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后 第八章  1874(一)

作者 : Jackie

2004年,初夏。

接下来的几天,夏若安每天都忙到半夜。好不容易到了周六,她决定回学校看望郁澍。郁澍是她的导师,一位2000年的海归,自诩英文名叫Mr.Smart。虽然不是玉树临风,但也器宇轩昂。他不喜欢别人以剩男、老男人这样的称呼来评价他,他说像他这个岁数的男人在美国根本搭不上“老”这个字。他在美国念到了数学博士,毕业后在美国工作了五年,后来还是决定回母校教书,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解析数学,求导人生”。在他看来一切都是数学,数学是你,数学是我,数学是天,数学是地,但是数学永远只是工具,常揶揄自己其实是科学界的蓝领技工。郁澍今年43岁,依然单身未婚。

夏若安是大一下学期,在一次城市水源徒步调查的活动中认识他的,当时还是菜鸟志愿者的她见到博士海归教授像见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一样,惊叹不已,而且还发现这位保护动物所学的专业居然和自己是一样的。于是,两人从勾股定律说到欧拉定理,从阿基米德洗澡的真伪说到牛顿的爱情,从数学说到文学,郁澍也很喜欢她的开朗、热情,两人相谈甚欢。郁澍把回国的理由说的很简单,冠冕堂皇地曰为报效祖国,朴实无华地说是我行我素。他说在美国读过书,打过工,也享受了中产的生活,觉得都不能做到自己想做的事情,于是回来教书,所谓传到授业解惑他觉得自己可能做不到那么好,但至少能帮助青年人认清自己的路。他很少参与大型的课题研究,一年只招收两名研究生,一名本校直升,一名外校推荐,除此之外大部分的时间都放在本科生的基础课教育上,每年的他的通选课都人满为患,学生喜欢他妙趣横生地引经据典,喜欢他不拘一格的讲课方式,喜欢他轻松自由的考评手段,学生们甚至联名要求他去百家讲堂开设数学专栏。

郁澍热衷于参加公益活动,和夏若安的忘年交之谊也日渐深厚,也是这样,夏若安才得到了研究生免试推荐的机会。硕士三年,郁澍不但纵容她按照自己的意愿选课、选题,还支持她参加各类公益活动,甚至在寒暑假和她一起去看望农村里的孩子。毕业的时候,夏若安特不好意思地跟郁澍说:“Mr.Smart,你觉得如果我从事跟数学不相关的职业,如何啊?”虽然她是有些忐忑的,但也暗自相信郁澍会支持她的决定,他不是经常说“解析数学,求导人生”嘛!果然不出所料,郁澍说,当然可以,做你想做的。

毕业快三个月了,夏若安第一次回学校,谁都不会怀疑这样一个脚踩帆布鞋的学生。她记得周六下午郁澍有一堂通选课,她从教室后面悄悄进去,坐下。

秋日的阳光尚有温度,经过淡淡的云层,经过树叶的缝隙,经过玻璃的折射,懒懒散散地照在她身上,除了温暖她想不到更合适的词。那种温暖从眼睛蔓延到整个脸庞,从皮肤渗入心底,慢慢把把她包围,像慢慢浸入海水中一般,任由它肆意包围,却不想挣扎,原来她是如此渴望这种安静的温暖。安静,让她觉得世界只有他,温暖,让她觉得一切都是因为他。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十年前后最新章节 | 十年前后全文阅读 | 十年前后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