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李斯不遠千里,餐風露宿,一路跋涉來到秦都咸陽城,竟沒趕上好時候!
李斯事先的打算是來投靠秦國相國呂不韋當門客,利用呂不韋的人脈,晉身秦國政壇,一展宏圖大志。可是不巧,正遇到秦莊襄王贏楚駕崩(遇難),呂不韋也正被華陽太後修理,門客們紛紛退避離去,呂不韋也無心招收門徒了。
秦王嬴政13歲,不能當朝理政,按照宗室的規矩要服喪一年,不顧其他。華陽太後垂簾听政,把持著王國大權。
所以,李斯的自薦信一遞上去,呂不韋就皺起了眉頭。
呂不韋心中思量︰這個李斯,是「天下著名的匪徒」荀子的學生,楚國人。華陽太後也是楚國人,這家伙明顯會讓華陽太後那狠婆娘如虎添翼呀!不行,要羈絆住他,不可讓他投靠了太後,不行就干脆殺了他------
呂不韋笑呵呵地召見李斯,拉著他一同坐下來︰「荀子的高徒呀,人才難得!我還記得多年前就是你給我傳遞書信,幫了我的大忙。我還欠你一個人情,一直沒法報答呢----現在好了,你就做我的幕僚吧!」
李斯拘束地說︰「蒙相國厚愛,後生榮幸之至。」
李斯立馬成了呂不韋的高級幕僚,享受到優厚的待遇,住的是華屋名堂、出入有牛車、頓頓有葷腥,每月還有一兩銀子的賞錢。
可是,呂不韋一不讓他問政,二不讓他入宮,李斯被掛了起來,半年無所事事。吃喝好了有啥用?李斯可不是奔這個來的。看到呂不韋終日為政事煩惱,他又不好去催問,只好擱淺下來、度日如年。
半年後,呂不韋讓李斯幫忙撰寫《呂氏春秋》的若干章節,李斯總算有了事情可做,卻根本不是他喜歡的,李斯很是苦惱。
眼看一年時間了,因為探討《呂氏春秋》的若干章節寫法,呂不韋總算與李斯有了一次政論交流。
呂不韋︰「李斯,你覺得我在秦國施行的政策怎樣?」
李斯直言︰「相國恕罪,我覺得不怎麼樣!---」
呂不韋詫異︰「嗯?---那你說說一二。」
李斯對曰︰「相國對內之策,就是開放、松綁,革除嚴刑峻法、讓百姓安居樂業,改善生活,發展商貿。這樣做確實邀買了秦人之心,卻讓秦人慢慢喪失了尚武的傳統,讓秦人貪圖享樂,再不復威武強悍。歌舞升平里,潛藏著巨大的危險啊!」
相國對外之策,就是遠交近攻,攻而不滅,打打停停,我能看出:相國所追求的理想天下,就是七國共存、和諧世界罷了。我估計這種政策不會長久。
而且,決定秦國政事的,也不是相國您啊----」
呂不韋︰「那你說說看---」
李斯︰「方今天下大溺,秦國繼承周統,兵強國盛,當整軍備戰、削弭紛爭,一統天下,才是正道---」
呂不韋眉頭緊鎖︰「這個----」
至此,李斯與呂不韋的政治觀念發生了嚴重的沖突。
呂不韋期望的是「天下平衡、共生」,李斯追求的是︰鏟平天下,中華一統!
「道不同、不相論」,呂不韋毫不客氣地疏遠了李斯,李斯壯志難伸、被迫離開秦國的日子迫近了!
幾個月後,李斯接到妻子的家書,書信里也是訴苦,埋怨他一年多了一事無成,還不如回家來。另外,楚湘在書信中還告訴他---老師荀子認為李斯出山的時機還不到,希望他能回來,以免因政見不同,在秦國遭人陷害。
李斯心有所感-----師傅為徒弟設身處地著想,說的有道理呀!
這時候,呂不韋已經投靠了華陽太後,正是春風得意之時,他自然不會再去與李斯計較。聞听李斯請求返鄉,呂不韋心知這家伙是等的不耐煩了。
呂不韋對李斯說︰「現在,司徒府缺少一名稽核,主要就是去各地審計各地登記錢糧的薄記、核對府庫,雖然辛苦一些,但官職俸祿可不低,汝可願意去?---」
李斯心想︰開玩笑,那我豈不是白跟師傅學一場了?-----不去!
