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评论集锦 第五节  责任能力

作者 : 天聿可

本节共有十二篇文章分别是:

1、长点“精神”

作者:姬建民

2、“城市家书”掀起的暖流背后

作者:杨成林

3、懂得珍惜

作者:张吉明

4、近一点,才能新一点

作者:李强

5、进退留转话“官德”

作者:朱明国

6、让文化提升人

作者:张保振

7、“守德”如何不再难?

作者:廖小言

8、细节与文明

作者:王乾荣

9、与群众心贴心

作者:田福德

10、责任,作风,能力,落实

作者:杨子晚

11、知足,知不足,不知足

作者:徐文秀

12、只有崇高的理想才有价值

作者:朱文鸿

一、长点“精神”

作者:姬建民

不时听到群众对一些党员干部的街谈巷议,说有些年长的官员感到提升无望、“船到码头车到站”了,有些年轻干部因为感觉生不逢时、付出难有回报,就精神萎靡不振,办事拖拖拉拉,整天无精打采,工作不负责任。虽然不贪不腐,但也不在状态,不干实事。对此群众很有看法。

“如果你丢了钱,还可以再去挣;丢了健康,等于丢了人生的一半;丢了精神,就丢了一切。”人生在世,总要有点“精神”,领导干部尤其如此。“才不称不可居其位,职不称不可食其禄”,占着位子不干事,达不到目的发牢骚,精神懈怠混日子,从根本上讲是丧失了信仰和意志。

领导干部要坚守党的信仰,这是执政的“主心骨”。因而,干部更应该长点“精神”。比如长点艰苦奋斗的精神。红军长征过草地时“没有粮食,就吃树皮、树叶。同人民有福共享,有祸同当,这是我们过去干过的,为什么现在不能干呢?只要我们这样干了,就不会月兑离群众”。比如长点居安思危的忧患精神。对于一个干部,成绩只能说明过去,奉献才是天职。躺在“老本”上向百姓讨价还价或不思进取,就是精神懈怠,就是“忘本”。而从根本上说,永葆革命激情,自强不息、淡泊明志,全身心地把一切献给党和人民的事业,才是应有的“精神”。革命前辈打天下靠的是这种“精神”,当今我们守天下依然需要这种“精神”。长了这种“精神”,才可能找准人生坐标,才有方向、有追求、有干劲,才会正确对待职务上的“进、退、留、转”,一心为民,永不懈怠。

先贤有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地位的变化与利欲的追求往往容易成为精神懈怠的诱因。毛泽东早就预见,执政后“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黄炎培先生早在1945年谈到“历史周期率”时就说:“大凡初时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人不卖力,也许那时艰难困苦,只有从万死中觅取一生。既而环境渐渐好转了,精神也就渐渐放下了”。仔细检视,一些领导干部缺乏“精神”的种种表现,无不与过分强调与膨胀个人私欲有关。面对长期执政条件下所面临的客观危险,摆正个人与人民的关系,跳出“历史周期律”,始终是官员“赶考”的重大课题。

人生就像一首歌,歌词与旋律要由个人谱写。虽人在旅途不如意事常十之*,既可能顺风顺水,也可能艰难坎坷,但不管环境与条件如何变化,参加革命的初衷不能变,献身人民的“精神”不可移。“精神”之美并非天生,靠的是心灵的磨练、培育和涵养。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无私奉献永远是各级官员的必修课。长了这点“精神”,就会不甘平庸、勤政敬业,恪尽职守、永不懈怠,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真正唱响人生价值的“正气歌”。

“精神是不会衰老的。”共产党人的“精神”内蕴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先进理念,更应薪火相传,世代承袭。想想这些,我们还有什么个人利益不能放下,还有什么理由“精神懈怠”而有负百姓呢?

二、“城市家书”掀起的暖流背后

作者:杨成林

数千封情真意切的“家书”,上万条大大小小的建议,各级部门一连串的“下访”和现场办公……最近在辽宁大连,广大市民与城市管理者之间持续不断的热线互动,在这座冬日的海滨城市卷起强劲的暖流。

城市,本是人类“抱团取暖”的所在。人们共同聚集在一起,支撑起和谐共生的城市文明。现代化的演进一面赋予城市更多的繁华,一面又无情消解着人与城市、人与人之间的热度。“台北不是我想象的黄金天堂,都市里没有当初我的梦想”,罗大佑的一首《鹿港小镇》,唱出了现代都市人的怅惘。在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的大背景下,在快速发展的城市中寻找凝聚人心的力量,增进市民的归属感和向心力,成为城市管理者不容回避的重要课题。

