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共有十篇文章分别是:
1、对舆情不能有“鸵鸟心态”
作者:俞正声
2、领导干部该自问值得群众信赖吗
作者:俞正声
3、责任制就要让干部“自危”
作者:阮成发
4、扎根沃土承接地气
作者:宣言
5、群众工作,功夫要下在平时
作者:赵黎平
6、党员论坛
7、想起了那些老党员
作者:金采薇
8、制度比道德更尊贵
作者:夏远望
9、接通“地气”,才有底气
作者:周强
10、“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
一、对舆情不能有“鸵鸟心态”
作者:俞正声
面对各类舆情,回避和敷衍,犹如把头埋在沙中的鸵鸟,不能解决问题。正确的态度和办法是改进执政方式、提高执政效能,加快推进信息化、网络化建设,努力在进网用网上有突破,在育网管网上见成效,争做敢用善用网络的先行者
旗帜问题、导向问题,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核心问题。高举旗帜、弘扬主流是舆论引导的关键所在,凝聚人心、疏解矛盾是当前舆论引导的重要任务,能否有效应对突发事件、重大舆情,是对舆论引导工作水平的重要检验。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微博、博客等为代表的网络新媒体已日益成为舆论传播和热点聚集的重要源头,舆论热点的多发、突发、频发也已成为常态。上海作为一个开放性、流动性和集聚度很高的城市,备受国内外关注,很容易成为舆情的聚焦点、热源地。相对而言,我们的一些领导干部,在面对各类舆情时,往往顾虑太多、声音太少。必须清醒地看到,回避和敷衍,犹如把头埋在沙中的鸵鸟,不能解决问题;忧心忡忡、束手无策,也不是应有的状态;正确的态度和办法是改进执政方式、提高执政效能,加快推进信息化、网络化建设,努力在进网用网上有突破,在育网管网上见成效,争做敢用善用网络的先行者。
要勇于直面群众关注的问题,凡是群众关心、涉及并可能影响群众利益的,要力所能及地及时回应、给予答复。要不断提高各类舆情应对能力,主动回应媒体关切,善于运用媒体引导社情民意。能否善用媒体是新时期群众工作能力的重要标志。现阶段,人们的思想多样多变决定了我们必须改进工作方法,找到直接宣传群众、相互沟通、增加互信的新途径。
尊重科学精神、增强法治意识是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要求。科学精神讲究实事求是,有调查才有发言权,这就要求我们深入实际、深入基层,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特别是当前的很多社会热点和舆论话题,往往涉及我们并不熟悉的政策新领域、经济新问题、民生新矛盾、科学新前沿,需要我们加强学习、多方求证,不能偏信盲从、人云亦云,更不能为了“眼球效应”而故意耸人听闻。尤其需要认识到,严谨的调查作风、深入的专业精神,以及对新闻真实性的苛求态度,不仅是科学的新闻观的问题,而且已经成为今天新兴媒体和信息渠道纷繁复杂的环境下,主流媒体能否取信受众、保持权威地位的立身之本。
二、领导干部该自问值得群众信赖吗
作者:俞正声
当前,群众利益多样,维权意识增强,社会矛盾增多,合理与不合理诉求或合理但暂时不具备解决条件的诉求混杂,加之分配差距较大,使处理社会问题的难度增加。在这样的形势面前,一些同志不是创新制度、改革机制、改进作风,而是怨天尤人、牢骚满月复,对群众诉求不理睬、不回应,使简单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一些同志热衷于死守部门利益或个人情面,不肯跨前一步,主动为党分忧、为民解难,使一些群众困难在部门扯皮中陷于无路可走;一些同志站在个人或周围少数人的利益角度研究政策、提出问题,对基层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的利益和愿望很少顾及。
在干部队伍中出现的一些倾向性问题,亟须引起警惕和重视。
我国仍处在重要的发展机遇期,能否抓住机遇完成历史重任,关键在党,在于我们能否真正坚持党的宗旨,克服各种腐朽思想文化的腐蚀,继续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支持、信任和拥护的党。每一个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都应该问一问自己,我们值得群众信赖吗?
