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评论集锦 第二节   铿锵之声

作者 : 天聿可

本节共有十二篇文章分别是:

1、百年不绝的铿锵之声

向贤彪

2、不读书更难改变命运

作者:孙勇

3、促进青年学生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

作者:闵维方

4、“读书不肯为人忙”

作者:向贤彪

5、可贵的是宽容与尊重

作者:*英

6、历经劫难仍充满生机

作者:王扉

7、文化,从阅读开始

作者:王国华

8、学习“怎样学习”

作者:陈启本

9、学习贵在“博”“通”“悟”

作者:韩长赋

10、眼界与读书

作者:赵畅

11、永远学习是一种品格

作者:甘藏春

12、走进学习的春天里

作者:张保振

一、百年不绝的铿锵之声

向贤彪

回望百年前,在列强的鲸吞蚕食瓜分豆剖中,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陷入了苦难的深渊。无数冷酷的事实把一个异常尖锐的问题摆在中国人面前:中国是不是要灭亡了?它像可怕的噩梦那样,沉重地压在每个爱国者的心头。“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山*低”,便是这种屈辱和愤懑的真实写照。面对亡国灭种的“时代问题”,孙中山第一个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喊出了中华民族埋藏已久的心声。

一个口号就是一面旗帜。在这面旗帜的召唤下,一代又一代中华优秀儿女奔走呼号、殊死抗争,才有了清末志士仁人的放眼向洋,才有了辛亥革命的惊雷炸响,才有了帝制的结束、民国的诞生,才有了新主义新政党的崛起……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先辈未竟的理想事业,高擎真理的火炬,在荆棘丛生的密林中走出了一条直奔光明的大道,使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如今,在中国这块古老而年轻的土地上,孙中山先生和他所代表的那一代人的理想,日渐化为辉煌的现实,中华民族日益从封闭走向开放,从保守走向改革,从贫穷走向富强,书写了历史崭新的篇章。然而,那一代人从心底里喊出的“振兴中华”的铿锵之声,那一代人苦苦思索和探索的历史轨迹,那一代人的理想信仰和精神追求,却并没有淡出人们的视野,仍然那么强烈地扣人心弦、催人奋进。

一个民族是需要有一种精神来支撑的。辛亥革命的仁人志士们对*共和的信仰和追求,凝聚成矢志不渝的奋斗精神。用鲜血和生命去实践自己的信仰和追求,甘为“四万万同胞受死”,以求“专制永不见于中国”,这种爱国情怀和不懈奋斗的精神,具有超越时空、经久不衰的永恒魅力,是我们血液里的铁和钙,是我们的精神脊梁和力量之源。正如一位学者所说:凡是有凝聚力、向心力、进取心的民族,都对自己艰苦卓绝的奋斗传统有一种光荣感和敬畏心,都会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加以褒扬和传承。

一个国家是需要在变革中展示作为的。孙中山先生总结19世纪百年历史并思考人类文明走向时,提出“百年锐于千载”的论断。他们所开创的历史伟业,犹如在荒芜原野上开辟了一条前所未有的道路,虽然这条路不免坎坷崎岖,但它是通往中华民族的复兴之门。大国自有大定见。作为一个文化积淀深厚的大国,中国不会跟着别人亦步亦趋,不会照搬其他模式。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对振兴中华崇高理想的最生动实践,是对革命先驱的最好告慰。今天我们所走的是一条前所未有的变革之路、创新之路、特色之路。

当年,孙中山先生如是寄语:“我辈既以担当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虽石烂海枯,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既不可以失败而灰心,亦不能以困难而缩步。精神贯注,猛力向前,应付世界进步之潮流,合乎善长恶消之天理,则终有最后成功之一日。”只要我们志存高远,奋发努力,为了远大目标而心无旁骛,淡定执着,我们也会如先辈那样,在回应时代问题中不断创造新的业绩,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不读书更难改变命运

作者:孙勇

有个段子在大学校园颇为流行:甲骨文公司CEO埃里森在耶鲁大学演讲,说在座的大学生统统是失败者,并举证:世界上的首富、二富、四富,要么是没上大学,要么是中途辍学,他自己更是被耶鲁开除,号召大家退学算了。可算是“读书无用论”经典版。

读书有没有用的争论,大概从人们有书可读的光景就开始了。不要迷恋埃里森,这哥们儿只是个传说,他的成功是难以复制的。但读大学给学生个人乃至其背后的家庭,究竟能带来多少收益,的确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想当年,“读书改变命运”,是多少寒窗下“苦逼”人儿的励志警句啊,“奋斗了18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真个是浸透了拼搏的汗水。如今,学费贵、就业难,大学教育“高投入、低产出”,使农村子弟靠读书改变命运之路越走越崎岖,读书也越来越不像过去那样,能明显地改善个体和家庭的境况。甚至在中西部有些地方,好些家庭陷入“因教致贫”。难怪就有农民朋友质疑:“读书有什么用?”农民工老韩节衣缩食,进城打工供儿子上大学,当儿子小韩大学毕业,作为父亲觉得似乎可以停止奋斗的时候,老韩却吃惊地发现,大学毕业的儿子每月工资根本没办法还掉之前欠下的债——儿子的收入甚至还比不上当农民工的自己。报道说,老韩父子或许正是中国千千万万普通农村家庭的缩影。

