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兴大明 正文 第一一九章宫里(6000)

作者 : 种种花

就在郑月蝉为自己的后知后觉纠结的时候,朱翊钧也在纠结,早朝过后这刚回到内宫刚练了一会字,陈太后就派人把他叫了过去,说是有人有信件要送他。朱翊钧一听马上就明白了,铁定是郑月蝉来信了,到了慈庆宫再和陈太后见过礼之后,便迫不及待的追问信在那里。陈太后少不得打趣一番,这才把郑月蝉的信交给了他。

朱翊钧也不在乎自己母后的打趣,一低头看到郑月蝉那丑得不能再丑的字,心中却是一便温柔,这信到了手里却是不想马上就拆了,双手摩挲着信封,满是笑容:“这丫头,怎么就写了两封,也不知道这写好就送出来吗?母后,这蓟镇大营那传个话去,就说母后甚是惦记月蝉姑娘,增两位驿吏,这郑姑娘以后的折子信件便直接又那两个驿吏呈送,随时进宫上陈,您看怎么样?”

“什么怎么样?”陈太后笑道:“皇帝,你这是打着哀家的旗号……”朱翊钧打断她说话道:“母后,这是儿臣表孝心呢。”陈太后轻啐一口说道:“哀家,还不知道你的心思?”

朱翊钧延着脸笑道:“母后……您知道还说……”

“好哀家不说。”陈太后一脸戏虞的看着朱翊钧说道:“那哀家,说说皇帝和皇后的事。哀家这几天听宫里在流传什么,我们的皇帝陛下到现在还没有和我们的皇后陛下圆房呢。皇帝陛下,你能和哀家说说这是怎么一会事吗?。”

朱翊钧给问起这件事,这白脸皮顿时一红,有些扭捏的说道:“母后,能不能也不说这个?这是朕的私事,对了这都是那些多嘴的奴婢在传?母后以后听了直接就掌嘴就是了。”

陈太后说道:“看来这事是真的,哀家要提醒皇帝,这和皇后的圆房你最近还是去办了吧,现在宫里已经传得是风言风语了,这新婚才几天?要是外面那些言官知道了,少不得又是一场风波,哀家看来,今天晚上你就住坤宁宫吧。”

“朕早朝的时候是不是有人来过了?”朱翊钧不回答却反问道,凭着他对自己这位母后的了解,她除了修道,很少去关心和过问过什么事,特别是这类事情,慈庆宫上下也都知道这位主子的个性,这种风言风雨向来不会传到陈太后的耳朵里去,而她更是很少走出自己的宫门,自从那次正月十五的灯会以来还没听说过她走出过慈庆宫,那么只有以个可能,那就是有人特地过来告诉她的。

陈太后看了眼朱翊钧说道:“既然知道,那你又何必问出来?不过她说的也对,这事还是要皇帝尽快给个章程,把皇后就这么晾着那也不是个事。母后知道你是个好皇帝,该怎么做,皇帝陛下自然自己心里有数。”说道这陈太后顿了顿,看到朱翊钧脸色不是很好,便转口说道:“还有件事母后要和你说下。”

朱翊钧耷拉着脑袋说道:“母后,这回又是什么闹心的事?朕现在后悔了早知道让张诚来取也就是了。”

见他说的烦闷,陈太后‘噗嗤‘一声笑了出来:“怎么皇帝陛下,这是连哀家这的宫门也不肯入了?”

“不是。”朱翊钧忙解释道:“朕的意思是要是知道母后会提皇后的事,就不来了。朕现在实在是不想见那个人,也不想有人在朕的耳边提起她。母后,您要说的事还是和她有关的,那朕就先回乾清宫了。今天张先生的课还没温呢。”

陈太后笑道:“那不知道哀家那小徒弟的事,皇帝陛下有没有时间听听?”

一听到是郑月蝉的朱翊钧便来了兴趣,当下抬起头来问道:“母后她那还有什么消息吗?。”

“恩。”陈太后点头从小几的抽屉里取出三本折子说道:“这是戚继光和月蝉两人一起上的三本折子,其中两本说的是一件事情,戚继光想收月蝉为义女,郑月蝉也上折子恳请恩准,还有本折子是戚继光上的说这月蝉想找几个先生,问哀家有什么意见,皇帝你看哀家怎么回复为好?”

