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兴大明 正文 265自请交税

作者 : 种种花

虽然他一直知道海上的买卖都是暴利,但是完全没有想到这里面的利润会有这么大当时他嘴上只是翻来覆去的说道:“这是抢金子……这是抢金子”这还真是抢金子科瑞似特尔这四个月的盈利竟然比拥有一万矿工的佐渡岛产出的金子还多……

这是什么概念

此时他再也无话可说了他手中掂量着这份账目一转头看到郑月蝉在那里老神在在似笑非笑的看着他时,这老脸顿时一红,讪讪的说道:“侄女特地叫老叔过来就是想看老叔叔的笑话?”

郑月蝉嘿嘿干笑两声,还别说当时她确实抱着那么点小心思,但是嘴上那是坚决不能承认的:“刘叔,那会呢?我会是这种人吗?”。

刘守有对这个结论还是很怀疑,她是怎么样的人嘿嘿,绝对不能算是传统意义上的好人也就是了。

郑月蝉看到他怀疑的目光,脸顿时一红,说道:“那撒,这里面的银子不是也有你刘叔的份吗?这亲兄弟明算账,叫你回来是看账,别到时候说我贪了你的银子。”

刘守有还待要说话,一旁的张诚这时候开口了:“这个大明东印度公司能在这么短时间内赚这么多的银子,确实都想不到,只是这些银子有限烫手不好拿‘

郑月蝉一听,赶忙问道:“公公怎么了?咱们自己开公司赚得银子怎么就好拿了?”

“你们想想,这些银子是怎么来的?那些江南的,福广的海商,他们难道会不知道吗?这几个月南洋都在咱们的控制之下,他们这才暂时放弃了南洋去了倭国。但是这么厚的利,他们能舍得长期的放弃吗?”。张诚的眉头此时皱的犹如大海上的波浪。

“啪”得一声,刘守有一拍身旁的小几站了起来:“怕个毛毛这以前老夫不知道其中的利润,现在……老夫倒是要问问了,那些个海商个个都说海事艰难,要是这就是所谓的艰难,那朝廷这百年来过的日子算什么?”

“所以,我才想要他们交税”郑月蝉适时的插上去说道:“朝廷度日艰难,国库空虚,皇帝也是勒紧了裤腰带过日子,凭什么他们一考上功名那就全免了?可以过着华屋美眷的日子?然后整天个说着仁义道德,对别人指手话脚的?”

说道这个,张诚和刘守有顿时便面面相觑了,张诚咳嗽了两句这才说道:“这个……以后再说,郑姑娘先说说这些银子怎么办?”

郑月蝉也知道想要士绅一起交税这个问题,可不是一早一夕便能完成的,在叹了口气之后,说道:“按着原来的约定,一半的利润上缴大内,然后这百分之五是科瑞似特尔他们这些雇佣兵的,然后剩下的中一半是给陈璘的水师的,两成是给锦衣卫的,还有剩下的是我们四个的。这我就不多说了,只不过我要取出这总数的一成来,我要上税收”

这句话一出,张诚和刘守有顿时一愣虽然说他们是想要收税,但是这事显然是要徐徐图之的,张诚眉头一皱问道:“郑姑娘,会不会打草惊蛇,到时候反而不好办呢?”

“无妨”郑月蝉嘿嘿一笑,说道:“这是大明吕宋义正王要交税,关我们何事?”

“可是这全天下的人心里多明白这大明吕宋义正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到时候……”张诚的眉头依旧没有散开,这怪不得他小心,这个士绅纳税实在太过于敏感,一个不好说不定便会遗臭万年了,张诚以前或许在宫里的时候,没什么大的野心,只想着要是能有机会踩上李文进为终身目标,但是随着最近跟着郑月蝉出来,他的眼界宽了,心也跟着大了,这时候李文进已经放在他的心里了,现在想的和冯保有点差不离,这当年郑和郑公公没当上过司礼监的掌印,但是人家照样封侯,咱如今办的这么多事,只要是办漂亮了未必就不能封个爵位

郑月蝉当然不知道他那点小心思,说道:“这心里知道是一回事只要没扯破脸皮那就没事要是他们往我们身上扯,咱们只要有着这傀儡在,那些读书人便拿我们没办法。到时候我们只要说,是那义真王自己要交税,咱们还能拦着不成?再说他收的税那是泰西人的……这大明东印度公司那可是在科瑞似特尔名下的,和我们没半个永乐通宝的关系。然后我们还能在折子后面加一句,这蛮夷都知道缴纳税收,难道我们还不懂吗?所以也自请交税”

