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倉縣衙里這兩天格外的忙碌,因為李序然要去臬司衙門赴任了,朝廷給他的時間比較緊,而且原先的按察使還等著和他交接,所以,李序然忙著收拾他的東西,準備動身,而衙門里上上下下說的最多的話題就是李序然。
因為,在縣衙的人來說,他們早已經習慣了李序然這個縣衙當家的,平時只要看見李序然就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事了,可現在突然說他們的知縣老爺要走了,他們確實一時半會還真適應不了。
這天,除了自己帶來的親信外,李序然依舊把張慶峰還有沈捕頭等一些太倉原先的差役請來,他們要最後一起吃頓飯,因為,明天早上他就要離開太倉縣趕往南江的省城了。
張慶峰和沈鋪頭也可以說是李序然在太倉的左膀右臂,沈鋪頭的名字叫沈浪,人如其名,他是一個直人,這幾年確實幫了李序然不少忙。
至于張慶峰的話,更是李序然在太倉難得的好朋友,他們在一起談到了很多話題,聊到了一些人生和為官的哲理。張慶峰也是個有想法有抱負的讀書人,所以,他們有共同的話題也不足為怪,加上張慶峰的起落更加劇了他的人生經歷,同時在後來的開建水渠中起了不少作用,這也加近了他們之間的關系。
李序然說道︰「我已經向皇上請示過了,想提請張兄你擔任太倉的知縣,同時建議沈浪擔任縣丞一職,至于捕頭一職,相信朝廷自由安排,不過咱們太倉的府兵我心里清楚,在我心里,他們和你們一樣,我很放心。
太倉縣按照這樣的態勢發展下去的話,人口會慢慢的增加,同時管轄的事務也會多起來,所以,你們肩上的擔子也會更重,來,我敬二位一杯,為我們這幾年一起走過的歲月干杯」。
于是,他們幾個一飲而盡。
張慶峰說道︰「知縣老爺,哦,不,臬台大人,你現在是朝廷的三品大員了,在南江省比你官大的人也沒有兩個,那天傳旨的時候,我們都听見了,那個公公說了,皇上說你有什麼請求可以盡管開口提,可是,你沒有為自己要什麼,而是給我要了個知縣,給沈捕頭要了個縣丞,這讓我們如何擔當的起?」。
李序然急忙安慰他們︰「是的,我沒有為了自己的私利向皇上請求什麼,我舉薦你們倆個也不是為了自己的私利,而是,你們倆個的人品和能力我最清楚,俗話說舉賢不避親,是你們有這個能力和威望,你們無需考慮我這一層,交給你們我放心,太倉縣的百姓也放心」。
這時,沈捕頭說道︰「臬台大人,官不官的,我不在乎,我就是喜歡動武的差事,既然大人這樣安排了,我也沒有什麼可說的,今天我不說這個,而是想說另外一件事」。
李序然急忙說道︰「有什麼事,盡管開口」。
這時,沈捕頭說道︰「一直以來,我都有個想法,就是想叫你一聲大哥,原本打算是選個合適的時候說的,可是沒想到大人就要走了,而且你現在是臬台大人,朝廷的三品大員,不知道我這個想法還能不能提?」。
李序然爽快的說道︰「我還以為是什麼事情呢,原來就是這個事情啊,好,從今往後我就是你大哥了,以後就不要叫我什麼臬台大人按察使大人了張兄也一樣,我們都是好兄弟,除了不能壞了朝廷的規矩外,大家都以後就這樣叫吧」。
這時,徐明和惠浩還有杜唐也很高興,因為,三年多了,他們對沈捕頭贊賞有加,現在好了,他們的關系又進了一步。只是,他們就要走了,而,沈捕頭和張慶峰還要留在太倉。
于是,李序然和他們又說了一些其他的事情,關于交接的事情,他們幾乎不用辦理,因為,張慶峰和沈捕頭對太倉的情況太了解了,同時,他們對李序然的改革步驟和思路都很清楚,自然知道該怎麼做。