“墨水”喝得越多,工资不一定拿得越多。老韩的纠结恐怕也是许多望子成龙的农村家庭的共同困惑。他们曾坚信“读书可以改变命运”,在他们心目中“读书”往往被简化成“上大学”,然后“上大学”又和出人头地找个好工作捆个结结实实。按照这样的生活逻辑,投资“读书”就应该获得丰厚的回报,这也是许多农村家庭“砸锅卖铁”供子女上大学的心理支撑,一旦这种回报变得不可预期,愿望越来越难以兑现,就难免得出“读书无用”的结论。

读书对社会的好处或者说用处不言而喻,但对个体而言,读书只是改变命运的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泰戈尔说,“我们误读了世界,反而说它欺骗了我们”。所谓读书改变命运,其实改变的是人们向上流动的机会,并非“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般立竿见影的预期“兑现”。

读书有没有用,上大学有没有用,其实不需要更多的论证。读书不能增加人生的长度,却能增加人生的厚度;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却能改变人生的方向。读书、上大学未必能如父辈所愿改变身份、地位和收入,但不读书更难改变这些。

画中话

12月17日,4名耄耋之年的泰斗级大师——杨振宁、吴良镛、冯其庸、欧阳中石聚首清华大礼堂,应邀参加由清华大学学生会组织的“清华大学时代论坛”。

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著名城市规划及建筑学家吴良镛,著名诗人、文史学家冯其庸和著名书法家、书法教育家欧阳中石,四位大师的年龄总和达到350多岁。科学、人文和艺术领域大师同台碰撞思想火花,并与学子对话。杨振宁说,中国学生的基础比较好,大一时就较为成熟,而至少1/3的美国学生到大一时还没开窍。“但中国教育太偏重训导,这让中国学生有个很大的缺点:太专一,不管闲事”

三、促进青年学生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

作者:闵维方

语重心长寄厚望,春风化雨润燕园。今年5月10日,*同志给北京大学第十二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发来回信。近5年间,*同志“一次视察讲话,两次回信寄语”,充分体现了中央对北京大学师生的深切关怀和殷切期望。北京大学认真学习贯彻*同志回信精神,紧紧围绕培养堪当国家建设重任的栋梁之材的战略目标,努力完善和丰富青年学生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的有效形式,积极引导和激励青年学生走成长成才的正确道路。

充分认识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的重要意义

*同志在回信中不仅充分肯定北京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开展支教扶贫活动,而且进一步阐述了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特别强调要促进青年学生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鼓励青年学生努力成长为堪当国家建设重任的栋梁之材。学习贯彻*同志回信精神,首先要充分认识促进青年学生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的重要意义。

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是*主义的重要观点,是时代发展和国家振兴的现实需要。实践是人类认识的基本来源,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实践发现真理、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认识的一般规律。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力量,这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状况没有根本扭转,农村和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发展任务依然艰巨,需要一大批既有创新思维和深厚文化科学知识基础、又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艰苦奋斗精神的能够堪当国家建设重任的栋梁之材。通过支教扶贫等形式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积极投身于人民群众的实践,增强实践观念和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情感,明确实践的意义是什么、目的是什么、动力是什么、依靠是什么,为国家发展特别是欠发达的边远地区发展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是时代赋予青年一代的历史使命和光荣责任。

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是促进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然选择。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代,一个有前途的民族总是寄希望于青年一代。青年学生要成长为堪当国家建设重任的栋梁之材,必须在人民群众的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必须把校园内的课堂学习、科学研究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只有抓好课堂教学和科学研究,才能帮助学生掌握广博的先进科学文化知识;只有促进学生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认识国情、丰富阅历、磨练意志、增长才干,为将来走上社会、成就事业打下坚实基础。当代青年大学生接受了比较全面系统的学校教育,有比较深厚的科学文化知识基础,视野开阔、思想活跃,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都比较强。同时,他们的社会阅历、实践经验相对不足,缺乏对基层一线和人民群众的深入了解,只有尽力补上社会实践这一必修课,才能真正成长为堪当国家建设重任的栋梁之材。

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是北京大学的光荣传统。一个多世纪以来,北京大学始终与人民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形成了爱国、进步、*、科学的光荣传统和追求真理、追求卓越、培养人才、繁荣学术、服务人民、造福社会的办学理念。这个光荣传统和办学理念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与实践结合、与人民群众结合,从最基层的事情做起,在实践中成才报国。早在20世纪初,李大钊先生就在北京大学积极推动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与工农运动相结合。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一批又一批北京大学毕业生志愿到西部和基层一线建功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现在,组建北京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正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承和弘扬北京大学光荣传统的重要举措。

明确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学什么、怎么学

学习贯彻*同志回信精神,要结合新的时代特征,不断探索和拓展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的现实途径,抓住学什么和怎么学这两个重要问题,全面推进学校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支教扶贫工作迈上新台阶。

