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末期,華夏大地上演的秦趙對決,是影響中國歷史最深刻、最持久,也是最慘烈的鐵血戰爭。趙國滅亡後,海內就再沒有一個國家能夠抗御強秦的兵鋒,象失去重心的多米諾骨牌一樣相繼倒下了。
趙國在強秦的屢次猛烈打擊下,之所以能長期挺立而不倒,固然有其他關東諸國援助的因素,但主要還是綜合國力使然。秦國擁有先秦時代最現代化的戰爭機器和全民入骨的「軍國主義」政策,趙國也同樣擁有一只視死如歸的雄師勁旅和相對穩定的經濟、外交政策。相對于秦人的嗜殺,趙國民眾更多是依仗著不屈不撓、誓死守護國土、甘于犧牲的精神與強秦浴血搏殺。
趙國與秦國之外的周邊國家少有的一些軍事摩擦,主要是發生在與秦國的盟國燕國之間,目的是爭奪原屬中山國的土地,也是為了克制燕國這個總是趁火打劫、背後捅刀子的無賴國家。
燕國的都城在薊(今北京市房山區),也稱漁陽,其國土範圍是在今北京、河北北部、遼寧西部一帶。燕國人北方蠻夷(胡人)血統較多,刁蠻奸詐、歷史上就不是什麼好玩意,燕國可謂是春秋戰國時期臭名昭著的流氓國家。例如︰聞名于世的先秦文化殿堂--齊國的「稷下學宮」就是讓燕國給焚毀的。燕國趁著秦國、齊國交兵從背後襲擊齊國,又趁著秦趙交兵趁人之危、落井下石偷襲趙國,簡直成了令諸國恨之入骨的攪屎棍。最後燕國良心發現、行為收斂了一些,可趙國支撐不住、被拖垮了,燕國自己也到了亡國的時刻。無奈之下,燕國竟然派出殺手,企圖暗殺秦國君王。秦王嬴政大怒,一直追殺燕王父子到遼東,盡滅其國。所以,燕國除了狹隘的自私自利,並沒有天下一盤棋的大局觀,連唇亡齒寒的淺顯道理也不懂得。
歷史上無論是明軍、大順軍、清軍、北洋軍、國民黨軍、日寇、共軍,北京人都搖旗夾道歡迎,還美其名曰︰兼容並蓄。一句話,從其先祖燕人的基本素質就差!直到燕都薊城人成了今日的北京人,其文明修養也實在令人不敢恭維,北京人打著首都的狗皮膏藥、吃著全國人民的血汗卻從骨子里瞧不起外省人,北京人走到全國各地都傲慢無禮、令人唾罵。這個不再多說,者自己來體會便知。--假如有一天中國遷都了,北京人會怎樣?且讓它們捫心自問、居安思危吧!
趙國能夠與秦國對抗,還有著其在不同時期政策的合理性,這些都來自于趙國的歷次大規模改革,而且均是相對文明的和平變革。
縱觀中國歷史上的很多改革,很多都是依賴暴力或強力推進,改革者及反對改革的人往往以悲劇收場。先秦時代,吳起在楚國變法失敗被殺。商鞅在秦國變法,也是依靠大肆屠殺或刑責發對派來推進,自己也功成身不能退,落得個五馬分尸的下場。近代戊戌變法失敗,譚嗣同留下「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的悲壯。清軍入關,為了強迫漢人留辮子,屠殺了幾千萬人。後世的歷次起義、革命運動,也是無數人頭落地、華夏山河一片血雨腥風。
公元前3余年,貧弱的趙國經常與林胡、樓煩、東胡等北方游牧民族發生軍事沖突,屢戰屢敗。胡人穿窄袖短襖,生活起居和狩獵作戰都比較方便;作戰時用騎兵、弓箭。這些優勢與中原的兵車、長矛相比,具有更大的靈活機動性。為富國強兵,趙武靈王提出「著胡服」「習騎射」的主張,決心取胡人之長補中原之短。可是,讓民眾更換衣服,卻絕非是那樣簡單的事情!
