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评论集锦 第三节  勤廉善政

作者 : 天聿可

本节共有十二篇文章分别是:

1、敢为事业用人才

作者:马珂顾绚

2、何谓前瞻意识

作者:罗建军

3、机遇期意识

作者:郑剑

4、决策的“决”与“策”

作者:田阡

5、开放不仅仅是“打开大门”

作者:张巨成

6、勤政还需善政

作者:隋绳武

7、让青春焕发绚丽光彩

作者:林庭芳

8、文化让生活更美好

作者:陈启本

9、兴国之要与兴国之魂

作者:艾斐

10、以治懒增效率

作者:孙志勇马洪萌

11、以治庸提能力

作者:孙志勇

12、拥抱文化的春天

作者:郑剑

一、敢为事业用人才

作者:马珂顾绚

为政之道,要在用人。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同志把任人唯贤、广纳人才归结为我们党保持和发展*主义政党先进性的一个根本点,并就如何发现、培养和合理使用人才进行了深刻论述。对于领导干部来说,贯彻落实*同志重要讲话精神,一个前提就是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敢为事业用人才,不拘一格用人才。

为党和国家事业选好人才、用好人才是领导干部的职责所系,本不应存在“敢”与“不敢”的问题。为什么“七一”重要讲话要强调一个“敢”字?这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能做到为党和国家事业而努力培养人才、大胆使用人才的领导干部固然占多数,但反面的例子也是存在的。不敢为事业用人才的领导干部,大致有以下几种表现:一是不愿使用最优秀的人才,宁愿使用“中不溜儿”的人才;二是不能五湖四海选人才,只信任和使用身边人、圈内人;三是不想使用个性较强甚至有些“带刺儿”的人才,而倾向于使用四平八稳的人才;四是不是出于公心用人才,只是从个人好恶甚至私利出发选人用人。

不愿使用最优秀的人才,原因之一可能是不自信,认为手下的人才太拔尖了,会反衬出自己能力上的不足,并最终威胁到自己的领导地位。相形之下,还是选择才能一般的人比较安全。有这种想法的领导干部没有认识到:能够发现和使用好一批最优秀、最得力的干部,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领导能力的标志;如果手下干部都比较平庸,不但体现不出选人用人的能力和智慧,而且很难在工作上取得重大的创新与突破,最终也会影响自己的发展进步。

不能五湖四海选人才,可能是认为自己对身边人、圈内人比较熟悉、有感情,用起来顺手和放心;而用自己不太熟悉的干部,则多少要担风险。这种想法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但一味从身边提拔使用干部,选人用人的视野势必变得狭窄,不一定能把能力最强的人才选拔到最合适的岗位上来。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如果把群众公认作为选人用人的重要依据,这样选出来的人才即使自己不太熟悉,也不会有多大风险。

不想使用个性较强甚至有些“带刺儿”的人才,可能是认为他们不太听话、不好管理,用起来比较麻烦。但这类人才往往很有主见、很有闯劲,敢于提出和坚持自己的意见。改革创新、攻坚克难、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常常需要这样的人才。能否团结这类人才并把他们放到合适的岗位上,也是领导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

不是出于公心用人才,只是从个人好恶甚至私利出发选人用人,搞山头主义、帮派主义,甚至为谋取私利而营造关系网。这种做法与我们党在选人用人问题上的原则和规定从根本上相背离,其危害性不言自明。

上述种种领导干部在选人用人上出现的问题,虽然表现形式不尽相同,但有一个共同原因,就是受私心杂念影响,没有把“公”字放在第一位,真正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需要出发大胆提拔使用人才。克服这些问题,需要各级领导干部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的基本原则,以更宽的视野、更高的境界、更大的气魄来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同时,应建立健全相关的制度和机制,以确保党的选人用人原则得到贯彻落实。

二、何谓前瞻意识

作者:罗建军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当前,各地各部门正在贯彻落实“十二五”规划纲要,认真制定和实施今后5年的发展规划。经验证明,制定和实施发展规划,有效开展工作、推进事业,具备前瞻意识是重要前提。那么,什么是前瞻意识?怎样培养前瞻意识?