朱翊钧听了忙取过折子翻开了仔细看了起来。看好之后沉思了半响问道:“母后这收义女的事,好办,准了就是,到时候您再赏赐点东西,办的风光点也就是了。只是这先生可就不好早了,折子上说她想要学武,学兵事,那有什么麻烦的,让戚继光亲自教也就是了,只是她一个小姑娘就不学点诗书音律什么的。”朱翊钧说道这不免有些牢骚。

陈太后白了他一眼说道:“好了,她真要是变成和你那位皇后一样,能诗擅文,说不得你又有话说了。你也不想想,这戚继光马上就要出征了,难不成你还想让她随军出征不成?”

朱翊钧顿时一愣,自己怎么把这个忘记了:“那不成,还是另外找个人选吧,只是这满朝文武那还能找出和戚继光比肩的人呢?”

“哀家这倒是有个人选。”陈太后说到着顿下了,看到朱翊钧示意她继续说下去,这才继续说道:“俞大猷,想当年在江南,他和戚继光号称俞龙戚虎,一时瑜亮,何不把他给送了过去?”

朱翊钧沉思道:“母后,这俞大猷前些年便告老还乡了,这会子在他福建老家,就算是想找回来也要一段时日。再说他现在年纪都已近过了古稀之年了,还让他南北奔波似乎有些为难。”

“不难为。”陈太后说道:“最近哀家听说知道这俞大猷那年回到福建闲不住,招了几个小娃子整天在家里舞刀弄枪的教他们武艺,他媳妇和儿子对此很是不满。今年在家实在是呆不的不爽利了便带着他的那几个徒弟想来京师,这会子估计已经快到山东了。想来没几天便能进京了。”

朱翊钧放下折子笑道:“看来母后这,早有主意,那就按母后的意思办吧。只是母后,今天不止她来找过你,朝堂上也有人过来了吧?。”

正事说完,陈太后也松了口气,这么都年没这么用过心,此时一阵疲惫,闻言笑道:“皇上圣明。这些折子和信件便是谭纶在早朝后送过来的,哀家当时看后就问了几句,谭纶当时便建议俞大猷。并和哀家说了俞大猷的这些年的际遇,听得哀家心中很是不忍。俞大猷这些年在老家实在是闲不住了,想托他在京城随便安排个差事,那怕是守城门也行。哀家当时也就同意了,只是寻思着这事还是问下皇帝的意思为好。”

朱翊钧点点头说道:“那就按母后的意思办吧。”朱翊钧犹豫了一下接着说道:“还有件事想向母后讨个主意。”

陈太后收起折子,静静的坐在那等着,朱翊钧说道:“这次出征,戚继光为帅,谭纶督帅,还有个监军至今未成定下,冯大伴的意思是让张伴伴过去。张伴伴在朕身边那么多年了,年纪也有些大了,朕有些犹豫。可一时却找不到合适的人……”说到这朱翊钧顿在这里,望着陈太后。

陈太后笑了笑说道:“皇上其实你心里早就有了主意,问哀家不过就是为了更确定下罢了。”

朱翊钧也笑了笑说道:“什么也满不过你,朕思来想去,也只有他去了,一来这正如母后上次说的那样郑姑娘的事还是知道的越少越好,二来朕对郑姑娘在蓟镇大营,没个信得过得人照看着总觉得不踏实,朕身边少了张伴伴或许只是会不习惯,可她没有得力的人,朕真的是晚上睡着也不安稳。”说着他靠近陈太后说道:“母后你看,这些天朕就没睡过一个好觉,这两天早上上朝的时候精神不济,今天便有礼部主事卢洪春上书说:肝,虚则头晕目眩,肾,虚则腰痛精泄。要朕多保重龙体,莫要年少轻狂坏了根基。”说到这他自己笑了起来:“母后你说他要是知道,朕至今未曾和皇后圆房不知道会是什么样一个神情。”

陈太后也不觉哑然失笑,笑斥到:“皇上你也促狭。依着哀家的意思这卢洪春给他挪个地吧,朝廷花俸禄养他就为了整天不做事,让他盯着皇上您这么点私事?”

朱翊钧本就这么想的,当下便说道:“母后,朕也这么想,想打发他去琼州,母后你看怎么样?”

