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共有十篇文章分别是:
1、学习用足“三股劲”
作者:卢福林
2、身子要“坐得住”
作者:熊建华
3、读书的快乐从何而来
作者:杨春长
4、成功无学幸福有道
作者:桑林峰
5、走进学习的春天里
作者:张保振
6、促进青年学生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
作者:闵维方
7、不读书更难改变命运
作者:孙勇
8、“读书不肯为人忙”
作者:向贤彪
9、永远学习是一种品格
作者:甘藏春
10、眼界与读书
作者:赵畅
一、学习用足“三股劲”
作者:卢福林
新形势下开展各项工作建设党的事业,离不开学习。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是党和社会各项建设事业的“领头雁”,比一般人承担着更大、更多、更重的责任,更要下足功夫用足劲头多读书多学习。惟有此,才能不断掌握新知识,提高思想理论水平和科学决策能力;才能及时理清新思路,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才能获得知识上转化的新能力,为在新形势下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真正肩负起“带领”和“指导”的双重责任。
要用足“钻劲”。党员领导干部要主动克服工作忙、事务多的干扰,尽力排除一切阻挠。自觉少一些应酬交际,少一些烟酒气味,少一些吃喝玩乐,甘于坐住冷板凳,乐于伴守寂寞。要善于“挤”,合理利用时间;要善于“钻”,真正沉心,逐字逐句地研读文化经典、广泛涉猎博学各门知识、深钻细研精学业务,苦学猛练过硬“功夫”。只有“钻”得进、静得下、坐得住、学得深,才能在具体运用中做到头脑清醒、境界开阔,才能心中有数、底气十足。
要用足“狠劲”。党员领导干部在学习上要对自己“狠一点”,不给自己任何放松和懈怠的理由。“狠”,就是对于没弄懂的问题不放弃,穷追不舍地学;没掌握的知识不放过,毫不懈怠地学;没理由的原因不放行,排除干扰主动地学。要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劲头对待平时的学习。宁可对自己“狠”一点,牺牲一些休息时间,减少一些娱乐爱好,去除一些私心杂念,舍弃一些安逸享乐,甘愿做学习的“艰苦跋涉者”。
要用足“韧劲”。对于党员领导干部而言,学习还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具备百折不挠、迎难而上的勇气,遇挫不惧、愈挫愈勇的胆气,以坚韧不拔的毅力攻破一个又一个学习难关。“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党员领导干部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学,坚持“活到老,学到老”,方能“月复有诗书气自华”,才能提升境界、开阔眼界、提高素质、增长才干。
二、身子要“坐得住”
作者:熊建华
“古来圣贤皆寂寞”。要想学有所成,必须耐得住寂寞;知识的生命要用汗水去滋润,要用心血来呵护。
现实生活中许多人都想学有所成,但却总是畏苦畏难,不愿付出辛劳,在畏学中自庸;有些人喜欢订计划,却难耐寂寞,看到别人在打牌、玩乐,就给自己找个“今天没空,明天再学”的理由,“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于是“计划常订常常订无用,措施常搞常常搞不定”,往往是学无所求、学无所获。有的同志心浮气躁,急于成才,想一口吃个胖子,看到别人学什么,便跟着摆弄两下,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毫无学习目标,把学习当成了玩“儿戏”。更有甚者经不起外面世界灯红酒绿的诱惑,往往沉湎于嬉戏之中,这样不仅容易助长厌学、畏学、弃学的不良学风,严重的甚至走向堕落。显然,这种学习状态是与建设学习型政党的目标格格不入的。
有一句名言说得好:“许多无名者往往羡慕成功者,却不知成功者的生活往往不属于自己。”因为成功者的生活大都是甘于寂寞,甘于平淡,不为名利所累,不被物欲所困,而这恰恰是无名者难以承受的。可见,耐得住寂寞,让“身子坐得住”,对当好一名“学习型”的党员干部是多么的重要。
三、读书的快乐从何而来
作者:杨春长
读书是一件乐事,而读书若能有所得,则更是一件幸事。近日读张保振《快乐是一种能力》一书,感悟良多。
书中论述了许多“快乐”之道:做官为人、处世应事,廉洁、公正、被人尊敬才能快乐;遵循规律,辩证思维才能快乐;克己容人,胸襟开阔才能快乐;心态健康,乐天顺势才能快乐……而给人印象最深的,则是作者读书时那种精神一振、击节叫好的快乐,也不禁思考,这种读书的快乐从何而来?