学什么是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的首要问题,决定着学习的目的和方向。开展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支教扶贫等活动,重要目的是让青年学生自觉接受实践考验和人民群众教育。一是在社会实践中进一步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不断增进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全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深刻认识自身肩负的使命和责任。二是确立成长成才的正确方向,把个人的成长成才与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在为人民服务的生动实践中实现个人价值。三是切实掌握实际本领,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开阔视野、丰富阅历、增长才干,广泛学习借鉴人民群众的经验和智慧,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四是培养优良品质作风,在艰苦地区、基层一线经受社会实践的考验和挑战,砥砺品质、磨练意志、锤炼作风。

怎么学是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的关键所在,影响着学习的质量和效果。帮助青年学生更好地深入实践、深入群众,需要处理好几个关系。一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既要深入社会实践、学习人民群众的经验,又不能局限于目前现状和固有经验,而应将宽广的科学文化知识视野与深入的社会实践调查研究紧密结合,促进理论与实践良性互动。二是学习与服务的关系。既虚心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又积极运用先进科学文化知识帮助当地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水平,在社会实践中有所作为。三是工作与生活的关系。既要在艰苦地区、基层一线潜心学习、勤奋工作、迎接挑战、经受考验,又要保持健康的心态、强健的体魄和充实的文化生活,做到学习工作和生活两不误、两促进。四是个人与团队的关系。既充分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又充分发挥团队精神,搞好团结协作和传帮带,做到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高等院校作为教育青年学生的主要阵地,应当不断创新促进青年学生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的有效形式,完善学校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支教扶贫工作体系,为青年学生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提供有力保障。对于北京大学来说,一方面应加强宣传教育,大力弘扬与实践结合、与人民群众结合的光荣传统,积极宣传改革开放以来北大学生在西部和基层一线建功立业的先进事迹,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成才观、就业观;另一方面应加大保障支持力度,结合实际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学制、学分制度,从经济资助、升学、推优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广泛拓展社会调查、支教、扶贫、实习、医疗援助、心理援助等实践载体,完善选拔、培训、派遣、管理、评估、奖励等机制,全方位提高教育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的能力水平,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中促进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

*同志的回信寓意高远、内涵深刻,指明了当代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正确方向,对提高学校育人质量、促进学校改革发展、推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将学习贯彻*同志回信精神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和创先争优活动相结合,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作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要求党员干部深入研究学校改革发展实践,了解国家和社会对学校工作的新要求,倾听师生建议,引导师生将学术研究与国家发展战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人民群众关心的现实问题结合起来,找准服务实践和人民群众的着力点。把推动实践发展、服务人民群众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号召党员师生通过各种方式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创支教扶贫之先,争服务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之优;创向实践和人民群众学习之先,争青年学生成长成才之优。

将学习贯彻*同志回信精神与加强师德、校风建设相结合,发挥教师作为学生成长引导者和指路人的重要作用。贯彻“追求真知、崇尚至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抵制庸俗、拒绝污染,学习先进、尊重平凡”的师德建设方针,引导教师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以良好的师德风范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鼓励学生选择走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的正确的成长成才道路。更好地发挥人文社会科学、应用学科等与实践和人民群众联系较为密切的学科优势,引导这些学科教师将教学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服务实践发展、造福人民群众的现实生产力,构建学校与社会、基层交流合作的有效平台。

将学习贯彻*同志回信精神与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中心任务相结合,肩负起党和国家赋予北京大学的崇高使命和责任。深刻认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是贯彻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需要,是适应人民群众接受优质教育愿望、办好人民满意高等教育的需要,始终坚持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战略方向,将北京大学发展融入国家发展之中;把握坚持质量优先、以内涵发展为主的根本原则,正确处理质量、结构、规模、效益的关系,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的核心使命,进一步加强育人的实践环节,探索和完善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的培养模式,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并将提高质量贯穿于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各项工作中;在提高教学科研水平的基础上,促进产学研用紧密融合,广泛与各地、各行业合作,为社会提供形式多样的继续教育、培训、科学普及等各种服务,并通过多学科的研究成果为党和国家科学决策、*决策作出积极贡献。

四、“读书不肯为人忙”

作者:向贤彪

在这个世界上,可以冠之为“神圣”二字的东西并不多,而有识之士把读书当作自己生命历程中神圣的事情之一,无疑是睿智的。走进书香的世界,宛若走进人类心灵的家园,展书而读,生活就多了一种滋味,多了一抹亮丽,人生也就因此而充实和生动起来。

然而,对到底为什么要读书、怎样读书这个基本问题,不同的人因为阅历的差异而持不同的态度。著名学者陈寅恪在80多年前给毕业生的赠言中赋诗道:“天赋迂儒‘自圣狂’,读书不肯为人忙。平生所学宁堪赠,独此区区是秘方。”这个“不肯为人忙”,指的是读书求学需要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不受已成的观念束缚,要有创见,不是为名利而取悦他人,如此方能使学术精进、学有所成。陈寅恪以此为读书求学的“秘方”传给后人,至今仍不失为教人如何读书的一剂良方。

