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自称陈桥的人慢慢地融入了王家庄的生活。
见到庄民们,从以前简单地让到路的一边,发展到慢慢地也会笑一下了——再后来,也会打个招呼,同着青草父亲他们那一个辈份,叫着庄子里的长辈。
哪个家里有什么事,她也能去帮帮忙——特别是跑腿、下力气的活,她还干得挺欢。后来别人发现她识字,那她帮忙的范围就更广了,大到教孩子们几个字,小到别人家里有喜事时写个对联、记个人情,她都代劳。
但是有些事情,她却一辈子都没有学会——例如种田。就说插秧吧,只要她下了田,那么,对于整好的水田也好,对于秧苗也好,绝对是一次灾难。——倒不是因为她的学习能力就那么差,而是,她竟然无比惧怕蚂蟥她可是连老虎也不怕的,竟然惧怕这种软趴趴的腔肠动物而这个东西,水田里不可能没有而且,由于以前的田里比较环保,数量还比较多又而且,不知道什么原因,蚂蟥们还特别爱来纠缠她通常是一田的人都没有被蚂蟥叮,她却被叮得做手脚不赢(湖南土话)。于是,只要她在水田里,就只见她一会儿提起一只脚,拿着一把秧苗使劲去擦;一会儿又看见她一阵风一样地跑到田埂上——不用说,她肯定是瞧见了蚂蟥在水里游泳,生怕它们游到自己腿上来;更不用说,已经整理好的水田里,又被踩出一行脚印窝窝,又或者是插好的秧苗也被踩没(mˋo)了。
——那年的春插,小小的王家庄很热闹,大家都说,“去罗,去看那个陈桥插秧去罗哈哈哈~~~”当然,那也不是嘲笑,大家可能难以体会那种感觉,是新奇中带着某些难以说清楚的羡慕——就像是城里人到了乡下,虽然不能搞生产,乡下人心中却也不会嘲笑一样——这才是识字的样儿呢庄民们心理暗暗地想。
其实庄民们远不知道,她的能力究竟有多大——她们知道她识字,却不知她甚至能作诗,而且水平还不低她们知道她会射箭,却不知她还会武功,而且整个王朝还少有敌手她们知道,要是陈桥都说“好”的事物,那肯定就是真的很“好”,却不知道,当年很多的事物的评价,都以她的标准为标准……
后来,青草外婆家连杂粮也没有了。正好青草大舅的媳妇生了孩子,家里实在没有啥东西可以作为洗三礼的,这个觉得从来没有在收留她的家庭中创造过价值的同志认为,自己可以创造一些价值了,于是就弱弱地问了一句——
“送些山里的猎物可以的吗?。”
从此,她就从事起打猎的工作。
第一次,她是猎到了野鸡,虽然只有一只,但好歹没有空手而回,而且大大地解了当时外婆家的燃眉之急。这只野鸡就作为重要的洗三礼之一,送去了大舅家。
后来,她隔三差五地猎到猎物,有时是兔子,有时是野鸭,最好的一次,甚至猎到一头野猪这些猎物,极大地改善了青草外婆家的生活——并不是添了荤菜,而是,她用卖猎物得来的钱,换了好些粮食。
再后来,不知怎的就有人问起了陈桥的亲事。得知她还没成亲之后,有热心的人就开始为她作介绍——有好几个年纪和她差不多的人,都不嫌弃她没田没房,但是,她却都没有接受人家的好意,反而总是有意无意地增加了和她的救命恩人王志的交道。——王志可是比她小了三四岁当时,由于整个王朝女子的出生率就低一些,所以女少男多,女子总是在十六七岁就早早地结婚,而男子,有些可能要等到二十岁甚至是二十几岁才出嫁。
而且,王志是家里夹在中间出生的男孩,既没有像老大一样受到重视,又不像老幺受到关爱,因而他的能力和素质,其实都是很一般的——王三婶不是说过吗,就是庄户人家的基本功——种田,王志也比她差多了。
但是,陈桥还就是看上了他。她先是慢慢地接近他,后来又越来越多地对他表示出喜欢——这就足以吸引当时刚成年的王志同志了。这样一个识文断字、又能打猎的人,即便是无田无房,但她通身的气质摆在那儿,现在又开始能赚钱了——这就已经足够了