关于读书的意义,似乎无需多言。曾有一项领导干部读书活动调查显示,绝大多数领导干部都认同读书对世界观、思想品德、高尚情操和人格魅力的塑造力和推动力。但这项调查同时显示,有些领导干部平时读书的时间并不多。
读书时间不多,或许是因为“太忙”。但倘若对比一下欧阳修“马上、枕上、厕上”的治学经验,再想想毛泽东主席“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的读书名言,便可知“忙”并不是理由。读书时间少,更多的恐怕还是把读书当成苦差事,没有体会到其中的乐趣。
古人讲,“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读书的精妙之处在于培养乐趣。“乐在其中,乐此不疲”,读书不仅应该养成习惯,更应该从中培养热爱、发现乐趣。所谓“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无论是多读书,还是善读书,首先要热爱读书。有了热爱作基础,读书便不再枯燥,过程不再漫长。
读书的快乐不会凭空而来。对领导干部而言,这种快乐往往体现在学以致用上。“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从事领导工作,知识必须更多一点,眼睛看得远一点,问题想得深入、全面一点,这就必须多学一点。正像毛泽东主席当年讲的那样,领导干部要多看书学习,学一点哲学、经济学、历史、逻辑,学习马列,坚持数年,必有好处。读书的过程,就是增长知识和才能的过程,提高思想修养、情操水平的过程,还是一个从知之较少到知之较多,不谙事物底蕴、规律,到认识和掌握规律,不断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物欲淡化,心智提升,与民同心,为国分忧,洞悉事理,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励精图治,事业有成,该是何等的安宁、快乐!
在大发展大变革时期,一个人如果不勤于读书学习,知识就会老化,思想就会僵化,能力就会退化。领导干部如能通过不断读书学习,加深对经济结构调整、城乡差距、利益分配、反腐倡廉问题等的理解认识,既增加智慧、增强本领,陶冶情操、净化精神,又解民生之忧虑,又该是一种怎样的快乐!
从这个角度看,不禁又想起《快乐是一种能力》中的那段话:“尽管书中没有什么‘黄金屋’,但有‘力量屋’;没有什么‘颜如玉’,却有‘品如玉’。多学习会平添许多书香气,相应也会减少许多世俗气,以至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经济环境中,能视通万里看得远,思接千载想得深,保证昂首阔步少走弯路。”诚哉斯言!