“大连你好,见字如面。”一封封“城市家书”让人惊喜地发现,尽管随着人口的扩张,城市管理时常捉襟见肘;尽管随着社会转型,社会矛盾日益凸显;尽管“人情淡漠”的感慨不时带来困扰,可一旦提供一个“出口”,市民对城市的深情仍会情不自禁地涌流。

“城市道路建设,我也想提点意见”,“请珍惜城市独有的老建筑”,“愿足球之城的名片永远靓丽”,“我爱大连,从未离开”……从退休老人到“80后”大学生,从产业发展、文化教育、城市建设到环境保护、市民生活、交通管理,“每封来信字里行间都透露着对我们这座城市的热爱,而这种热爱正是通过你们这个平台传递到了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让我们体会到了这座城市大家庭的团结和温暖”,大连市委书记唐军在他的“家书”中道出了城市管理者的欣喜。“民心可用”,这是社会管理最应依靠也最可依靠的资源。

“民心可用”的前提是“民心须敬”、“民意须从”,而敬民心、从民意的正确方法,是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我们强调社会管理创新,但一切创新手段和方法的根本,还是我们党长期形成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我们说,大连“城市家书”这一新形式拉近了与百姓的距离,营造了畅所欲言的氛围,实现了城市管理者与市民的良性互动;而深想一下,它不过是“人民来信”这一传统方式与新时代背景结合的产物。善于从传统中汲取宝贵的精神财富和丰厚的政治资源,把传统手段用好、用足、用活,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方面。

城市的发展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总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破解发展中的问题需要上下同心、凝聚共识,而凝聚共识、形成合力,核心是要解决民生问题,关键是要让百姓满意。正如*总书记所说,“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试想,如果大连所做的只是“空对空”的大讨论,如果没有与“城市家书”相衔接的深入基层、为民解忧,没有活动开展以来帮群众解决万余个实际问题作依托,“城市家书”又怎么可能引发社会各界的持续关注,化作席卷一座城市数百万市民心灵的暖流?

“城市家书”是大时代的小篇章,是城市居民和社会成员对自身状况、愿望、情感的书写。更仔细地倾听,更真诚地互动,更顺畅地表达,每一座城市都能营造出和谐共赢的环境,每一寸土地都将凝聚起建设更美生活的力量。

三、懂得珍惜

作者:张吉明

珍惜,意味着对美好人生的热爱,能够使人摒弃不良观念,自觉追求高尚。领导干部懂得珍惜,才能牢记宗旨、纯洁党性、一心为公,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懂得珍惜组织培养。组织之于干部,犹如沃土之于草木。干部的成长是在不断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和弱点的过程中实现的。这既需要干部自身的刻苦努力和严格自律,更需要组织的关爱和培养。一般来说,领导干部的成长走的是一条组织培养、实践锻炼、自我修养的道路,其成长周期包括知识准备期、素质磨砺期、成熟发展期、优势发挥期等。在每一个时期,组织的关怀、培养和教育都非常重要。可以说,每一个成熟的领导干部都是组织培养出来的。珍惜组织培养,就要增强对组织的归属感,自觉将个人的成长进步融入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之中。只有懂得珍惜组织培养,才能树立严谨细致、务实创新、团结进取、勤政廉政的工作作风,在思想上筑起拒腐防变的坚固防线,兢兢业业、干干净净为人民做事;才能以优秀品格和工作业绩赢得组织认可、获得群众赞许。

懂得珍惜人民信任。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根基和力量所在。对于党群关系,我们喻之为鱼水、比之如骨肉。一个干部能够走上领导岗位,是人民群众信任的结果。领导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而不能与此相背离。领导干部的权力、责任和义务,归结为一句话,就是为人民服务。因此,领导干部在行使权力、享受待遇的同时,务必想到肩上沉甸甸的责任,想到党和人民的信任与重托。珍惜人民信任,就要树立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的良好作风,自觉按照党章要求,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忠实地做人民公仆,廉洁奉公、恪尽职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懂得珍惜自己的奋斗成果。走上领导岗位,是在党的阳光雨露哺育下个人长期勤奋努力、敬业奉献的结果,是在更高层次上展示自己聪明才智并为社会为人民建功立业的有利条件。此时一定要常思成长之艰苦、常思守成之不易,切不可得意忘形,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甚至肆意妄为,否则极易滑向腐化堕落的深渊。成克杰、胡长清等辈贪财亡身,财命两空。倘若懂得珍惜,何至于作出这种蠢事呢?珍惜自己的奋斗成果,就要正身修德、防微慎独,这样才能抵御住各种诱惑,善始善终,成就一番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业绩。

(作者为河北金融学院教授)

四、近一点,才能新一点

作者:李强

今天的中国,无疑是最不缺新闻的地方。

数不完的新鲜事,道不尽的新变化,目不暇给的新名词,不胜枚举的新问题……信手拈来,都是上佳的新闻素材。然而这些新鲜的素材,有时竟很难为新闻工作者发现,一些记者甚至抱怨“没新闻”。为何会有如此抱怨?