“用这来试试水,倒也是可行”刘守有一脸郑重的说道:“只是真要是这么做的话,最好我要在京城坐镇有我在那里才能更清楚他们的反映,也能给他们一些威慑”

张诚见他们两个都同意了,便也不再纠缠在这方面。当即便商量起来,具体怎么个操作。经过他们一番商议,终于决定就等这些粮食丰收之后,到时候让那些宗人写上感恩折子,由刘守有带着进京,顺便带上了义正王的请安折子,还有那大批的税金

这把税金带上那是郑月蝉的主意,她倒是想看看户部那群人在看到这么多真金白银之后,是不是还能忍住了跟着那群人一起抵制这税收这按着郑月蝉前世历史书上的记载,这时候的大明国库虽然比嘉靖,隆庆年间要宽裕不少,但是依然是穷的连老鼠都不愿过去,虽然不会真那么夸张,但是银子不多那是一定的。那大明东印度公司这一个季度盈利的十分之一是多少银子?整整七十五万两银子

而现在整个大明,一年全部的税收是多少?这个郑月蝉心里那可是真真的,有着张居正这样的亲戚,又有着朱翊钧通风报信,大明一年的赋税情况知道的那叫一个清楚。

在她来到大明这么多年之后,她对大明有了长足的了解,再也不是像刚来那会子一样,以为到了万恶的旧社会别的不说就说这大明朝的那些福利,还真是好

这大明早在朱元璋那会子便设立了养济院收无告者,月给粮。设立漏泽园专门收葬贫民。大明境内设立义冢,又行养老之政,平民八十以上者赐爵。

只要是“查都城内外之老,疾,孤,贫者,籍其年以清”然后便能进去“每名口月给太仓米三斗,岁给甲子库布一匹”当然这些都是需要用银子去支撑的,没有银子什么事都做不了

但是朝廷的税收呢……

在明太祖之初那是农民“人给地十五亩,蔬地而亩.‘“新耕地地免租三年。”当时没化肥,没农药,一亩地一季也就只能产个两三百斤也就是了,他们是十抽一

建文二年诏曰:“江、浙赋独重,而苏、松准私租起科,特以惩一时顽民,岂可为定则以重困一方。宜悉与减免,亩不得过一斗。”还是十抽一。

宣德五年二月诏:“旧额官田租,亩一斗至四斗者各减十之二,四斗一升至一石以上者减十之三。著为令。”这时候农税上升了

再看看商税。

明朝的商税原先是30取1,也就是3.3。后来明朝皇帝与内阁考虑减轻国用以减少百姓负担,万历时降到了1.5。小生意、小商小贩、年营业额在40两白银也就是在营业额少于26432元以下的免税。——这算是照顾弱势群体吗?农民税在洪武初原先有三至四斗,后来民田税收减为每亩一斗米,约18.9斤。官田为一至三斗多一点。人民税收少。郑月蝉当时看到那些税收之后,对此真是哭笑不得,便把上面的几句在给朱翊钧的信上添了上去。这也太扯淡了

郑月蝉看事情的角度和这时代的人显然是不同的,她这几句话其实就如同是后世论坛上看帖的时候随手回帖一般。但是却引的朱翊钧在看过她的信之后特地把张居正叫了过来,问他这税收上的事情。当然这都是后话

闲话少说,言归正传。这大明六年全国一年的税收而200万两银子别听着好像不少,但是你要想到这是大明一年的赋税,而不是一府一地收入而是全国十三个行政区的全部赋税通共就这么点银子,郑月蝉真不知道张居正和王国光是怎么凭着这么点银子维持着整个大明的运作的在她看来这真是个奇迹这七十五万两银子过去就是要晃花户部那些人的眼睛

对此张诚和刘守有都是同意的这样日子又过去了一些时候,吕宋的第一批水稻终于收割了,而那些田地几乎每亩都能产上三四百斤,这在大明的北方那是想多不敢想的,在那里要是能有上两百多斤那也是了不得的大事了。现在多了这么多,宗人们都心满意足了,虽然说这吕宋的义正王心有点黑,要收他们这些宗人们的税收,但是看倒这么好的收成……出门在外远在海外,做事还是稳当点的好……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郑兴大明最新章节 | 郑兴大明全文阅读 | 郑兴大明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