上學,讓黑眼楮教導主任打了我一個嘴巴子。

六舅,土改參軍後,患精神病,害死了六舅母,1950年鎮反時被縣里鎮壓。

讀了《狂人日記》之後,閑暇時,我把他倆的情況當做故事講給同學們听;引起了同學們對精神病人的興趣。

星期天,同學們去西山玩,邊走邊討論精神病問題。一個父親是中醫的同學說︰「凡是精神病人,都是痰迷心竅、氣血凝滯、陰陽失和所致。究其緣由是六欲內傷,乃至七情變態。」

「什麼是六欲七情?」一個同學問道。

「六欲是人的生理需求,是人的內在要求。七情是人的生理現象的外在表現,是內在需求得到滿足程度的生理反應。」曾經當過人體生理解剖課科代表的同學解釋。

「念課呀!太抽象了。」

「還是我給你們說吧。所謂六欲,最基本的就是長生不老,就是要活著,怕死。秦始皇派四百童男童女到東海去采靈丹妙藥,以求長生不老,就是人的求生的典型例證。」于佩濤說。

「人的最大是要吃要喝,要吃飽喝足,還要吃香的、喝辣的。活著,就得吃,就得喝,不然就會渴死、餓死!」

「知道不!做夢娶媳婦!同性相斥,異性相吸!什麼意思?想好事嘛。什麼是好事?娶妻生子呀!這才是人生的最基本的欲求,人的最本質的欲求就是**之心、男女**之事。人能夠不死嗎!不能!怎麼樣才能夠長生不老,那就是傳宗接代,生生不息。」

「其實,人的就是想吃,想看,想听,吃不到、看不著、听不見,就失望,心里就難受;鼻子要聞氣味,舌頭要舌忝、要嘗滋味;遇見新鮮東西要模一模、踫一踫;遇到新鮮事物、搞不懂的事物,要想一想,尋思尋思……這就是人的生理需求,內在需求。也就是,有嘗欲、看欲、听欲、聞欲、模欲、想欲;這些,是由嘴、舌頭、眼楮、鼻子、耳朵、手、皮膚、腦袋來實現的。」

「所謂六欲,最早出現于《呂氏春秋•貴生》。漢朝有人注解六欲是指‘生死耳目口鼻’。信佛的人認為六欲是俗人對異性天生的六種,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包括異性的氣色、相貌、體態、語言聲音、肌膚、思念等。我們現在所說的六欲是套用了佛典中的‘六欲’」。還是于佩濤。

「人有喜怒哀樂,這就是欲求實現或未實現的外在表現,就是七情。」

「你說的只有四情,其中喜樂意思差不多,也只有三情。說簡單一點,人的實現不實現,滿足不滿足,最強烈的反應就是哭、笑。哭、笑是反映人的多種實現與否的極端表現。比如小孩餓了沒有女乃吃哭、疼痛時哭、悲傷時哭、恐懼時哭、思念時哭、久別重逢哭、喜出望外哭……;笑嘛,听到可笑的故事笑,看到可笑的情景笑,打打鬧鬧時遭到對方胳肢癢癢得受不了了笑,自己的雕蟲小技瞞過了他人偷著笑,戰勝了對手驕傲地笑,心里想著美事時,娶了個可心的小媳婦兒笑……。總而言之,哭、笑的生緣自于六欲,體現了七情。」

「經典!此說概括的很精彩。」

「停!不要扯得太遠。還是討論人為什麼會瘋?」

一個同學指著我說道︰「他講的汪瘋子,還有他六舅,為什麼瘋?」

「是痰迷心竅、氣血凝滯、陰陽失和;六欲內傷,七情變態!」

「中醫的理論,太深奧,太抽象。」

「得了精神病,是由于祈求未能如願、失望、怨恨、不滿、焦慮、憤怒,情緒不能自已,失去控制,以致精神失常。」

「關鍵在于為什麼他會失望、怨恨、憤怒?那是因為他受到外界的刺激或影響,超過了他心里能夠承受的正常限度;突然刺激,長時間的刺激,對一些心理脆弱,死 眼子、好鑽牛角尖、缺乏應變能力的人就比較容易得精神病。」