于是婚事水到渠成。就在粮食收上来之后,就在青草外婆家,既没有陈家的亲人,又没有迎娶的仪式,简简单单的,王家的亲人和本庄的庄民热热闹闹地吃了一餐饭,这婚就结了。
后来,陈桥打猎赚了一些钱——这钱当时还都由青草外公保管着,正好孩子也接二连三地出世,青草外公就拿着这笔钱给陈桥家砌了个土砖房。
青草的出世,可以说完全地改变了陈桥的精神面貌——在王家庄,她原来也就一被动的参与者,但青草出世之后,她的生活热情立刻高涨起来——更努力地赚钱养家,更多的是,尽心尽力地教导这个孩子。
现在别人已经不知道,陈桥教了陈青草多少东西——连青草自己也无法知道了,因为,脑袋里的记忆已经换了一个人的了。但是,庄民们都看得到,青草会爬了,是她母亲教的;青草会走了,是她母亲教的;青草会说话了,也说一口好听的官话——这肯定也是她母亲教的。
她刚能说话,她母亲就教她识字——但是写也是难得的,最多在用树枝在地上比划几下。因为当时陈桥打猎所能赚的钱,也是有限的,而且又要不时接济亲人和庄民,所以,还买不起堪称昂贵的纸张——如果说买不起笔,那也是假的,可纸是经常性的消耗品呀
她刚能走稳步子,她母亲就为她制作了专用的小弓箭——那时,她也就比她母亲的弓箭稍高一点点。说来奇怪,这世的青草在射箭这个方面,也蛮有天份,才开始学,虽然力量还不够,可是准头还蛮好——当然,也有可能是靶子离得近的原因。
待到青草慢慢地长大,她就带她进山——据庄民们回忆,青草头一次进山,恐怕只有三、四岁吧?这时,主要的教学场地转移到了山间,庄民们就不知道,陈桥到底教了青草些什么了。
至于两个儿子,陈桥也教导得比较多——至少在王家庄来说,是教导得很多的,但总的说来,根本无法和青草同日而语,即便是老大出世时,那时还没有青草,陈桥也没有像教导青草一样教导过他——到底是由于她心底里有着重女轻男的思想?还是青草这个小不点儿太过于像她,以致于她花费了那么多的心血来教导她?——现在也不得而知了。
在王家庄所生活的这十几年,陈桥和王志的关系一直可以说得上是亲密。家里没有田,连地也只有小小的一块,所以活儿就没有那么多。在庄民们的眼里,那就是,“志哥儿被陈桥养得很好”,所以后来,甚至有些家里状况比较好、出得起嫁妆的,愿意把儿子嫁给年纪比儿子大的女人——从志哥儿的婚姻来看,年纪大的女人好像更会疼人一些?
和王志娘家的关系,陈桥也一直处理得很好。——这个处理得很好可不容易的不过陈桥同志有个密诀,那就是——
多赚钱,不管家。而王志同志的能力,前面已经说过,种田是不太行的,其实,管家也不太行。于是,他就不时地依赖求助于他的娘家。倒不是他的娘家就得了他多少的东西或银子,但是老人家受到尊重,感觉到被需要,因而心情也是蛮愉快的,也就打心底里喜欢起这个外乡来的、没有根基、至今也没有田地的女子来。
至于和邻里的关系,那也很不错。陈沐夭就是个大方豪爽的人,多少的银子都见过,还在乎这山野间的小玩意?不过,她可没有青草的运气——能采到极品的药材,山野间的小玩意也不是天天都有,能帮助庄民们的,也只是个意思罢了——庄民们也不亏待她,她家地少,经常能吃到别人家送的小菜。
在司马将军和黄县令的眼里,陈桥的经历,简直就是一张白纸,没有什么可以圈点的地方。所以,当调查的人说完陈桥十几年的生活概况,两人都一直只是听,没有再出言询问——她们觉得,也没什么好问的。
不过,当那人走的时候,特别是走到门口的时候,却有些欲言又止的感觉。
“还有什么要说的?”黄县令没有问,司马将军却叫住了她,问道。
那人看了黄县令几眼,“说吧”,黄县令开口道,又向着司马将军解释,“是我说的,叫她们不要把猜测当成事实来说。”
“还是那么死板”,司马将军在心底补充,却没有说出来,只是用眼神示意那人赶紧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