所谓前瞻意识,就是一种超前意识。具体来说,就是在科学把握现实国情、社情和本地本部门工作实际的基础上,面向未来、着眼长远,形成对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事业发展走向的清晰判断和科学预见。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全球思想文化交流交锋交融呈现新特点,综合国力竞争更加激烈;我国改革发展处于关键阶段,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一方面使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另一方面也必然带来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使社会矛盾愈来愈具有多样性、复杂性、突发性和不确定性,处理起来更加棘手、艰巨。即使对于同一件事情,处理的时机不同,也会带来不同的结局、造成不同的影响和后果。在这样的新形势下,各级领导干部只有具备前瞻意识,才能具有长远的战略视野,对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实际增强预见性,从而在事业和工作中更加主动、更有创造性。

前瞻意识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在实际工作中,前瞻意识不足乃至欠缺的现象仍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缺乏创新精神,认为不出问题就是政绩,满足于守摊子,小富即安;追求短期效应,在发展问题上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顾眼前、不顾长远;缺乏主动意识,推一推动一动,甚至等问题出来才想办法加以应付;等等。其结果必然导致工作无特点无起色,甚至贻误发展和解决问题的时机,影响科学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

领导干部缺乏前瞻意识,有理论素养和思维能力欠缺的原因,也有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政绩观不端正的原因。相应地,也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克服和提高:一方面,进一步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能力,拓展战略视野,学会站在推动事业科学发展的战略高度思考问题,既充分把握事业发展的优势和有利条件,又提前判断和应对可能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既考虑眼前工作,又着眼于长远和全局问题。另一方面,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弘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自觉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行认真的而不是敷衍的、缜密的而不是片面的调查研究,努力掌握第一手材料和最可靠信息,并对之作出必要的甄别、分析和取舍,为科学谋划工作奠定坚实基础。同时,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自觉践行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摒除私心杂念,冲破名缰利锁,把是否有利于事业的长远发展、是否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是否有利于社会安定团结与和谐进步等作为思考问题、进行决策、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衡量和检验工作成绩的重要尺度与标准,推动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真正经得起实践、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三、机遇期意识

作者:郑剑

“综观全局,21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2002年,党的十六大作出了这一判断。

“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2010年,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得出了这一结论。

重要战略机遇期,深刻反映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的历史方位,为我们确立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方略步骤提供了客观依据。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需要我们增强机遇期意识。

所谓机遇期意识,就是对机遇期的理解、认识和把握。具体说来,就是要弄清楚机遇期是怎么来的、意味着什么、应当如何把握,从而为抓住和用好机遇期奠定坚实思想基础。对于我国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可以从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上进行分析。

重要战略机遇期不是偶然来的,而是国际国内形势不断发展变化的结果。从国际看,冷战结束以后,和平、发展、合作成为时代潮流,世界进入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国与国相互依存日益紧密,形势总体稳定。从国内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在实践探索中逐步找到了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各项事业欣欣向荣。外部环境有利,内部条件具备,重要战略机遇期便“应运而生”。从纵向和横向的比较中可以看出,它的形成有外因更有内因,包含着全国各族人民的不懈努力。

重要战略机遇期不是一般性的,而是关系我国前途命运的重大历史契机。事物发展的矛盾运动规律,决定了机遇与困难都是常有的,就像一枚硬币有两面一样。一个国家或民族在发展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机遇,但其数量、性质却可能很不一样,有时机遇会多一些,有时则会少一些;有的机遇是一般性的,有的则是特殊性的。在一定时间内可能出现大量机遇,就构成了机遇期;具有重要作用和战略意义的机遇期,就是重要战略机遇期。进入新世纪,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这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因而,当前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关系我国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也必将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增强机遇期意识,就是要振奋精神、改进作风、创新思路,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倍加珍惜。机遇珍贵如金,不能等闲视之。重要战略机遇期来之不易,必须倍加珍惜。我国近代以来错失发展机遇的教训,必须深刻记取。应当看到,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天下并不太平。突如其来的国际金融危机,此起彼伏的局部冲突,就是例证。我们一定要始终具有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着力办好自己的事情,着力维护安定团结的局面;同时,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的和平发展,为我国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紧紧抓住。机遇稍纵即逝,不能轻慢对之。重要战略机遇期带有“普惠性”,会给每一个地区、部门、单位乃至每一个人带来机遇。只有大家都重视抓机遇,我们才能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但重要战略机遇期带来的机遇并不是均衡性的,所以要抢抓、敢抓、善抓。这就需要不断提高抓机遇的能力。人们常说,机遇偏爱有准备的人。因此,应创造条件抓机遇,不能守株待兔;应雷厉风行抓机遇,不能犹豫不决。