「是精神病患者自身狀況,還是外界刺激是得精神病的主要原因呢?」

「誰也不是天生就是瘋子,還是受了刺激,才會得精神病。像他的六舅。」

「不一定!同樣土改被分被斗,他姥爺、他四舅怎麼沒有瘋?還是他怨恨、焦慮過度,無法開釋,憋瘋了。」

一個同學問我︰「汪瘋子是怎麼瘋的?」

「不知道。從他的病情看,是不願意當亡國奴,反滿抗日的一種精神表現。」

「解放後,他好了嗎?」

「不知道。最後一次看到他,是一天早晨,他肩上扛了厚厚的一摞干豆腐,讓老楊家三嬸給炒了。老楊家三嬸炒了半鍋干豆腐,從晌午等到天黑,等到第二天、第三天……半個月過去了,也沒見他的人影。」

班主任李老師現同學們常常說些瘋話,在那次午飯大笑風波之後,上語課的時候他說︰「我借用化界名人的高見,跟你們談一談《狂人日記》。」

他說,魯迅是以狂人之口來揭露幾千年來封建禮教吃人的本質。作品中的狂人並不是一個人,是一個象征性的形象。在中國歷史上孫中山,也曾被人叫做「瘋子」。那些反抗舊傳統的、離經叛道的人,以世俗的眼光都被看成是瘋子,站在革命的立場他們則是先知先覺。同一個人、同一個思想在社會上有兩種截然對立的看法和評價,是革命時代社會矛盾的反映。魯迅筆下的狂人正是‘趙老爺們’眼里的瘋子,對于革命者,卻是先知先覺。

李老師說道︰「看課外書,一要看思想性,吸收作者的先進思想,陶冶情操;二要看藝術性,提高自己的美育水平;三要學習作者的學修養,提高寫作水平。記一些書中的名言語錄,是應該的;可是,狂人的瘋話不要常常掛在嘴上。我听說精神病也會傳染,希望同學們不要學瘋子。」

我們班讀過《狂人日記》的同學,不久,幾乎都「瘋」了。

老師講,魯迅先生1902年去日本留學,在仙台醫學院學醫。看了一部中國人被外國侵略者殘酷砍頭殺戮的電影,感悟到當醫生只能醫治人的軀體,無法拯救中國國民的意識,于是棄醫從;決定以筆為刀槍,醫治人們的思想,拯救人的靈魂,救中國。魯迅選擇了化工作,以期改變國民的精神面貌。魯迅以筆為武器,戰斗一生,中共說他是中國偉大的無產階級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是現代學的旗幟,是中華化革命的主將。「橫眉冷對千夫指,俯甘為孺子牛」就是魯迅精神。

《狂人日記》是魯迅創作的第一個白話小說,也是現代中國的新學的第一杰作。魯迅自己說,《狂人日記》「顯示了‘學革命’的實績……頗激動了一部分青年讀者的心」。

的確,《狂人日記》也激動了我們這些高中生的心。狂人說的每一句話都是瘋話,但是狂人說的話里又包含著許多有意義的真言。《狂人日記》的主題,據魯迅說,是「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禮教的弊害」;所謂的「弊害」就是「吃人」。這是魯迅出的震撼環宇的吶喊︰封建主義吃人!

對此,我們好像是理解了,其實未必真的理解了;因為,我們並沒有體驗到「家族制度」和「禮教」是怎麼回事!魯迅寫的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針對的是封建主義。而我們出生在偽滿的這一代人,幼年是生活在殖民地,是亡國奴。解放後,封建主義作為一座大山,已經被推翻;關于封建禮教「吃人」的事情,只是書本上的教條。魯迅不把它寫出來,我們沒有閱讀,還真的不知道。

同學們為什麼會「瘋」?說些《狂人日記》里的狂人的瘋話?這可能是同學們把狂人的狂言作為釋放青年人生命內涵中的另一面︰瘋傻,倒行逆施,放蕩無忌等等反叛的隱蔽的思緒。魯迅恰恰在他的章中,給與我們施用了營養劑,使那些休眠的思想孢子有所萌動。現在回憶起來,魯迅的字實在是太厲害!