要赢得群众信任,必须严于律己,必须从严治党。要严格要求。在大是大非面前不含糊其辞,在执行法律法规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不讲条件,对干部队伍中违反原则的利益诉求不迁就照顾,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作风问题不漠然视之。发生了问题,该批评要批评、该检查要检查、该问责要问责。对干部要多谈心、多帮助,批评是对干部的爱护,放纵是将干部推向火坑。
要严密制度。预防*,制度最重要。制度的严密在于配套和细化。要分析*案件的特点,举一反三研究制度的漏洞,真正将从源头上治理*落到实处。制度的落实必须依靠群众,各种制度的设计必须建立在公开、透明、信息化的基础上。
要严肃纪律。加大对违纪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不姑息、不放纵。对失之于软、失之于宽的领导干部,经批评仍不改正的,就不能担任领导工作。要强化个人申报制度的严肃性,对故意隐瞒事实真相的,即使隐瞒的事实不足以按党纪政纪处理,也应因其对组织不忠诚老实,调离关键领导岗位。
这是我们对待反腐倡廉建设应该有的基本态度,也是今年狠抓从严治党工作必须坚定的决心。
三、责任制就要让干部“自危”
作者:阮成发
每一个领导岗位,都是党和人民赋予的重大职责,都是一份重托,我们必须胸怀敬畏之心,必须以诚惶诚恐的心情、大恭大敬的姿态对待
今年春节过后,市委就投资环境进行了一个多月的专题调研。结果反映,武汉投资环境的问题,感觉就像人病了不舒服却查不出病因,有一种“重症肌无力”的感觉。各方面的问题都有,但归根到底是人的问题,是干部作风的问题。不痛下决心,不坚决解决,武汉不可能跨越式发展。
在我们周围,出了问题无人负责的现象可以说仍然比比皆是。有的对问题视而不见,置若罔闻,非要领导批示、群众投诉、媒体曝光才去解决;有的解决问题不认真,得过且过,导致同一问题反复出现;有的怕事、避事,躲责任,当老好人,推一下动一下,甚至推三下才动一下。
责任重于泰山。武汉能否实现跨越式发展,关键看我们履行职责的情况。无论大责任、小责任,大家都尽职尽责,我们的事业就一定会成功。尽责,就要分清责任;失职,就要追究责任。
公务员是受人尊敬的职业,一个岗位许多人争。但不能坐上这个岗位不珍惜。每一个领导岗位,都是党和人民赋予的重大职责,都是一份重托,我们必须胸怀敬畏之心,必须以诚惶诚恐的心情、大恭大敬的姿态对待。无数事实说明一个简单的道理:面对岗位,你不敬畏它,它就抛弃你!有功有绩必褒必奖,失职渎职必究必罚,只有把履责和问责结合起来,才能确立良好的责任导向,才能让干部有责必负,增强责任心、提高责任意识。
市委、市政府已决定改革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办法,将干部科学评价与目标绩效管理结合起来,并且按照“精简指标、提高标准、拉开差距、奖优惩劣”的思路进行改革。45%的优秀、全部合格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优秀的只能有15%,良的35%。落后单位将亮黄牌,连续两年黄牌,主要负责人免职。有人讲这会不会导致“人人自危”?我要说,在责任制面前,我们干部“人人自危”有什么不好?干部不“自危”,松松垮垮,说话不算话,群众就会遭殃。我们都殚精竭虑,尽职尽责,群众才会满意。
尽职尽责抓落实,当前要特别倡导深入一线、靠前指挥的良好风气。什么是一线?岗位、职责最需要你去的地方,就是一线。要把一项工作抓好,光听汇报、翻简报、看调研报告,只靠文件部署、会议落实,远远不够。要通过建章立制,把深入一线、靠前指挥的要求制度化。
四、扎根沃土承接地气
作者:宣言
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毛泽东同志曾经形象地把共产党人比作种子,把人民比作土地,强调我们党只有同人民结合起来,才能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这种扎根沃土、承接地气、始终同人民群众保持紧密联系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让我们党赢得了人民群众的热情支持和信任,也是我们在新形势下做好各项工作的有力法宝。春节期间广泛开展的“走基层、送欢乐”活动,是新闻文艺工作者坚持群众路线,贯彻“三贴近”要求的成功实践,充分证明只有扎根沃土、承接地气,才能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才能把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
扎根沃土、承接地气,就是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要牢记人民群众是我们的根、我们的本,把对群众的真挚感情转化为深入基层的热情、服务群众的激情。只有从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才能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想问题、办事情,做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那种对上“看天气”,对下“耍霸气”,办公室里“找灵气”,却唯独不到基层群众中“接地气”的做法,只会越来越远离群众,成为离地的花草、空中的楼阁。
扎根沃土、承接地气,就是要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求所愿。“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只有扎根基层群众的沃土,才能充分了解基层的改革实践,检验政策的实际效果,把我们的资源用到刀刃上;只有承接基层的地气,才能深刻感悟社会的发展变化、准确把握群众的思想脉搏、及时反映群众的呼声和要求,更好地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群众利益无小事,民生问题大于天。我们既要善于解疑释惑、疏导情绪,也要多办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办成舒人心、暖人心、聚人心的好事。
扎根沃土、承接地气,就是要向人民群众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源头活水在基层,闭门造车难合辙。基层的经验最鲜活,基层的措施最有效,基层是最好的课堂,人民群众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从人民群众当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在基层的大河中模索“石头”,在群众的实践中发现“金子”,才能不断创新我们的工作,使路子越走越宽广,事业越来越兴旺。
