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明朝 正文 第三卷—第五卷 第三百五十七章 毒 蛇(上)

作者 : 红色四月

帝在这边取得了大胜,王锐那边也在为大胜而努力回到内卫总部,就立刻又将孙传庭等人召集而来,将流言之事以及自己的判断简要说了一遍。

众人此时也已经听说了流言的事情,因此并未如何吃惊,听了王锐的判断后都不禁连连点头。

王谦将桌子一拍当先叫道:“好啊,既然已经将那帮兔崽子堵在城里,就算把京城翻个个儿也要将他们揪出来!”

王锐瞥了他一眼,淡淡地开口道:“好,那就请王将军带人去将京师内挨家挨户都搜一遍吧!京城内也就百来万人而已,不知道王将军需要多少人手?又的多长时间呢?”

王谦吓得吐了吐舌头,转过头去做个鬼脸,再也不敢做声,众人见状不禁莞尔。

王锐瞪了一眼后没再理他,转向众人微微笑道:“大家来说说有什么妙法可以尽快将人找出来吧!”

孙传庭轻咳一声率先开口说道:“督公,照眼下的情形来看,那些人应该是外来,而非是京师的‘坐地户’!这就令传庭有些不解了,按理来说那菁菁该是隶属于京师分舵的人,却为何与那些外来人一起行动,而且似乎是听命于他们?从‘东圣教’严密的组织来看,这不太符合常理。”

王锐点了点头说道:“伯言说的有理,不过也有可能昨日那些人中就有京师分舵的人也说定呢?这岂不是就能够解释?”

孙传庭轻轻摇了摇头说道:“依传庭所见,昨日那些人中绝不会有京师分舵的人!因为‘瑶池苑’并非是一般的***场所,能够有资格去的非贵既富,俱是在京师有头有脸地人物。‘东圣教’此前一直是行事隐秘、低调,其主持京师分舵的人应该不会是这种人物,而是那种平常无奇不扎眼的角色。像这种人又怎么会到‘瑶池苑’来?而且昨夜之事非同小可,对方也肯定会料到我们事后必定要进行大清查,在这种情况下其本地分舵地人又怎么会在‘瑶池苑’露面呢?不知督公以为如何?”

王锐哈哈一笑说道:“伯言所言极是,不过这些谜团我们可以先暂且放到一边,待抓到了那些‘东圣教’的家伙,所有地答案自然知晓!只是据我所猜,那帮家伙放出流言是想让我立处在风口漩涡之中,穷于应付都察院,甚至是百官的弹劾,暂时无暇再顾及‘东圣教’的事情。呵呵,他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我早有了应付那些言官的办法,所以此番是自作聪明,反倒露出了狐狸尾巴!这些等以后再说,不知伯言眼下可有抓人的妙策?”

孙传庭闻言也不禁哈哈一笑。点了点头说道:“督公说地是。传庭只不过是担心对方再耍什么诡诈罢了。如果那些人当真是外来。要想将其挖出来倒也不难!”

说着。他转头朝身旁地李明博微笑说道:“翰林可有了什么妙策吗?说来听听如何?”

这个李明博就是他非常器重地那个年轻人。当初在对老魏地决战时曾经出谋划策。眼下其已经升为了佥都指挥使。是孙传庭最得力地副手。翰林乃是他地字。

孙传庭现下这么问他。自然是想给其露脸地机会了。

李明博地年纪和王锐差不多。但若论老练可就差得远了。

他见众人将目光一下都集中到了自己身上。不由得感到一阵紧张。略显腼腆地笑了笑说道:“有督公和各位大人在。明博地一点愚见又怎敢称得策二字?孙大人莫要取笑我啦!”

王锐笑吟吟地说道:“翰林不用过谦,你年纪轻轻就足智多谋,前番击破魏阉时就曾立下赫赫大功呢!孙大人这么信任你,让你说你就说吧!”

李明博听到王锐的夸奖,脸上不由露出激动和兴奋之色,急忙站起身来插手施礼道:“多谢督公的夸奖和孙大人地信任,既是如此,那明博就斗胆直说了!”

他清了清嗓子,这才继续说道:“督公、孙大人,眼下我们虽然还不知道昨日‘东圣教’是如何得知了皇上的身份和行踪,以至于有了‘瑶池苑’刺杀之事,但却可推知对方组织严密、反应迅速,而且在京师的根基恐怕是不浅,绝非上次地雷家可比,现下的流言一事更加印证了这一点!他们虽然想不到督公早已有了言官地妙策,但对于藏匿必然做了充分准备,因此我们现在即使是立刻展开全城的大搜捕,一时之间怕是也难有结果。这里是天子脚下,人口逾百万之众,我们这么做地话不但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而且肯定会搞得人心惶惶,亦有损我天朝威名!”