努力用好。机遇蕴涵挑战,不能敷衍待之。重要战略机遇期绵延20年,其中有一个战略布局和战略展开的问题。这就需要树立战略眼光,进行战略谋划。如果说抢抓机遇是起点,那么,用好机遇就是过程,推进发展才是目的。推进发展不是轻而易举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以对人民、对事业、对历史高度负责的精神,真抓实干、开拓创新,用好每一个机遇,不断取得发展的新成效,才算真正用好了重要战略机遇期。

四、决策的“决”与“策”

作者:田阡

决策是领导和管理工作的核心,是领导干部最重要的职责。领导和管理工作的理论与实践表明:进行科学决策、实施有效的领导和管理,需要把握好“决”与“策”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将二者很好结合起来、有机统一起来。

决策中的“决”,指的是决断。好的决策讲求的是坚决果断、干净利落,忌讳的是优柔寡断、拖泥带水。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们常常把决策形象地称为“拍板”。领导干部是否有胆识、有魄力,是否能够当机立断、敢于“拍板”,直接影响决策与领导工作的成效。坚决果断是对领导决策的一般性要求,什么时候都需要引起重视,在新形势下则显得更为重要。当前,我国仍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机遇可遇难求,又稍纵即逝。这就要求我们具备高度的敏锐性,善于发现和抓住一切有利于促进自身发展的战略机遇,否则就可能错过发展的良机、丧失竞争的主动权。矛盾错综复杂,又瞬息万变。这就要求我们具备深刻的洞察力,善于判断和把握问题的症结和矛盾发展的趋向,果断地进行处置,否则就可能导致问题和矛盾的激化,引发群体性事件和不安定因素,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决策中的“策”,指的是谋划。好的决策固然强调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要有胆识、有决断能力,但决不意味着不要集体商议和策划。个别领导干部把决断误认为武断和盲断,结果导致决策失误、劳民伤财。这样的领导干部被群众戏称为“三拍”干部,即“事前拍脑袋决策、事中拍胸脯保证、出事后拍走人”。显然,这种决策方式是与科学决策的要求不沾边的。科学意义上的决策常常是一种集体决策,需要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发扬*、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使决断有“策”可依。任何人包括领导干部的知识、能力和经验总是有限的,但需要进行决策的事项却经常是综合的、复杂的。在这种情况下,克服个体的有限性,避免主观武断,确保决策的科学有效,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发挥“策”的作用,变“一言堂”为“群言堂”,变个体决策为集体决策。

有的同志可能认为,“决”与“策”是对立的:强调“决”经常会导致“一把手说了算”,也就否定了“策”即*协商;强调“策”则往往会导致议而不决,影响决策和工作的效率,贻误发展的时机。实际上,出现这两种情况恰恰是因为我们没有把握好它们的密切联系,没有将二者很好结合起来、有机统一起来。对于一个科学有效的决策过程来说,“策”是基础和前提,“决”是目标和关键。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我们常说的*与集中的关系,离开了*的集中和离开了集中的*都是不科学的、无效率的。一个成功的领导干部和管理者应既善于“借助外脑”,广泛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调查研究、群众公议、*协商等在决策中的重要作用;又善于分析和综合他人的合理化建议,在时机成熟、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大胆拍板,果断拿出方案和举措,确保决策的及时有效。当然,这里面还有一个如何统筹兼顾、把握火候的问题,需要在领导和管理工作实践中不断探索、逐步提高。

五、开放不仅仅是“打开大门”

作者:张巨成

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是“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如何落实好这一任务?多年来,人们一直把对外开放比作“打开大门”,这是比较形象生动的。不过,从严格意义上说,对外开放并不仅仅是“打开大门”,同时还包括“修好大门”、“用好大门”、“守好大门”等。要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就应当在这些环节上下功夫。