一辆自行车、10年采访路、36册采访本、120万字采访笔记、100多个县市区、300多个村镇,大众日报社高级记者陈中华,常年奔波在基层乡野,碰到假化肥深挖坑农事件,碰到住房难呼吁建设廉租房,自己得癌症住进医院接着写老病友的“陪护难”……在他的眼里,永远有写不完的新话题。

陈中华为什么能?因为他知道农民种地为啥赔钱,了解“示范园”为何变成了荒草滩,懂得村民代表大会咋个开法才算透明,他把农民当兄弟,农民也把他当兄弟,他这个记者是“从地里长出来的”。

反观一些新闻工作者,报道取材失之于窄,形式失之于旧。镜头成天追着明星、领导,“元旦完了猜春晚,春节到了送温暖,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四季歌”,少数人养成“典型高大全,经验靠‘提炼’,稿件抄文件,对话自己编”的坏习惯,甚至捕风捉影听风是雨、为赚眼球放弃追求,直接踩到了职业道德的底线。

种种陈规陋习,正是他们抱怨“没有新鲜事”的直接原因,而究其根源,则在于贴近实际的认识不到位,贴近群众的工作不得力,贴近基层的功夫不到家。

平心而论,陈中华的能力,并不天生比新闻界的同行们高,他去基层的条件,也不比同行更优越。他的高明之处,在于真正贴近基层,观察、记录并且参与基层的发展进程。

贴近基层,不仅仅是物理层面的接近,更是心理层面、思想层面、情感层面的贴近。没有贴近之心的基层调研,时常可能变成彼此心照不宣的成果汇报会。失去责任担当的基层之旅,难免如人民日报原总编辑范敬宜所嘲讽的,“朝辞宾馆彩云间,百里万里一日还。群众声音听不到,小车已过万重山”。只有矫正长期高高在上、基于都市、精英的视野和价值观,只有主动走到基层治理的末端,走入平民百姓的生活,我们才能重新“发现”基层,继而把握一个完整真实的中国。

也只有在这样一个全新的社会图景中,新闻工作者才能更加充分地认识到脚下这片土地的厚重与繁杂:一边是GDP登上世界第二、高速发展以致“城市病”蔓延,另一边却是超过一半的农村人口、数千万仍需扶助的贫困人群。如何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社会?什么才是时代的真问题?这都需要新闻工作者贴近基层去找寻答案。

在这个时代,我们不缺乏纵论世界大势、笑谈国际风云的宏大叙事,也不缺乏上层建筑、制度供给的深刻探讨,但我们往往缺乏向下的眼光和行动,对基层社会的了解,渐后于社会高速发展的步伐,而缺乏基层视角的中国,定然不是一个完整的中国。

离群众越近,新闻才越有新气象——新线索、新表达、新亮点。

离土地越近,新闻才越有新价值——新思考、新发现、新收获。

五、进退留转话“官德”

作者:朱明国

“官德”不是小节问题,而是大是大非的问题,关系党和政府的形象,关系政权的兴衰存亡。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按照中央的部署,现在又进入了省、市、县、乡(镇)集中换届时期,一大批领导干部将面临进退留转的现实考验。这时,最能看出一名从政者的“官德”。可以说,“官德”是检验领导干部党性强弱的标尺、素质高低的试金石、党风纯正与否的风向标。

所谓“官德”,就是为官者的从政道德,是个人政治信仰、道德品行、思想作风、工作态度的综合反映,体现于领导、管理、服务、协调等各项领导工作中。“官德”是为官之魂、从政之本、用权之道。历史表明,吏治关乎国治。“官德”好坏与政权兴衰密切相联,“官德”彰则政权稳,“官德”丧则政权失。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官德”建设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毛泽东同志指出,治国就是治吏。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将不国。*同志要求党员干部尤其是党的高级干部要身体力行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道德,提出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同志提出了依法治国与*相结合的重要思想。*同志反复强调,全党同志要进一步加强道德修养,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明确提出了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人用人标准;强调领导干部要常思贪欲之害、常修为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历经90年,中国共产党人倡导的“官德”,核心就是践行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标准就是“为民、务实、清廉”。

