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江湖一词出自《庄子?大宗师篇》:泉涸,鱼双与处于陆,相掬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原文意思是:泉水干涸后,两条鱼未及时离开,受困于陆地的小洼,两条鱼动弹不得,互相以口沫滋润对方,使对方保持湿润。此时,两条鱼便缅怀起往日在江河湖水里自由自在,彼此不相识的生活。
但是鄙人深以为,此处的江湖,还有其字面上的意思,意即,水比较深,或是不知深浅。要不,怎的不干脆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水,或是有小河之类?
给了我这个感触的,当然是我家大大小小的数个江湖——尤其当江湖中人越来越多之后。
目前我家最大的、我最熟悉的江湖,是陈宅。而且,还不断有扩大的趋势——前文说过,来投奔的人都有人来投奔,回家去了的也捎人过来,更重要的,家里还长驻着一位善良的不太老的老爷爷。
不知看文的亲还有印象没有,即便是外公老早前帮助过的、去投奔那隔了不知多远的亲戚,就是说过找不着还要回来找外公的那位,还真没投奔着亲戚,也回到了金芷县城,凭着一面之缘,终日在大街小项转悠着寻找外公,别说,那日正巧,还真的遇上了,于是街上又是一番动人的声泪俱下的表演,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失散了多年的父子终于见面,陈宅于是又多了几口人——至此,最后一进的厢房基本上已经挤满为患。
虽然如此,外公只要上街,就可能会带回来一个两个,大多是独自出来乞食小男孩,有时叫他帮忙搬个东西回家,有时叫他到陈宅递个话之类,不过搬东西也好,递话也罢,都是幌子,最后这些小朋友就进了家门了。好在家里有的是被窝和木板,头一进的空房子也有数间,可以到处搭铺,否则,真可能要安排到第二进的主院来了。
虽说江湖大了,要供食宿,要安排事做,也是挺麻烦的一件事,但是,大有大的好,水深有深的好。你永远也不知道,来的这个人是个什么样的人——不时的,就有惊喜。
例如外公有一次带回来的一个小男孩,可能也就是十来岁的年纪,进了宅子之后,就不见人影了,也不知他和谁在一起,也不知他睡在哪里。连吃饭的时候都没出现。但是外公一出门,必定紧紧地跟在身后。一问才知道,原来这还是位小武士呢自外公带了他回家来,就成为了外公的贴身保镖啦虽然武功底子不知道,但爬个房梁是小菜一碟,因为他经常就是呆在那个上面的
“师傅告诉我,要保护请我做事的人,要保护给我饭吃的人。”小武士看样子社会经验严重不足。有这个专业技术,到哪儿不能自由自在地活呀
“那你在我家吃了没有呢?”外公心疼地问。
“吃了,小红小姐给的馒头。我在上头吃的。”上头指的房梁上。
“我经常呆在宅子里,不要保护;你青草姐姐天天在外头,你去保护她”外公吩咐。从此以后的很长时间,我就多了一个小跟班——倒是没见他有多少机会保护我,但是我却经常教导他,后来还送他继续习武。
还有一些其貌不扬的人,突然就给你露两下子,让你感觉,有捡到宝的感觉。例如从屋檐下一次性收罗进来的十几人当中,竟有做金银饰品的、看风水的、打铁的、养猪的、杀猪的……诸如此类,有些技术我甚至听也没听说过。当我很奇怪地问他们,怎么有技术还要出来逃荒时,那些人也觉得我很奇怪,反问道,“一点本事也没有,也敢出来?”
