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致远先前在地图上放置印度卫星照片时,并没有标注卫星失踪的日期,而是画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这时,杨天剑开始明白高致远的意图了:印度卫星虽然是在中国新疆上空失踪的,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却没有一个地方报道目击卫星坠落地球,这就是说,印度卫星极有可能还在地球上空的轨道上飞行,只是我们无法发现它,同时,我们也无法确定它是否会坠落,什么时候会坠落,坠落到地球的哪个地方。
这个大大的问号,现在在杨天剑眼里,就像一朵升起的蘑菇云。
经过短暂的静默后,杨天剑首先开口了,他斟词酌句地说道:“现在,我们假设某国正在秘密策划,用控制卫星坠落的技术手段,在中国某个城市上空,制造一场从天而降的灾难;如果这个阴谋得逞了,那么这场灾难会有多严重,覆盖的范围有多广?”
“现在看来这个恐怖阴谋存在极大的可能,我们要做最坏的打算,不怕一万,就怕万一,”高致远紧锁眉头,脸上的表情更加严肃了,“虽然说,每年可观测到的陨石坠落就有数百起,大多数陨石在大气层里就烧完了,能最终落到地上的十分之一不到,而且还多数落在大洋里或无人区。”
“吉林曾经发生过陨石雨,落在地面的陨石在冰冻的地面上砸出一片坑,那是落在无人区。如果是降落在城市里,可能也是灭顶之灾,”长期从事天文观测研究工作,高致远谈起来如数家珍。
“历史上最著名的陨石坠落,是发生在俄罗斯的通古斯大爆炸。1908年6月30日,在俄罗斯帝国西伯利亚森林的通古斯河畔,当地人观察到一个巨大的火球划过天空,其亮度和太阳差不多。数分钟后,一道强光照亮了整个天空,突然爆发出一声巨响,巨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爆炸中心区的草木全部烧焦,七十公里外的人也被严重灼伤,还有人被巨大的声响震聋了耳朵。几年后,苏联科学考察队来到通古斯调查,最后宣称爆炸是一颗巨大的陨石星造成的,估计当时爆炸威力相当于一千万吨TNT炸药,直径50公里范围内的6千万棵树木焚毁倒下。”
“从理论上说,卫星自由坠落的速度比陨石要小,”杨天剑作为一名航天工程师,对航天器在大气层范围内的运动力学,有过系统和深入的研究,特别是在航天器返回大气层时的超高速气动力学方面,“几百公斤重的小卫星失效后,假如其轨道较低,进入大气层后,基本上会完全烧毁。而几吨重的大型航天器,由于零部件相对也较大,坠落过程中是不能完全烧毁的。”
“不过,即使是这样,卫星碎块撞击地面的能量也是惊人的,”高致远接着杨天剑的话题继续分析道,“根据影像资料分析,美国高层大气研究卫星(UARS)坠落时,有多达26块、总重量约500公斤的残骸落到菲律宾海,而最重的一块约重200公斤,残骸有冰箱那样大小,以每秒七、八公里的速度落入海里,激起的浪花有几百米高。如果是砸到城市一栋楼上,这栋楼可能就得毁掉了。其撞击能量,肯定比9/11恐怖袭击事件中,飞机撞到大厦的能量还要大。”
“现在的情况是,如果对手躲在暗处操纵着一切,我们根本没有办法预测他们何时攻击,从哪个方向进行攻击。”杨天剑用手挠挠头发说道,第一次碰到这种不知道目标是什么、何时会发生的问题,要想立刻找到应对办法,看起来还真是十分棘手啊。
杨天剑继续说道:“卫星坠落还不同于核导弹攻击,敌国发动导弹攻击时,在导弹发射时,我们的天基导弹预警卫星网就可以及时发现,我们的反导武器部队可以有十几分钟时间准备,反导导弹或激光大炮可以在大气层外就将来犯导弹击毁。
卫星坠落却没有这么多时间,一旦发现卫星坠落,卫星已经进入大气层了,即使用导弹击毁它,肯定还会有大量碎片落到地面。再说,我国疆域辽阔,从沿海到内陆边疆,纵深几千公里,对空防御的难度真是比登天还要巨大呀!”
这时,两人同时感觉到,肩膀上的压力如泰山般的沉重了,作为战斗在航天战线最前哨的战士,迟疑、犹豫、畏缩的精神状态是他俩都十分厌恶的,那不是一个真爷们的品格。战斗还没有开打,如果精神意志就已经缴械投降了,这绝对不是中国航天人的作风。
于是,杨天剑心里马上告诫自己,作为一名中国年轻的航天人,面对任何危险与挑战,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勇敢地承担保卫家园的使命,困难再大都不能有丝毫退缩,对手再强大,都要抱有战胜它的信心和决心。
“兄弟,看看我们现在能做些什么?”杨天剑终于用一种下定决心后的口气说道。
高致远略微思索片刻后,指着黑板上的地球,很有把握地开口道:“你看,我们现在应该从两方面同时下手,我这里继续严密监视太空中各国航天器的情况,重点是地球上空100公里到200公里范围内的大型航天器,争取能发现什么蛛丝马迹,提早发现对手开始攻击的迹象。”
“另一方面,我认为,应该针对卫星坠落轨道进行仿真计算,找到各种情况下实施反击的有效措施,为反卫星武器部队布防,提供技术上的应对方案,”杨天剑充满信心地回应道。
当两人心里都清楚,已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并明确了各自的分工后,自信的微笑在今晚,第一次同时挂在了两人的脸上。
“兄弟,就看你的啦!”
“加油!”两人之间这种竞赛加鼓励的兄弟友情,鼓舞着他们迎接新的一天的到来。
两天后的早上,高致远带上两人合写的初步分析报告以及相关资料,匆匆从南京飞往了北京。杨天剑因为月底要去上海航天局,参加空间站机器人产品验收会,所以留在基地准备开会的资料文件。
晚上八点钟,杨天剑接到一个从北京打来的重要电话,通知他第二天早上,赶第一班飞机飞往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