四、成功无学幸福有道
作者:桑林峰
如今,走进书店,或者来到书市,扑面而来的就是各种“成功学”图书。看看那些“成功学”的封面,就知道作者对“成功”的理解,无非是赚钱、高升、豪宅、名车、年收入百万之类。
其实,岂止是图书市场,在影视、传媒、教育培训等不少领域,“成功”都成了被热炒的主题。这一方面反映了人们向上发展、追求幸福的愿望,另一方面,在“不是权就是钱”、“成名要趁早”等喧哗与骚动中,又透出了某种“成功焦虑症”的症状。
渴望成功无可厚非,但如果把成功简化为财富的多寡、职位的高低,把成功的希望寄托于速成方法、终南捷径,本身就已经偏离成功的轨道。那些大肆兜售的“成功学”能够大行其道,正是利用并强化了这种心理。
条条大路通罗马,成功道路万千条。向庸俗“成功学”说不,并不是不鼓励成功,而是让人多一份清醒,多一点沉思,探寻真正的成功规律。
古往今来,俊采星驰,尽管人们成功的途径各异,方式不同,但差异性中又隐藏着共性的东西。
成功在于坚持。有一个“一万小时定律”,是说人在某一方面要想有所作为,要能坚持一万个小时,相当于每天练习近3个小时,坚持10年。你能坚持吗?坚持住了,你就会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成功源于小事。成功者比别人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在小事上一贯做得比别人好,坚持干小事,垒土成高台,只有打好基础,才能利长远、增后劲。伏尔泰说过:“使人疲惫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你鞋里的一粒沙子。”现在一些人抱怨饭碗难找,事业难成;感叹工作难做,发展受限,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愿踏实做事。结果,大事干不了,小事不愿干,只能是离成功越来越远。
成功贵在有静心。看到别人成功,或急不可耐,或心烦意乱,或疲于奔命,或孤注一掷,如此种种,皆谓之“浮躁”。浮躁心态,是成功的大敌。有人说得好,浮躁的社会,心静者胜出。《大学》中也说:“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在与诱惑面前沉着淡定,在困难与挫折面前矢志不渝,才能不断迈向新的成功。
成功胜在能吃苦。“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钢铁不淬火就难以成真钢,红梅不傲立风雪就难以成品性,人不勇于吃苦就难以成良才。巴尔扎克说,吃苦是最好的老师,吃苦是最好的大学。人生最有营养的东西,往往是在艰难困苦中获取的。伟大的人格无法在平庸中养成,卓越的成就无法在舒适中取得。只有能吃常人不能吃之苦,才能达到常人无法企及的高度。吃苦的过程,就是吃补的过程,就是思想成熟的过程、内心丰盈的过程、灵魂升华的过程,也是走向成功的过程。
成功无学,幸福有道。成功不在于一朝一夕,一时一事,也不靠临摹他人、投机取巧,而在于一步一个脚印,坚持做慢工,经久成大业,用汗水和艰辛,在坚实的大地上开掘出不竭的幸福源泉。
五、走进学习的春天里
作者:张保振
正是春光烂漫时。看春雨滋润大地,看万物蓬勃生长,看百花争奇斗艳,其中的汲取与滋养,积累与绽放,不也正好比学习对于我们的价值吗?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欲进学习之门,必须学会思考,而首当其冲的,就是对学习本身的思考。
学习就是生活。生活处处皆学问,生活事事有知识。即便是“庄稼活,不用学,人家咋着你咋着”,照样也是一种学习。可以说,人若不学习,不仅遇事则懵,碰难难进,而且如鱼缺水,难以存活。毕竟,时代发展太快了。不学习,即便口利,言之难爽;即便眼尖,见之若无;即便耳灵,闻之如聋。惟有处处留心,事事学习,方可口言善、眼见远、耳闻言,与时代同步,与环境友善。
学习的这种生活,在身边、在言谈、在民间。而身边无沿、言谈无边、民间无限。因而,只要让学习走入生活,使生活学习化,学习生活化,就能天天洞达乐观,年年春色近人。
学习也是成长。成长有生理、心理之分。生理的成长,先天注定,过了一年长一岁,越过越衰老;心理的成长,后天学定,越学神越爽,越过越年轻。生理的成长,在身体;心理的成长,在精神。身体有极限,精神无封顶。一个人,只要常学习、会学习,就会如入芝兰之室,身香而不闻其香,浑身上下散发出一种书香味、书卷气。这种书香味、书卷气,因诗书在月复、志向在胸,视,可通万里;思,会接千载;气,不言自华;品,日见其高。即便是浮躁声声催人急,照样会从容淡定不随从;哪怕是浮飘风高卷瓦走,照样会我自巍然如泰山。更不会有一字之得而自夸、一事之见而自鸣、一时之光而自醉。
学习的这种成长,在精神、在品位、在文明。而精神无边、品位无顶、文明无涯。因而,学习从来只有“入学”时,没有“毕业”时。惟有活到老,学到老,方是人间正道。
学习更是创造。创造,总是在前人或同代人的成果上进行的。要创造,就离不开向前人或同代人学习。这就叫:欲当先生,先当学生;要想超刘翔,先要学刘翔。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学习,是创造,并且是创造链条上一个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这个环节,说到底,就是“知彼”。惟有“知彼”,才有可能少走弯路、少做无效劳动,才有可能站在前人或同代人的肩膀上,高起点思考问题、高起点开拓奋进,进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孙子-谋攻》中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彼”,就是学为第一。要想在激烈竞争中能“百战不殆”,只有“知彼知己”。否则,“不知彼而知己”,很可能只是“一胜一负”。做事要先学习、再创造,学习就是创造的内在要求。