當然,這也是李序然極力推薦他們倆個的緣故,因為,這個改革中,他們倆也傾注了大量的心血,所以他們對這份改革的成果會更加的珍惜。
就這樣過了一會後,他們打算各自回房的時候,李序然發現門口站滿了人,都是縣衙的差役。
這時,羅氏兄弟和周青對李序然說道︰「老爺,听說你明天就要走了,兄弟們有個請求,我們想再次在縣衙里聚一次餐,就像上次一樣,我們一起吃肉喝酒,你放心,我們自己掏銀子湊錢買東西」。
李序然知道,這是他們舍不得讓自己走,畢竟在一起這麼長時間,人都是會有感情的。
而他們這些差役對李序然是很感激的,從他剛來時差役們的渙散慵懶到現在的訓練有序,令行禁止,李序然的嚴厲也造就了差役們成就。
于是,李序然說道︰「好的,你去告訴所有的人,都在這里吃飯呢,記住,一個都不能少」。
于是,太倉縣衙像三年前一樣,像過年一樣,所有的人都聚在一起,說說笑笑,喝酒吃肉。
但是,所有的人都知道,這次他們的聚餐顯得傷感了一些,因為這是他們的知縣最後一次和他們在一起了,明天,李序然就不屬于太倉了。
第二天太陽升起的時候,李序然已經準備啟程了,除了他的一些書籍和衣服外,再就沒有什麼東西了。
隨行的人有︰靜兒、夢盈、杜唐、安剛,十三騎,還有他的寶貝孩子。
盡管李序然起的早就是為了不打擾大家,但是,縣衙的人除了必要的站崗執勤的差役外,其他的人一個都不少的站在了院子里。
李序然激動的看著大家,這麼多年朝夕相處自然產生了深厚的感情,昨晚的相聚可見一斑。
這時,李序然大聲的說道︰「太倉的各位兄弟,謝謝大家一直以來對我的支持和信任,我是朝廷的命官,旨意到了那里我就要到那里,但是,我還會來太倉,來看你們,因為,太倉也是我的家,希望你們能夠在新知縣的帶領下繼續我們改革成果,太倉的縣的今天不容易啊,大家都散了吧,以後來南江省城了,直接來按察使司找我,那里和咱們太倉一樣。
但是,有一點我要給大家說清楚,誰要是敢貪贓枉法,欺壓百姓的話,我可不會放過你們啊,按察使司可是專門管這個的啊」。
李序然的話一會把大家逗笑了,可一會又把人惹的眼圈紅了,好多人忍不住的抹著眼淚。
這時,張慶峰和沈捕頭急忙命令他們各自回各自的哨位,這時,李序然感激的說道︰「真是謝謝了,不要說他們了,這個樣子,我也舍不得離開了」。
這時,張慶峰說道︰「哎,你先別謝我,一會你就知道了」。
看著張慶峰神秘的樣子,李序然不解的上了馬,出了衙門口。
這時,李序然感到很意外,除了他們之外,街上一個人也沒有,店鋪也都沒開,這時,李序然急忙問張慶峰是怎麼回事,張慶峰笑了笑說道︰「現在太早了,好多人還沒起床呢」,李序然只好半信半疑的︰那總得有一兩家吧?
來到城牆底下的時候,守城的差役看到李序然走過來了,便大聲的說道︰「知縣老爺來了,知縣老爺來了,」,他們說話的聲音好高,好像是要怕別人看不見似的。
李序然發現城門是關閉的,按理說平時這個時候應該是開著的啊,這時沈捕頭過來主動向李序然說道︰「大哥,這時兄弟們不想讓你走,想多留你一會」,同時,他吩咐人打開城門。
這時,城門慢慢的被打開了,隨著門被慢慢打開,李序然無意間看了一眼,結果,他大吃一驚。
門外是一塊大空地,可是現在這里站滿了人,簡直就是人山人海,李序然粗略的估計了一下︰應該有一萬人吧,李序然上前幾步,看見他們手里拿著的東西,就知道,他們也是來給自己送行的吧?