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深入基层不能浅尝辄止,群众工作必须常抓不懈,要坚持把感情融汇到基层、把镜头聚集到基层、把工作落实到基层,使走基层、下基层机制化、常态化,在为基层服务、为群众服务的事业中不断做出新贡献。
五、群众工作,功夫要下在平时
作者:赵黎平
现在我们许多工作包括群众工作还是运动式的,抓一阵缓一阵、紧一阵松一阵。群众工作要有硬任务、硬指标,有刚性要求,有一套整体的系统的制度,把工作做在平时
在去年侦破一系列大难要案过程中,我们更加真切地感到人民群众的可亲可敬和群众力量的伟大。离开群众,“警不知民、民不支警”,我们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难以为继。
警民关系不和谐的主要方面在公安机关,和谐与否的决定权在群众。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核心是使群众满意,向群众要警力、要战斗力,我们要实现三个转变。
由表面向深入转变。扶助、救济生活困难群众是社会主义道德要求,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理应践行。但就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来讲,有益但非“本利”。老百姓评价公安机关的标准有很多,但主要有三条:居住的环境安不安全,遇到公安机关管辖的事情能不能得到公正解决,办理相关行政服务事宜是不是方便快捷。这是公安机关的本职。我们要立足职务正业、抓主业,才能真正赢得民心、赢得尊重。
由运动式向长效型转变。群众满意度的提升、和谐警民关系的建立也是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要真正赢得群众满意,在于日常工作的点滴和持久的累积。现在我们许多工作包括群众工作还是运动式的,抓一阵缓一阵、紧一阵松一阵。我们要切实转变作风,转变工作方式,把工作做在平时。群众工作要有硬任务、硬指标,有刚性要求,有一套整体的系统的制度,保证功夫在平时,渐行渐长,功到自然成。
由被动向主动转变。开展任何工作,人是决定性因素,自觉主动又是“人为效果”的先决条件。首先要真正理解“群众在我们心中分量有多重,我们在群众心中的分量就有多重”的道理,并切实转化为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具体行为和实践,把公安工作中接触和联系的群众当亲人对待。要懂群众语言、懂群众心理、懂沟通技巧,对不同群体和对象,都能做到进得了门、谈得上话、交得了心。
六、党员论坛
1、节日防腐把好“情”字脉——作者:孟勇
中秋佳节刚过。在节日里,亲朋同事间,或相约聚餐,或互送一点小礼物,表达情谊本无可厚非。但每逢节日,却常有一些明显超出正常范围的“人情往来”。有的党员干部或碍于朋友情面,或怕伤了同事情意,未识破“情”字背后的意图,埋下了“节日*”的祸根。
“节日*”披上“情”字外衣,给“糖衣炮弹”打上温情的包装、选择“节日气氛”来给行贿行为遮丑,因而往往更有诱惑力、隐藏性。因情送礼,让人感觉收下无可厚非,而且礼越厚,情愈重。礼不收,显然是要得罪“送礼人”,于人脸上无光,于己囊中无利,铤而走险,收下这笔“人情账”。党员干部只有拒绝靠“情”字开路的“节日*”,才能更好地保持廉洁。
清醒把好“情”字脉。作为党员干部,要时刻保持对“节日*”的清醒认识。一方面要将“虚情”看穿,将“假情”识透,对待扯着“情”字搞节日*的人,做到铁面无私,决不留情面,正自身、警其人;另一方面,对待亲戚、朋友和同事要有节制地用“情”,不被“情”所困。
自省过好“情”字关。党员干部要常怀自省之心,时时告诫自己:法理不外乎人情,但假“情”搞贪污*却是法理不容;勿以恶小而为之,一些传“情”的“小意思”,往往是*堕落,走向犯罪深渊的前奏。
督惩斩断“情”字链。通过健全完善反腐倡廉的体制机制,发挥各方面监督力量的作用,加强对“节日*”的监督力度,斩断以“情”传“腐”的*链。
2、党员勿忘党龄——作者:李海生
前不久,笔者和一位老党员聊天,当问起其党龄时,这位老党员一脸茫然。
这种现象并不鲜见。一些党员能随口说出自己的出生年月,而对自己的党龄却模糊不清。
党龄,记录的是党员成为正式党员后所经过的年数,代表着一个党员在党内生活和工作的实际经历,更是其思想成熟和政治觉悟程度的一种象征。但是,一些党员往往将年龄牢记在心,对党龄及入党时间却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淡忘。客观分析,党员淡忘党龄,大抵有如下几个方面原因:一是党龄使用频率不高。党龄不像年龄一样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致使一些党员记得自己年龄,而忽略自己的党龄。二是党龄作用不明显。党龄在工作中,特别是在干部的选拔任用中,不是一项硬指标。三是有些党员的意识不强。认为牢记党龄没有什么重要意义和作用,以致忘记党员身份和年龄。
在党忧党,在党为党。身为党员一日,就应为党尽责一天,牢记自己的党龄是一名党员的本分。记不清党龄,恰恰从一个侧面印证:有些党员的确存在党员意识淡薄的问题。希望党员的党龄问题能够受到重视,强化党员对党龄的认识,在对党员的日常管理中,及时开展一些活动,比如通过为党员过政治生日、发送政治生日的祝福短信等提醒党员勿忘党龄,加强教育,牢记党员身份,强化党员意识,更好地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3、“要求了”≠“落实了”——作者:秦继成
近闻,上级工作组到某部门的下属单位检查安全管理工作,接连发现了多项问题。跟随检查的该部门一位领导连续道出“我早说过”的言辞:当发现一单位丢失了一些消耗性的器材,他讲,我早说过要更换库房的门锁,强化值班人员的责任心;当发现另一单位个别人员存在违规饮酒等问题,他又讲,我早说过要加强法规方面的教育,绝不可掉以轻心。
左一句“我早说过”,右一句“我早说过”,看似对工作很负责任,其实是作风浮于表面,办事敷衍塞责。说他没有抓,他“早就说过”;说他抓了,问题却接连不断。可见,如此靠“嘴”做工作、抓落实的危害显而易见。
抓工作“早说过”很有必要,但仅仅躺在“我早说过”上睡大觉显然不行。“说过了”不等于“做过了”,“要求了”不等于“落实了”。尤其是在基层,不仅内容千头万绪,而且问题容易出现反复。领导干部在搞建设、做工作、抓落实的过程中,既需要统揽全局拿出方案规划,明确标准要求,还需要一线调研和实地查看,必要时要与基层一道出谋划策,同抓落实。倘若“说过”后忽视了扑子抓落实,无论你说得再“早”,恐怕都会无济于事。
4、小细节更值得关注——作者:刘伟雅
创先争优活动中,有些单位往往重视在岗位职责、工作业绩上创先进、争一流,而忽略了为民服务中的“小细节”,有的窗口服务行业的党员干部板着面孔办事,冷言冷语答复,对不能办理的事项生硬拒绝,让群众觉得到党委政府部门办事很难;有的窗口不明示要办事项具体需要走哪些程序,让群众得跑几趟冤枉路才能办成。结果,好事、实事尽管办了不少,却不能令群众完全满意。