学习的这种创造,在知彼、在知向、在知力。而“知”,不仅是知道了、晓得了,更是对一种道理或规律的认识,是知其所以然。实践告诉我们,一旦对事物知其所以然,思路就会豁然开朗,创造也会分外给力,走进“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的春天里,也就不远了。
六、促进青年学生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
作者:闵维方
语重心长寄厚望,春风化雨润燕园。今年5月10日,*同志给北京大学第十二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发来回信。近5年间,*同志“一次视察讲话,两次回信寄语”,充分体现了中央对北京大学师生的深切关怀和殷切期望。北京大学认真学习贯彻*同志回信精神,紧紧围绕培养堪当国家建设重任的栋梁之材的战略目标,努力完善和丰富青年学生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的有效形式,积极引导和激励青年学生走成长成才的正确道路。
充分认识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的重要意义
*同志在回信中不仅充分肯定北京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开展支教扶贫活动,而且进一步阐述了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特别强调要促进青年学生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鼓励青年学生努力成长为堪当国家建设重任的栋梁之材。学习贯彻*同志回信精神,首先要充分认识促进青年学生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的重要意义。
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是*主义的重要观点,是时代发展和国家振兴的现实需要。实践是人类认识的基本来源,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实践发现真理、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认识的一般规律。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力量,这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状况没有根本扭转,农村和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发展任务依然艰巨,需要一大批既有创新思维和深厚文化科学知识基础、又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艰苦奋斗精神的能够堪当国家建设重任的栋梁之材。通过支教扶贫等形式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积极投身于人民群众的实践,增强实践观念和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情感,明确实践的意义是什么、目的是什么、动力是什么、依靠是什么,为国家发展特别是欠发达的边远地区发展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是时代赋予青年一代的历史使命和光荣责任。
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是促进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然选择。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代,一个有前途的民族总是寄希望于青年一代。青年学生要成长为堪当国家建设重任的栋梁之材,必须在人民群众的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必须把校园内的课堂学习、科学研究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只有抓好课堂教学和科学研究,才能帮助学生掌握广博的先进科学文化知识;只有促进学生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认识国情、丰富阅历、磨练意志、增长才干,为将来走上社会、成就事业打下坚实基础。当代青年大学生接受了比较全面系统的学校教育,有比较深厚的科学文化知识基础,视野开阔、思想活跃,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都比较强。同时,他们的社会阅历、实践经验相对不足,缺乏对基层一线和人民群众的深入了解,只有尽力补上社会实践这一必修课,才能真正成长为堪当国家建设重任的栋梁之材。
