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之晶村传奇 第227章 227

作者 : 剑之晶

这时来了一个骑自行车的山里汉子。凭知觉,大家知道生意来了,都自觉地闭上了嘴。山里汉子穿着蓝布衣,骑着辆老式的二八车,车后面还挂了个蒌子。他从东头到西头,骑一下停一下“什么学校的?”大家老实回答。汉子问到小剑时,对他多眯了两眼,然后问了同样的问题。小剑也照实回答。那汉子又问高三的女生能不能教。小剑心里一个激零,想起了霍姝。高三的女生年纪该和自己差不多,还不知道是谁教谁,这搞不好钱没赚到,还出了点别的事。小剑就有了拒绝的意向。汉子不管他回不回答,接着又问起了价钱。小剑按照行情报道,“一小时二十,两小时三十。”汉子摇摇头说“我想包月,管吃管住。”小剑的心一下提到嗓子眼上,大生意来了,霍姝早被丢到脑后。他激动地回答“我住宿舍,管吃就行。”那汉子仍旧摇头,“我住在农村,骑车到这要半天呢。”周围一片沉默。小剑也结巴了。河北兄见状忙用方言拒绝了。

那汉子走后,小剑恢复了神态,又不禁臭美起来,“莫非看我玉树临风的,要招我做女婿?”

有了自信,家教就好找多了,别的学校的学生很自觉地就把机会先让给了他们。也许在他们眼里,中电的人就是瘟神,早点送早为好。

河北兄接了两个初三的,小剑接了两个初二的,一男一女,一个一、三、五,一个二、四、六,日子排得满满的。对此,河北兄信心十足地做了下去,小剑却死活只坚持了一个月就说什么也不干了。他收的那两个学生,家住得太远了,一个城最东一个城最西,每晚光骑车就要九十多分钟。而且家长也不地道,总想物超所值,说好的每次两小时都要拖上个一小时。学生的成绩长没长,小剑不知道,他只知道自己爬门的本事见长不少。

辞去家教,小剑休养了一段时间又觉得无趣了。宿舍里,爱学习的,每天背着书包满校园的找地方上自习;爱社团的,每天背着吉他或运动器械辗转各个活动场所;爱孔方兄的,更是神龙见首不见尾,每天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地忙着赚钱。小剑也曾硬着头皮去听了几次课,但那可气的老师好不容易见到他一次,不问他是不是生病了或者家里出了什么事,竟然问他是不是特招进来的。小剑一听就火红了脸:这破学校,你以为我想来啊?还要特招。从那后,课堂,他是能不去就不去,实在不行就让别人点个名报个道,他宁愿窝在宿舍看小说。老看小说也不是个事啊,百无聊赖之下,小剑就各个楼层闲转了起来。没转几次,小剑就找到了志同道合的人。一位来自山西的校友听闻李小剑有投身商业的想法,难得地丢下小说,建议他:不卖最赚钱的,而卖最熟悉的,卖你们家乡的水晶吧。

卖水晶,小剑不是没想过这点,家教之初他就各个地方转了一圈,可是偌大个保定市别说水晶了,就连卖玻璃制品的都没几个。就算在见广识广的校园,你若单说水晶的话,听得人基本上是一脸茫然。若再加句水晶棺材,大家好像才有所耳闻,再加上句**的,那对方才茅塞顿开式的,其实他们仍然只知道**的棺材,不知道水晶。小剑想不到,在家乡看似闻名遐迩的水晶,在外面居然是如此地名不见经传。

山西校友听完小剑的话,用一个经典的商业故事来开导他。两个鞋厂销售员去岛上推销鞋子,到了后每人给总部发回一封电报。一个悲哀地说“全岛赤脚,我准备打道回府。”另一个高兴地说“全岛无鞋,我准备长驻开发。”山西校友还没说完,小剑就帮他补充完了。山西校友故作惊讶地说一句你也知道啊,就拼命游说起小剑从事水晶行业,并说与他合伙,两人各出一半钱,小剑进货,他负责销售。有人分担了风险,小剑的立场又不坚定了。不过他没有当场答应,而是保险地说考虑考虑。山西校友一脸山西人的笑容,“那是当然,那是当然。”

小剑回到宿舍就给小三打了个电话。上次给家里打电话感叹三脚猪时,父母无意中向他透露张花花现在做水晶生意,到处跑展销会,生意似乎还不错。利益当前,小剑顾不得羞涩,刚好也可以借这个机会解开彼此的心结。

花花明白,在酒店给人端茶倒水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再加上曾经有过一次背叛行为,尽管小三嘴上对此没说什么,但她知道他的心里终究有些不痛快,因此,花花就决定另谋一条出路,既能发财致富,也可让彼此心安。花花把意思向小三一说。小三果然百般赞同。本来,依小三的意思是两人回家男耕女织,你烧锅来我喂猪,有个幸福美满。而花花见识了纸醉金迷、灯红酒绿,就再也不想日出而作、日没而息了。在她的眼里,幸福,吃喝不愁才叫幸福,美满,随心所欲才叫美满。而这些,全要有金钱做为基础。自然,两人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他们折中:小三先回家喂猪,花花再出去闯荡一年。一年之后没有起色,她就回来和小三夫妻同心,过自给自足的幸福,找实实在在的美满。

