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在餐館里做事,有空的時候姜仁還是會和同事們在雅加達這個著名的亞熱帶城市里逛逛的。
逐步深入當地人的生活習慣中,姜仁發現在雅加達吃的住的比較國內有很多不同,風俗更是煩不勝舉。
東南亞盛產水果是聞名世界的,所以吃水果的人比較多。當地人們一日三餐普遍都會食用點水果,更夸張的是,一些本地人還有拿水果當飯吃的習慣。除了水果,雅加達雖然主食還是大米,不過油炸的食品也比較受歡迎。一早出門,大街小巷立馬擺滿了食攤供應給出工的人們,但是絕大多都是油炸食品,像油炸紅薯,油炸土豆,油炸椰肉,油炸香蕉,油炸芒果(草,這也炸),還有一個很著名的油炸雞蛋。一開始姜仁還想不通,雞蛋怎麼能不油炸的,到旁邊一觀摩,還真的挺有意思的,做法也很簡單,濾掉蛋清後把蛋黃像驢打滾一樣在參合了面粉、糯米粉和糖粉的粉堆上一滾,粘上厚厚的面團,再裹上層揉好的糯米粉,撒好芝麻,最後放進油鍋炸熟即可。吃起來外脆里女敕,口感不錯。不過嘛腥味稍重,不怎麼適合姜仁的口味,建議國人也不要當菜譜來模仿了。至于其他餐飲呢,飯菜都普遍甜味較重,比江蘇那邊的味道嘛有過之而無不及,吃一餐是感覺挺新鮮的,久了只會覺得膩口。姜仁在市里逛了幾圈,最注意就是吃的玩意了,比較而言這邊食物的做法太單一了,而且很少豬肉,大多是動物內髒,輔以胡椒辣椒,吃來吃去,很快就吃膩了,不過因為身在中餐館,他就不用入鄉隨俗委屈自己的胃,在餐館里是什麼好的吃什麼,把他吃的身子都圓了一圈。
因為是一個宗教國度,當地人普遍信仰穆斯林,隨之而來的習俗多得讓姜仁都不敢和他們打交道。舉幾個例子︰當地人稱呼等級相當嚴謹,非常注重不同年齡和不同階層人之間的差異,所以稱呼的方式都不一樣,叫錯了甚至會招來謾罵;不能觸踫他們的頭部,本地人認為那里是神明的居所(我腦子里就有一個);打招呼最好不要握手,遇到個謹守舊習俗的人會被認為是侮辱對方,還有接東西或者觸踫東西不能用左手,左手是被認為是不潔淨的(打飛機呢?);不能殺蛇,蛇是神明的寵物……如此種種,讓姜仁是一看到本地人就繞道遠行。
至于說整個城市的面貌嘛,姜仁不得不說雅加達確實是一個國際都市,市內規劃設計相當漂亮,走在街頭很有漫步廣州加珠海的感覺,不過空氣就不像廣州那樣,因為尾氣濃重,加之溫室效應,呼進肺里只想吐出來,這里靠海較近,海風帶來的空氣清新,即使汽車尾氣再嚴重,也沒有給人不舒服的感覺,不過汽車還真多,很容易塞車,所以在市內坐車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平時姜仁他們都的坐車身窄小機動性強的輪的進出游玩。城市里面的建築相比郊區的低矮房子,凸顯出高樓大廈挺拔林立,很有現代化氣息,一眼望過去各色人種都有,並且看起來神態悠閑,沒有現代化都市那般的匆忙節奏,想想在這里生活一定是一件相當舒服的事情。
姜仁逛了幾次街就發現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本地人不喜歡撿垃圾,很多可以利用的廢物都直接扔掉,而且二次循環利用率相當低下,許多姜仁看來有用的廢品,比如礦泉水瓶,易拉罐子,玻璃塑膠制品等等,沒有經過揀選就直接拉到垃圾處理站處理掉了,好幾次姜仁還在個別有錢人的住所前發現了一些完好的家具,家電。姜仁好奇了之下專門花時間到處看了看,大概了解了存在這樣現象的原因
眾所周知,要想形成一個生產——廢棄——回收——再利用的鏈條,沒有人力和技術支持,沒有運輸和工業合作是絕對行不通的。試想回收的廢品如果沒有專門的工藝提煉,沒有順暢的運輸環節,沒有合作企業購買,那麼廢品就還是廢品。而且要處理大批量的廢品需要相當大的場地和造成非常嚴重的污染,這對工業用地租金年增長率近20%,集旅游和貿易為主要發展項目的雅加達來說,再增加這道環節簡直與發展是背道而馳的。況且說得不好听點,雖然當地還有相當多的貧困人群,但是作為東南亞長久不衰身價倍增的發展中城市,本地人或多或少地都有點小驕傲了(就如同**十年代的深圳),很少有人肯自降身份拾荒撿破爛,即使有且不說自己會不會有什麼心理陰影,光是別人不屑的眼光就夠自卑的了——明顯的小農意識嚴重啊。
由于這樣或者那樣的原因,收廢品工作就成為了雞肋一樣的職業,除非迫不得已絕不會有人大張旗鼓來發展這項生意。
姜仁是什麼人啊,他可是經歷過中國南方二十一世紀初的高速發展階段和零八年經濟危機,並掙扎于後來幾年的經濟泡沫時期,在短短十幾年的闖蕩歷程中,他看到過太多人抓到機會一夜暴富,也看到了不少人因為市場萎縮生意失敗,而且自己也是吃過苦,掙到過錢,可惜如今是掉到近乎一貧如洗的地步,對于他來說有機會掙錢哪里還顧忌什麼撿垃圾丟面子這種事。在他看來撿破爛哪里是什麼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啊,那簡直是在玩金礦啊。要知道在前幾年他混東莞的時候,認識的旁邊一個老板就是靠撿破爛收垃圾起家的,做到如今已經身家億萬,不僅當上本地人大代表,還別墅成群,*養了至少五個女人(確有其人,不要以為我在開玩笑)
所以當有這麼一個機會擺在他的面前,他要是不珍惜,那還不如去跳樓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