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是北京大学的光荣传统。一个多世纪以来,北京大学始终与人民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形成了爱国、进步、*、科学的光荣传统和追求真理、追求卓越、培养人才、繁荣学术、服务人民、造福社会的办学理念。这个光荣传统和办学理念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与实践结合、与人民群众结合,从最基层的事情做起,在实践中成才报国。早在20世纪初,李大钊先生就在北京大学积极推动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与工农运动相结合。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一批又一批北京大学毕业生志愿到西部和基层一线建功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现在,组建北京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正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承和弘扬北京大学光荣传统的重要举措。
明确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学什么、怎么学
学习贯彻*同志回信精神,要结合新的时代特征,不断探索和拓展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的现实途径,抓住学什么和怎么学这两个重要问题,全面推进学校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支教扶贫工作迈上新台阶。
学什么是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的首要问题,决定着学习的目的和方向。开展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支教扶贫等活动,重要目的是让青年学生自觉接受实践考验和人民群众教育。一是在社会实践中进一步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不断增进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全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深刻认识自身肩负的使命和责任。二是确立成长成才的正确方向,把个人的成长成才与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在为人民服务的生动实践中实现个人价值。三是切实掌握实际本领,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开阔视野、丰富阅历、增长才干,广泛学习借鉴人民群众的经验和智慧,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四是培养优良品质作风,在艰苦地区、基层一线经受社会实践的考验和挑战,砥砺品质、磨练意志、锤炼作风。
怎么学是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的关键所在,影响着学习的质量和效果。帮助青年学生更好地深入实践、深入群众,需要处理好几个关系。一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既要深入社会实践、学习人民群众的经验,又不能局限于目前现状和固有经验,而应将宽广的科学文化知识视野与深入的社会实践调查研究紧密结合,促进理论与实践良性互动。二是学习与服务的关系。既虚心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又积极运用先进科学文化知识帮助当地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水平,在社会实践中有所作为。三是工作与生活的关系。既要在艰苦地区、基层一线潜心学习、勤奋工作、迎接挑战、经受考验,又要保持健康的心态、强健的体魄和充实的文化生活,做到学习工作和生活两不误、两促进。四是个人与团队的关系。既充分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又充分发挥团队精神,搞好团结协作和传帮带,做到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高等院校作为教育青年学生的主要阵地,应当不断创新促进青年学生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的有效形式,完善学校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支教扶贫工作体系,为青年学生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提供有力保障。对于北京大学来说,一方面应加强宣传教育,大力弘扬与实践结合、与人民群众结合的光荣传统,积极宣传改革开放以来北大学生在西部和基层一线建功立业的先进事迹,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成才观、就业观;另一方面应加大保障支持力度,结合实际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学制、学分制度,从经济资助、升学、推优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广泛拓展社会调查、支教、扶贫、实习、医疗援助、心理援助等实践载体,完善选拔、培训、派遣、管理、评估、奖励等机制,全方位提高教育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的能力水平,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中促进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