在我們班,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狂人的狂言經常出現在同學們的對話之中。班干部開會,就會有同學怪聲怪氣地說道︰「凡事總須研究,才會明白。」有的同學挨了批評,不服氣,牢騷,就會有人說︰「不要亂想,靜靜的養!」某個同學犯了錯誤,就會有人說︰「你們可以改了,從真心改起!」有的同學遇到煩心的事情,就會有人說道︰「去了這心思,放心做事走路吃飯睡覺,何等舒服。」「獅子似的凶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之類的言辭常常成為同學之間相互調侃、譏諷、咒罵的口頭禪。

我們班的班長家住密山街里,不在學校住宿,不在食堂吃飯。一次學校勞動,午飯要求所有同學都在食堂吃飯。按著常規,值日生先把菜分給每一個同學。分罷菜之後,班長端起菜碗,吃了起來。有人問︰「飯還沒有盛呢,怎麼先吃菜了?」班長︰「我在家一直是有菜先吃菜,有飯先吃飯,從來如此!」一個很少說閑話的女同學不緊不慢地說道︰「從來如此,便對麼?」班長撂下菜碗,嘴里含著一口菜,想咽沒咽……另一個同學說道︰「你真會……說笑話。……今天天氣很好。」班長臉憋得通紅,噴出口中的菜來,笑得淌出淚水。說「從來如此,便對麼?」那個女同學笑得蹲在桌子下面,不敢直腰。笑聲蔓延,離我們遠一些的飯桌上的同學們,不知道生了什麼事情,也像得了傳染病似的,跟著笑了起來。孟慶之又加了一句︰「救救孩子!」起到了火上加油的作用。

有兩個精神病患者,是我終生難忘的。

黑台的汪瘋子,偽滿時,因為我們幾個同學跟他一起在圍子的水溝里玩,第二天上學,讓黑眼楮教導主任打了我一個嘴巴子。

六舅,土改參軍後,患精神病,害死了六舅母,1950年鎮反時被縣里鎮壓。

讀了《狂人日記》之後,閑暇時,我把他倆的情況當做故事講給同學們听;引起了同學們對精神病人的興趣。

星期天,同學們去西山玩,邊走邊討論精神病問題。一個父親是中醫的同學說︰「凡是精神病人,都是痰迷心竅、氣血凝滯、陰陽失和所致。究其緣由是六欲內傷,乃至七情變態。」

「什麼是六欲七情?」一個同學問道。

「六欲是人的生理需求,是人的內在要求。七情是人的生理現象的外在表現,是內在需求得到滿足程度的生理反應。」曾經當過人體生理解剖課科代表的同學解釋。

「念課呀!太抽象了。」

「還是我給你們說吧。所謂六欲,最基本的就是長生不老,就是要活著,怕死。秦始皇派四百童男童女到東海去采靈丹妙藥,以求長生不老,就是人的求生的典型例證。」于佩濤說。

「人的最大是要吃要喝,要吃飽喝足,還要吃香的、喝辣的。活著,就得吃,就得喝,不然就會渴死、餓死!」

「知道不!做夢娶媳婦!同性相斥,異性相吸!什麼意思?想好事嘛。什麼是好事?娶妻生子呀!這才是人生的最基本的欲求,人的最本質的欲求就是**之心、男女**之事。人能夠不死嗎!不能!怎麼樣才能夠長生不老,那就是傳宗接代,生生不息。」

「其實,人的就是想吃,想看,想听,吃不到、看不著、听不見,就失望,心里就難受;鼻子要聞氣味,舌頭要舌忝、要嘗滋味;遇見新鮮東西要模一模、踫一踫;遇到新鮮事物、搞不懂的事物,要想一想,尋思尋思……這就是人的生理需求,內在需求。也就是,有嘗欲、看欲、听欲、聞欲、模欲、想欲;這些,是由嘴、舌頭、眼楮、鼻子、耳朵、手、皮膚、腦袋來實現的。」