“凡是伟大的领导者都是伟大的读书者”,伴随他们读书的内生动力就是独立思考。鲁迅先生说过:“读书应自己思索,自己做主。看别的书也一样,仍要自己思索,自己观察。”书本里有思想,那是沉睡的“睡美人”;实践中有思想,那是带着泥土的“胡萝卜”。唤醒“睡美人”,洗净“胡萝卜”,需要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深入思考,方能摒弃囫囵吞枣、不求甚解的不良学风,学到书本里的真知,掌握其精髓和真谛。倘若只看书而忽略思考,那正如鲁迅所言,只能算是“书橱”了。

读书与思考相伴,方能读出思想;读书与知疑相随,方能读出境界。李贽认为:“学人不疑,是谓大病”。因为只有疑,才生思;只有思,才启信;只有信,才敢践;只有践,才能进。所以,学贵知疑,疑则有进。康熙皇帝对“囊萤”的典故有疑,令人捉来数只萤火虫装进用白绢缝制的口袋(练囊)里,却发现并不能用来照明读书,继而叹曰:“读书不可尽信也!”李四光对当年地质学界普遍流行的“中国贫油论”大胆质疑,从而提出了新的地质构造理论,并用这一理论指导我国石油的勘探工作,从根本上解决了我国石油资源匮乏的问题,摘掉了我国“贫油”的帽子。如此读书贵疑之举,摒弃的是盲从和轻信,确立的是独立人格和理性思维。

今天,读书的目的早已超越获取知识。培育创新思维、增强创新能力,是更重要的目的。*曾把想象力称为“十分强烈地促进人类发展的伟大天赋”。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之所以比知识更重要,是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则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读书的真谛就在于突破现有的知识和观念的局限,造就人的更新。一旦冲破现有知识和经验的限制,就能引领我们进入“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意境;一旦冲破思想上条条框框的束缚,人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就会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

*同志曾指出:肯动脑筋、肯想问题的人愈多,对我们的事业就愈有利。民族的复兴、国家的进步,离不开那些肯动脑筋、勇于创新的人们。单位的建设、岗位的胜任,也同样容不得我们浑浑噩噩。在这样一个拼学识、拼智慧、拼头脑的时代,如果我们的头脑总在休眠状态,岂不要被人远远抛在脑后?如果我们遇事老爱人云亦云,岂不总是让自己的头脑跑别人的“马”?读书求学需要独立思考,激活想象力,激发创新精神,干事创业亦如此。

五、可贵的是宽容与尊重

作者:*英

我的枕边书

《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美)道格拉斯·C·诺斯著;陈郁等译;上海三联书店出版。

诺斯将理论与史实结合得天衣无缝,读来无任何生硬之感。此书最好地体现了当代经济学的开放性,使读者体验到经济学在更大领域里攻城略地的*。诺斯的表述有很好的平衡感,既坚守自己的思维逻辑,又包容与他人的差异。后来学者不妨由此书搭建自己对人类历史理解的初级思想框架,由这个平台出发,或使这个框架更丰满,或以此为参照系,另辟蹊径。

人之读书,可以有多种目的,但大略说来包括两类。一类是抱有功利性目的读书,一类是把读书看做一种生存方式。学生为了考试读书,公务员为了提高办事效率读书,这类读书大多有功利目的。在一个好的知识传播环境里,即使这类读书也会陶冶性情,让人变得智慧与高尚。

如果一个人无论读书与否,都并不影响物质生活水平,这样还手不释卷,则可以认为,读书于他而言是一种生存方式。多数情况下,从事科学创造的人读书,尽管与职业有关,却更多是一种生存方式,因为一个人如果没有把科学事业作为生存方式,是很难有创造,也很难坚守到底的。

经济学是一门科学,尽管尚不成熟,我却为自己选择经济学做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础和桥梁而深感庆幸。在人文科学领域里,经济学的结论更易被验证,而且它越来越将数学和心理学作为逻辑基础。由于这个特征,经济学已对其他人文学科产生了广泛影响,对现实也有了强大的解释力。

中学时期,我也喜欢读小说,当时读过好多遍《三国演义》、《创业史》,可惜时至今日,小说却读得少了。再后来插队,对《毛泽东选集》甚有兴趣,特别是《论持久战》,让我如痴如醉。大学读《资本论》也非常认真,但已经有了自己的思考,后来还曾写过一篇将劳动价值论与均衡价格论相调和的论文发表。

读书要有宽容之心。俗话说:一个人浑身是铁能打几个钉?在每个专业领域,真正的知识进步很不容易,著书立说者难免有知识和时代局限性,而他们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多少又有些自负,出些错也是难免,读者不必过于苛求。只要读到他们某些有价值的思想片断,我们就该对之敬重有加。以经济学为例,这个领域真正的集大成者少之又少,那些被奉为“大师”的学者,其实也是因为别人做了很多开拓性工作,才获得了集成与综合的机会。

读书也要有选择。现在出版物汗牛充栋,但值得翻阅的书却有待寻找。判断好书的标准很多,我自己的标准是,看一本书的作者有没有对前人的尊重。如果打开一本书,里面尽是作者一个人的倾吐,丝毫不见对同一话题别人意见的讨论,那么,这本书通常是不值得读的。以大家熟悉的*为例,他的《资本论》的文献引用就是一个非常系统的经济思想史学习指南。相比之下,加尔布雷斯在这一点上就比之差了不少。后来的凯恩斯父子、马歇尔、萨缪尔森等经济学大家,都懂得尊重别人,因此也赢得了别人的尊重。

