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華落盡,寂寞成殤 第四十五章 孝莊走完了她的一生

作者 ︰ 失落的水晶

康熙二十三年,孝莊72歲後,身體開始明顯走下坡路。皇祖母稍有違和,他會不由自主地陷人擔憂與恐懼。祖母一旦痊愈,他便如釋重負,心喜若狂。

孝莊病危在*,康熙一直服侍在身邊,三十五個晝夜衣不解帶,寢食俱廢。處理完政務,便立即趨至慈寧宮侍疾。為皇祖母遍檢方書,親調藥餌。孝莊入睡時,他隔幔靜候,席地危坐,一聞太皇太後聲息,即趨至榻前,凡有所需,手奉以進。

孝莊心疼孫兒,多次讓他回宮休息一下,但康熙執意不肯稍離。就連米粥也準備了三十多種,以供祖母所求。

十二月初一日凌晨,寒風刺骨,玄燁率王公大臣從乾清官出發,步行前往天壇致祭。讀祝版時,玄燁跪在壇前,滴淚成冰,在場王公大臣無不感泣。三十四歲的玄燁竟然乞求上蒼,以減少他本人的壽命為交換,盡可能地延長孝莊的生命,足見他對孝莊的感情之深,依戀之至。可是,玄燁的赤誠並沒有感動上蒼,這次不同尋常的天壇之行,未能取得他期望的效果。

由于為祖母延長壽命的願望未能實現,玄燁從此放棄親詣天壇求雨的做法,孝莊之死對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康熙二十六年冬天,是玄燁一生永難忘懷,感情歷程中最痛苦的日子。他平日最為擔心,不願想也不敢想的事,終于發生了。

盡管康熙已有精神準備,但事情真的到來時,仍然難以承受。孝莊逝世後一連十余日,晝夜號痛不止,水漿不入口,以至吐血昏迷。

孝莊彌留之際囑咐康熙︰「你皇祖父梓宮安奉已久,不可為皇祖母再輕動,何況皇祖母不舍得你皇阿瑪和你,不想離你們父子太遠。就在你皇阿瑪孝陵附近選一塊兒地安置了皇祖母就行,皇祖母此生就沒有遺憾了。」

說完就閉上了眼楮,在閉上眼楮的那一刻她似乎看到了皇太極也看到了多爾袞,他們在向她招手對她微笑。

孝莊自是知道康熙對她的感情,擔心康熙過度悲傷,特在遺詔中指出︰「惟是皇帝大孝性成,超越千古,恐過于悲痛,宜勉自節哀,以萬機為重。其喪制,悉遵典禮,成服後三日,皇帝即行听政。」

但是康熙違反清朝後喪皇帝例不割辮的祖制,不遵皇祖母遺旨,不听皇祖母勸告,毅然割辮。又拒絕臣子關于「我朝向日所行,年內喪事不令腧年」的奏告,決定將孝莊梓宮安放在慈寧宮內,直到翌年正月十一日發引。

康熙二十七年新春佳節,康熙堅持于慈寧宮為祖母守喪。

正月十一日,孝莊的梓宮被遷往朝陽門外殯宮,發引時,康熙割斷轎繩,堅持步行。途中每次更換抬梓宮的扛夫時,也必跪于道左痛哭,以至奉安處,刻不停聲。康熙還執意為祖母持服守喪二十七個月,後經百官士民再三勸奏,才勉強同意依照祖母的遺囑,以日易月,二十七日而除。

康熙二十七年四月,玄燁親自護送祖母的梓宮,前往遵化孝陵以南剛剛建成的暫安奉殿,恭視封掩。

很長一段時間,康熙不願再經過孝莊生前居住的慈寧宮,甚至不願從與慈寧宮遙相對應的隆宗門出入。每當必須路過時,便繞道而行,以免觸景生情,令人心碎。

夢是心頭想。孝莊去世後,玄燁時常夢見皇祖母,特別是當他對某些重大問題作出決斷時,更是如此。

孝莊死後整整三年中,康熙不僅節制自己,而且還禁止王公貴族的各種娛樂。同時,他還每年多次去遠處的陵墓,悼念太皇太後,以他的種種孝敬使死者感到欣慰。

康熙五十六年冬,一天,玄燁和大臣們談話時,言及太皇太後,與以往一樣,他立刻涕下如雨,哀不自勝。這時距孝莊去世已整三十年,玄燁卻依然如此,這一刻骨銘心的思念。

都說時間是沖淡哀思,治愈心靈創傷的良藥,然而對康熙來講,這一良藥竟失去了作用。孝莊死後,直到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他自己也離開人世,整整三十五年,一萬兩千多個日夜,他時刻沒有忘懷祖母,始終沒有從追念的痛苦中真正解月兌出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繁華落盡,寂寞成殤最新章節 | 繁華落盡,寂寞成殤全文閱讀 | 繁華落盡,寂寞成殤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