对领导干部来说,“官德”不是小节问题,而是大是大非的问题,关系党和政府的形象,关系政权的兴衰存亡。应该说,换届工作开展以来,绝大多数党员领导干部能够讲党性、顾大局、守纪律,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正确对待个人的进退留转。但毋庸讳言,极少数党员领导干部面对换届的关键时刻,不能处理好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在“官德”方面不同程度地暴露出一些问题。从各地通报的案件和情况来看,问题突出表现为:有的一心想进级升档,四处活动,拉关系、走门子;有的当退不想退,离巢还恋栈;有的感到提拔无望,精神不振,在其位不谋其政;有的挑肥拣瘦,对职务安排不满,不愿去“清水衙门”和欠发达地区,向组织讲条件,对群众发牢骚;有的纪律松弛,违纪违法;有的甚至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拉票贿选,违规提拔;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败坏党风,而且影响社会风气。因此,“官德”建设关乎民心民意,关乎发展大局。

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加强党性修养和“官德”建设,正确对待个人进退留转,切实经受住考验。第一,严守纪律。党员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时刻注意以德修身、以德立信、以德立威、以德服众;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坚决贯彻中央“五个严禁、十七个不准”,认真纠正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同时,组织部门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把“官德”考核放在首位。第二,顾全大局。党员领导干部要以大局为重,正确处理个人和组织的关系,自觉接受组织挑选,服从组织安排;正确处理个人进退与党和人民事业兴衰的关系,视事业重如山,看个人进退得失淡如水;正确处理有为和有位的关系,多考虑做事、少考虑做官,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努力造福一方。第三,慎终如始。党员领导干部要把个人看轻一点、把名利看淡一点,这既是一种超月兑,更是一种境界;保持平和的心态,从容对待得失,不因提拔志得意满,不因离退心理失衡;始终不忘责任和使命,坚守共产党员的精神家园。

六、让文化提升人

作者:张保振

生活中,常听到这样的话语:“鸡子有俩爪,总会刨食吃!”只要是动物,面对饥寒交迫的困境,不会坐以待毙,总会刨土觅食;“虎毒不食子,狼狠不咬崽!”无论什么样的动物,对自己的孩子,都是会充满浓浓的爱意,决不会主动伤害之;“孔雀羽毛好,开给配偶看!”即便是动物,“恋爱”求偶,也知道要展示自己最光彩的一面。

以动物世界的这些现象反观人类社会,还真有不少相似之处。但是,人作为“万物之灵”,毕竟有其他动物难以企及的地方。恩格斯说得好:“鹰比人看得远得多,但是人的眼睛识别东西远胜于鹰。狗比人具有锐敏得多的嗅觉,但是它不能辨别在人看来是各种东西的特定标志的气味的百分之一。”究其原因,恐怕在于人既能读书写字,亦能思考写史。故,人眼虽不戴望远镜,也能视通万里;人脑虽不加电脑,也能思接千载。这就是文化的力量,也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根本标志。

文化就是这样:无用之用,看似无用,却有大用。它常常在不经意间,提供着是非、善恶、真伪、好坏的判断标准;在不知不觉中,塑造着不一样的人格、不一样的精神、不一样的风骨、不一样的血脉。所以,无论是一个企业还是一个地区、一个民族还是一个国家,对文化总是高看一眼、厚爱一分、严求一层的。

文化是人创造的,文化也是为人服务的。为人服务,就是要充分发挥文化的功能,以文“化”人,使人“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身的主人——自由的人”。而“自身的主人”即“自由的人”,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最高境界。“自由的人”,生存,而不是苟活;自由,而不是放纵;独立,而不是自私。个体自由发展,同时又以自己的发展为他人创造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正如联合国的一份报告所说:如果我们把人的发展看做是人类生存的整体繁荣,那么文化恰恰就是这种发展的最终目标和归宿。

当然,要发挥文化以文“化”人的作用,关键是要有趣。文章有趣,才有人读;影视有趣,才有人看。先得有趣,才能有效吸引眼球,进而入耳、入脑、入心。而有趣,重要的是有旨趣。这个旨趣,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便是娱乐节目、搞笑作品,也不能月兑离这个旨趣,突破价值底线。否则,就会无趣无味,坠入庸俗、低俗、媚俗的泥潭,不仅难以提升人,甚至有可能把人拖下去,沾一身污泥,让心灵蒙上尘土。

*主义的经典作家在谈到人与其他动物的本质区别时,明确指出,动物最多是搜集,而人则是创造,且是与自己的“意识相适应”的创造,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而这,也正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应有之义。唯此,才能使文化起到“灯”与“火”的作用:靠“灯”照路,用“火”暖人,使文化不断滋补人、丰富人、发展人、提升人,不断提高幸福指数,不断提升人的全面发展水平,最终把人塑造为一个“自由的人”。

七、“守德”如何不再难?