王锐和孙传庭闻言

对望了一眼,各自点了点头。他们不仅是感到李明道理,更为他年纪轻轻便思维缜密而高兴。加以时日,这个年轻人必堪能大用!

李明博见自己的话得到了他二人的首肯,精神不由得大振,整理了一下思路继续说道:“因此以明博愚见,眼下我们可以将计就计,令对方以为其奸计已然得逞而警惕心略有懈怠。同时内紧外松,除了封锁城门严密盘查之外,在城中不展开搜捕,而是像上次对付雷家那样,暗中命所有甲长密切注意本片之内有无外来人走动、藏匿的迹象,并许以重赏,相信很快就会有线索!这是明博的一点浅见,不知督公和孙大人以为如何?”

孙传庭哈哈一笑,点了点头说道:“明博此计看上去似乎平平无奇,却是现下最好的办法了。我看除了甲长之外,还要动用起各江湖势力来。像打探这种消息,他们远比官府的耳目灵通!”

李明博连忙说道:“不错,还是孙大人考虑的周全!”

王锐闻言也是暗暗点头,心说这个办法和现代的查案方法差不多,都是主要依靠群众的力量外加特殊渠道的灵通消息,只是缺少像电视、网络、报纸这种有力大众传媒的支持罢了。

这早已经被证明是十分有效的办法,不过在古代却极少会用。原因很简单,这个时代官府与老百姓的关系和现代相比截然不同。李明博能想到这个办法看似简单,其实其思维可以说是十分活跃。

他一边想着,一边微笑点头道:“我看这办法也是使得,既是这样,那我们就依此计而行!”

众人也都纷纷点头没有异议,接下来又商讨了半天细节,王锐将各人的任务分派下去。

紧接着王锐又赶回了皇宫,向小皇帝汇报情况,同时要求得他的配合。

此时朱由检刚好已将刘宗周“摆平”,眼见王锐回转而来十分高兴,当下笑着将适才的经过说了一遍。

王锐早料到了必是这样的结果,忍不住暗暗叹了口气。说实话刘宗周的确算得上是一个忠臣、直臣,只是过于迂腐了些,身上古代文人士子的那种积弊习气太浓。他此番为了教训一下那些言官,也只好将老刘同志当作了牺牲品。不过自己的手段可是有点阴损,因此亦没什么可沾沾自喜的。老刘现在差不多称得上是当代道学的扛鼎人物,这一次遭此大辱。估计其后半辈子都会有心理阴影,恐怕再难翻得过身来了。

暗自感慨了一番后,他也将刚才定下的方法对小皇帝说了一遍,当然还需要其配合再演一场戏。

朱由检自然没有任何异议,痛快点头答应下来。

第二天,宫里就传出了消息,说是左都御史刘宗周牵头,都察院的十二御史联名弹劾威国公王锐,根据自然就是那流言。虽说现在流言还未经过证实,但是都察院御史有闻风而劾之权,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朝中上下本来就都对流言非常好奇,但却被阁部硬生生压下。此刻一听到这个消息,自是又引起了一阵轰动。左都御史弹劾威国公?那当然会是一场好戏!

可是当一众官员想要进一步探听情况时,却再无法从皇宫、阁部和都察院那里得到任何消息,甚至连刘宗周与十二御史俱是集体消失,连人都找不着了。

这一下百官们更是纷纷猜起来,一时间各种流言传遍了朝野。自从铲除了阉党后,朝中一直是一派平和的景象,还从未如此乱过。而皇帝、阁部和王锐都沉默无声,似乎对这混乱视而不见。

第三天,小皇帝终于有了圣谕,命王锐上折奏辩。

当天晚些时候,据说威国公的奏辩折子递进了宫里。小皇帝看后却不满意,又给打了回来。

第四天,阁臣钱龙锡和温体仁也开始发难,上折附和都察院,请求皇帝降罪王锐,给群臣和百姓一个交代。王锐却则没再上折奏辩,而是躲在府中不出,似乎在筹划对策,形势不禁变得更加混乱。

百官们也越来越迷惑了,心想难道阁部连同都察院这是要联手挑战王锐的权威么?怎么事先毫无半点征兆?也未听说其联络各自的势力呢?这事情来的未免太突兀了。形势难明之下,众人纷纷抱定了坐壁上观的态度,静观事情的发展。

这一切当然都是王锐一手导演的好戏了,他躲在府中可不是在谋划对付阁部和都察院,而是暗中主持着网“大鱼”的行动…!~!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混在明朝最新章节 | 混在明朝全文阅读 | 混在明朝全集阅读