怪不得街上一個人都看不見,原來都在這呢。
萬人送行?這可不是一般壯觀的場面的啊,看來,太倉的百姓對他們的知縣老爺是真的認可,甚至可以用愛戴來形容了。
李序然立即下馬向前走去,一百多米的距離,李序然能看到前面站得依舊是太倉德高望重的老人,他們用不舍和感激的眼光看著李序然及他的隨行。
李序然一步步的走向他們,這一百多米的距離就好像銀幕一樣,將他在太倉的足跡慢慢的勾勒出來。
他清楚的記得︰就是在城門不遠的地方,他將城北的白家大公子抓起來的,當時百姓們用詫異的眼光看著他;而到了太倉縣後,給他接風的竟然是城中的富商惡霸;銀滿樓的赴宴、白霸堂的笑聲……
他更記得,剛到縣衙時差役們的慵懶和渙散;山匪們猖獗的過街騷擾;同時,李序然不會忘記,之後縣衙里有了每天早上的操練和呼喊聲、自護隊的成立,縣衙各個小分隊的成立……
剛到太倉時看到這里偏僻落後的情景,看到百姓們的貧窮和無助的樣子,看到飽受干旱之苦的田地,人們幾乎不知書院為何地的情景在李序然的腦海了久久不能抹去……
後來,縣衙的差役終于訓練完畢,自護隊也成功建立,白霸堂被抓、樊老爺被抓、陸老爺被制服;山匪被剿,水渠開建、荒地和林地被墾、肥料進了田地、新房屋蓋起來,書院里也有了朗朗的讀書聲……
李序然也記不清無數個不眠之夜,無數次的無奈和憤怒,無數次的借酒消愁……
「知縣老爺,知縣老爺」,為首的一個老人說道,這位老人正是當年李序然拜師學藝種地的那個老農,自從他看到太倉欣欣向榮的情景後,人也好像年輕了幾歲,逢人就說︰知縣老爺還向我學習種地的訣竅呢,你們可要好好種地啊……
這時,李序然才緩過神來,他已經走到了他們的身邊。
「李大人,听說你要到南江去赴任了,可是不管你當多大的官,我們還是想叫你一聲知縣老爺,知道你今天要走了,我們大伙想送送你,可是人太多,在縣衙門口站不下,所以大伙就商量在這里為老爺餞行,知縣老爺,大伙舍不得你走啊」,說著大家都跪下來了,不少人流下了真情的淚水。
李序然急忙將老人們扶起來,同時,大聲的喊著讓後面的人快站起來。
這時他看見了中間有好幾個年輕人扛著一把大傘,旁邊還有一個小木盒子。
這個大傘李序然知道,就是所謂的萬民傘,這是古時鄉民為頌揚地方官的德政而贈送的傘,傘上綴有許多小綢條,上書贈送人的姓名,以示挽留和贊揚的意思。
但是,那個小木盒李序然就不知道了。
這時,另外一位老先生說道︰「知縣老爺,時間倉促,大伙們知道你是個清官,每次過年給你送的年貨也都被拒絕了,這次路途遙遠的,大伙商量了一下決定就送你兩樣東西」,說著那些年輕人就把傘和小木盒抬過來。
「李大人,這是大伙給你的萬民傘,太倉縣百姓的名字都在上面的小綢條上,不會寫字的就由他人代筆,八萬多人都在上面了」。
李序然輕輕的撫模著這一張張的小綢條,上面的好多的名字他都能和本人對的上,因為,他和這些人都打過交道,甚至有了交情。
傘的中間寫著︰「清真廉潔功勛卓著」八個大字。
顯然這是太倉百姓對李序然的評價,也是最好和最高的評價。
人們常說天地之間有桿秤,那秤砣是老百姓,這是什麼?這就是民心。
這時,老人又把那個小木盒拿過來,李序然看到上面寫著︰太倉糧倉四個字。