作者:廖小言

最近,社会道德领域的一些现象给人“*两重天”之感。吉林长春一家小馄饨馆的店主,收下乞讨老人捡的游戏币和圆铁片,照样送上热腾腾的馄饨;河南郑州卖馒头的老太7年“无人售馍”,顾客自觉“天下无贼”,使人感到暖流涌动。而一些老人倒地之后无人救助的场景、佛山“小悦悦”事件的伤痛,又让人颇觉寒意袭来。

其实,在“*两重天”的表象背后,是更令人纠结的“道德两难”问题。当道德面临现实风险,我们能否为道德埋单?如果见义勇为可能付出被诬陷的司法代价,老人倒下了扶还是不扶?如果救助伤者可能因救助不当被告上法庭,孩子被撞救还是不救?当经济快速攀升,社会急剧变迁,各种出人意料的道德事件像集束炸弹轰击传统道德理念,我们又该如何坚守道德底线,重构道德世界?

这确实是横亘在我们面前的严峻挑战,只有找准这一现实问题的“题眼”,才能找到破解的钥匙。一方面,馄饨店主、售馍老太同样面临道德风险,却用信任、爱心等朴素的情怀避免了“两难”处境,带来了良性的道德循环,这说明人们并不乏道德良知与勇气,个体的善行也能激发出令人敬佩的道德能量。

另一方面,一系列负面道德事件也在警醒我们,如果好人屡屡受到诬陷讹诈,如果法律在关键时刻不能站在善良这一边,如果社会心理一再被暗示行善的后果,那么人们即使在情感上渴望扶危济困,在生活中也很可能选择独善其身。“道德两难”由此向社会现实提出了迫切的课题:营造道德践行的社会环境,解除道德行为的后顾之忧。

让道德不再为难,降低行善所要付出的代价和成本,是破解“道德两难”的现实路径,也是描绘社会道德图景的基础工程。正反的事例告诉我们,道德不仅是个人的良知与修养,更是社会共同的责任与担当。这就需要执法者守护道德底线,别让常理推定淹没道德情理;需要媒体坚守社会道义,不再为吸引眼球去夸大渲染;需要公众守望社会公德,不再只是针对他人而抛开自己去做道德评判。只有这些成为常态,才能走出“道德两难”的困境。

换一个视角来看,日本作家栗良平感人肺腑的《一碗清汤荞麦面》正在长春那个小馄饨馆中,以关爱和尊重为主题上演;一些公司贴出的行善“撑腰通告”,以责任与行动为潜台词传播;山东“最美女孩”刁娜在车流中救助陌生伤者,车祸肇事者、被救者、施救者三家人互谅互帮,以良知和大爱感动了无数人。这些让人眼热的场景都在真切地告诉我们:只要更多的人站出来去修复和维护道德,就能为破解“道德两难”提供更多现实支点,让“两难”变成受助者获益、道德受鼓舞的“两全”。

“道德两难”的存在,也在提醒我们,当经济的洪流冲刷道德的堤岸,对道德的坚守与建设迫在眉睫,决不能让道德“亡羊”了才想起“补牢”,“积重”了才想起“难返”。因此,我们需要不断深入探究道德问题的演化轨迹,照亮其曲折路途,疗治其存在病症,以抓经济搞改革那样的干劲,脚踏实地致力于精神家园的建设,这样才能创造出与时代梦想相辉映的道德成果。

八、细节与文明

作者:王乾荣

有报道说,北京七旬刘姓大妈在天安门广场拾垃圾,坚持17年,最多一天捡烟头两万个。我看了,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即刻又想,如果到这儿的人稍加检点,不乱扔垃圾,不就可避免以一人孜孜矻矻之力而补救万人率性所为这样尴尬的事了吗?刘大妈义务捡的烟头,并未算在环卫工人每天清扫的10多吨垃圾之内——虽然垃圾不可避免,其量之大令人骇然。

一个大都市的文明和文化品位,也许不止体现在有多少大学、研究所、影剧场、博物院、图书馆上,而必然沉浸于城市每一个细胞的汁液之中,至少,她表面应是清爽整洁有序的——没人随手丢弃烟头;地面无痰迹;墙壁不见恶俗广告,写着“办证”之类;人们按次序等车,不必设什么“排队日”;餐馆里不闻沸反盈天的噪声;人人气定神闲,个个君子风度……这是不是太理想化了?其实,是起码标准。