陈太后端起茶杯笑道:“这是你们前朝的事,母后不想知道,有什么不明白或是不确定你可以去问张先生。好了,母后累了你先回去吧。”

朱翊钧从慈庆宫出来的的时候,模着手里的那两个信封,心里暖暖的,待坐上肩撵便迫不急的的打开看了起来,信纸上的字一如既往的还是那么大,那么得难以辨认,整整两个大信封,只不过就是写了,收到他的东西了,让他以后少收点贿赂,有钱也不要乱花,存着点,老了好用来养老。等等最后还让他一定要想办法出人头地,然后好实行两人那天晚上的梦想让他当郑和第二,两人一起去经略世界。朱翊钧看着看这嘴角便翘起来了,想起那晚在御花园内两人的交谈,他转过头对着跟在肩撵一旁的冯保问道:“大伴,这南京龙江造船厂现在还是郑家的人在管着吗?。”

朱翊钧冷不丁的问过去,冯保在最初的愣了下后便回答道:“回皇上,确实还是郑家管着,只是两年郑侯爷上过折子说是先皇那会子定制作的两艘宝船已经完工,问朝中是不是还需要做什么船,后来回了不做了。随后他又上折子说既然不做了,便要把船厂交回朝廷,只是没人接手。就这么一直拖了下来。”

朱翊钧听了只是长长了“哦”了一声,也不置可否。好半响便又对冯保说道:“伴伴,一会回到乾清宫,便去把张先生请人,朕有事要和他商量。”

冯保应了声,这心里不住的大鼓,模不清这皇帝到底是怎么想的。

一路无话,很快就回到了乾清宫,张诚早早的便守在了宫门口。见朱翊钧的肩撵过来,忙迎了过来。冯保见了笑道:“皇上既然张公公来了,那老奴便先去张阁老那里了。”说着便退了开去。自从知道了张诚现在在皇帝心中的份位之后,他最近在忙于政事之余也从新开始关注起皇帝的事情了,想今天这样的更随也开始多了。

朱翊钧见到张诚也很是高兴,这一来郑月蝉的信需要和人分享,二来他觉得既然决定让他去蓟镇监军那么自己亲自和他说会比较好。待进得乾清宫大门,朱翊钧便屏退了左右,把手中的信交给张诚说道:“张伴伴,这次出征,朕想让你去当监军,伴伴可愿意?”

郑月蝉的信纸张虽然多但这字实在是不多,一会张诚便看完了,见皇帝问他,便笑道:“皇上,你这问那是要惭杀老奴了,老奴是您的人,您说去那便去那里。”

朱翊钧脸皮一红说道:“伴伴,要不是别人实在是信不过,朕那是说什么也不会让你去的。你也知道这郑姑娘的事越少人知道越好,别人去朕实在是不放心,所以……只能让伴伴辛苦这一趟了。”

张诚听了忙跪下来说道:“万岁爷,您什么也用说了,老奴愿意,再说能去那里照看着郑姑娘那也是老奴的福分。”

朱翊钧望着跪着的张诚,心中很是感动,当下走下御坐,把他扶了起,两人便坐在金砖御阶上闲话起来,免不得说起朱翊钧小时候的一些趣事,以及交代下道了蓟镇怎么照顾好郑月蝉来,一时之间房中气氛温馨。

这时候只听得殿门外传来冯保的声音:“皇上,张阁老到……”

朱翊钧这才起身回到了御座上,让张诚宣张居正进殿。待到冯保领着张居正进来,在见礼之后朱翊钧便让张诚给张居正搬了个凳子。张居正刚一落座,朱翊钧便直接问道:“张先生,此次出征,便让张伴伴出任监军,一会儿内朝会拟个中旨,外朝兵部那里还望先生,去告知那谭侍郎一声。”

张居正听了,抬眼看了一眼冯保,见他低着头面无表情,他万没想到这么快冯保就把张诚给打发出了京城,心中虽然诧异,但是这个结果也是他想要的当即他便笑道:“皇上,张公公过去坐镇那是最好不过了,只是张公公却免不得要劳累一番。”

张诚听了笑道:“张阁老,这都是为皇上办事,那有什么劳累不劳累的,只求得天下太平,皇上无忧,那便是我们这些做奴婢的本份。”

张居正免不得感慨几句,随后他便转身对着朱翊钧问道:“皇上,如果传微臣过来只是告知这事,微臣想先告退了,这大军出发在即,很多公务要处理。”

“对了。张先生,朕想问您,当年父皇开禁先生当时也是在内阁想来知道的比教多些,朕想问问,这海关是开好还是关好。”朱翊钧这才问道。

张居正沉思了下,虽然刚才冯保跟他说过皇上会问船得问题,却没想到会问道海关的问题。这张居正不亏是自幼号称神童,随即便回答道:“回陛下,臣记得那年当时的福建巡抚都御史涂泽民上的折子,说:‘奏请开海禁,准贩东西二洋’。当时是首辅高拱当即面呈了先帝。先帝批复,准。这才在福建开了月港。”说到这张居正停了下,接着继续说道:“皇上要问是开好还是关好,臣以为事实最能说话。早在先帝开禁之前,我们大明就早龙溪县设立了海靖馆加强缉私和防盗,后改称海防馆。“开禁”后又称为督饷馆,在此征收进口关税。当年初开禁时,月港的督饷馆呈报上来的,税金才三千多两,而到了去年月港的税金一月就已达到一万二千两。而倭寇再也不见踪影。”

