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華落盡,寂寞成殤 第十四章 平三藩統台灣

作者 ︰ 失落的水晶

康熙十二年春,康熙皇帝作出撤藩的決定。

吳三桂首先于這年十一月殺雲南巡撫朱國治,自稱天下都招討兵馬大元帥,提出「興明討虜」,將矛頭指向朝廷。吳三桂軍由雲、貴而開進湖南,幾乎佔據湖南全省。進而佔據四川,四川官員紛紛投降。福建、廣東、廣西、陝西、湖北、河南等地都有藩王或將領響應。

吳三桂在湖南沿江布置防御工事,不敢再向北發展,康熙帝抓住機會調整戰略、安排兵力。

康熙首先堅決打擊吳三桂,而對其他的反叛者卻實行招撫,通過分化力量而孤立吳三桂。軍事上僅以湖南為進攻的重點,同時能夠充分信任漢將,這樣就鼓舞了朝廷軍隊的士氣。

在耿精忠、尚之信歸順清廷之後,吳三桂于康熙十七年在衡州稱帝,立國號周,建元昭武,大封諸將。其實這時的吳三桂已到了窮途末路。他積郁而死後,將所謂的帝位傳給孫子吳世璠。

清軍進入雲貴省城,吳世璠自殺,歷時八年的三藩之亂被平定。對于清廷來說,是確立穩定的皇朝統治的標志。

平叛期間,孝莊把宮廷節省下的銀兩捐出犒賞出征士兵。每逢玄燁遇到棘手之事,孝莊便為其出謀劃策,並憑借自己在朝中的崇高地位和威信,給予孫兒玄燁有力支持。每逢荒年歉歲,她總是把宮中積蓄拿出來賑濟,全力配合支持孫子玄燁。她的表率行為,更使康熙對她增加十二分敬意。

孝莊在平定三藩之亂過程中起的作用,旁人無以替代,舉朝盡知。可是,當玄燁和大臣們請求按照朝中慣例,為她加上尊號時,她卻表現了十分謙遜的作風,再三予以拒絕。她盡量掩去自己的作用,將功勞一並歸于愛孫。

至此,康熙的威望擴大。

繼平定三藩後,又統一了台灣。清朝從此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即康乾盛世的前期。

清王朝在康熙時期形成了第一個黃金時代,其中包含了孝莊的一份功勞和心血。

隨著玄燁不斷成熟與孝莊的日漸衰邁,康熙二十年前後,他們的關系逐步過渡到一個新的時期。

康熙二十一年春,康熙出巡盛京,沿途幾乎每天派人馳書問候孝莊起居,報告自己行蹤,並且把自己在河里捕抓的鰱魚、鯽魚脂封,派人送京給孝莊嘗鮮。

康熙二十二年秋,康熙陪孝莊巡幸五台山,一到上坡地方,每每下轎,親自為孝莊扶輦保護。

康熙每日都堅持向孝莊請安,他十分珍視每日與孝莊的聚首,這是他日理萬機的生活中盡享親情的時刻。

愛孫的陪伴,蘇茉兒的不離不棄,她很滿足。

六十年的歲月,愛也好恨也罷,一切早已隨時間而去,唯有滿屋子的花香。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繁華落盡,寂寞成殤最新章節 | 繁華落盡,寂寞成殤全文閱讀 | 繁華落盡,寂寞成殤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