“修好大门”,就是加强“硬件”和“软件”建设,为招商引资、发展对外贸易、进行文化交流等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俗话说:“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要想吸引外资,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促进对外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仅靠一腔热情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相应的政策支持、良好的投资创业环境等。没有一定的实力和“本钱”,不具备良好的“硬件”和“软件”,是很难引来国外“凤凰”的。时下,各地对“栽树”的工作一般都比较重视,对引进国外的资金、技术、设备、人才和管理经验舍得下“血本”。但需要引起重视的倒是另外一种倾向,即为引资而引资、为开放而开放,提供的条件和政策过于优惠,让“凤凰”得到的利益过大,而自己的收获却比较低。这种“开放”除了表面上的热闹,实质性意义并不大。因此,在对外开放的问题上,“大门”修得不好、缺乏吸引力固然不妥,但“过度装修”、损害自身利益同样是要不得的。

“用好大门”,就是进一步明确“打开大门”的目的和功能,使对外开放更好地成为推进我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手段。“打开大门”,目的是为资金、产品、技术、设备、人员、文化等的“进口”和“出口”提供一个通畅渠道,从而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说,“进口”和“出口”同等重要、“引进来”和“走出去”同等重要,需要统筹兼顾,不宜畸轻畸重。在这个问题上,有的倾向也需要引起重视:一方面,在资金、企业、技术、人才等环节片面强调“引进来”,相对忽视了“走出去”;另一方面,在产品等环节则片面强调出口导向,相对忽视了进出口的平衡和内需的拉动。这样做的结果,是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偏弱,经济的外贸依存度过高,内需不振。因此,在“十二五”期间进一步“用好大门”,需要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优化对外贸易结构,增加先进技术、设备和紧缺物资的进口;在注重“引进来”的同时加快“走出去”的步伐,使对外开放由出口和吸收外资为主转向进口和出口、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

“守好大门”,就是在推进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同时防范和抵制国外各种腐朽落后东西的侵入,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利益。“大门”打开之后,进来的可能不仅有阳光雨露、鸟语花香,而且有污泥浊水、蚊子苍蝇。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和参与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国外各种腐朽落后的东西会渗透进来,敌对势力会借此对我实施西化和分化的图谋;同时,在经济、贸易、外交等领域的争端和摩擦也会增多。这对我国的经济、文化、生态、国防等安全带来了挑战和风险。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立足防患于未然,通过完善法规和加强监管等手段,保持对关键行业、关键领域的控制力,提高应对挑战和化解风险的能力,努力把阳光雨露和鸟语花香引进来,把污泥浊水和蚊子苍蝇挡出去。

六、勤政还需善政

作者:隋绳武

勤政是从政者应有的职业素质。我们党的干部无论身居何位、职务多高,都是人民公仆,都应勤勤恳恳地履行好职责,也就是要勤政。但对于领导干部来说,仅仅勤政还不够,还应当做到善政。既勤政又善政,比较全面地体现了科学领导水平。而领导干部尤其是主要领导干部能否做到既勤政又善政,实现科学领导,对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至关重要。

现实中常常有这样的情况:有的领导干部特别是刚走上领导岗位的同志,表现十分积极,工作忙忙碌碌,结果却是力气没少出、效果不如意,甚至事与愿违、问题频发。出现这种情况,一个重要原因是重勤政、轻善政。其实,无论做什么事情,“勤于”和“善于”都是不可或缺的。领导干部如果只勤政而不善政,就会事倍功半;只有既勤政又善政,才能事半功倍。那么,领导干部如何做到善政呢?举其大端,有以下几点。

善于把方向、统全局、抓大事。领导领导,既领且导。领导干部作为一个单位的主心骨和领路人,应胸怀全局、抓好大事,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必事无巨细皆亲为。因为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把握不好就会顾此失彼,捡了芝麻丢了西瓜。领导干部的职责决定了领导干部应注重把方向,立场坚定;统全局,深谋远虑;抓大事,突出重点。事实证明,领导干部如果陷于事务主义、大包大揽,势必分散精力,影响抓主要问题,同时很可能妨碍他人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善于选人、用人、培养人。为政之要,唯在得人。用干部是领导干部的基本职责之一。选好人、用好人、培养好人,是善政的基本要求和重要表现。要做到这一点,领导干部就应胸怀宽广、举贤任能,而不能心胸狭隘、嫉贤妒能;出以公心、着眼需要,而不搞门户之见、任人唯亲;深入调查研究、全面考察了解干部,而不是高高在上、凭主观感受选人用人;坚持*用人、注重群众公认,而不搞一言堂、家长制、“一把手”说了算。

