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佩云对恩栋说:“栋儿,你说你和盈如在英国得到过许多英国朋友的帮助,今天我烧几个中国菜,请他们过来吃顿饭,表示一下谢意。”
恩栋觉得也应该,就给海伦一家、约翰和凯林特夫妇送去了请柬。
天黑后,客人们陆续到了,他们一个个穿戴整齐讲究。英国人平时的穿着很随便,可接受了别人的邀请去做客时,穿戴是绝不能马虎的,男女统统一律是礼服,这样是为了表示对主人的谢意和尊敬。
杰米来时还带着一个东方姑娘,她发髻高耸,穿著一件玫红色旗袍,身体苗条高挑,却又曲线分明,全身透着一种高贵典雅的气质。她长得不是很漂亮,但很白净,这就使她显得很秀气。
杰米得意地向大家介绍:“这是香港来的李晓玲小姐,也是我的女朋友。她现在正在教我唐诗和宋词,我会用汉语说唐诗了。‘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明月几时有……’”李小姐伸出手,与大家一一握手问候,表现得得体大方,确实是一个优秀的女孩子。
恩栋为二叔一家和来宾做了介绍,佩云谦逊地说:“多谢大家对恩栋和盈如的帮助和照顾,今天我烧了几个中国菜,请大家品尝。水平有限,还请大家多包涵。”
佩云准备了非常丰盛的一桌中国菜,客人们吃得津津有味儿。约翰和凯林特不会用筷子,笨拙地拿筷子夹菜,可那些美味的中国菜就是不配合他们的。佩云给他俩拿来了勺子和叉子,并且笑着说:“你们就中餐西吃吧。”
约翰说:“没想到这两根小棍子,如此难操作。”
乔治说:“我吃过许多次的中国菜,可从来没吃过这么可口的中国采。乔太太的烹调手艺真是第一流的。”
杰米使用筷子的方法很别扭,李晓玲在一旁细心地教他,有时也帮他夹菜,两个人很亲密。李小姐听到乔治的话,就说:“乔太太的手艺确实是很棒。尤其是东坡肉、米粉肉和糖醋鲤鱼这三道菜的水平可以超过一级厨师的水平。”
佩云笑说:“谢谢各位的夸奖,大家多吃点,就是对我劳动最好的肯定。”
海伦说:“佩云,你有这么好的烹调手艺,为什么不开一家中国餐馆?生意一定会很好的。”
凯林特的丈夫说:“如果您有这种打算,餐馆开业时,我在我的刊物上登一篇文章宣传一下,肯定让餐馆来个开门红。”
乔明说:“这倒是个好主意,如果能行,也解决了我们一家人以后的生活问题。”
于是大家开始为佩云物色开餐馆的地方,经过几天的寻找,最后在兰萨大街找到一处不错的临街房。
房子租了下来,大家开始动手收拾装修,里面小一点的房间做厨房,外面大一点的房间做餐厅,放了六张桌子,整个餐馆布置得很中国化。
佩云掌勺炒菜、乔明采购记帐、恩怀和恩露跑堂端菜,一家人就把个中国餐馆办起来了。开业后,由于凯林特的丈夫在他的杂志上登了一篇介绍她们这个中国餐馆的文章,果然有很多的食客慕名而来,其中有很多在英国的华人。他们大都被佩云的饭菜所吸引,成了餐馆的常客。
一时间,餐馆的生意火得不得了,客人都需要提前定桌子,否则来餐馆连桌子也没有了。每天佩云她们很晚才关门,虽然一家人很辛苦,可收入也很可观。
恩栋和盈如完成学业后,新中国成立快两年了。一直以来,他们也没有家人的消息。国际上对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说法不一,盈如和恩栋也不知道国内的真实情况,一时间也没有贸然回国。
几年来,盈如一直教一些英国孩子拉琴。由于盈如的琴技高超,又对孩子有耐心,家长们都愿意把孩子们交给盈如。恩栋的诊所已经发展成一个小型的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性医院,恩栋也成了深受当地患者欢迎的名医。乔明一家开的中国餐馆已经发展成了一个规模挺大的中国式饭店。
一天,乔明对来饭店的恩栋和盈如说:“栋儿、盈如,你们俩已经不小了,来英国也好几年了,你们的父母都不在身边,就由我做主,为你们把婚事办了吧。”
1956年的春天,乔明为恩栋和盈如在自己的饭店举行了中国式的婚礼。
婚后,小俩口的生活甜蜜幸福。一个继续教孩子们拉琴,一个继续在自己的医院里看病救人。只是盈如一想到在国内父母的情况不知如何,就忍不住泪水涟涟。恩栋一边劝慰着盈如,一边深深思念着在祖国的老父亲。
转眼间又过去了两年。这天,约翰来到了恩栋的医院,他对正在看病的恩栋说:“我有事情要去香港,然后想去大陆看看。用不用我帮你打听一下你父亲和盈如父母的消息?”
恩栋一听,很是高兴,给约翰写下了父亲和盈如的父母在上海的详细地址。
过了一段时间,约翰回到了英国,带来了恩栋父亲的一封信。信中说:“栋儿,听说你在英国很有发展,为父很是高兴。可是叶落归根,你终究是炎黄子孙。现在中国的医学很落后,很多百姓得了病,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尤其是一些常用西药非常短缺,一名好的西医大夫就更难得了。所以爸爸希望你能回来。盈如的妈妈在上海解放不久,就去世了。这对你林叔叔的打击很大,几年的时间,一下子苍老了许多。他非常思念盈如……”
盈如知道母亲过世了,非常难过,失声痛哭起来。恩栋搂着她,安慰道:“盈如,别难过了,人死不能复生,不要哭坏了身体。我们尽快准备一下,马上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