*同志的回信寓意高远、内涵深刻,指明了当代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正确方向,对提高学校育人质量、促进学校改革发展、推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将学习贯彻*同志回信精神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和创先争优活动相结合,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作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要求党员干部深入研究学校改革发展实践,了解国家和社会对学校工作的新要求,倾听师生建议,引导师生将学术研究与国家发展战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人民群众关心的现实问题结合起来,找准服务实践和人民群众的着力点。把推动实践发展、服务人民群众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号召党员师生通过各种方式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创支教扶贫之先,争服务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之优;创向实践和人民群众学习之先,争青年学生成长成才之优。
将学习贯彻*同志回信精神与加强师德、校风建设相结合,发挥教师作为学生成长引导者和指路人的重要作用。贯彻“追求真知、崇尚至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抵制庸俗、拒绝污染,学习先进、尊重平凡”的师德建设方针,引导教师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以良好的师德风范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鼓励学生选择走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的正确的成长成才道路。更好地发挥人文社会科学、应用学科等与实践和人民群众联系较为密切的学科优势,引导这些学科教师将教学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服务实践发展、造福人民群众的现实生产力,构建学校与社会、基层交流合作的有效平台。
将学习贯彻*同志回信精神与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中心任务相结合,肩负起党和国家赋予北京大学的崇高使命和责任。深刻认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是贯彻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需要,是适应人民群众接受优质教育愿望、办好人民满意高等教育的需要,始终坚持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战略方向,将北京大学发展融入国家发展之中;把握坚持质量优先、以内涵发展为主的根本原则,正确处理质量、结构、规模、效益的关系,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的核心使命,进一步加强育人的实践环节,探索和完善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的培养模式,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并将提高质量贯穿于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各项工作中;在提高教学科研水平的基础上,促进产学研用紧密融合,广泛与各地、各行业合作,为社会提供形式多样的继续教育、培训、科学普及等各种服务,并通过多学科的研究成果为党和国家科学决策、*决策作出积极贡献。
七、不读书更难改变命运
作者:孙勇
有个段子在大学校园颇为流行:甲骨文公司CEO埃里森在耶鲁大学演讲,说在座的大学生统统是失败者,并举证:世界上的首富、二富、四富,要么是没上大学,要么是中途辍学,他自己更是被耶鲁开除,号召大家退学算了。可算是“读书无用论”经典版。
读书有没有用的争论,大概从人们有书可读的光景就开始了。不要迷恋埃里森,这哥们儿只是个传说,他的成功是难以复制的。但读大学给学生个人乃至其背后的家庭,究竟能带来多少收益,的确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想当年,“读书改变命运”,是多少寒窗下“苦逼”人儿的励志警句啊,“奋斗了18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真个是浸透了拼搏的汗水。如今,学费贵、就业难,大学教育“高投入、低产出”,使农村子弟靠读书改变命运之路越走越崎岖,读书也越来越不像过去那样,能明显地改善个体和家庭的境况。甚至在中西部有些地方,好些家庭陷入“因教致贫”。难怪就有农民朋友质疑:“读书有什么用?”农民工老韩节衣缩食,进城打工供儿子上大学,当儿子小韩大学毕业,作为父亲觉得似乎可以停止奋斗的时候,老韩却吃惊地发现,大学毕业的儿子每月工资根本没办法还掉之前欠下的债——儿子的收入甚至还比不上当农民工的自己。报道说,老韩父子或许正是中国千千万万普通农村家庭的缩影。
“墨水”喝得越多,工资不一定拿得越多。老韩的纠结恐怕也是许多望子成龙的农村家庭的共同困惑。他们曾坚信“读书可以改变命运”,在他们心目中“读书”往往被简化成“上大学”,然后“上大学”又和出人头地找个好工作捆个结结实实。按照这样的生活逻辑,投资“读书”就应该获得丰厚的回报,这也是许多农村家庭“砸锅卖铁”供子女上大学的心理支撑,一旦这种回报变得不可预期,愿望越来越难以兑现,就难免得出“读书无用”的结论。