善于调动部属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俗语说:“众人拾柴火焰高”,“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领导干部个人能力再强,也不可能独自做完、做好一个单位的所有工作;只有团结动员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努力,才能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这就需要充分调动部属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善于调动部属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求领导干部注重掌握和不断提高领导艺术。比如,应对部属有深入了解,能够用其所长;坚持“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使部属感受到信任;积极为部属创造良好工作条件,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善政是一篇大文章。当今时代,国际国内形势不断发生深刻变化,新事物新情况层出不穷,新矛盾新问题不断出现,这对领导干部的德和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领导干部要做好善政这篇大文章,不仅需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理论素养、政治觉悟、业务水平;而且需要率先垂范,不断增强凝聚力、亲和力、感召力。这样才能提高领导效率和工作效率,形成齐心协力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七、让青春焕发绚丽光彩

作者:林庭芳

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同志突出强调了青年在我们党90年奋斗历程中的重要作用,并鼓励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增长知识本领、锤炼品德意志、矢志奋斗拼搏,让青春在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中焕发出绚丽光彩。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青年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为当代青年成长成才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在新*主义革命时期,广大青年勇敢承担起救亡图存,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重大历史使命。诞生之初的中国共产党即洋溢着青春的风采。据统计,在参加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13名代表中,年龄最大的45岁,最小的19岁,平均年龄只有28岁。同时,还有一些接受了共产主义新思想的年轻人或奔走于各地,或活动于海外,为党的创立进行精心准备。其中,陈独秀、李大钊在京沪建立了*研究会,成立了党的早期组织;毛泽东等在长沙,王尽美等在济南,周恩来等在法国巴黎,施存统等在日本东京,先后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建立以后,走进实际,深入群众,积极传播*主义,大力促进*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我们党正是在这批怀抱崇高理想、充满奋斗激情的青年人的不懈努力下得以创建的。此后,在历次革命运动和重大斗争中,广大青年挺立历史潮头、不负人民重托,勇敢冲锋陷阵、不怕流血牺牲,充分发挥了先锋战士的重要作用,为推翻“三座大山”、取得新*主义革命伟大胜利、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新中国作出了巨大贡献。

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广大青年继承优良传统、锐意开拓创新,为党分忧、为国争光、为人民建功,作出了新的贡献,展现了新的风采。一句“愿为祖国献青春”的誓言,激发了多少青年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而燃烧激情、挥洒汗水;一声“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承诺,激发了多少年轻人勇担重任、只争朝夕,夜以继日地奋斗在各条战线上;一个“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引起了多少青年的强烈共鸣,激发了多少年轻人的无穷干劲。在火热的建设工地上,在艰苦的工作一线上,在复杂的重大工程中,在危险的抢险救灾中,无不跃动着广大青年的身影、凝聚着广大青年的奉献,无不记录着广大青年的理想追求与荣耀辉煌。可以说,我们党90年的伟大历程就是一部始终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的历史,广大青年在党的领导下谱写了一曲曲激情奔放的“青春之歌”。

岁月易逝,青春不老。瞻望未来,党和国家的前景光明而美好:到我们党成立100年时,我们将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我们将基本建成富强*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这些宏伟目标,青年责无旁贷、重任在肩。党和人民对当代青年寄予厚望,也为当代青年发挥聪明才智、实现理想抱负创造了良好条件、提供了广阔舞台。勇挑重担、不辱使命,需要广大青年志存高远、永葆激情,自觉把个人的命运同祖国和民族的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人民,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脚踏实地、不懈奋斗,自觉把个人成长成才融入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之中,努力学习、大胆创新,顽强拼搏、乐于奉献,在火热的社会实践中创造更加优异的业绩,让青春在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八、文化让生活更美好