其实,小细节更能影响与群众的关系。群众到机关单位办事,本来就对部门职责、人员分工、各种手续和程序不够了解,既不清楚找哪些部门,又不清楚找哪些人,需要工作人员主动服务和耐心解答,而且这也是单位工作人员的职责所在。但如果工作人员在接待群众时,表现出态度冷淡、极不耐烦,甚至对不能办理的事项不说明理由,简单粗暴地斥责和拒绝,甚至故意刁难前来办事的群众,即使再办多少件实事,也难以挽回群众对工作人员及机关单位“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不良印象。
为民服务中的小细节,从小的方面说,反映了一个单位工作人员的素质和作风;往大了说影响一个单位甚至是一级组织的形象。创先争优活动须求实效,让群众满意。为此,就要格外重视工作中的小细节,重视和群众交往中的小细节,用实际行动赢得民心,在群众中树立良好形象。
5、别拿“试点”当“示范”——作者:王秀根
试点工作是领导机关指导下级开展工作的一种重要手段,其目的是为了“突破一点,取得经验”,并“利用这种经验去指导其他单位的工作”。然而,近来个别单位在开展试点工作上出现一些不和谐的音符,不在“试点”上下功夫,而是在“示范”上做文章,甚至出现工作还未开展,经验就已“出炉”的怪现象。
“试点”既然是“试”,就可能有成功有失败。换句话说,成功是抓试点的结果之一,失败同样也是抓试点的结果。成功了,就懂得了应该做什么和应该怎么做;失败了,则应吸取教训,避免以后再次犯错。有的单位把“试点”当成“示范”,主要原因大致有三:一是名利思想作怪,想通过抓试点造声势,向上级汇报成果,显示自己抓工作力度大、“政绩”突出。二是思想观念守旧,思维方式滞后,习惯于按老套路、老经验、老办法指导工作,名为“试点”,实则旧瓶装新酒,没有什么新思路。三是惰性心理驱使,不愿下大气力抓落实,而是事先设计一套路子,依托某个单位走个过场,经验一报便万事大吉,只等收获上级“赞誉”。
解决“试点”变“示范”问题,就得切实端正工作指导思想,建立科学的考察机制,纠正凡试点就必然成功的观念,鼓励大胆创新尝试、善于在探索中总结经验教训,真正让试点开花结果、惠泽全局。
6、“领导小组”不是摆设——作者:高平熙
很多地方为完成某项重点工作或需要各部门齐抓共管的整体工作,往往成立由主要领导及各相关部门一把手组成的工作领导小组,用来加强对该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工作指导,确保该项工作顺利推进、取得实效。
然而,在工作中,有的领导小组确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或是只在动员会和表彰会上露露脸,工作中却不见身影。具体的工作也都是主管部门在做,其他成员单位往往只挂个虚名,主管部门拨一拨转一转,或者干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一副与我无关的模样。
这些徒有虚名的成员,其实质就是党性不强,责任意识和团结协作意识不强的表现。他们老认为这事不是自己牵的头,是人家主管部门的事,工作上推诿扯皮,不闻不问,能少管就少管,能少干就少干。其实,被列入领导小组的领导干部及相关部门,在某项工作中都担负着一定的职责,扮演着重要角色,只有各成员单位同心协力,积极配合,才能确保该项工作的顺利完成。如若各成员单位能推则推、退避三舍,工作肯定会大打折扣,往往雷声大雨点小,从而导致工作推进不力、阻碍工作进程,贻误发展良机、难见成效。
因此,领导小组的成立,要让各成员单位定准自己的位置,明确各自的职责,主动配合,积极工作,为某项工作的推进努力发挥各自作用。要建立工作调度和问责制度,对于在工作中履行职责不力、工作成效不明显的成员要及时跟踪问效,确保各成员单位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唯有如此,领导小组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也才能收到推进工作、助力发展的成效。
七、想起了那些老党员
作者:金采薇
采写杨善洲报道的记者发来短信,说这是他所见到的一位圣人。我理解这种崇敬的情感,但确切地应该说,杨善洲具有圣洁的品格。
杨善洲属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出生的那代人,我们通常称他们是“老党员”。他们中不少人已经过世,健在的已是垂暮之年。他们有着不同的经历,却有着一样的精神特征。上至周恩来总理,下至县委书记焦裕禄,共产党员总是相似的。他们很少被当作先进人物,也无从得到表彰,因为杨善洲的故事在那个年代是党员干部的集体自觉。
对党员干部来说,“共产党人除了人民利益之外没有任何特殊利益”,这是铁铸的信条,不用强调也不必要求,它是发乎内心的。所以,没有人把哪怕是公家一节电池往家里拿,有的是把盖好的房子先分给群众;没有人愿意向组织上张口要官位、要待遇,有的是倾其所有,把钱拿出来支援国家建设;没有人眼睛长在脑门上,对群众吆五喝六,有的是走进老百姓柴门,同吃同住同奋斗。
由于时代隔膜,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也许杨善洲所做的一切似乎不那么好理解:哪有不要分文好处的招商引资,哪有不计报酬的一生投入,哪有不为家庭儿女考虑的长辈。但从那个年代过来并和那些老党员一起工作的人们,对此绝不陌生。焦裕禄、杨善洲们何止万千。人们对党员干部本质的认识就是如此。党员这个称号,足以唤起舍生忘死的勇气。不如此,反而让人难以理解。
时代变迁造就了过去与现在的不同。我们巡游网络时会感到生产力闻所未闻的发展速度。我们应该享受声光电化的丰富多彩,也应该抛弃陈旧过时的思想观念,追逐现代化的脚步。这都没有问题。当然从大的历史观来看,时代的变化,相当短暂,也是一个过程。人还是那些人,心还是那颗心,追求真善美的信念依然恒久不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也没有随着共产党执政而改变。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始终是先贤们的理想。其实,即使是圣洁的品格也不是遥不可及。杨善洲的圣洁,并非因为他做了什么不寻常的事。他的高尚一点也没有奇迹、壮举的意味。他的不同寻常在于他对党、对人民有着别于他人的深刻体悟。冯友兰说,人有四境:自然、功利、道德、天地。一个人顺着本能和习俗就可以做很多事情。利他可能不是最初的动机,这也未必意味着不道德。还有一种人,始终把自己看成社会整体的一部分,他们所有言行出于一个朴素的想法,一个人活着是为了使别人更美好,期望通过自己的奉献给大家带来幸福。共产党的文化,共产党人的传统,领导干部的修养,本该如此。这个信念固化在心里,外化为行动,也有了不一般的意义。更为重要的是,一个人的职位可能很平常,事业很平凡,但圣洁与高尚传达的感动却有惊人的力量:它是旗帜,在无数人心里飘扬;它是灯塔,为迷茫的人们照亮前路;它是标杆,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