读书更需有批判精神。批判不是不讲宽容,而是在一个知识判断的坐标系里对所读内容进行定位。在社会科学领域,一个老到的读书人总会形成自己的知识坐标系,这就有了批判的武器。至于如何建立这种坐标系,可能需要天生的能力与勤奋。正因如此,我以为把读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不是适合于每一个人。

六、历经劫难仍充满生机

作者:王扉

老子云:“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大自然在人类面前有时会变得异常残酷,以闪电般的速度使山脊错位、大地开裂,使繁华的城镇转眼沦为荒芜的废墟,使数以万计的人们顷刻之间失掉生命。3年前的汶川特大地震,带给我们的伤痛与震撼,即便在今天依然能够清晰地感触。但是,在这种惨烈的灾难之中,中国人却傲然挺立——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着中国人历经摧折却愈发生机蓬勃呢?

多灾多难的中华民族在形成之初就曾遭遇巨大的生存危机。4000多年前,中华大地一度洪水泛滥,几成泽国。这时,大禹出现了,他“三过家门而不入”,矢志治水,福泽苍生,这种大公精神融入民族血脉之中,成为中国人精神传统的一部分。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中华民族的伟大诗人屈原在《离骚》中写道:“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到了晚清,民族英雄林则徐虎门销烟,一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震烁古今。进入20世纪,一代文豪鲁迅写下了著名的战斗雄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中间说道“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从这些历史人物的身影里,从他们传诵千古的诗篇里,我们看到的是民族精神和中华传统文化在不断地凝聚、生长,尽管受到了这样那样的冲击,但在面对逆境时越发彰显出强大的向心力和生命力。

到了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之后产生了一种新的“抗震救灾精神”。这种精神感天动地,在抗震救灾与灾后重建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它的核心内涵即是“万众一心,自强不息”。“抗震救灾精神”也并非凭空产生,而是拥有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具体来说,它是以中华传统文化里的五大观念为基础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人生观;“义重于利,尊道贵德”的价值观;“天下为公”的伦理观;“仁者爱人,自强不息”的主体观。这些精神与观念,是滋养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代代相续、生存发展的巨大内在力量,它们融化、蕴藏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血液里,参与铸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灵魂。

一位西方哲人曾说过,一个民族如同一个人一样,要从她所属的那个优秀民族的感情中获得养料,它是自身伟大的继承者。一个民族应该有辉煌的记忆,它可以照亮和升华现实生活。但是,对民族的品质影响更大的还是她经受的痛苦和灾难。这和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讲的“多难兴邦”的道理是相近相通的。2008年的“抗震救灾精神”,再一次证明了:中华民族在面临巨大灾难之时更能够重新认识自己,更能够书写属于自己的英雄史诗与大爱传奇。

也正因为此,在世界东方,在总面积相近于整个欧洲的这片幅员辽阔的土地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历经千年而不坠,屡遭劫难却依然充满生机。她的疆域之内生活着众多民族,牢牢凝聚成一个中华大家庭,支撑这一切的基石,就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就是赓续不绝的中华民族精神。

七、文化,从阅读开始

作者:王国华

今年深圳读书月的主题是“文化深圳,从阅读开始”。文化城市,为什么不是从唱歌开始,不是从画画开始,也不是从广告创意开始,而是从阅读开始?不是其他门类不重要,而是阅读具有基础意义:无论你学书法,学音乐,还是学设计,哪一样不需要阅读?即使实体书店和纸质书完全消失,你总还得从网上买书、看电子书,流通渠道和载体的变化改变不了阅读的启蒙性质。

文化从阅读开始合情合理,我尤其看重阅读所代表的沉静。生活越喧嚣,人们就越渴望一份宁静,阅读正是走向宁静的重要途径。“读书月”这类活动,在不打搅读书人的宁静的前提下,为他们提供了阅读上的方便,它不是长期的鼓噪,而是一个小小的定期到来的高潮,读书人像水一样汇聚起来,又像水一样散去回到各自的角落,并且提示那些长期不阅读的人:还有这样一种生活方式。