朱翊钧尽管被郑月蝉的称霸海洋的梦想洗礼过了,但还是对张居正所说得数额吓了一跳,这一个月就是一万两千两银子,这一年就是一十四万四千两银子,而这时候整个大明的税收也不过就是二百多万两银子。朱翊钧当时便忍不住说道:“张先生,这,这未免有些夸大?这只是一个小小的港口,怎么能收到堪比省份的税金?”

“夸大?皇上,这都是在呈报上有据可查的,银子也是如数进京的。那里能夸大的了?”说到这张居正捋着胡须说道:“这要是夸大了,那督饷馆的提举难不成还能那自己的银子出来贴朝廷的税收?”

冯保这时笑道:“阁老,老奴只听说过官员把朝廷的银子往自己口袋里装的,到是没听说过还有人把自己口袋里的银子贴朝廷的。”

朱翊钧也笑道:“大伴说的是,想来这开关这银子来得倒是快,这开关也必然是好的。张先生,朕听说当年父皇原本还想组织船队,仿效当年成祖下西洋,在福建和南京的船厂建了不少船只,现在这些船只可还在吗?。”

果然来了,张居正正了正身体说道:“当年先皇下旨督造船只,这南京龙江船厂是两艘宝船,八艘马船,还有十二艘粮船,在福建福州船厂那里的大福船定了六艘,坐船定了也是十二艘。”

朱翊钧笑道:“先生,事隔那么多年,怎么还记得那么清楚?”

“当年,先帝把这差事叫给了臣。是臣一手经办,并交代下去的,所以这才记得这么清楚。”

“哦,只是这些船现在是不是已经造好了?”朱翊钧问道。

张居正回道:“这南京船厂那两年前便上折子说好了,福建那也在去年上折子说造好了。”

“那现在这些造好的船在那里?“朱翊钧追问道。

“在龙江船厂的船应该多还在,只是……”张居正思索了下说道:“这福州船厂的船刚做好,那便的水师提督陈璘便上折子说他那里的船只还都是成祖那个时期的,要求更换,当时内阁商议了下,既然先帝已经不在这组织船队下西洋也无力可行,那船也不能空放着,便划给了福建水师。”

这时朱翊钧又问道:“先生,朕想在南京附近再开个港口,然后组织船队下西洋是否可行?”张居正猛得抬起头,看着朱翊钧,他没想到这个学生竟然会有这个你念头。就连张诚和冯保也是一脸诧异的望着他。

朱翊钧显然对自己造成的状况很是在意他继续说道:“朕想了很久,身为人子,不能完成先皇的遗愿,是为不孝。张先生以为然否?”

张居正对于开禁本就是支持的,要不当然隆庆时期也不会一手经办了,只是这几年来他的重点一直放在了国家土地税收上,此刻见朱翊钧提起,这才猛然想起还有这条财源。这再开个港口设立市舶司那并无补可,只是这仿效成祖完成先皇遗愿下西洋他就不怎么赞同了当下便说道:“陛下,选个港口开港这倒好办,只是这下西洋……未免太过劳民伤财,还是免了吧。”

这是冯保也插口说道:“皇上,张阁老说的对,这组织船队下西洋还是面了,这去次西洋带回来的番邦小国的使节团还要赏赐,他们进贡点土特产,咱们的赏赐却不能差了,在加上一路上的花费,皇上这……是在是个大窟窿。”

张诚因为那天晚上隐隐听了一些,心里虽然不太认同,但是也不说话,毕竟这样的场合不是他这个御马监的第三把手能插话的。再说这张居正和冯保说的也是事实,这成祖那些年来的番邦小国进贡点什么东西朝廷又赏赐了多少东西,这在内衙里有档可查得。虽然郑姑娘说的在理,可是外朝的那些读书人必然是不认同的,少不得又要搬出祖宗前列来说事,到时候说不得还真还是按着老列来,那真的是劳民伤财,得不偿失了。

朱翊钧原本也没指望这一次便能让人同意,今天张居正能同意再选个港口设立市舶司已经很是满足了,当下也不强求,他笑着说道:“这样吧,既然这再开个港口可行,那先生回内阁拟个章程,尽快办了。至于船队的事就以后再说。”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郑兴大明最新章节 | 郑兴大明全文阅读 | 郑兴大明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