今年将迎来建党90周年,一时间政党建设成为显学。人们不难发现,世界上绝少有哪个政党把公而忘私、奉献牺牲作为对党员的基本道德要求,也极少有哪个政党对党员进行持续不断的党性和党的修养教育。党的历史波澜壮阔,而在历史活动中一代代共产党员是最鲜活的部分。我们走过弯路、跌过跟头,甚至犯过大的错误,但老百姓不离不弃,始终围绕在党的周围,原因可以说很多,但最重要的一条,是因为他们看到像杨善洲一样的成千上万的共产党员,以他们的忠诚守护着坚定的信念:为中国人民谋幸福。
回望那些渐行渐远的老党员亲切的背影,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应该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这是我们党成为领导核心须臾不可或缺的政治优势。
八、制度比道德更尊贵
作者:夏远望
河南小伙牛治康深圳救人血染街头。担心遭到报复,被救女孩不愿出来作证,导致单位为其申报“见义勇为”一事蒙上阴影。(见12月16日《广州日报》)
遭遇不愿作证的并非小牛一人:11月,长春一男子帮忙抓小偷致两处骨折,失主不愿作证;12月,昆明一老人被公交车撞死,满车乘客无一人愿意作证……
一方是见义勇为,另一方是拒绝作证,似乎形成鲜明道德反差,然而这只是道德问题么?一两个人不作证,或可归为道德原因,满车人不愿举证,难道满车人都道德有问题?事实上,社会中道德高尚或品质恶劣的人都只是少数,芸芸众生,皆有趋利避害的本性,若在某类事件处理上出现群体性“道德偏差”,与其进行道德批判,不如从制度上找根源。
当事人不愿举证,显然制度上存在问题:其一,证人人身安全缺乏具体法律保护措施;其二,缺乏误工费、交通费等经济补偿和奖励制度;其三,缺乏强制证人出庭作证措施。此外,对执法机构的不信任,也导致不愿举证,如深圳救人事件,报警两小时后警察才赶到,而事发现场的摄像头又“恰好”坏了,如此效率作风,难免影响当事人举证积极性。
道德如花朵,制度是土壤,制度缺失,必导致道德危机。公司进退、奖惩机制不合理,多数员工必出现责任心缺失,忠诚度低等问题;举证法规粗糙,必使见义勇为者减少,牛治康虽受刀伤不后悔,然而其他遭遇不公的英雄们,今后是否都还“路见不平一声吼”?这个真不知道。
制度比道德更尊贵。举证法规完备,不愿举证现象就会减少很多,企业管理科学,员工自然更敬业、负责,一个完善的制度,能让大多数人在群体行为中更加积极。一味强调道德意义,或拔高道德标准,只会让更多人放弃做好人。
九、接通“地气”,才有底气
作者:周强
要增强贴近群众的亲和力,善于用群众语言做群众工作,与群众说话要说得上去,做群众思想工作要做得下来,群众的意见要听得进去
重视、善做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制胜法宝,能不能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是对各级干部能力素质水平的综合检验。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把群众立场作为根本政治立场,把群众呼声作为工作第一信号,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永恒主题。
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首先要“接地气”,就是要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带着感情和责任,深入了解群众疾苦,把群众的呼声作为工作第一信号。接通了“地气”,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才能及时掌握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真正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
接通“地气”,做群众工作才有底气。当前我们有少数干部群众观念淡薄,服务意识淡薄,政策法纪观念淡薄,对群众疾苦不闻不问,见困难就缩,见问题就推,见矛盾就躲,甚至胡乱作为,与民争利。结果必然是见到群众心里发虚,没有底气,不知道怎样去做群众工作,这种状况一定要改变。
各级干部要增强贴近群众的亲和力,善于用群众语言做群众工作,与群众说话要说得上去,做群众思想工作要做得下来,群众的意见要听得进去。要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办法,注重运用现代科技,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设身处地、换位思考,把群众当亲人,把群众的困难当作自己的困难去对待、去重视、去解决。要认真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大力弘扬正气,真正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好,更加心齐气顺。
扬正气,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坚持把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决策的根本依据和衡量决策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进一步建立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做到有明显不稳定风险的政策不出台、绝大多数群众不支持的项目不立项、劳民伤财的事情坚决不干;需要进一步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善于运用法律手段解决矛盾,依法保障群众权益,保障社会公平正义;需要每个干部都严格依法办事、按政策办事,尊重人民群众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权利,保障人民群众在就业、收入、财产、教育等各方面的合法权益;需要各级各部门牢牢抓住涉及群众权益的实际问题,及时发现、妥善处理各种矛盾纠纷,坚决打击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
十、“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
1、“走转改”的启示
作者:沈小平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开启,一大批来自基层、清新朴实、生动鲜活的报道受到社会各界好评。“蹲点”、“一线”、“民声”、“民情”、“体验”,这些“三贴近”特色鲜明的关键词频繁出现在新闻媒体新开设的栏目中,让人有如沐清风之感。
到基层去,是转变作风、改进文风的一把钥匙。不仅是新闻单位,其他机关单位、党员干部都应该这样,防止和纠正作风飘浮、月兑离群众,真正把身子沉下去,大力整治文风会风,提倡开短会、讲短话、讲管用的话,更有效地促进问题和矛盾的解决,扎扎实实践行执政为民理念。