咱们还须注重文明生活方式的养成,而这与健康文化的潜移默化作用密不可分。重视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发挥文化对于提升人们文明修养的作用,相应地强化文化对社会规范的调控力。文化产品,包括一切文艺作品,是实现这个目标的重要工具。文艺的繁荣、文化产品的丰富、文娱活动的开展,是关乎亿万民众的大事,是极其广泛的议题,必须蔚然成势,方可显现成效。这里不可忽视的一面,就是老百姓对于分享文化成果的强烈诉求。

别的不论,且看如今京沪等大都市的文化设施、文化生活,自有很多豪华大场馆、大演出,而这些场馆的话剧、歌剧、芭蕾舞、交响乐等艺术样式的门票,动辄上百元,或千元以上,普通观众只能退避三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于此难免打架。当然我更看到北京一些大场馆试走平民道路,降低某些演出票价,尤其优待学生;类似“麻雀瓦舍”、“蜂巢剧场”这样门票二三十元的300多个小剧场,遍布胡同深处,有田沁鑫、孟京辉等知名导演扶持其事,正蓬勃发展,走向大众;也听说四合院演艺场举办诸如名家笔会、琴师献艺、相声专场等活动,吸引更多人观赏;一些专业演员和诸多群众文艺团体在城区各文化广场的歌咏、舞蹈等等演出,也有所闻。

大场馆、大文艺团体和大导演、大演员的平民化姿态和群众文艺团体的广场文化实践,对于活跃社会文化生活、淳化文化氛围和提升民众文化道德修养,无疑是一个促进。所谓文化改革和文化建设,理应朝群众喜闻乐见、受益匪浅且积极参与这个方向努力。

我不是说,人们看了一两场富有教育意义的演出,觉悟即刻就提高了,不乱扔烟头了。觉悟不能速成,文艺也难起“手到病除”的神奇作用。但是在人的心田播下善良向上的种子,必会开花结果。当人们把道德当做必修课时,随着灵魂的逐渐净化,行止自会文明起来。比如把刘大妈事迹编成小品广为宣扬,不信它胜不过轰动一时的《卖拐》的影响。当看过刘大妈小品的人下意识扔烟头时,脑际忽然闪过大妈的形象,他心还坦然吗?公共洗手间广告语说:“往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文明的大步,正起始于寻常小步。一步之间,文野立现。扔烟头、捡烟头,都是极小事,却反映人们截然不同的精神面貌。为什么是“千万人随意丢弃,一个人经心捡拾”如此尴尬局面呢?这完全可以避免,可咱们未能免除。深层根由何在?还是文明修养缺失。而对民众广施文化的熏陶、教化和激励,定会减少不拘“小节”,于无意间破坏文明环境的人,如扔烟头者。文明修养也不是单线条,而融于一个人的整体素质——他烟头不扔了,也不会转身往清洁地面吐一口浓痰。他知道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可以做。且待春风过园林,花红柳覆阴,文明人一多,整个社会的清爽,还在话下吗?

九、与群众心贴心

作者:田福德

党和群众心贴心,党的根基才会更为稳固,人民生活才会更加幸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才会更有保障。

与群众心贴心,前提是强化群众观点。群众观点是*主义的基本观点,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群众工作,将党和群众的关系比之如鱼水、喻之为血肉。然而,也确有少数党员干部背离党的群众观点,损害了党群关系,影响了事业发展。*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突出强调了党的群众观点,明确指出:90年来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这一点我们永远不能忘记。对于党的群众观点,我们应谨记于心、力践于行,做到敬民、知民、爱民、惠民。

与群众心贴心,核心是维护群众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当前,我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是矛盾凸显期,人们的思想观念多元多变,利益关系更加复杂,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难度加大。应大力推动科学发展,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用发展的成果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努力缩小贫富差距,在做大“蛋糕”的同时合理分配“蛋糕”;始终坚持依法行政,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幸福美好。

与群众心贴心,关键是改进工作方法。与革命战争年代相比,现在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工作条件更好了,但有的党员干部与群众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感情越来越浅、隔阂越来越大。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固然很多,但工作方法欠妥无疑是主要原因之一。其实,没有落后的群众,只有落后的工作。党员干部应坚持工作重心下移,及时掌握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真心关爱群众,把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乐民之所乐,忧民之所忧;主动深入群众,在同群众的朝夕相处中增进对群众的思想感情、增强服务群众的本领。

与群众心贴心,根本是永葆廉洁本色。在革命战争年代,许多共产党人为了人民福祉,不惜抛头颅、洒热血,舍小家、为大家。在新的历史时期,党员干部也必须坚定理想信念,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一是靠理想信念引航。理想信念坚定,才能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做到两袖清风、一尘不染,造福百姓、赢得民心。二是靠加强修养奠基。作为有着崇高理想和追求的先进分子,共产党员理应慎独慎微、陶冶情操、坚守本色。三是靠反腐倡廉固本。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应旗帜鲜明地反对*,以廉洁的操守和卓越的业绩彰显形象。