合着大街上流浪的都是有本事的?我再上街时,眼里带了考量。不过再有本事也难以有用,大环境如此,哪里那么容易找着事做?即便是被收容到像我家这样的人家,暂时也都没有事做,只好都当勤杂人员。
越是临近年关,来投奔的人就越多。也不知是外公的举动被人看在眼里还是怎的,后来他一出门,身后就跟着老的少的中年的一群人,有时跟他穿过大半个城,形成越来越长的队伍,最后停在陈宅前面,久久不散。
我一方面在可怜这些人的同时,一方面心里也在暗暗着急——这么下去,怎是个办法?对于这些跟过的人,外公一般都会有所表示的,人多就叫家里的赶紧煮粥;人若少,就把家里不时准备着的馒头送人;更少些,往家里引。不多时前面的一进也挤满了人。
可不能让外公再这样继续下去了我正在想怎么样暗示外公,才能让他更好地理解家里的现状,不再往家里引人时,我那一直深受外公宠爱的小舅可能比我更心急外公的举动,出声赶人了,“都快过年了,您老人家就赶紧地回乡下张罗去吧别到时候各家来给您拜年,您连打发的东西都没有”外公这才动了回乡下的心思。
我也急着回乡下。一是大雪封山,虽然行下走不便,但却是打猎的好时机——也是必要的时机,过年了,总得有些新鲜的肉食不是?虽然说陈家庄养着许多猪呀、鸡呀、鸭呀什么的,可是,山里的不要钱的,好像更合我的胃口呢——好吧,坦白说吧,更合我心。
其次嘛,这个时节,正是小孩子们疯玩的时机,好不容易把各类教学班办起来,不趁热打铁地多上些课,待农忙何处寻人去——我的心底里,还是秉承前世的理念,知识改变命运,要真正能够帮一帮这些乡里乡亲的庄民,也让自己将来有人可帮我,最好的法子,仍然是,用知识和技能去武装她们的头脑。
但是城里的宅子也要人守着,现下这么多非亲非故的人住着,既不忍心赶走,还要管吃的,又担心没个主人乱来,那可怎么办?幸亏陈家庄李总管来说,长工们都放假回家过年去了,让非本地的人都过去住着。本地人如肖师傅之类,每人扛两袋子米回家过年去。暂时就把城里的陈宅,交给黄伯娘住着——她反正非本地人,孤身一个在此,带着几个不想回家的府吏,又安置了县衙年节的值班,连铺盖都不用卷,空身就进来了。我们这一家子山里出来的,带着从外地逃荒而来的老老少少,仍回山里过年去。
外公和我回王家庄的时候,离过年也只两天了。
乡下的日子也很紧张。
自秋收之后,就不断有亲戚来王家庄投靠。后来,这一带的用工机会多,也就招来了更多投靠的人。
别的庄我不太知道,就王家庄而言,除了我家由于近支的亲戚都已经安排了妥当,还比较清静以外,其余每家的人口,至少是增加了一半。
“都是叫秋粮给惹的”外婆的嘟囔声传来,让我甚至觉得不如不搞秋粮,庄民们可能还好过一些。不过当我碎碎念给外婆听时,外婆却又说,“怎么能这么说?救了好多人呢也我们庄免了好多人去逃荒就拿你三表哥家来说,要不是秋粮,要不是去陈宅帮忙,你三表哥三表嫂铁定得去逃荒——祖辈的规矩就是这样,有技术的去逃荒,年轻力壮的去逃荒,省下口粮给老的少的留活路,而这些有技术的、年轻力壮的逃荒人在外面活命的机会也多些。”
我不知道陈家庄现在住着的老的少的是按啥规矩来逃荒的,但是我却知道,原本要去逃荒的三表嫂家里,正被前来投奔的人挤满,她父亲娘家的亲戚、自家已成亲的兄弟及其家人,已经将小小的一座房子挤得再无处搭铺,三表哥无奈之下甚至提出要和表嫂在县城的陈宅过年,帮我守着宅子,要不是姑父接了她两口子加快十个月的小毛毛家去,她们还真只能到陈宅去过年,因为她家她的房里,已经住着她父亲娘家的六个亲戚,可不是搭铺的地方都没有了?
但是,原先这些人各在各家,平时都到周围的田庄打短工,倒是不经常见着,我也不知道倒底有多少人。那天我带着陈宅的大部队回到陈家庄,又带了两位绣花的师傅来王家庄准备办一个绣花班时,来报名的人数之多,吓了我一大跳竟有很多我根本不认识的还有很多是成年人,甚至是大叔我倒是不在意,有教无类嘛但人数太多,也不利于教学呀前世的经验,小班化的教学,效果就是要比大班教学来得好再说,也没有这么多的板凳当课桌椅呀
一问才知道,其原因一是本人收学生办班的消息传了开去,越来越远的人都打听着来了;另外,也是因为此时各个田庄不再用工,投奔在王家庄的很多人空闲下来,顺便也想来长长见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