当前,在一些党政机关文件、领导干部讲话和文章中,文风上存在的问题仍然很突出:一是长,二是空,三是假。文风不正,严重影响真抓实干、影响执政成效,耗费时间和精力,耽误实际矛盾和问题的研究解决。不仅损害讲话者、为文者自身形象,也损及党的威信,导致干部月兑离群众、群众疏远干部,使党的执政主张在群众中失去吸引力、感召力和亲和力。
走进基层,才能把握群众的思想脉搏,养成回应群众关切的文风。坐在机关大楼里感受不到群众安危冷暖,也培养不出与群众的深厚感情。“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盼我有所办”。只有深入基层,才能知道老百姓衣食住行和就业、就医、就学、养老还有多少困难,社会上还有多少“零就业”家庭、困难家庭,才能知道老百姓当前对改善民生是多么的期待,也才能找到我们工作的着力点。现在一些文件、讲话、文章被群众戏称为“镜中之花、水中之月”,没味、没用,听不明、看不懂,最大的要害就是没有回应群众的关切和诉求。
群众是语言大师,老百姓的话最生动、最活泼、最有生活气息。走进基层,才能掌握和运用群众的丰富语言,养成群众喜闻乐见的文风。如果只是坐在办公室里遣词造句、苦思冥想,语言就会干瘪枯燥,文章就会索然无味。不能和群众谈心,你说的话群众听不懂,怎么会有感召力?怎么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同百姓“唠嗑”,才能说出“家常话”、抒发百姓情。深入了群众,就来到了智慧的大课堂、语言的大课堂。
写文件、作报告、发表文章,都是为了解决问题。办法从哪里来?一不能只靠坐在机关大楼里拍脑袋作设计,二不能只靠“笔杆子”查资料编材料,只能从调查研究中来,从群众的实践和创造中来。人民群众生活在基层,对体制弊端了解最多,对民生疾苦感受最深,对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最有切肤之痛,什么事应当办,什么不能办,什么是当务之急,什么事应当暂缓,他们最有发言权。无论经济社会发展到什么阶段,通讯手段多么先进便利,都代替不了亲身感知和直接体验。
如果我们的各级机关干部都以基层为念,都能眼睛向下、扑子,作风与文风必有切实的变化,干部与群众的感情必定更加亲密。
2、“改文风”不仅是“改文字
作者:李拯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文风如何改?
从冗长空洞、言之无物、刻板生硬的风格中走出来,学会使用人民群众清新朴实、生动鲜活、具有生活气息的语言,用群众话说群众事,这是改文风的题中之义。
然而,我们也发现,有些人虽然文字很“朴实”、表达很“通俗”,却始终让人感觉隔着一层,仿佛走马观花。这也说明,改文风不仅是改文字,如果只是用群众的语言、日常的俗语为文章添彩,而自己却始终徘徊在人民群众的心门之外,这样恐怕依然有违改文风的初衷。
正如中央领导所言,“要善于用普通百姓的视角观察问题,用群众乐于接受的方式阐述观点,平等交流、平易近人,防止居高临下、自说自话。”改文风的背后,更深层次的是思想作风的转变,是对自身位置的重新打量。
在这个意义上,“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是一个逻辑整体,只有不断深入基层,切实转变作风,在思想上尊重群众、在感情上亲近群众、在工作上贴近群众,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文风,使我们的文章不仅有泥土的芬芳,更具备泥土的厚重。
3、“在路上”应为常态
作者:辛士红
“新闻在路上,记者是行者。”选择当一名记者,也就选择了做一个永不疲倦的行者。
当前全国新闻战线正在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一大批记者行走于基层的路上。许多读者感到,新闻变得“有嚼头”了,但又担心“走转改”活动像是一阵风,轰轰烈烈之后,很快风消雨歇。这种担忧不是没有道理。如果说走是记者的常态,那么“在路上”就应该常态化。
老一辈新闻工作者邓拓曾经勉励记者:“你们应该走出报社的大门,深入群众,广泛交朋友。”走基层,原本就是新闻工作者的职责所系、分内之事,“在路上”也理应成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状态、精神追求。只有“在路上”,记者才能做到“在现场”“在见证”“在记录”,才能履行“船头瞭望者”的天职。
正如流动不居的长河,基层的生动实践异彩纷呈,“拔足再濯,已非前水”;正如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每一篇新闻作品都不能重复,“千家说尽何需我,独有胆识向洪荒”。热爱并忠诚新闻事业的记者,正充满激情地跋涉在漫长的路上。因为新闻在前方,读者在期待。
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当记者“在路上”成为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时,奉献出的新闻作品一定会更加鲜活生动,文风一定会更加清新动人。
4、带着感情走基层
作者:《人民日报》评论员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一个多月来,随着“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深入开展,编辑记者们在田间地头、工厂矿井,以实际行动探寻“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真实答案。
人民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也是各项事业兴旺发达的源泉。“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是*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提出的时代要求,也是“走转改”活动的思想根源。从根本上说,新闻工作属于人民、为了人民,本质上就是群众工作。“走转改”活动要求新闻记者以深厚感情对待群众,以高度自觉服务群众,既是贯彻落实中央精神,也是新闻事业实现更大发展的必然选择。
当前,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传播格局深刻变革,受众需求更加多元,一方面工作条件大为改善,采访手段更为先进,另一方面也对新闻工作更加贴近群众、更好服务群众有了更高期待。那种鼻孔朝天的“老爷记者”、隔窗看景的“车轮记者”、闭门造车的“文件记者”、粘贴复制的“电脑记者”,其作风飘浮、文风僵硬的背后,是丢弃了群众观点,放弃了群众立场,月兑离了群众路线,遗失了基层这个最大的新闻源,忽略了群众这个最重要的新闻主体,也割断了新闻工作者与群众的情感脐带。
因此,“走转改”活动,实质上是在新的发展阶段,赓续新闻界“接地气”、“抓活鱼”的好传统,进一步树立群众观点、站稳群众立场、执行群众路线。只有深入群众生产生活,才能走进群众内心世界;只有了解百姓生存状态,才能体会群众冷暖诉求;只有感受群众喜怒哀乐,才能把握群众所思所盼。带着感情走基层,加大民生报道分量,增强采写百姓故事力度,才能更好地服务群众。