可是話到了嘴上,變成了︰「謝謝相國美意,小人早年就是因為錢糧稽核的事情,才遭遇不幸的,如今卻是見了就會頭疼。------我听說外史、內史府上不是還有空缺嗎?」
呂不韋揮揮衣袖︰「外史就是屁顛屁顛整日在外面跑,那是年輕人干的事。內史就是給君王倒水、調墨、傳個話什麼的,汝的年紀都比秦王大了3多歲了,干那個有些不適合。」
李斯索性挑明了︰「小的來秦國,無非是求做個殿前謀士。相國可否引吾上殿、面見秦王?」
呂不韋︰「我這里很忙,此事以後再說吧。----」說罷,竟然轉身走了。
李斯尷尬地回到自己居住的房舍,听管家在喊︰「開飯嘍!開飯,-----今日是肉包子嗷!」門客、僕人、守門軍士們都嬉鬧著涌去。
李斯打飯去的晚了一會兒,包子早被眾人搶完了,只剩下小半桶菜葉湯。
李斯撇了半碗湯水,盯著那碗中漂浮的菜葉出神,嘆息道︰「其葉岑岑,其汁清清。此不我居,況復何待?」
李斯悻悻把湯汁倒回木桶,轉身回屋去收拾行李。他本想給呂不韋留下一「封」書信,聊做道別。可轉念一想------還能說什麼呢?
李斯換下衣物,將衣冠疊置整齊,又將文書簡牘都收拾停當、筆墨都在案頭擺好,他把一年多來自己未曾花費的銀兩也都包裹好、放在桌案上,又悉心打掃好房間、關好戶牖。
現在,他還穿著自己來時的那件楚裝長袍,提著簡單的麻布包裹,從側門走出了呂不韋相府的大宅院。
守門的士兵問他︰「先生去往哪里?」
李斯苦笑︰「何處來兮,往何處去。」
守門的士兵竟然惋惜地嘆道︰「先生滿月復經綸,誰知竟不見用。天不作美,可惜呀-----可惜。」
李斯坦然地說︰「天時而已,蒼天還是要打雷的。」
李斯終于不辭而別,他入秦的第一次仕宦之旅,就這樣失意的破滅了。
李斯惆悵地走在咸陽的街頭,匆匆離開這個令他萬分失意的城市——當初懷著滿腔熱忱來到這里,誰知此地竟沒有屬于我的位置,那又何必留戀呢?
盡管倔強,李斯心中還是有一絲不舍得,因為秦國是心目中最可能實現自己的理想和抱負之地,就這樣出局了,多多少少他還是有一些不甘心。這種感覺瞬間又消逝了,可能真是「夫物芸芸,各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回到蘭陵得見師尊、蒙受教誨。得以夫妻團聚、和樂廝守,豈不也是快意之事嗎?今日不飛,也許是未至振翼之時呀!想到這些,李斯的情緒漸漸好轉起來。
他徘徊在秦都咸陽壯觀、宏偉的渭河大橋邊上,觀看著兩岸起伏高聳的樓台、凝望著蕩蕩河水浮渡的舟楫,天空中陰暗的雲層里捉迷藏一樣,時不時交錯透出一道道明亮、富有穿透力的陽光直刺大地。一道強烈的光線照射在他的身上、暖洋洋又有些炫目,李斯覺得自己與蒼天開始了對話。他正想要問︰「憐憫的上蒼啊,我的路在哪里?」,那道陽光卻迅速縮進了黑黝黝的雲層中去,一個渾厚、沙啞聲音在喊︰「客官,你要不要乘船?」
李斯低頭看見兩名船工將一艘烏蓬渡船泊在岸邊、滿心期待地在與他說話,「嗯,我要遠行的。船家,你們能去否?」
「先生要去哪里?」
「我要去孟津渡(古代黃河上最重要的渡口,上中游與下游的分界線。)」
年長的船工吐了吐舌頭︰「呦,那可有些遠了,還要在河水上行船的。來回沒有個十天半月可不行!不過——先生能出什麼價錢?」
李斯伸出兩根手指︰「二兩銀子!」
年幼的船工興奮地低聲和年長者商量說︰「伢子叔,這可是個大價錢呀!頂我們平日里載運貨物、鄉民百多次呢!」
年長的船工數落他︰「欣兒,以後要學聰明點!能跟他再討一番價錢的,這一定是個大主顧,看樣子他真不知道行市!可他急著要走。看人識身份再下菜單,這可是做買賣的基本功——再說,路途太遠了一點,我們還要走河水的激流啊。」,少年心領神會地點點頭。「還是師傅高明。」
老船工伸出五根手指︰「先生,您不走旱路走水路,一定是有著急的事情吧?常言說,急則生亂,去孟津渡路途遙遠,暗流無常、礁石也很多,順流翻船是常有的事情,不比逆流時有縴夫還安全一些。您打听打听,在這渭河上,可再也找不到我們爺倆這樣的好船把式了。出門在外,就祈求個平安不是?——」
李斯歸心似箭、毫不遲疑地答應︰「成交,五兩銀子我付。順利到了孟津,再加一兩銀子,馬上走!」,看到這主顧這麼痛快就應承下來了,老船工和小船工都有些失望——開價還是太低了!這是個什麼人呢?——他這麼大方,是商賈?不像。是書的儒生?辦事這樣果斷、一點也不象尋常書生那樣迂腐窮酸,也不像。武夫就更不像了,那他究竟是什麼人呢?——他們都對這位神秘的客人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小小的司馬欣絕不會想到,今日,他遇到了自己生命中的大貴人!不足十年以後,李斯貴為秦國相國,司馬欣成為大秦水軍統領、官拜上造,成為秦軍攻伐六國的一員悍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