作者:陈启本

人类历史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人类不断追求和创造幸福美好生活的奋斗史。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人们不断创造物质财富,也不断创造精神财富。物质财富的逐步积累,使人们丰衣足食、物质生活不断改善;精神财富的逐步丰富,使人们身心愉悦、文化生活更加美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人民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的必然要求。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能够陶冶人的情操、愉悦人的心灵,使人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思想上的升华。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表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文化的传承与繁荣发展,就等于没有精神家园,人们的心态就会浮躁、精神就会空虚、生活就会黯然失色。心理学研究也表明,人在满足了吃、穿、住、用等基本生活需要后,就会产生更高的精神文化需求;满足这种精神文化需求,对人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创造人民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不仅需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而且需要不断繁荣和发展先进文化、不断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文化工作,高度重视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在革命战争年代,尽管战斗残酷、条件艰苦、环境恶劣,但根据地、解放区军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始终丰富而充实。无论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还是在长征路上,无论在反“围剿”斗争中还是在大生产运动中,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都给广大军民带来了不尽的欢笑与勇气,成为战胜艰难困苦的强大精神力量。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把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摆在战略位置紧抓不放,各个艺术门类百花竞放、异彩纷呈,一批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强的精品力作不断涌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广大人民群众读书、看报、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进行艺术鉴赏、参加文化活动更加便捷,享受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更加趋于均等,城乡群众的文化生活更加活跃,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日趋丰富多彩。

当前,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更加旺盛,全社会求真求善求美的愿望更加热切,人们对实现自身文化权益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准确把握当今时代文化发展新趋势、准确把握各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的基础上,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目标,并强调要坚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我们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在实践中进一步把握文化发展规律,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增强领导文化建设本领,自觉担负起满足人民文化需求、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历史责任;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努力创作更多反映人民生活、反映时代特征、反映社会文明进步的精品力作,生产更多雅俗共赏、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让人民群众在文化熏陶中思想更加充实、精神更加振奋、生活更加幸福美好。

九、兴国之要与兴国之魂

作者:艾斐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兴国之要与兴国之魂,这两个关键词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意义重大,需要我们深刻把握其内涵和相互关系。

要者,中心、关键之谓也。加强经济建设,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创造更多更好的物质财富,是国家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与前提。基于这一认识,我们党强调,经济建设是党的全部工作的中心;发展是解决当代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成为兴国之要的道理所在。

魂者,思想基础、精神支柱之谓也。国家要健康发展、社会要稳定运行,离不开一定的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柱,需要社会成员在基本价值取向上达成共识,为共同的发展目标而团结一心、和衷共济。集中体现这一基本价值取向的,就是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精神动力和行为规范,集中体现了全体人民的意愿和共识,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这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兴国之魂的道理所在。

兴国之要与兴国之魂,二者紧密联系、相互作用,为当代中国发展振兴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与精神支撑。我国古人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主义强调,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表明,政治、法律、伦理道德等社会意识形式的发展进步,必须建立在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社会物质财富逐步积累的基础之上。当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社会的主要矛盾。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做大社会物质财富这块“蛋糕”,为国家和社会的文明进步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强大的反作用。政治法律制度、伦理道德观念尤其是核心价值观念,直接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和成效。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分配方式以及思想观念等日益多样化。在这一形势下,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尤其需要共同的核心价值观念来统一思想认识、凝聚发展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与建设,正顺应了这一时代发展的要求。

当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凝神聚力尤为迫切和紧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要求更加紧迫;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强,迫切需要文化建设实现新的更大发展。在深刻把握这些新的国际国内形势的基础上,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目标。实现这一重大战略目标,首要任务是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以确保文化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和道路,为当代中国发展提供精神支撑。因此,我们要高度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将其作为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任务切实抓紧抓好。

十、以治懒增效率

作者:孙志勇马洪萌

在一次座谈会上,一位来自基层的信访干部讲,现在群众对“懒政”即机关工作人员不作为、慢作为反映强烈、投诉不少。消极应付、效能低下的“懒政”,常常使群众的合理诉求得不到及时回应,进而导致社会矛盾发酵升级,并可能酿成大规模群体性事件。对此,不能不引起高度重视。

“懒政”源于“懒官”。“懒官”之懒大致有三种表现:一是“心懒”,对待工作不独立思考、不结合实际,缺乏创新精神,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对待问题能拖则拖,敷衍了事。二是“嘴懒”,发现苗头性问题,该提醒的不提醒,该批评的不批评,能躲则躲,少说为佳。三是“身懒”,习惯于坐在办公室遥控,电话指示、文件命令,不愿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懒政”和“懒官”的存在,损害党员干部的整体形象,降低党和政府服务群众的效率,削弱党和政府的公信力与群众基础。因此,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既应重视以治贪促廉洁,也应重视以治懒增效率。