十、责任-作风-能力-落实

作者:杨子晚

落实,大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小到工作成效明显,单位发展进步。没有落实,再完善的制度也是一纸空文,再理想的目标也不会实现,再正确的政策也不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只有落实到实践中去,落实到基层中去,落实到群众中去,才能“做到最后胜利”,才能“落在实处”,才能“做好一切工作”。

责任决定落实。一位哲人说:“强烈的责任感能战胜一切,因此我们可以说,一个人只要坚守责任就能达到目的。”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岗位,岗位有大小,责任无轻重,岗位带来责任,责任决定落实。有了落实的责任,就能时刻想到落实,时刻注重落实,不打折扣、不走样地抓落实;就能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人民的愿望为愿望;就会在工作中解决新问题、研究新举措、谋求新发展;就会在工作中永葆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就能自觉地盯着榜样找差距,对照先进学经验,比较典型谋发展,如果缺少落实的责任,那么他只能是应付差事,得过且过,就不可能瞄准一流做工作,更不可能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

作风决定落实。作风建设关系党的形象和生命。作风过硬,抓落实的力度就大,党的方针政策在一个地区和一个部门就能一以贯之,上级的指示要求就能付诸实施,地区和部门的发展建设就会又好又快。作风不实,只会唱高腔、喊得凶、抓得松,出现雷声大雨点小的现象,就会出现不求实效,虚假风盛行,甚至是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就会滋生蔓延。抓落实,不能月兑离实际,搞空对空,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而应当求真务实,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要看得准、想得深、抓得实,不失之于“粗”,失之于“虚”、失之于“软”,真正做到抓铁有痕,踏石留印,水过地湿。要在深入调查研究,找准自身优势和“短板”的基础上,把上级的指示同本单位的实际结合起来,形成本单位特色的工作思路,沿着这个思路一抓到底,不达目的不罢休。

能力决定落实。抓落实的过程实际上是检验能力素质高低的过程,工作落实到哪里,能力素质就体现到哪里。能力强、素质高,贯彻落实指示精神就快,工作就容易打开局面。

发现问题是水平,解决问题是能力,正视问题是胆略。很多工作之所以落实不到位,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很大程度都与落实者的能力素质有关,他们不是不想干,而是想干不会干,不善于发现问题,找不出解决的办法。要学会干事就要顺应规律善干、依靠群众实干、不断创新巧干,就要讲方法、讲效率、讲质量、讲水平,就要善于运用典型引路的方法促动工作,善于运用分类指导的方法指导工作,善于运用突出重点的方法推进工作,善于运用注重特色的方法创新工作,善于运用完善机制的方法落实工作,通过一个个具体问题的解决,一个个具体项目的落实,一个个发展瓶颈的破解,一个个经济增长点的培育,一个重点一个重点地突破,一个目标一个目标地实现。要下大力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能力素质,尤其要注重创新能力的提高。创新就要继续解放思想,敢为人先,敢于在思想观念上求突破,在体制机制上求突破,在核心技术上求突破,超越思维常规,打破条条框框,冲破传统模式,不断开创工作的新局面。

十一、知足-知不足-不知足

作者:徐文秀

日前,一位老同志对换届提拔的干部说了这样一番意味深长的话:走上新的岗位,要始终记得把责任举过头顶、把名利踩在脚下、把百姓装在心中、把本色进行到底,记住做官知足、做人知不足、做事不知足。

这番话言简意赅、语重心长,它提醒得及时,说得实在,对领导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为官、为人和为业很有启发。

做官知足,这既是一种清醒,更是一种心态。现在有一些干部热衷于做官、满足于做官、陶醉于做官,“官瘾”十足。有的精心设计自己的当官路线图,步步为营、“小步快跑”;有的看到他人特别是与自己条件相当的人提拔了,就眼红心热、坐立不安;还有的板凳都还没有坐热,就急于“走人”,甚至伸手“跑官要官”,人们为其画像:两年不提拔,心里有想法。三年不挪动,就想去活动。

做官要知足,就应端正“官念”、淡化“官欲”、克服官本位。从本质上讲,共产党的“官”更多意味着一份责任和奉献,意味着一种风险和挑战。做官绝不是做老爷,更不可以谋一己私利。“看庭前花开花落,任天外云卷云舒”,只有看淡名利,保持平常之心、知足之心,才能正确看待手中的权力,扛起肩上的职责,尽到一个人民公仆应尽的本分。