華夏古人視代表中原文明的傳統袍服和衣冠如生命,孔子的弟子---子路寧肯在戰斗中停頓下來,也要整頓好帽子上被敵人的武器損傷的絡纓,「君子死而冠不免」,甘願被砍為肉泥,足見讓庶人和士大夫改變觀念有多麼艱難!趙國君王領導的變法卻是和平變法,主要依靠擺事實、講道理的說服教育,對于異見人士能夠容忍,依舊準許少數頑固分子穿著袍服、固持其己見,直到他們面對事實、自行覺悟。
這無疑是史上最文明的國家變革了!經過變法,趙國增強了武備,在殘酷的軍事斗爭中存活了下來。同時,趙國推行輕稅政策,免除新開墾土地的賦稅,鼓勵手工業、商業發展,迅速成長為具備強大經濟後盾的強國。趙國也因此成為戰國末期、阻攔力圖東進的秦國最強勢、最難以逾越的力量。
---
戰亂初定的趙國急迫需要利用暫時的和平時期,來療治戰爭留下的傷口、盡快恢復生產、積蓄國力。趙悼襄王與相國建信君等大臣們殫精竭慮、謀劃著趙國的未來。
歷次殘酷的戰爭,使趙國的生產活動遭到嚴重破壞,同時損失了大量男丁,造成國內男女比例嚴重失調。在這種情況下,趙國被迫實行了嚴厲的限制納妾制度、出台了大量嚴密保護婦女、兒童的法律法規,王國宮廷內的宮女人數也被大大削減。趙國降低了男女適婚的法定年齡---如果男子至18歲還未婚、女子16未嫁,將加倍承擔徭役賦稅。繁育人口數量多的家庭,將享受到各種各樣王國給與的優
惠政策。對于積極新開墾土地的農民,5年內免除徭役,田賦按照遠遠低于「什一稅」的諸國通行稅率標準征收。對于農民精心耕種土地、超過平均產量而增加的谷物,也享受較低的賦稅。這些措施,使得趙國的農耕生產和國民人口繁育,都出現了可喜的景象。
建信君領導的王國政府還出台並采納了一系列鼓勵商業流通和促進手工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和行動。可是,一個嚴重的問題擺在了眼前--這就是貨幣問題。
除了貴金屬金銀,中國古代作為商品流通媒介的基礎貨幣,起初是海貝、銅貝,後來晉國主要使用銅質布幣(形同勞動工具鏟子),又分為平首布、空首布、尖足布、平足布等等,齊國、燕國主要使用刀型幣(分為尖首刀、平首刀),楚國使用蟻鼻錢,魏國主要使用圜錢,而秦國使用布幣和圓形的一兩錢、半兩錢,錢面鑄刻有計量文字或鑄造地名或者是生產年號。戰國時期戰亂不止,各國幣制也
經常變革。如今這些春秋戰國時期的貨幣,只要不是偽造的,每一枚都價值不菲,尤其是文字精美的。與今日不同,戰國時期,很多國家是允許民間鑄錢的,當然主要是各國王侯、寵臣專享。
戰國時期,許多貧窮的老百姓固然也可以鑄造銅錢,並不犯禁,問題是你會不會鑄造?銅礦是國家專營,私人鑄錢用的銅從何而來?
一國貨幣的價值如何,是由錢幣本身的金屬含量、純度決定的。早期,中國有一種銅制磬幣,長達半米以上,重達十幾公斤,這個屬于是特異,因為行腳的商人是扛不動幾枚的!國家財政窘迫的時候,鑄造錢幣時就可能缺斤少兩,銅錢越來越小。筆者收藏了十幾枚經鑒定是真的「大清道光通寶」,越來越小巧,形象地反映了清代道光年間財政日益困窘的局面。唐代末期還有一種榆笳錢,人吹上口氣,錢就能飄起來,可見惜銅如金到了何種程度!