文化从阅读开始,读书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有人感慨,二三十年前,人们读的多是形而上的文史哲类书籍,近年来的阅读则越来越低幼化、浅薄化,没有精神追求。畅销书多是那些拿来就可以用的“理财”、“养生”、“职场”之类的实用书籍。有人忧心忡忡,有人大声疾呼,但谁能给出一计良策?我不信有什么法子可以让读者在三两年内改变读书习惯。读书不是孤立的事,它是社会大文化的一部分,社会价值推崇什么,读者自然追着读什么。全民信奉金钱,他就要去读理财的书;大家都想当公务员,公务员考试的辅导书肯定好卖。当人们在普遍谈论股票、关注股票时,你逼着人们每人买一套如何种地瓜的书,可能吗?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人们潜意识里对阅读有着强烈的索取感,即希望通过读书改变命运,只是这一点在今天表现得更为突出,更加功利。这恰恰是关于阅读的最大问题——一定要为了什么才读书吗?生活中有些有价值的东西往往是“没用”的,比如你和朋友久别重逢,你在大自然中望着美景发呆,你给朋友手绘一张卡片——你说它“有用”吗?阅读同理,阅读只是一种宁静的生活方式,如果赋予阅读太多的东西,为了这个,为了那个,这样的阅读就会像猫扯毛线一样,越来越扯不清。曾经读过一篇文章,作者到德国旅游,在小镇上参加了一个朗诵会。几个作家分别上台朗诵自己的诗歌和小说。几个小时下来,作者昏昏欲睡,而其他几十个当地听众却听得津津有味。在我们看来,这种朗诵会简直是抱残守缺,为什么不把诗歌或者小说印出来直接发给读者去读?或者为什么不干脆发到自己的博客和QQ空间里?再说,那些听众有很多获取信息的渠道,为何独独选择坐在会议室的椅子上听到半夜?要我说,这就是一种选择。他们知道捷径、拥有捷径,却不选择捷径,他们只享受这种慵懒的沉静。在功利心越来越重的今天,如果我们的各种读书月能真正消弭掉读书人的功利之心,使读书变成一种沉潜而宁静的人生美事,也许功莫大焉。

八、学习“怎样学习”

作者:陈启本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这句话启示我们,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不但要重视学习本身,而且要重视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即学习“怎样学习”。

人们经常学习,但并不一定会学习。比如,有的同志学习很刻苦,一有时间就抱起书本读,但读书没有方向、没有重点;有的同志听课很认真、笔记很工整,但没有思考、没有感悟;也有的同志对上级指定的学习篇目和内容能够做到认真学、用心记,但不会应用;等等。由此可见,学习仅有热情、只知刻苦是不够的,还应当善于学习,也就是学会学习。这就需要学习“怎样学习”。

学习“怎样学习”,首先需要知道“学什么”。人生有涯,学海无边。因此,学习应有所选择、有所侧重。如果学习不分主次、漫无边际,眉毛胡子一把抓,势必收效甚微。陈毅同志曾说过:最好办法是我们研究一门具备专长后,再留心一般常识的增加。我们如主张样样都懂得精深,这是痴心妄想!当今时代是一个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代,新事物、新情况、新创造、新发明层出不穷,知识和信息总量呈几何级数增长。面对这种新形势,我们在抓紧学习、不断学习、广泛学习的同时,应当懂得为什么而学习,知道自己最该学的是什么。对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来说,学习应以*主义理论、各种先进知识为主要内容,重点围绕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能力进行学习。同时,还应根据工作需要和自身知识结构的实际状况,坚持干什么就重点学什么,缺什么就抓紧补什么,工作中需要什么就学好什么,不断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学习“怎样学习”,也需要知道“如何学”。学习方法关系学习能力、影响学习成效。方法对头,就会事半功倍、收获丰厚;方法不对,则会事倍功半、劳而无获。早在1948年,刘少奇同志就曾对马列学院学员讲:“要学得一点东西,必须靠自己努力,方法也要弄对”;“只努力而方法不对,也学不到什么,自认为学到了,也是假的,靠不住的。”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人们的学习内容在复杂性、深刻性上都大大增强,迫切需要我们不断改进学习方式、创新学习方法。学习掌握改革发展中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既要继承和坚持过去形成的有效方法,又要探索和运用体现时代特征、符合时代潮流的新方法,积极采用互动式学习、共享式学习、开放式学习等形式,广泛运用信息网络技术和现代科学方法,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习效果。

学习“怎样学习”,还需要知道“怎么用”。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这是我们党在学习问题上一贯强调的一个基本原则。毛泽东同志曾指出:“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如果不善于应用所学的知识,无论读过多少书、学习多刻苦,也难以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终也不可能获得实际的益处。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期,也处于矛盾凸显期,各种复杂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做好工作、推动发展的难度明显加大。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中加快实现由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把学习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不断研究解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各种重点难点问题,把学习的成果转化为领导科学发展的实际本领、谋划科学发展的工作思路、促进科学发展的政策举措和推动科学发展的良好作风,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九、学习贵在“博”“通”“悟”

作者:韩长赋

在建设学习型政党的大背景下,重视学习、加强学习已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共识。学习本身也是一门学问,需要把握规律、讲究方法。一般来说,搞好学习、增长才干,需要把握三个关键词:一是“博”,即博学多才、学富五车;二是“通”,即由此及彼、融会贯通;三是“悟”,即发现规律、运用规律。

人们学习某一专业,或者长期从事某一项工作,往往能够从容应对业务上的事情乃至成为这一领域的专家。但领导干部除了要熟悉业务,还要带班子、带队伍,从事管理、沟通、协调等多方面的工作。这就需要渊博的知识、多方面的才学。因此,仅仅“专”远远不够,还需要在“博”上下功夫。那么,如何做到“博”呢?首先需要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长期地坚持,即做到“活到老,学到老”。就学习内容来说,不但应学习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还应广泛学习历史、哲学、科技、管理、自然、地理等方面的知识,特别应在历史、地理等方面花点功夫。因为不管干什么工作,都需要了解和掌握这两门知识。正所谓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就学习方式来说,不但应向书本学习,还应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加强调查研究,了解方方面面的知识,不浪费每一个学习增知的机会。