做人知不足,这既是一种自律,更是一种自觉。人生在世,说到底得凭做人而安身立命。一些干部总是自我感觉很好,常常孤芳自赏、自以为是,不能正确地看待自己。有的盲目自大,有的盲目自我,还有的盲目自恋。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问题的关键在于是不是“看得清”、敢面对,是不是“改得了”、能战胜。

古人云:“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也。”做人知不足,就是要以“吾日三省吾身”的精神和自觉,常常以人为镜,照差距;以事为例,看不足;以己为训,查过错。人不怕有过错、有不足,就怕错过了知错、纠错,知不足、改不足的机会。做人知不足,才会不断完善自我、修正自我,使自己逐渐成为一个高尚、美好的人,一个月兑离了低级趣味、少犯错误的人,一个有益于他人、有益于社会的人。

做事不知足,这既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精神。以怎样的态度对待工作,不同事业心和责任心的人会有不同的追求。有人视之为事业甚至生命,但也有人做“公事”懒洋洋,干私活打冲锋;对工作马马虎虎,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有人刚开始做一件事情时,有一股子劲,时间一久,便开始懈怠,一旦遇到一点挫折或失败,更是变得无精打采起来。

做事不知足,需要有一种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奋发有为、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要带着责任、带着感情,扑子想干事。当前,我们国家进入了一个既快速发展,又矛盾集中的新阶段,有大量的事情要去破题、破解,迫切需要一大批对工作有热情、对事业有激情的人去推动,迫切需要一大批做事情不知足、做工作不满足的人去开拓,齐心协力地攻坚克难、打开新局面。

知足者乐,知不足者勇,不知足者进。做官知足、做人知不足、做事不知足,才会内心和谐快乐,个人成长进步,事业兴旺发达。

十二、只有崇高的理想才有价值

作者:朱文鸿

曾经有这样一则消息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某地幼儿园一女童的理想是“当贪官”。虽说是童言无忌,但从深层次来看,它折射出当今社会的一种不良价值取向,那就是理想的庸俗化倾向。这需要引起高度警惕和深入思考。

理想,指的是人们对于自身及国家、社会等未来发展状况的设想和希望。从一定意义上说,理想集中反映了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想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体现了人们对真善美、对未来美好生活的追求,理应具有崇高色彩。无论在什么时代、什么社会条件下,崇高的理想始终是激励人们积极进取、顽强拼搏、不懈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一个人失去了理想,就失去了精神依托;一个国家、民族或政党失去了理想,就失去了精神支柱。共产党人更强调树立崇高的理想。*同志说过,“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怎样才能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呢?一靠理想,二靠纪律。”回顾历史可以看出,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带领人民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个又一个胜利,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党始终坚持“为国家图富强、为人们谋幸福”的崇高理想,并由此形成了不懈奋斗、敢于牺牲的伟大精神。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理想和精神的支撑,几代中国共产党人才能从黑暗中看到光明、在曲折中坚定方向,经受住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战胜重重艰难险阻。

理想是具体的,有大有小,因人而异。但无论什么样的理想,如果失去了崇高色彩,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和意义。比如,把追求虚荣、享乐作为目标或许也可以称为“理想”,但诚如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所言,这只是一种“猪栏的理想”。这样的“理想”背离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背离社会发展进步的方向,是庸俗甚至有害的。在革命战争年代,它容易使人经不起生与死的考验,丧失革命气节,沦为逃兵甚至叛徒;在和平建设时期,它容易使人经不起利益的考验,或见利忘义、贪赃枉法,或迷失方向、浑浑噩噩。这是为许多事实所证明了的。

毫无疑问,我们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目的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共产党人并不讳言物质利益。在当今时代,每一个人都有追求个人幸福的权利,都可以确立自己的理想。不过,作为一种社会意识,理想反映并由社会存在和社会利益关系所决定,因而应当建立在现实社会生活基础之上。即使是个人的理想,也应当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如果过于狭隘、失去崇高色彩,就可能只是一种“自我设计”,于人于己都无益处。应当看到,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个别人出现了理想庸俗化的倾向,比如贪图享乐、追名逐利,甚至唯利是图、想“当贪官”。如果这种倾向蔓延开来,就会腐蚀人们的精神、意志和信念,就会污染社会风气,损害改革发展大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这个理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强调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等价值理念。每个人的具体理想可以丰富多样,但都不能偏离这些价值理念。对党员干部而言,还应强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恪尽职责、乐于奉献”等观念和意识。只有这样,才能筑牢精神支柱,激发奋进力量,更加自觉地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在推动发展、造福人民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理想、体现自身的价值。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欣赏评论集锦最新章节 | 欣赏评论集锦全文阅读 | 欣赏评论集锦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