小三心里不愿意花花再出去,他知道外面的诱惑太多,但他又怕花花认为他对她不信任,从而伤心难过,因此最终他的点头,是违心的,也是伤心的。对花花而言,向往城市生活是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就是她内心深处的报恩情节。对小三,她觉得愧疚地太多。再次错过之后,那愧疚则更为深厚。因此,她总想补偿为她出生入死的小三。报恩,岂是一日三餐那么简单。这心思一旦强烈了,她难免就会浮躁。花花觉得村人养猪都养了几十年了,养得最好的马海洋和汤倩尧,也不见得他们有多少钱啊,还不照样吃着家常便饭,住着青砖瓦房,和自己家也没有多大区别。她要的是——用李小剑的话说——绮阁金门、锦衣玉食。

张花花去了杭州,还是从熟悉的酒店服务员开始做起。先解决生存,再谋求发展。工作之余,她就在杭州的大街小巷东游西逛。堂皇的门面、富丽的装潢,自然能引来如云的顾客、斗入的真金。而这,短期内她是无缘的。美丽的西湖、执著的小贩,勤劳中别有狡黠、辛苦中另有收获。而这,让她动了心。他们可以一手提着包裹,一手拿着玉梳、铜狮,向游人推销真假难辨的古董。我的水晶,不可以如此吗?生于晶都,奔于杭州,花花比小剑更加知道,家乡的水晶仍然藏于深闺隐阁之中,外人非但尽多不识,还多有未闻。她担心,进了货却卖不出去。花花刚结婚,不说一穷二白,差不多也是家图四壁,做什么都要盘算下。可不做这个,又能做什么呢?几经犹豫,她一咬牙,让小三寄了两条水晶手链、两条水晶项链。

周末时分,花花拿着它们去了西湖边。熬过十分钟摆摊必经羞涩期,花花就依样学样地纠缠起了游客。最想入了花花当眼的是一对体面的老年游客。花花想,上了年纪的人,脾气棱角早被岁月磨平,就算心烦意燥也不会对自己大呼小叫,还有他们那身非同常人的穿着,更不会有拳打脚踢的风险。当她大着胆子结巴着上前,姿容优雅的老太太果然面有不悦,却是什么也没有说。判断准确,花花的快乐就像蜜糖果浆滴在心田,慢慢地弥漫开。身份高贵的人面对软磨硬泡,说不定会花钱买个心静。花花如此想,就又卖弄一遍“先生、阿姨买一条水晶手链吧?看,多漂亮啊,只要五十元钱。”老太太的脸色更阴沉了。边上的老先生见爱人面色阴沉,英雄救起了美,“你再这样子的话,我就要报警了”如此温文尔雅。花花刚和公安亲密接触没多久,还惊弓之鸟似的,闻言眼里汪上了两泓清泉。

“你看你,都吓着孩子了。”大家出来的老太太到底于心不忍,她责怪起先生的粗鲁。而刚还绅士十足的老先生,则孩子般地挠挠齐棱的灰白头发“我只不过说了句报警,没有干别的啊?”

花花手里拿着一百元钱,贵族夫妻已走了好远,她还没有回过神。

这钱就这么赚来了?价都不问就给了?泪水可以换来一个人的真心,也可以换来一个人的真金?花花擦着眼泪笑了。

第一单生意的轻易成功,让花花信心倍增,逮着人她就宣传水晶的好处,或美丽或高贵,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还瞎编胡诌了些爱情故事,水晶般的爱情故事,让水晶更有诱惑力,更有神秘感。

与她火热激情相映成趣的是手上始终只有一百元钱在迎风招展。第二天,花花又吆喝了一下午,手里仍是那张百元大钞与她同赏西湖美景。接下来的两天花花要上班。现在朝不保夕,她可不敢破釜沉舟。两天后,毫不气馁的花花再次来到西湖边。上次她嫌贫爱富,这次她崇洋媚外,专找外国游客推销。当她用丰富的肢体语言、蹩脚的口头语言,又卖出一条水晶项链时,失望、开心、后悔三种情感结伴而来。失望的是,她本来认为外国人不是用美钞就是用英磅,随便甩个几十元就能让她小发一笔。谁知道人家早就入乡随俗了,手里不但拿的是人民币,还尽是些是十元、五元的零钞。开心的是,毕竟又卖出了一条,尽管前后折腾了快一小时,但是比上班两天赚得还多。后悔的是,在学校里没觉得英语有什么用,以为出了校门能吃苦难耐就行,没想到还能用来赚钱。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古人诚不欺我。

为您精选好看的言情小说,请牢记本站网址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剑之晶村传奇最新章节 | 剑之晶村传奇全文阅读 | 剑之晶村传奇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