有的同志虽然学的知识很多,在一个岗位上干得也不错,但一旦换一个岗位、进入一个新的领域,就无所适从、难以适应了。还有的同志在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行业工作了一辈子,但对这个地区、这个部门、这个行业的实际情况、发展思路、发展方向等仍说不太清楚。出现这种情况,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对所学的知识没有做到融会贯通。“打通”所学的各种知识,需要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脑子里经常装几个问题,对新知识、新事物抱有浓厚兴趣,用心用力、思索钻研,努力想明白、想通透,而不能浅尝辄止、一知半解。同时要善于总结,把零散的东西归纳成系统的知识,把感性的认识上升为理性的思考。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的,聪明的人,一是善于学习,二是善于总结。此外,还要善于借鉴、联想:善于与人交流讨论,乐于学习他人的经验和成果,从中得到启迪;善于找到事物之间、工作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集合各类知识、调动各方面资源来说明问题、解决矛盾、推动工作。

如果说“通”是由此及彼,“悟”就是从无到有,是学习的更高境界。悟性高的人,善于从纷繁复杂的事物中理出头绪、找到方向,善于把个别的、具体的事物概括成抽象的结论和普遍的规律。简言之,“悟”就是发现规律和运用规律的活动。“悟”的基础是“博”和“通”,没有“博”和“通”就难以实现“悟”。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讲道:“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他所说的第三种境界,应该就是对规律的突然领悟,是学习上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悟”需要艰辛的探索、漫长的积累,也需要一点聪明和睿智。正如华罗庚讲,一分天才加九分努力。“悟”是百思不解、辗转反侧,是厚积薄发、十年破壁,是捅破一层窗户纸,“悟”出来是一种大快乐。

需要指出的是,无论做到“博”还是达到“通”、“悟”,都需要踏实的功夫,能静下心来,坐得住冷板凳。古人讲:道生于静。实践也证明,优秀的领导人才大多是那些坐得最长、睡得最少的人。当下多浮躁之风,更应力行静心读书、静心思考,力戒心浮气躁、急功近利。

十、眼界与读书

作者:赵畅

眼界之于读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眼界决定了读书的目的归宿、方式方法以及兴趣效果。

周总理读书时,提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总理的眼界为其发愤读书作了注脚。既立志于“中华之崛起”,就必须好读书、读好书,时时检点自己,提醒自己,因为“中华之崛起”所呼唤的读书人,不仅要有报国之志,更要有报国之才。

冯友兰先生曾在一篇文章里提到,作为一个学问家,做学术研究是要做全民族的智囊。这一点,对读书人很有启发。虽然读书人并非一定是学问家,但读书的眼界却力求要高,这样至少就不至于把读书当作可有可无的休闲娱乐或者陷入无聊的泥潭。

眼界,也决定了读书人读书的方式方法和兴趣效果。自古至今,读什么书、怎么读,以及怎么防止“死”读书,都需要从实践出发,形成适合每个人自己的读书方式。可以肯定,有着高眼界的读书人,一定会结合实践去读那些更富价值的书籍。想一想吧,为什么面临金融危机,会有那么多人去读相关的经典著作,形成一股《资本论》热?一个拥有高远眼界的读书人,还能够牢记使命,超越功利樊篱。他们将读书视为一件高雅而神圣之事,并从广泛的阅读之中、从对历史的理解之中,获得一种对自己时代使命的高度自信并笃行之。

读书的眼界,自然还取决于读书的宽度,这既关乎读书兴趣,亦关乎读书效果。在有些人看来,终日埋头进行科学研究的科学家是一些不近人情、枯燥乏味的“怪人”。事实上,对生活和事业的热爱,使不少科学家逐步成为自然美的追求者与发现者。达尔文“常常几小时地阅读莎士比亚的历史剧”和“拜伦、华尔特·司各特的诗篇”;诺贝尔读过许多名人大家的文学作品;我国数学家华罗庚、苏步青都非常喜爱古典文学。也许对自然科学家来说,了解文、史、哲方面的知识,会有助他们的逻辑思维变得更开阔,流转自如。同理,文学艺术方面的专家如能多读一点自然科学知识,在创作作品与表达自我的时候,往往也能够更加深刻。

想起了吕思勉先生的话:“社会科学家,他必先对现状觉得不满,然后要求改革;要求改革,然后要想法子;要想法子,然后要研究学问。若其对于现状,本不知其为好为坏,因而没有改革的思想;又或明知其不好,而只想在现状之下,求个苟安,或者捞取些好处,因而没有改革的志愿,那还讲学问做什么?”读书亦如斯。不打开眼界,不联系思想实际、工作实际、社会实际,不从书籍中思考点什么、采取点什么、解决点什么,那么我们读书做什么?