「所謂六欲,最早出現于《呂氏春秋•貴生》。漢朝有人注解六欲是指‘生死耳目口鼻’。信佛的人認為六欲是俗人對異性天生的六種,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包括異性的氣色、相貌、體態、語言聲音、肌膚、思念等。我們現在所說的六欲是套用了佛典中的‘六欲’」。還是于佩濤。

「人有喜怒哀樂,這就是欲求實現或未實現的外在表現,就是七情。」

「你說的只有四情,其中喜樂意思差不多,也只有三情。說簡單一點,人的實現不實現,滿足不滿足,最強烈的反應就是哭、笑。哭、笑是反映人的多種實現與否的極端表現。比如小孩餓了沒有女乃吃哭、疼痛時哭、悲傷時哭、恐懼時哭、思念時哭、久別重逢哭、喜出望外哭……;笑嘛,听到可笑的故事笑,看到可笑的情景笑,打打鬧鬧時遭到對方胳肢癢癢得受不了了笑,自己的雕蟲小技瞞過了他人偷著笑,戰勝了對手驕傲地笑,心里想著美事時,娶了個可心的小媳婦兒笑……。總而言之,哭、笑的生緣自于六欲,體現了七情。」

「經典!此說概括的很精彩。」

「停!不要扯得太遠。還是討論人為什麼會瘋?」

一個同學指著我說道︰「他講的汪瘋子,還有他六舅,為什麼瘋?」

「是痰迷心竅、氣血凝滯、陰陽失和;六欲內傷,七情變態!」

「中醫的理論,太深奧,太抽象。」

「得了精神病,是由于祈求未能如願、失望、怨恨、不滿、焦慮、憤怒,情緒不能自已,失去控制,以致精神失常。」

「關鍵在于為什麼他會失望、怨恨、憤怒?那是因為他受到外界的刺激或影響,超過了他心里能夠承受的正常限度;突然刺激,長時間的刺激,對一些心理脆弱,死 眼子、好鑽牛角尖、缺乏應變能力的人就比較容易得精神病。」

「是精神病患者自身狀況,還是外界刺激是得精神病的主要原因呢?」

「誰也不是天生就是瘋子,還是受了刺激,才會得精神病。像他的六舅。」

「不一定!同樣土改被分被斗,他姥爺、他四舅怎麼沒有瘋?還是他怨恨、焦慮過度,無法開釋,憋瘋了。」

一個同學問我︰「汪瘋子是怎麼瘋的?」

「不知道。從他的病情看,是不願意當亡國奴,反滿抗日的一種精神表現。」

「解放後,他好了嗎?」

「不知道。最後一次看到他,是一天早晨,他肩上扛了厚厚的一摞干豆腐,讓老楊家三嬸給炒了。老楊家三嬸炒了半鍋干豆腐,從晌午等到天黑,等到第二天、第三天……半個月過去了,也沒見他的人影。」

班主任李老師現同學們常常說些瘋話,在那次午飯大笑風波之後,上語課的時候他說︰「我借用化界名人的高見,跟你們談一談《狂人日記》。」

他說,魯迅是以狂人之口來揭露幾千年來封建禮教吃人的本質。作品中的狂人並不是一個人,是一個象征性的形象。在中國歷史上孫中山,也曾被人叫做「瘋子」。那些反抗舊傳統的、離經叛道的人,以世俗的眼光都被看成是瘋子,站在革命的立場他們則是先知先覺。同一個人、同一個思想在社會上有兩種截然對立的看法和評價,是革命時代社會矛盾的反映。魯迅筆下的狂人正是‘趙老爺們’眼里的瘋子,對于革命者,卻是先知先覺。

李老師說道︰「看課外書,一要看思想性,吸收作者的先進思想,陶冶情操;二要看藝術性,提高自己的美育水平;三要學習作者的學修養,提高寫作水平。記一些書中的名言語錄,是應該的;可是,狂人的瘋話不要常常掛在嘴上。我听說精神病也會傳染,希望同學們不要學瘋子。」

(2009年10月22日15︰37︰34)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統計師最新章節 | 統計師全文閱讀 | 統計師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