歷代的幣制改革釀成大禍的也不少,據說漢代的王莽就是因為幣制改革失敗、激起民怨而下台的,蔣介石也是。其實,早在王莽進行幣制改革之前,漢代五銖錢就已經成了過街老鼠-----那時候通貨膨脹嚴重,貨幣貶值還不如銅價,許多民眾都拿矬子將經手的銅錢銼下一些銅粉,後來干脆用剪子將銅錢減下一塊來。我們能看到,很多原本外圓內方的五銖銅錢,被剪切得只剩下中間的方孔邊緣,還殘留著一點銅。
所以,春秋戰國時期擁有銅礦資源的諸侯國,就具備了天然的優勢,如楚國有儲量巨大的大冶銅礦。秦國在巴蜀一帶也有一些銅礦,但只要還是從楚國進口銅。北方國家銅礦少,但是有鐵礦,但這個需要買賣換成銅再來鑄錢,因為銅的穩定性、耐腐蝕性較當時品質不佳的鑄鐵要好得多。鐵主要是用來打造兵器、農具,受當時的冶煉技術限制,其產量也十分稀少。
趙國當時使用的主要貨幣是布幣和刀幣。戰爭時期為了彌補軍費不足,諸國都發狠一樣鑄造貨幣,等到戰爭一平息,惡果立即就凸顯了出來-----那就是貨幣太多了!
貨幣泛濫的結果是物價飛漲、幣值急劇貶值,致使商業交易無法進行。
官府在戰後企圖回收貨幣,將它們重新熔煉成生活用銅器或攙上鉛、鋅、錫、鎳制成青銅兵器,以此遏制通貨膨脹的局面,于是更加嚴重的問題就接踵而至。
首先是官府難以有效監督、控制民間私鑄行為。其次,一國若想成功回收貨幣,等價物如何來支付給國人?此種貨幣要作廢了,那種貨幣要減產了,幣值飄忽不定,人心浮動、更加混亂。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實施貨幣改版,以新錢代替舊錢。對于老百姓來說錢財本來就不多,影響雖大但也能應付,問題的關鍵是會給手中原來貨幣存量較多的富人(貴族)帶來損失,影響政治穩定。再次,貨幣的過度貶值,背離了它作為「貴金屬」的本來價值。比如趙國貨幣泛濫、幣值暴貶,民眾急忙月兌手,秦國、燕國、齊國、魏國的商人就會覺得有利可圖,反而通過商業流通(商品價格暴漲)大量吃進趙國的銅錢,然後將它重新熔煉成本國或他國貨幣,或者作為原銅出售給官府牟利。其結果就會造成趙國銅資源的大量流失,從而嚴重威脅國家的經濟安全。
趙國目前就又一次面臨如此尷尬的嚴重通貨膨脹局面,在這個方面趙國是有過教訓的。
當年,三晉(趙魏韓)在與秦國的戰爭中失利以後,尤其是魏國寧新中(安陽)淪陷,那里是前晉國的貨幣鑄造中心,秦國立即利用安陽的鑄造設施,瘋狂生產了數千萬枚歷史上著名的秦仿「安陽布」,指使人攜帶、使用這些貨幣,拼命購買趙魏韓三國的糧食、手工業等產品甚至用來收購金銀,榨取經濟資源,嚴重擾亂了三國的金融秩序。最終,逼得三國不得不進行貨幣改革,也就是從那時候起,趙國主要改為使用類似齊國的刀型幣。
「齊大刀」長度能達到2多厘米,「小刀」也有1幾厘米,分量有些重、形制也不便于攜帶,不是有利于商業流通的上佳貨幣。早期的秦國半兩、一兩錢其實是塊銅餅,也不便于流通。魏國「以釿」為幣制單位,發行了「梁二釿」、「梁一釿」、「梁半釿」(國都大梁)平首、平肩或圓肩、圓襠、方足,或有郭或無郭,兩足間襠呈拱橋狀的橋足布。後來又創制了輕薄、中間有孔的圜(環)錢。
所以,趙國需要加速推進幣制改革,遏制住國內通貨膨脹的局面,也可以有效應對敵國發動的隱形「貨幣戰爭」。
秦相呂不韋是商人出身,玩弄諸國貨幣可是他的老本行,在這方面,呂不韋具有天然的優勢和靈敏的嗅覺。
秦國在「五國伐秦」之時吃了大虧,除了人員傷亡,財政損失也極其慘重,呂不韋還要繼續支撐建設秦國各地的大型土木工,還要擴充軍備,錢從哪里來?
呂不韋不愧是一個聰明的商人,他很快就想出了一個好辦法-----讓秦國在戰爭中失去的,要利用經濟手段奪回來,甚至不惜處心積慮來發動一場貨幣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