我以为,读书人欲从书本中汲取力量,高远的眼界是至关重要的。

十一、永远学习是一种品格

作者:甘藏春

唯有学习,不断学习,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新发展。

学习既是修身立德之本,又是干事创业之基。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超越自我、与时俱进,实现事业的进步和发展。

我们党历来重视学习、善于学习,始终把学习作为一项关系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战略任务来抓。党发展壮大的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学习、研究*主义并用以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从而领导人民不断推进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新中国成立前夕,在我们党即将在全国取得执政地位、全党的工作重心即将由农村转向城市时,毛泽东同志号召全党要加强学习,以适应新任务的需要。毛泽东同志还形象地将之比喻为“赶考”。30多年前,*同志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著名讲话中,向全党发出了重新学习的号召。他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一场深刻的伟大的革命。在这场伟大的革命中,我们是在不断地解决新的矛盾中前进的。因此,全党同志一定要善于学习,善于重新学习。”可以说,改革开放就是从重新学习起步的。

当前,世情、国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在这样的形势下,唯有学习,不断学习,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新发展。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大战略任务。这既是我们党重视学习的优良传统的具体体现,也是应对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变化的战略选择。

对于年轻的国家土地督察队伍来说,学习更具有重要意义。国家土地督察机构组建4年来,坚持边实践、边总结、边开拓,开辟了属于自己的工作领域,建立了自己的核心业务,并在工作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规范、概念和体系。但总体来看,相对于其他比较成熟的机构和队伍,国家土地督察机构还是一个崭新的机构,国家土地督察队伍还是一支年轻的队伍,与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的要求相比仍有较大的距离,因而学习的任务更加繁重。土地资源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不仅是重要的生产要素,而且具有重要的社会保障功能,关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特别是在经济社会转型期,许多社会矛盾都与土地问题有关。因此,国家土地督察队伍必须认清所面临的形势、明确所承担的任务,加强学习,充实知识,完善知识结构,不断提高对土地利用和管理行为的监督能力和水平,从而掌握工作的主动权。

事业不断发展,实践永无止境。学习不是一时的事,而是伴随终生的事。一个人即使有良好的教育背景,也只是为将来的学习奠定了好的起点。一个人不学习就要落伍,一个民族不学习就要被淘汰。作为一支承担着重大历史责任的年轻队伍,国家土地督察队伍必须把永远学习作为一种品格,学习、学习、再学习。

十二、走进学习的春天里

作者:张保振

正是春光烂漫时。看春雨滋润大地,看万物蓬勃生长,看百花争奇斗艳,其中的汲取与滋养,积累与绽放,不也正好比学习对于我们的价值吗?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欲进学习之门,必须学会思考,而首当其冲的,就是对学习本身的思考。

学习就是生活。生活处处皆学问,生活事事有知识。即便是“庄稼活,不用学,人家咋着你咋着”,照样也是一种学习。可以说,人若不学习,不仅遇事则懵,碰难难进,而且如鱼缺水,难以存活。毕竟,时代发展太快了。不学习,即便口利,言之难爽;即便眼尖,见之若无;即便耳灵,闻之如聋。惟有处处留心,事事学习,方可口言善、眼见远、耳闻言,与时代同步,与环境友善。

学习的这种生活,在身边、在言谈、在民间。而身边无沿、言谈无边、民间无限。因而,只要让学习走入生活,使生活学习化,学习生活化,就能天天洞达乐观,年年春色近人。

学习也是成长。成长有生理、心理之分。生理的成长,先天注定,过了一年长一岁,越过越衰老;心理的成长,后天学定,越学神越爽,越过越年轻。生理的成长,在身体;心理的成长,在精神。身体有极限,精神无封顶。一个人,只要常学习、会学习,就会如入芝兰之室,身香而不闻其香,浑身上下散发出一种书香味、书卷气。这种书香味、书卷气,因诗书在月复、志向在胸,视,可通万里;思,会接千载;气,不言自华;品,日见其高。即便是浮躁声声催人急,照样会从容淡定不随从;哪怕是浮飘风高卷瓦走,照样会我自巍然如泰山。更不会有一字之得而自夸、一事之见而自鸣、一时之光而自醉。

学习的这种成长,在精神、在品位、在文明。而精神无边、品位无顶、文明无涯。因而,学习从来只有“入学”时,没有“毕业”时。惟有活到老,学到老,方是人间正道。

学习更是创造。创造,总是在前人或同代人的成果上进行的。要创造,就离不开向前人或同代人学习。这就叫:欲当先生,先当学生;要想超刘翔,先要学刘翔。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学习,是创造,并且是创造链条上一个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这个环节,说到底,就是“知彼”。惟有“知彼”,才有可能少走弯路、少做无效劳动,才有可能站在前人或同代人的肩膀上,高起点思考问题、高起点开拓奋进,进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孙子·谋攻》中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彼”,就是学为第一。要想在激烈竞争中能“百战不殆”,只有“知彼知己”。否则,“不知彼而知己”,很可能只是“一胜一负”。做事要先学习、再创造,学习就是创造的内在要求。

学习的这种创造,在知彼、在知向、在知力。而“知”,不仅是知道了、晓得了,更是对一种道理或规律的认识,是知其所以然。实践告诉我们,一旦对事物知其所以然,思路就会豁然开朗,创造也会分外给力,走进“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的春天里,也就不远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欣赏评论集锦最新章节 | 欣赏评论集锦全文阅读 | 欣赏评论集锦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