从范长江提出“一张报纸,一个记者,其基础在群众,前途也在群众”,到穆青以“勿忘人民”激励青年人,再到“走转改”提倡“同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激荡着不变的赤子情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今天的新闻工作者更需要带着感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改革建设的关节点、抓住人民群众的关注点、把握服务人民的着力点,以卓有成效的新闻舆论工作,汇聚起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力量。
5、带着责任走基层
作者:《人民日报》评论员
为什么要“走转改”?为什么首先选择新闻战线?活动初期,或许有人会这样问。
“离泥土越近,越有生命力”、“接地气才能长灵气”……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后,有些问题自然会有答案。但倘若仅在这个层面思考,还未能领会“走转改”活动的深刻内涵。
*总书记强调,新闻舆论处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前沿,对社会精神生活和人们思想意识有着重大影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传递和获取越来越快捷,新闻舆论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新闻媒体被视为我们党的重要执政资源,影响国家全局、关涉长治久安。“走转改”活动正是要通过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更好地发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功能。
新闻工作者要以强烈的政治意识,带着责任走基层。只有认识到这种责任,新闻媒体才能在社会转型期,发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作用;在矛盾凸显期,发挥解疑释惑、平衡心理的作用;在战略机遇期,发挥鼓舞人心、振奋精神的作用,使新闻媒体成为党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承担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庄严使命。
也只有带着这种责任,新闻工作者才能在“走转改”活动中,真正解决为大众还是为小众、走上层还是走基层、跑热门还是跑冷门的问题,从而了解改革发展的关节点、抓住人民群众的关注点、把握服务人民的着力点,把体现党的主张与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坚持正确导向与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汇聚起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力量。
*革命时期,我们党以“一支笔”唤起工农千百万,成为夺取革命胜利的重要法宝;改革开放初期,正是新闻媒体展开的真理标准大讨论,推动了改革开放大幕的开启;进入新世纪以来,新闻工作者以卓有成效的工作引领舆论,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营造了良好氛围;今天,在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新闻媒体依然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从历史的视野中感受使命之大,在时代的挑战中体会责任之重,几十万新闻工作者必将在“走转改”活动中,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
6、带着思考走基层
作者:《人民日报》评论员
“在基层,能发现一个复杂而深刻的中国。”“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中一些记者对基层的感受,说出了“走转改”活动对新闻工作的重要意义。
基层是国家和社会的毛细血管,最壮阔的变革在这里呈现,最新鲜的探索在这里发生。从老企业转型到新农村建设,从边疆牧区到城市社区,无数基层构成新闻工作的时代景深。要深刻认识基本国情、深切了解人民群众,就需带着思考沉下去。只有以敏锐的目光、敏捷的思维,在千头万绪中把握社情民意、在千变万化中扣紧社会脉搏,新闻工作者才能书写时代的篇章。
开展“走转改”活动,就是要推动新闻工作者深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加深对国情民情党情的理解。如果心中没有思考,胸中没有全局,走基层就难踩到“实处”。或是蜻蜓点水,把不准政策的脉,点不到社会的穴;或是以偏概全,分不出主流支流、弄不清来龙去脉;或是一叶障目,看不明改革发展大势、模不透治国理政全局。走基层时,能不能由点到面、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不仅是能力和水平的检验器,更是思想和作风的试金石。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攻坚期、发展关键期,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住房难、看病难、上学难,民生需求如何保证?破制约、调结构、变方式,经济发展如何转型?流动快、摊子大、欠账多,社会管理如何创新?带着思考深入基层,*度看问题、多角度解难题,推动社会进步、时代前行,这是新闻工作的意义和价值,更是新闻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
问题是时代的口号。思考最峻切的现实课题,反映最热切的时代呼声,这是党的新闻工作者代代相传的优良传统。带着对摧毁旧世界的思考,萧楚女挥洒“字夹风雷,声成金石”的慷慨文字;带着对解放工农大众的思考,恽代英留下与人民“声入心通”热血篇章;带着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思考,邹韬奋写出为社会“尽忠代谋”的激情著作。新时期的新闻工作者,需要赓续这样的传统,带着思考走向基层,不断发掘与时代的契合点、与群众的共鸣点,以党和人民赋予的新闻报道权、舆论监督权,为党立言、为国尽责、为民造福。
7、带着追求走基层
作者:《人民日报》评论员
人是要有一点追求的,但追求不是臆想玄谈,需要有立根之基,成长之径。当名记者、名编辑、名主持人、名评论员是新闻工作者的追求,那么追求的梦想在何处生长?