以治懒增效率,需要在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上下功夫。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治理“懒政”和“懒官”,需要切实加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增强责任意识、公仆意识、服务意识,理解权力就是责任、干部就是公仆、领导就是服务,时刻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怀着对群众的深厚感情,满腔热情地做好服务群众的各项工作,多干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好事实事,以优质高效的业绩取信于民。

以治懒增效率,需要在调动干部积极性上下功夫。有的干部宁懒不勤,是由于存在吃“大锅饭”现象: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改变这一现象,需要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加强绩效考核,让能干事者有机会、干成事者有舞台,不让勤勉者吃亏、懒怠者得利。同时,理解基层工作的困难,体谅基层干部的艰辛,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基层干部,做到政治上关心、工作上支持、生活上照顾、精神上激励,使他们不断为党和人民创造新的业绩。

以治懒增效率,需要在从严管理和监督上下功夫。有的干部之所以能够懒怠混日子,与相关管理和监督失之于宽、失之于软,没能做到公开透明、科学有效不无关系。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公开是最便捷的监督。推进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厂务公开和办事公开,充分利用电子政务平台,可以使“懒官”在阳光下无所遁形。开展效能监察,进一步完善行政效能投诉受理机制,可以发挥监察机关在治懒增效方面的作用。积极发挥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的监督作用,适时曝光典型案件,将广大干部的工作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可以使他们不敢有丝毫松懈。

以治懒增效率,需要在明确职责、严肃问责上下功夫。“懒官”敢懒,一个重要原因是职责不明确,失职没追究,渎职无处理。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认真落实和完善岗位责任制,做到有岗有职、有权有责。应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问责制的各项规定,认真落实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等制度,加大对失职渎职以及不作为、慢作为等的问责力度,使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的人员受到追究。对责任心不强、办事拖拉、推诿塞责、失时误事进而严重影响机关作风和政府形象的人员,可以采取诫勉谈话、通报批评、待岗培训等多种形式进行问责,促使广大干部廉政勤政、清正为民。

十一、以治庸提能力

作者:孙志勇

*同志在十七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中要求全党加强基层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坚持把治理庸懒散问题作为突破口。这个要求很有针对性,突破口选得很准确。其中,治庸尤其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贪官深恶痛绝,而对庸官却相对宽容得多。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庸官的危害性并不比贪官小。2010年,我国发生安全生产事故363383起,死亡79522人。其中,许多事故的发生都有庸官失职渎职的原因。不仅如此,一些干部还把“庸”奉为当官的“秘笈”。据报载,前不久有位记者下基层采访时了解到这样一件事:一位年轻干部到县里任“一把手”,临行时领导赠言:上任后不期望你能有多大政绩,但有三句话你必须牢牢记住:第一句,希望你不要出问题;第二句,还是希望你不要出问题;第三句,希望你千万不要出问题。在这位领导眼里,重要的不是干事创业,而是千万别出问题。也就是说,为了不出问题,当官可以没有作为,可以“庸”。有这种想法,怎能做到执政为民?

庸官之“庸”,动机不同、表现各异:有的“庸”在境界上,讲条件、论待遇、图享受,有利才上、无利就躲,求的是级别到手、位子稳固;有的“庸”在胸怀上,搞武大郎开店,嫉贤妒能、压制人才,使有才干的人没有施展才华的机会;有的“庸”在观念上,群众观念淡薄,想问题、干事情不把群众放在心里,居高临下、发号施令,态度生硬、方法简单;有的“庸”在学习上,不愿学习、不思进取,致使知识与能力不适应工作需要;有的“庸”在作风上,见困难就缩,见问题就推,见矛盾就躲,对群众提出的诉求敷衍了事,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久拖不决,以至酿成严重后果;有的“庸”在思路上,思路窄、办法少,既干不了什么大事,也解不了什么难事。庸官的存在,损害党和政府形象,贻误改革发展事业,降低党的执政能力。因此,必须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高度来看待治庸问题,不断加大治庸力度。