「李大人,里面是八萬多粒米,是太倉每個人親手挑的,每人一粒,大伙商量了一下就叫它為太倉糧倉,要是沒有李大人,就沒有太倉這麼豐厚的糧倉,沒有這麼好的收成,更不會有現在的豐衣足食」。
李序然接過小木盒,慢慢的打開,里面的米粒個個飽滿無比,這是太倉百姓的心血,也是自己的心血所得來的。
李序然的眼楮慢慢的模糊了,他在太倉的改革大計成功了,太倉的百姓成功了。
那個老先生說道︰「李大人,這還有九個果子,是你親自栽的樹上結出來的,你太倉百姓將時代謹記你的教誨」。
李序然接過老先生給的東西,雖然是九個果子,但是他感覺卻沉甸甸的。
接著,他們送給李序然的隨行每人一件衣服,全是太倉縣自家店鋪出的料子和自家的織法。
杜唐、安剛以及十三騎的人也經常到百姓的家里去,他們也在這些百姓當中有良好的口碑和威望,所以根據他們的身高體重量身定做一件衣服也不是什麼難事。
就這樣過了好一會,張慶峰向他們大聲說道,李大人必須要啟程了,因為帶著家眷所以行程較慢,不然就耽誤了朝廷規定的時間了,他們才真正的開始道別。
這時那個老先生感動的說道︰「李大人,你是太倉縣的恩人,太倉縣所有的人都不會忘記李大人的功德,你改變了太倉多年的貧困落後和匪患,太倉縣遍地都有大人的足跡,太倉就是李大人的家,我們隨時歡迎李大人能回家看看」。
李序然跳上馬車,站在高處大聲的說道︰「鄉親們,謝謝你們的好意和認可,謝謝大伙們多年的信任和支持,希望大伙能珍惜我們的勞動結果,繼續我們的太倉建設,你們說的對,太倉就是我的家,我們會回來看望大家,看咱們的太倉縣,因為,我相信太倉的明天會更美好」。
說完後,李序然跳下馬車,再次和他們道別,但是,這把傘太大,路上也不方便拿著,于是他讓張慶峰和沈捕頭把這把萬民傘帶回縣衙,替他好好保管,同時也希望能以傘自勉,好好的替百姓做事。
至于那個小盒子和九個果子,李序然便吩咐杜唐裝上馬車,自己也上了馬,他要去往很遠的地方了。
太倉縣為官三年多,走的時候能有這幾樣東西,值了。
這時,百姓們從中間讓開了一條路,李序然他們便從中間走了過去。
「李大人一路走好,知縣老爺,李大人常回來看看……」,听著這一聲聲的道別和祝福聲,看著一張熟悉的面孔,李序然也不知道自己是怎麼從人群中間走過去的……
離開太倉後,李序然的心久久不能平靜,由于帶有太太夢盈還有小孩的緣故,所以他們的行程較慢,但是他們也不敢耽誤,能不歇的就不歇,但是到了晚上的時候,也只能找個客棧住下了。
就這樣他們走走停停過了幾天,馬上就到泰州府了,李序然看到了前面城門上的字,這時已到了下午時分,看來,又要在這里住一宿了。
就在他們準備進城的時候,看到前面有倆個人騎馬走了過來。
「大哥,快看,是一馳和塵遠兄弟」,還是徐明的眼尖,一下子就認出來了。
「大哥,大哥,我們在這里等了你兩天了,我們估算著,這是你去省城的必經之路,也該到了吧,這下好了,知道這個消息後,可把我們高興壞了,兄弟們又能在一起了」。一馳和塵遠說道。
原來他們是提前來接李序然一行了,這時,杜唐和十三騎的人看見他倆也激動壞了。
這時,李序然高興的說道︰「太好了,今晚咱們就在泰州府留宿,弟兄們好好的喝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