“在这不宜人居的地方,他们在本职岗位上寂寞地坚守,令人动容”、“一份艰辛的耕耘才有一份平实的收获,但这些朴实的村民却仍然散发着平和淡定、乐观向上的热力,让我顿悟”。对于不少记者来说,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实践中,哪怕是短短数天走基层的经历和感受,也足已在心灵深处掀起一场震撼。这正是基层的力量所在,它深刻地表明,基层才是新闻工作者实现梦想的价值坐标和成长土壤。
基层是新闻生命的源泉、记者成才的沃土。范长江深入中国大西北,真切感知人民困苦,写出的新闻名著《中国的西北角》今天读来依然力透纸背。穆青奔波在兰考大地,长着“八路军的腿,老百姓的嘴”,写出的《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感动几代人。无数新闻前辈的成长之路告诉我们,新闻报道的感染力有多强,要看扎到基层的根有多深;新闻记者的追求梦想有多大,要看他所深入的基层有多广。
今天的中国,广袤的基层一线有着机关大楼里感觉不到的清新气息,火热的改革建设实践有着书本里感知不到的鲜活故事。记者只有走在基层,跑在基层,扎根在基层,脚上沾土,心贴着心,才会把基层当作最好的课堂,把群众当作最好的老师,从社会实践的丰厚土壤中获取养料养分,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中汲取智慧力量,在向实践、向群众学习中提高新闻素养能力,在磨砺意志、强化作风中让梦想飞得更高更远。
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走基层已经不能当成一个活动参加即可、一项任务完成就行、一次实践经历就成,而是要带着追求,把基层作为自己成长成才的基石、梦想腾飞的平台,把个人追求融入为党的新闻事业不懈奋斗之中,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实现人生的价值,去展现生命的风采。
8、带着真诚走基层
作者:《人民日报》评论员
通过走进基层、感悟实践,使新闻工作者得到锻炼、受到教育,进一步提高服务大局、服务人民的水平,这是“走转改”活动最根本的目的,也是最主要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所谓“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修身”。走出高楼大院、跳出文山会海、走进基层的广阔天地,新闻工作者不仅要关注能力问题,更要重视态度问题。以何种态度走基层,直接关系到新闻工作者能否真正“拜人民群众为师”,决定着“走转改”活动的进展和成效。
现实中,一些新闻报道之所以难以动人,甚至被批评为“假大空”;之所以抓不住要害,写成了浮光掠影的见闻游记;之所以不被群众认可,不受市场欢迎,不仅因为没有走下去,或者缺乏文字功底,更重要的是没有认清角色、摆正位置。有的把采访当作例行公事,走马观花;有的到了田间地头、街道社区,依然高高在上,这样的“老爷记者”群众显然不欢迎,由此写就的“官样文章”群众自然不买账。当然,更谈不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通达社情民意了。
唯有真诚最动人,唯有真诚出真知。在这个意义上,新闻工作者走基层,不仅要“身入”,更要“心入”;不仅要“一身汗、两腿泥”,更要正心诚意,回答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带着真诚走基层,以清醒的认识和坚定的立场,触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进一步坚定新闻工作的党性;以深厚的感情和高度的自觉,说群众想说的话、办群众欢迎的事,进一步树立新闻工作的群众观。正如*同志所言:“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真以奉之、诚以待之,才能听到真话、看到实情、获得真经,才能写出精品力作、呼应党心民意。
几十年前,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没有满腔的热忱,没有眼睛向下的决心,没有求知的渴望,没有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以党性和人民性的高度统一,去了解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去感受一个真实的中国,新闻工作者一定能从广袤的基层大地汲取智慧营养、锤炼思想品质,担当起新闻工作的崇高使命。
9、带着信心走基层
作者:《人民日报》评论员
基层对国家和社会意味着什么?对新闻工作者又意味着什么?“走转改”活动中,广大新闻工作者用脚下的路、手中的笔做出了精彩回答。
对于国家社会,基层是基础、是基石,重视基层是推动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对于新闻工作,基层是目的地、是风向标,关注基层是造就思想文化工作更大繁荣的必由之路;对于个人成长,基层是出发点、是落脚点,走进基层是放飞理想成长成材的必由之路。俯身向下、扎根大地,一定能在基层发现时代命题的答案、深化改革发展的思考、实现新闻工作的价值。带着这样的判断,有了这样的信心,“走转改”才能真正走到实处、转得实际、改出实效。
当前,在多元多变的社会思潮中,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任务更加突出;在改革攻坚、矛盾凸显的社会转型期,引导舆论的难度大大提高;在新媒体异军突起的媒体格局中,主流舆论把握话语权的挑战日益增大。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只有深入基层,才能正确认识国情党情民情,帮助群众辩证全面地分析“怎么看”,科学求实地阐述“怎么办”,增强舆论引导能力。只有植根人民,才能准确把握群众所思所愿所盼,在新闻宣传中坚持主心骨,唱响主旋律,掌握主动权,更好地服务中心、服务大局。
实践是最好的课堂,群众是最好的老师。当年,小岗村民曾以鲜红的手印拉开农村改革的序幕;今天,大小企业正以自主创新推动着发展方式的转变。在最艰苦的改革实践中,基层也不乏闯关的勇气;在最纠结的矛盾问题中,人民依然充满前行的信心。这正是新闻工作者信心的来源。从这个角度认识“走转改”,就能从“要我走”变成“我要走”,以高度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在不断深化上下功夫、在拓展延伸上下功夫、在务求实效上下功夫,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中国仍在穿越前行的隘口,发展的问题世所罕见、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作为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为党治国理政的重要资源和手段,新闻宣传工作责任重大。带着信心走向基层、收获信心引导大众,新闻工作者定会在不断深入的“走转改”活动中,忠诚践行新闻工作者的宗旨使命,忠实履行新闻工作者的神圣职责,以更优秀的业绩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