读书对社会的好处或者说用处不言而喻,但对个体而言,读书只是改变命运的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泰戈尔说,“我们误读了世界,反而说它欺骗了我们”。所谓读书改变命运,其实改变的是人们向上流动的机会,并非“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般立竿见影的预期“兑现”。
读书有没有用,上大学有没有用,其实不需要更多的论证。读书不能增加人生的长度,却能增加人生的厚度;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却能改变人生的方向。读书、上大学未必能如父辈所愿改变身份、地位和收入,但不读书更难改变这些。
画中话
12月17日,4名耄耋之年的泰斗级大师——杨振宁、吴良镛、冯其庸、欧阳中石聚首清华大礼堂,应邀参加由清华大学学生会组织的“清华大学时代论坛”。
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著名城市规划及建筑学家吴良镛,著名诗人、文史学家冯其庸和著名书法家、书法教育家欧阳中石,四位大师的年龄总和达到350多岁。科学、人文和艺术领域大师同台碰撞思想火花,并与学子对话。杨振宁说,中国学生的基础比较好,大一时就较为成熟,而至少1/3的美国学生到大一时还没开窍。“但中国教育太偏重训导,这让中国学生有个很大的缺点:太专一,不管闲事”。
八、“读书不肯为人忙”
作者:向贤彪
在这个世界上,可以冠之为“神圣”二字的东西并不多,而有识之士把读书当作自己生命历程中神圣的事情之一,无疑是睿智的。走进书香的世界,宛若走进人类心灵的家园,展书而读,生活就多了一种滋味,多了一抹亮丽,人生也就因此而充实和生动起来。
然而,对到底为什么要读书、怎样读书这个基本问题,不同的人因为阅历的差异而持不同的态度。著名学者陈寅恪在80多年前给毕业生的赠言中赋诗道:“天赋迂儒‘自圣狂’,读书不肯为人忙。平生所学宁堪赠,独此区区是秘方。”这个“不肯为人忙”,指的是读书求学需要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不受已成的观念束缚,要有创见,不是为名利而取悦他人,如此方能使学术精进、学有所成。陈寅恪以此为读书求学的“秘方”传给后人,至今仍不失为教人如何读书的一剂良方。
“凡是伟大的领导者都是伟大的读书者”,伴随他们读书的内生动力就是独立思考。鲁迅先生说过:“读书应自己思索,自己做主。看别的书也一样,仍要自己思索,自己观察。”书本里有思想,那是沉睡的“睡美人”;实践中有思想,那是带着泥土的“胡萝卜”。唤醒“睡美人”,洗净“胡萝卜”,需要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深入思考,方能摒弃囫囵吞枣、不求甚解的不良学风,学到书本里的真知,掌握其精髓和真谛。倘若只看书而忽略思考,那正如鲁迅所言,只能算是“书橱”了。
读书与思考相伴,方能读出思想;读书与知疑相随,方能读出境界。李贽认为:“学人不疑,是谓大病”。因为只有疑,才生思;只有思,才启信;只有信,才敢践;只有践,才能进。所以,学贵知疑,疑则有进。康熙皇帝对“囊萤”的典故有疑,令人捉来数只萤火虫装进用白绢缝制的口袋(练囊)里,却发现并不能用来照明读书,继而叹曰:“读书不可尽信也!”李四光对当年地质学界普遍流行的“中国贫油论”大胆质疑,从而提出了新的地质构造理论,并用这一理论指导我国石油的勘探工作,从根本上解决了我国石油资源匮乏的问题,摘掉了我国“贫油”的帽子。如此读书贵疑之举,摒弃的是盲从和轻信,确立的是独立人格和理性思维。
今天,读书的目的早已超越获取知识。培育创新思维、增强创新能力,是更重要的目的。*曾把想象力称为“十分强烈地促进人类发展的伟大天赋”。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之所以比知识更重要,是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则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读书的真谛就在于突破现有的知识和观念的局限,造就人的更新。一旦冲破现有知识和经验的限制,就能引领我们进入“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意境;一旦冲破思想上条条框框的束缚,人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就会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
*同志曾指出:肯动脑筋、肯想问题的人愈多,对我们的事业就愈有利。民族的复兴、国家的进步,离不开那些肯动脑筋、勇于创新的人们。单位的建设、岗位的胜任,也同样容不得我们浑浑噩噩。在这样一个拼学识、拼智慧、拼头脑的时代,如果我们的头脑总在休眠状态,岂不要被人远远抛在脑后?如果我们遇事老爱人云亦云,岂不总是让自己的头脑跑别人的“马”?读书求学需要独立思考,激活想象力,激发创新精神,干事创业亦如此。
九、永远学习是一种品格
作者:甘藏春
唯有学习,不断学习,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新发展。
学习既是修身立德之本,又是干事创业之基。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超越自我、与时俱进,实现事业的进步和发展。