以治庸提能力,首要是抓学习。只有注重学习,才能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养和综合素质;只有强化学习,才能提高正确执行政策和依法办事能力,提高做好群众工作、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提高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能力。

以治庸提能力,要害是抓问责。在一些地方和单位,评价一个干部往往过于强调其主观动机,没有或很少考虑其工作成效,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和不干一个样,使得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庸官大有人在。改变这一局面,需要认真落实岗位责任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绩效管理制等,不断激发党员干部提高能力、改进工作的主动性,改变干部队伍中存在的不在行、不在状态等现象,切实做到依法行政、廉洁勤政、高效施政。

以治庸提能力,根本是抓制度。如何把那些想干事、会干事、能干事的人才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如何使那些浑浑噩噩、碌碌无为的庸官没有机会、没有舞台?最好的办法是从制度和机制入手,改进和完善干部考核办法,坚持*、公开、竞争、择优原则,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选拔上来,让积极进取者满怀希望、投机钻营者无机可乘、平平庸庸者四处碰壁,使干部队伍呈现人人思进、创先争优的精神面貌。

十二、拥抱文化的春天

作者:郑剑

“我们民族历史上最灿烂的科学的春天到来了。”1978年3月31日,郭沫若同志在全国科学大会闭幕式上发表《科学的春天》的讲话,发出这样的欢呼。30多年来,“科学的春天”这一充满诗意的比喻始终动人心扉,激励着中华儿女追赶时代潮流、攀登科学高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今天,学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不由得想起这个比喻、发出类似欢呼:我国文化的春天到来了。

人们有理由发出这样的欢呼。党的中央全会专题研究文化问题,在新中国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都是第一次;提出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奋斗目标,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了新内涵,关系我国前途命运;强调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有利于维护人类文化多样性。鲜明的主题、深刻的阐述,文化地位和作用得到前所未有的强调和重视;把握新坐标、树立里程碑,文化建设的方位和方向更加明确;兴起新高潮、开创新局面,文化发展迎来新机遇、进入新阶段。犹如大自然春风化雨,一个伟大民族的智慧迸发和文化创造必然带来文化的繁荣和辉煌。

理论上的新认识引领文化的春天到来。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精神之花,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和集中体现。从诞生之日起,人类就开始通过改造客观世界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对于人类都是不可或缺的,前者使人类得以生存延续,后者让人类能够提升完善。而作为精神财富的文化,象征着智慧和品位,代表着优雅和美好,展现着人性的光辉和生活的魅力。正因为如此,古往今来人们始终重视、尊崇乃至敬畏文化。但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过去人们对文化的认识还不那么清晰和深刻。到了当今时代,情况发生深刻变化,文化的重要价值和巨大力量日益凸显。正是在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和世界大势的基础上,我们党对文化的地位和作用作出了新判断,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以及“四个更加”、“四个越来越”、“一个必须深刻认识到”等论述,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在文化上的新觉醒和对文化认识的新飞跃。这无疑为文化发展送来了阳光雨露。

实践上的新部署推动文化的春天到来。文化发展与人们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进程相联系,具有自身的规律。事实表明,文化发展并不总是与经济发展或者物质财富创造同步,经济发展或者物质财富增加可以为文化发展提供必要条件,但并不必然带来文化发展。实现文化发展,必须注重文化创造和积累,也就是要注重文化建设。纵观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我们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没有条件和可能进行大规模的文化建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极大增强,物质基础渐趋雄厚;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文化建设深入推进,不断取得新成就,推动文化发展的环境和条件越来越好。正是在总结历史经验和新鲜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党对文化建设作出了新部署,提出了许多实实在在的政策措施。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繁荣文化创作生产、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完善文化体制机制、建设宏大文化人才队伍以及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等阐述,全面展示了我们党对文化改革发展的新要求和推进文化建设的新思路。这必将为文化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中华民族勤劳智慧、重文尚礼,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昌盛。我国文化的春天到来了,它孕育希望、催人奋进。我们理当热烈拥抱、倍加珍惜这个文化的春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用心血、智慧和汗水浇灌文化之花,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创造人民更加美好新生活而不懈奋斗。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欣赏评论集锦最新章节 | 欣赏评论集锦全文阅读 | 欣赏评论集锦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