我们党历来重视学习、善于学习,始终把学习作为一项关系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战略任务来抓。党发展壮大的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学习、研究*主义并用以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从而领导人民不断推进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新中国成立前夕,在我们党即将在全国取得执政地位、全党的工作重心即将由农村转向城市时,毛泽东同志号召全党要加强学习,以适应新任务的需要。毛泽东同志还形象地将之比喻为“赶考”。30多年前,*同志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著名讲话中,向全党发出了重新学习的号召。他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一场深刻的伟大的革命。在这场伟大的革命中,我们是在不断地解决新的矛盾中前进的。因此,全党同志一定要善于学习,善于重新学习。”可以说,改革开放就是从重新学习起步的。
当前,世情、国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在这样的形势下,唯有学习,不断学习,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新发展。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大战略任务。这既是我们党重视学习的优良传统的具体体现,也是应对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变化的战略选择。
对于年轻的国家土地督察队伍来说,学习更具有重要意义。国家土地督察机构组建4年来,坚持边实践、边总结、边开拓,开辟了属于自己的工作领域,建立了自己的核心业务,并在工作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规范、概念和体系。但总体来看,相对于其他比较成熟的机构和队伍,国家土地督察机构还是一个崭新的机构,国家土地督察队伍还是一支年轻的队伍,与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的要求相比仍有较大的距离,因而学习的任务更加繁重。土地资源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不仅是重要的生产要素,而且具有重要的社会保障功能,关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特别是在经济社会转型期,许多社会矛盾都与土地问题有关。因此,国家土地督察队伍必须认清所面临的形势、明确所承担的任务,加强学习,充实知识,完善知识结构,不断提高对土地利用和管理行为的监督能力和水平,从而掌握工作的主动权。
事业不断发展,实践永无止境。学习不是一时的事,而是伴随终生的事。一个人即使有良好的教育背景,也只是为将来的学习奠定了好的起点。一个人不学习就要落伍,一个民族不学习就要被淘汰。作为一支承担着重大历史责任的年轻队伍,国家土地督察队伍必须把永远学习作为一种品格,学习、学习、再学习。
十、眼界与读书
作者:赵畅
眼界之于读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眼界决定了读书的目的归宿、方式方法以及兴趣效果。
周总理读书时,提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总理的眼界为其发愤读书作了注脚。既立志于“中华之崛起”,就必须好读书、读好书,时时检点自己,提醒自己,因为“中华之崛起”所呼唤的读书人,不仅要有报国之志,更要有报国之才。
冯友兰先生曾在一篇文章里提到,作为一个学问家,做学术研究是要做全民族的智囊。这一点,对读书人很有启发。虽然读书人并非一定是学问家,但读书的眼界却力求要高,这样至少就不至于把读书当作可有可无的休闲娱乐或者陷入无聊的泥潭。
眼界,也决定了读书人读书的方式方法和兴趣效果。自古至今,读什么书、怎么读,以及怎么防止“死”读书,都需要从实践出发,形成适合每个人自己的读书方式。可以肯定,有着高眼界的读书人,一定会结合实践去读那些更富价值的书籍。想一想吧,为什么面临金融危机,会有那么多人去读相关的经典著作,形成一股《资本论》热?一个拥有高远眼界的读书人,还能够牢记使命,超越功利樊篱。他们将读书视为一件高雅而神圣之事,并从广泛的阅读之中、从对历史的理解之中,获得一种对自己时代使命的高度自信并笃行之。
读书的眼界,自然还取决于读书的宽度,这既关乎读书兴趣,亦关乎读书效果。在有些人看来,终日埋头进行科学研究的科学家是一些不近人情、枯燥乏味的“怪人”。事实上,对生活和事业的热爱,使不少科学家逐步成为自然美的追求者与发现者。达尔文“常常几小时地阅读莎士比亚的历史剧”和“拜伦、华尔特-司各特的诗篇”;诺贝尔读过许多名人大家的文学作品;我国数学家华罗庚、苏步青都非常喜爱古典文学。也许对自然科学家来说,了解文、史、哲方面的知识,会有助他们的逻辑思维变得更开阔,流转自如。同理,文学艺术方面的专家如能多读一点自然科学知识,在创作作品与表达自我的时候,往往也能够更加深刻。
想起了吕思勉先生的话:“社会科学家,他必先对现状觉得不满,然后要求改革;要求改革,然后要想法子;要想法子,然后要研究学问。若其对于现状,本不知其为好为坏,因而没有改革的思想;又或明知其不好,而只想在现状之下,求个苟安,或者捞取些好处,因而没有改革的志愿,那还讲学问做什么?”读书亦如斯。不打开眼界,不联系思想实际、工作实际、社会实际,不从书籍中思考点什么、采取点什么、解决点什么,那么我们读书做什么?
我以为,读书人欲从书本中汲取力量,高远的眼界是至关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